本报讯 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5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卫生部共同出资建立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装备了我国第一台专门用于研究的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该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心主任陈霖院士说:“中心将建设一个向国内外研究者开放、与国际接轨的脑成像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平台。”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国内外有关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与此同时,由该中心主办的认知神经科学和脑成像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美国科学家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他们俩因此共同分享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7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成功地将磁共振技术应用到医学成像领域,两人因此获得了 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天,磁共振成像(MRI)已经成为医学诊断的常规技术。   陈霖说,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为代表的脑成像方法,使人类第一次能够直接且无创伤地“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就像望远镜对天文学、显微镜对生物学的重要性。脑认知成像领域的诞生,打破了原有的学科格局,导致了脑与认知科学、磁共振物理和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脑功能成像领域就像高能物理学一样已被国际科学界称为“大科学”。   据介绍,过去10多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投入数千万美元建立了一批大型脑成像中心,仅美国就已建和在建十余个这类中心,如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脑成像中心就装备了7台专用于研究的磁共振系统,而我国却一直没有专用于研究的磁共振系统,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了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因此陈霖等提出了建立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的建议。 在同期举行的“认知神经科学和脑成像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有关专家就认知神经科学,特别是脑认知成像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记者 王丹红)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5-5-26)

  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记者李斌)随着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25日正式挂牌,我国科学家正在脑成像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平台。   通过以功能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脑成像方法,人类第一次可以直接“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认知科学有了研究大脑认知和智力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脑功能成像领域像高能物理学一样被国际科学界称为“大科学”。近年来,国内外认知神经科学和脑成像技术飞速发展,发达国家在短短数年中建立起成批投资规模以千万美元计的脑成像研究中心。   作为我国认知科学领域和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是由科技部、中科院和卫生部共同出资2000万元建立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中心装备了我国第一台专门用于研究的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共享”的原则向国内外研究者开放。   中心位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内,2002年2月通过论证后开始建设,2003年6月对外开放试运行,2003年10月通过验收。中心主任陈霖院士说,目前中心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已跻身国际最高水准之列。   据悉,中心还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等兄弟单位合作建成一个以磁共振成像和高分辨脑电成像相结合、磁共振成像和穿头颅磁刺激定位相结合为特色的脑成像实验环境。和众多国内单位联合实施的20多项合作研究也已全面展开,课题涉及知觉、注意、记忆、情感、语言等方面。 (责编:柳博)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6日)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李诗佳)国家副主席曾庆红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京出席“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活动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曾庆红赞扬李光耀多年来为发展中新关系所作的重要贡献,并表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新关系发展得很好,两国领导人往来频繁,在经贸、人才 等领域合作成效显著,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新合作的成功典范。他说,中方赞赏新加坡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希望与新方共同努力,把中新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李光耀表示,新加坡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愿与中方继续加强合作。今年是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周年,园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双方庆贺。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常委郑必坚等会见时在座。 (文章来源::新华社 2004-04-22)

  据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李诗佳)国家副主席曾庆红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京出席“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活动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曾庆红说,中方赞赏新加坡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希望与新方共同努力,把中新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04-23)

  凤凰卫视四月二十一日消息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会,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入第二场。微软全球副总裁、台湾出生的华裔科学家李开复博士,在报告中总结个人旅美三十载经历得到的经验、想法,依序从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角度,谈美国取得的成就,并以此推之中国,希冀对中国有所启示。   李开复博士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1998年加入微软公司,随后受命来北京创建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两年里取得骄人成绩,被微软总部调回美国,出任全球副总裁。   在今天的讲演中李开复博士将美国傲视世界的三个要件归纳为科技、人才、教育。李开复谈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主导世界发展方向,但技术、产品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才。惟有最好的人才才能开发最可以延续的科技,也惟有最好的教育才能够培养最好的人才。   而美国正是凭借着对人才“宗教般的信仰”,发展出一套先进的私立和公立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汇聚世界最好教授和最好学生的良性循环,有效的主导着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   李开复博士在讲演中,旁征博引、以自己在微软公司、苹果电脑公司的工作经历为例,向听众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公司科技发展、人才教育与培植经验,并且希冀中国在发展中汲取美国人思维的创新方式、沟通的直接了当,辅之以中国人的纪律性、毅力和爱国本色,让中华民族再一次成为世界上最有创意的民族,让中国成为一个世界上最卓越的科技强国 (文章来源:凤凰网 200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