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0日专电(驻京记者狄建荣)以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主题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今天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分别以“时代、国情、使命”和“归根的反思”为题作了主题报告。   陈至立在报告中说,从科技和教育的角度看,20世纪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部科学主导人类发展的历史,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都需要更加重视和加快科技教育的发展。一是要坚持自主创新;二是要制定和实施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三是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四是要深化科技和教育改革;五是要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杨振宁在报告中说,20世纪对人类历史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第一,是人类利用科技大大增加了生产力。第二,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在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到21世纪后半世纪,全世界将发展成为3个集团,一个是美洲集团,一个是欧盟,一个也许可以叫做北亚盟,而北亚盟主角应该是中国。   这次报告会名家荟萃,内容丰富。郑必坚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报告题目是“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04-04-21)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几个月前已回到了他阔别近60年的祖国,定居清华园。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82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做了题为“归根的反思”的主题演讲。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 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在美国居住了近60年之后回到祖国,杨振宁有太多的感慨,演讲一开始,他便念起了自己新近写的一首诗《归根》。他说,虽然回国只有几个月,但感触很深 最近去了上海、广州等地,这些城市正在以难以相信的速度在变化。看到现在祖国欣欣向荣的情景,回想受尽屈辱的旧中国,杨振宁先生在演讲中不只一次地感慨道 “我有幸看到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 ”   杨振宁激动地说:“100多年以前,中国近乎被瓜分。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当时我在清华园是一个小学生。1937年,我是个高中学生。那个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前途很担忧,1938年,陈寅恪在西南联大写了一首诗 ‘景物居然似故京,荷花海子忆升平,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就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心境的写照。现在我们是什么心情呢 1997年7月1日清晨零时,我有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参加了香港回归盛典,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我想如果父亲能目睹这历史性的一刻,这象征中华民族复兴的仪式,一定比我还要激动 他出生在1896年,他们那一辈的中国知识分子,目睹洋人在租界中的专横,忍受了‘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说不完的屈辱,他们是多么盼望有一天能看到一个不受欺辱,站起来的富强的祖国。今天,回首中华民族100年的经历,我应该庆幸,我有幸看到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04-04-21)

                  记者瞿剑   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会上,以一篇《归根的反思》的主题演讲,展示了他在物理学对称性之外,对中国人文传统与科学发展和国家富强之间关系的睿智思考。   今年81岁的杨振宁在美国居住近60年后叶落归根,几个月前搬回他渡过美好少年时代的清华园定居。今天下午,他以自称“非正式”的方式,即一套计算机PPT文件伴以聊家常式的闲谈,将有关科学与人文、中西文化差异与民族特性这样深刻的命题娓娓道来,说到精彩处,令在场的1000多名听众热血沸腾。   杨振宁的演讲主题没有过多涉及他所擅长的自然科学,而是以历史、文化为中心。他首先谈到三四个月来“归根”的感触,就是北京、上海、广州等每一个城市都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发生变化。他写了一首名为“归根”的诗,诗中有“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之句。他去看了“小而极精美”的保利博物馆,并特别提到那里展示的西周青铜器“遂公盨”上98字的铭文,证明了“古史辨”派代表人物顾颉刚对是否实有大禹其人的怀疑是错误的。他前不久看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演出的话剧《哥本哈根》。剧中讲的是他所熟悉的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和其学生海森伯格1941年在哥本哈根的那次经典而又神秘的会晤。他印象最深的是,“许多年轻人和大学生去看如此学术性的话剧,给人以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气象”。   紧接着杨振宁谈到100多年来中华民族苦难深重而后站立起来的历史。他认为,100年以后,假如要讨论20世纪里最重要、对人类历史有最长远影响的史实,将不是两次世界大战,不是希特勒,也不是苏联的大革命与解体,而是一,人类利用科技大大增加了生产力;二,中华民族“站起来了”。第一点是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同意的,第二点未必所有人都同意。比如1974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审判文化》:在美国和苏联之外,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第三个强国?不在欧洲,也不在英联邦,当然也不在中国和印度,因为这两个大国极不可能在未来关键性的历史年代里发展出他们的内在潜力。杨振宁强调,汤因比之所以未能看到中国崛起的可能,是没有看到两点:中国传统文化的韧性,中国共产党的韧性。   就此,杨振宁展开了他今天全部演讲的精华: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人本文化,基于人和人的关系,所以产生忠、孝、恕、仁等观念;人本文化会发生兼容并蓄、有教无类的观念;人本文化是融合凝聚的文化。人本文化产生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形成以德治国的政治哲学。他得出结论:传统中国文化的韧性与中国共产党的韧性是中国在20世纪能够崛起的基本原因。人本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坚忍、温顺、勤俭的民风,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加起来,就造成了中国今天崛起的奇迹。   杨振宁毫不掩饰他对中国未来的乐观态度:21世纪后半叶,中国会变成世界上一大强国。这种乐观态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过去100年自力更生的惊人成就,这些成就背后有本质的、文化传统中的长远的道理:韧性。   据主办方中科院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原名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已于去年成功举办过两次。该论坛旨在邀集我国高层领导、外国政要及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就人们普遍关心的政治、科技、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各种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总结实践经验,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独特的贡献。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2004-04-21)

  今天,是“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三次举行主题报告会。最初论坛的名字是“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从今年开始,论坛的名字改作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据主办方的解释,一字之差,是为了让科学与人文的对话,能由“大家”普及到大家。 论坛改名后第一天的主题报告会,就请到了两位重量级人物。在国务委员陈至立做完《时代·国情·使命》的报告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跟在座成百上千名青年科学工作者聊起了家常。 耄耋定居清华园 81岁的杨振宁老人看上去兴致很高,没开始演讲,就先念了一首自己新写的诗作《归根》。这是从美国回来在清华园定居三、四个月后,真实心境的写照,所以他今天演讲的题目也叫做《归根的反思》。 清华园是他的根,杨振宁至今清晰地记得,1929年,7岁的他就随在清华大学当教授的父亲搬入清华园,他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美好的童年,虽然他后来远赴重洋,在海外赢得了蜚声世界的声誉,但他知道他是从这里出发的,这里是他的根,藏着他当年的记忆和抱负,所以他要反思,看看他的祖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究竟做到了什么。 重游京沪穗 回国定居之后,杨振宁已重游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感觉这些城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北京空气污染的情形大大进步。大大小小的饭店,有各种口味。”比起当初800多名学生的规模,清华大学林立的高楼、两万余名学生的数目,都让老人惊叹。特别是保利博物馆,被杨振宁称赞是“展示方式第一流”。书店里的新书和新版旧书、中国现代文学馆里巴金老人的铜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话剧《李白》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排演的越剧《陆游与唐琬》,每每令杨振宁有所感触。 悠闲老人思绪万千 在这些貌似悠闲的看看走走中,老人的内心却思绪万千。在今天的报告会上,他不无激动地表示,在他看来,整个20世纪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事只有两件,一是人类用科技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其中第一点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注意到的,而第二点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但是它实在太重要了。”为此他回忆了上个世纪初的中国,又对比了今天的中国,他表示,中国的崛起,实际上是完成了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眼中“那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人们才能理解‘中华民族站起来了’这句话背后的分量。” 反思过后,他又开始了展望,对中国的未来,他充满了信心,并认为中国走向富强走向统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有一个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只有一个中国,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只有一个中国,合则盛,分则衰。”杨振宁最后这样强调。 (文章来源:文汇报 2004-04-21)

                     记者向杰   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国务委员陈至立参加了今日开幕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并从科技和教育的角度作了题为“时代、国情、使命”的演讲。她强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是科技界和教育界的重要历史使命。   陈至立指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在制度变革中释放的传统生产要素堆积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事实上已近乎走到尽头,只有科技、教育和人才要素的全面介入,才可能形成一种低消耗、高产出的节约型增长模式。我们只有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社会的技术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陈至立强调,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集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和人的全方位发展的体系。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治的、经济的、物质的、体制的、内部的、外部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它比以往更需要科技和教育的支持。一是要坚持自主创新;二是要制定和实施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三是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四是要深化科技和教育改革;五是要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200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