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作者:研究生会
-
分类:校园文化-old
-
-
点击数:4585
对表观遗传学领域有所涉猎的人,自然知道Yi Zhang这个响当当的名字。而生物通上的一则“非常牛人”的专题报道,则让更多表观遗传学的外行们记住了这个名字。在“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最多Top 10的科学家”中唯一的华人,排名第七,实在是一件令人咂舌的牛事。
但亲眼见到这位牛人,却丝毫没有牛气冲天的距离感。2009年6月17日周三上午10点,张教授如约来到生物物理研究所大报告厅,带来了题为“Role of histone demethylases in leukemia stem cell self-renewal, obesity, and epigenetic reprograming”的精彩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JHDM1b与leukemia,JHDM2a与obesity及human metabolic disease,将iPS分化为能分泌胰岛素的beta cell。
整个报告逻辑清楚,整体思路连贯,而每一段有趣的研究又总是以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结束。除了iPS的工作以封面形式在JBC上发表外[1, 2],其余介绍到的工作都在Nature等顶级的杂志上发表。
听完整个报告,我们对张教授实验室如此高产与高影响力的原因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可能是张教授基于自己实验室扎实的生化背景,撇开组蛋白本身这一当时就已扎堆的热门领域,转而通过过柱子分fraction这一经典的方法,以甲基化酶活检测,为Read Out鉴定出一系列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上游修饰酶,而针对每一个酶都可以开展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但由于张教授实验室人数从来没超过13个人,只能选择性地把其中少数几个酶做深做透,因此大部分鉴定出来的酶就等于是为其他实验室无偿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这也可能部分解释了张教授实验室的文章为何如此有影响力。
张毅教授的实验室虽小,但主力是博后,新博后来,开一个新课题,然后把课题带走成为新的教授,这可能为张教授实验室文章的高影响力提供了另外的原因。不过十个博后分别开十个不同的领域,张教授也自叹精力有限,所以无暇再回国开实验室了,实为国内学界之憾事。
值得提出的是,张教授用英文完成了整个报告,即使回答问题也是用英文,很有大家风范。有不少所外的同学和老师远道而来,济济一堂,报告获得了圆满成功。
1. Tateishi, K., et al., Generation of insulin-secreting islet-like clusters from human skin fibroblasts. J Biol Chem, 2008. 283(46): p. 31601-7.
2. Baker, M., Stem cells: Fast and furious. Nature, 2009. 458(7241): p. 962-5.
阅读更多: “非常牛人”张毅——记生物物理所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