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机最喜临窗眺
斑斓大地似拼图
奇观异景叹天力
家园锦绣赞人谋
黄土高坡泥入海
黔桂锥峰土如金
可有巧思添翠色
再造关山二度春
 
 2009年6月15日,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应用系列讲座伴随着这首诗和唯美而富有专业色彩的风景图片逐渐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优雅的文字,有力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同时也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对人生对工作的深刻思考——作者:肖笃宁,他就是此讲座的老师,也是我们本次采访的对象。
          
导师与学生≠老板与雇员
 
 对于现在一些学生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肖老师认为导师与学生之间绝不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彼此的交流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不应该带有太功利的色彩。
                     
成长的阶梯=思维方式×方法×态度
    
 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那么简单,而是要学会思考,关于人生的思考,关于生活的乐趣和研究的思考,只有学会思考,才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来指引自己。
 
 在写作论文过程中,首先对所做工作的意义要有所认识,明确目的。研究的内容应与学科前沿,与科学发展的理论相联系,同时要分清主次,避免引言、讨论和结论三部分重复相同数据。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有的放矢,要有针对性,实事求是。要想全面掌握所有学过的知识是很困难,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我,达到理性知识和心灵交融。
 
 第三,对待科学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实验如何检验,检验过程是否严谨,实验数据是否改动,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事实,这些都是值得每一个研究者注意和思考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理论联系实际,做实用的研究
 
 理论怎样有效的和实际相结合是每位搞研究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肖老师以四川成都为例,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四川盆地,天府之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从流域角度上看,成都平原可看成是景观生态的汇,水分养分的聚集,岷江上游的山地和植被是源,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上游的污染问题,成都也应该做出一定的生态补偿。
 
 从小尺度上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的增多,成都市城乡矛盾变得日益突出,生态压力很大,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保留多少农田是成都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景观生态学中的网络理论等新观点可以对城市规划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从更小尺度讲,农家乐是成都景观的一大特色,从景观规划来看,农家乐属于一种多功能景观,既可以改变产业结构,将单纯的种地向观光农业过渡,提升其经济价值,又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这种景观设计值得借鉴。
                   
兴趣,科研的翅膀
 
 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然而,在肖老师的人生字典里有的却是苦中求乐与丰富多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用一颗热忱的心对待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对待自己的工作,用一颗充满激情的心去搞科学时,会发现搞科学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生活就是科学。
培养广泛的兴趣,全面发展,有利于科学研究。一个懂得休闲的人才会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的能力和学历更应该和他具有的社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相匹配。
 
苦难是一种磨砺,个人的荣誉属于国家
 
 当我们问及肖老师在人生中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情是哪件是,肖老师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他谈到,至今工作已经50多年,参加林业综合考察,有时骑马,有时骑自行车,常常累得无法动弹,这段青年时代最艰苦的野外经历,终身难忘,正是这段艰辛历程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吃苦耐劳是搞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老一辈学者最好的科学精神写照。
 
 而真正进入景观生态领域,是任务带动,一开始对景观生态了解的并不多,所以最初做研究时就找了几个研究生组成学习小组,展开学科探路过程,第一篇投稿的文章就被退回,原因是当时对学科的认识较为幼稚。
 
 最开心的事是1995年,在法国召开的景观生态学大会,当选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副主席,同一年,在美国获得了海外杰出大奖,在授奖典礼上由Forman授奖,并做大会发言。这时肖老师强调当时之所以非常开心并不是因个人获奖,而是因代表了国家获得了荣誉,任何的成就都是和国家紧密相关的。
 
专家介绍:
肖笃宁,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前副主席,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IALE-China)名誉主席。现任科技部第三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咨询专家;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土壤学会理事长等。《应用生态学报》、《土壤通报》、《湿地科学》、《干旱区研究》和《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等刊物编委。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83-1985年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此后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法国、丹麦、英国、荷兰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进行合作研究。发表论文230余篇,出版专著7部。
 
 
 
 

 “信号处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应该从一开始就瞄准市场,但中国在数字信号处理的市场化方面普遍做得不好。”1124日~25日,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产业化分会(筹)主办的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应用学术会议在京召开。此次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启虎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如是说。

 

 李启虎介绍,信号处理是随着信号处理理论方法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各种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学科体系。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海洋、航天、医学、生物等各个方面,甚至包括语言、音乐、建筑等方面的信号处理。李启虎在其主题报告《海洋开发和声纳技术》中,就介绍了声纳技术在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军新型探测设备方面的重要应用前景及国内外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李启虎说,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产业化分会(筹)举办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推动、发展、繁荣信号处理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新成果,加快信号处理产业化的进程。据悉,此次会议涉及的主题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在多种应用领域中的算法研究与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在现代通信领域中的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在仪器仪表和测控领域中的应用、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与部件的设计及实现、图像和视频信号处理系统与装置的设计及实现、基于信号处理的嵌入式技术设计与实现等。

 

  在会上,不仅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还有来自企业单位的代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微处理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中科亿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张志敏,在会上作了《聚芯SoC,让嵌入式系统简单化》的报告,介绍了聚芯SoC的研制历程、关键技术及其技术创新点。

 

  张志敏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介绍,由于芯片市场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上国内消费者倾向于国外品牌的消费心理,导致聚芯SoC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占据优势,市场销售情况不是很理想,产量只有几万片。聚芯SoC目前主要针对工业控制方面的需求进行开发。

 

 “芯片产量如果达不到几十万甚至上千万的规模化生产,成本就不可能降低,芯片的应用也会受到限制。”李启虎指出,如果聚芯SoC能瞄准手机等更大的市场需求,其应用前景会更广泛。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所长应怀樵介绍了《中国虚拟仪器的最新进展》。应怀樵说,国内企业公认,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与处于虚拟仪器领军地位的NI(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的技术动向,会直接影响国内外虚拟仪器的研发潮流。

 

  但李启虎指出,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虽然在虚拟仪器的一些技术研发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其市场化却无法和NI比拟。

 

  “这是中国信号处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李启虎指出,信号处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结合众多学科领域的课题和实现国民经济高科技工程项目的应用学科,只有一开始就瞄准市场,信号处理研究才能真正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生涯包括各种选择: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也面临着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使自己的科研工作取得更大成果;一个人的科研素质是怎样形成的;导师以及他所处的团队氛围起着哪些作用等问题。
 
今年89岁的应崇福院士以他近60载的科研经历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思想和方法。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超声物理与探测实验室在今年初举办了一个活动,特邀该室的应崇福院士为全室师生作了《浅谈科学研究中的思想方法》的学术报告。这个序幕一拉开,在师生中反响强烈,紧接着应崇福的学生也是该室的研究员、特聘教授李明轩又为师生们作了《试谈应崇福院士的科研思想方法和我对科研人员自身修养的几点体会和看法》的学术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报告结束后,李先生应该所内部学术交流的刊物邀请,把报告形成文字,本来是实验室内部的交流,后来就扩展到整个研究所。今年6月15日是应崇福先生89岁生日,声学所领导提出继承和弘扬应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思想方法。
 
这,也许是科研晚辈给予应先生最好的生日礼物。
 
这,也许是应先生最乐于给予科研后学的。
 
据悉,声学所正在筹备应先生的科研思想方法研讨会,并将于明年应先生90大寿的时候召开。
 
超声研究近60载:时光并未远去
 
就像记者采访过的很多老科学家一样,已经89岁的应先生每周还有3天固定时间到他的办公室工作,但是,当记者与应先生面对面时,略感吃惊的是应先生嗓门之清越,说声如洪钟一点不为过。我国另一位声学家,应先生的同事,93岁的马大猷院士因为长期以现实的声音包括噪音为研究对象,听力受到损害。应先生60余载研究超声—— 一种频率更高但是我们听不到的声音,是否因此才有这样响亮的嗓门?
 
应崇福,我国超声研究的奠基人。1951年他在美国布朗大学博士毕业,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本想立即回国,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宣布不许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回国。为此,当时的很多爱国留美学生就联名向美国政府和联合国写了公开信,同时向美国的报纸写读者来信,呼吁美国主持公道的人们支持他们的回国要求。经过多方面斗争,美国政府不得不放一些留学生走。应崇福终于在1955年10月踏上了回国之路,1956年加入中国科学院进行超声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的成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发展又不能不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而中国超声研究作为声学的重要部分,真正是从零开始。声学研究曾经辗转寄居在物理所、电子学所等机构,无论在哪里,应崇福感到艰难的是,没有研究的条件和基础。当时国内超声领域有人搞教学,有人搞应用,但是没人搞研究,应先生说那时完全凭的是主人翁精神,是对学科负责任的观念,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国家需要的别无选择中走过来的。
 
在《应崇福论文选集》作者自序中,作者有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本选集中却没有我1956年至1978年的论文。在这个阶段,前半部时间主要花在推广超声学和承担国家任务,所写文章没有送期刊发表。后半部时间则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直到约1978年,才回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也就是说一旦可以选择,应先生的科研思想和方法就开始发挥效能。在这30年中,应先生不仅带出20余名学生,而且在超声领域作出斐然成就。从《20世纪下半叶中国物理学研究》一书中的总结可以看出,超声领域很多在学术和应用上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如固体中的散射研究,动态光弹的显示技术,对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特性的一系列研究,都是应先生和他的学生做的。很多研究在世界超声领域都是领先的。
 
应崇福始终紧盯声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接近2000年时,在大量文献调查基础上,确认了声空化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在功率超声、物理、化学方面潜在的应用背景,建议、组织、领导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声空化及其物理化学效应机理问题的研究”。这项工作有着太多国际上还没有解决的难题,在应崇福的倡议和推动下,在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组织了一批有关方面的科学家,曾在2004年春天召开题为“声空化物理及在核聚变和声化学等方面应用”的第222次香山科学会议。
 
应崇福院士以近90岁的高龄仍然冲击着科研高峰,知难而进。
 
正所谓老骥伏枥,功力不凡。这些功力从应先生一开始作声学研究就显示出来了。1951年,应先生在美国布朗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后,因为回不了国,就在该校应用数学系找了个临时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超声学研究。种种环境促使他的工作都是学科前沿,并且几乎全是独立完成的。在那几年里,他共发表了3篇比较有影响的论文,其中,1956年与美国同行合作发表的论文《各向同性弹性体内球形障碍物对平面纵波的散射》,被国际上认为是固体中散射研究的开创性工作,并被广泛引用。就是到现在,50年过去了,这篇论文还在被引用,可谓超声学界不多见的经典之作。
 
科研之道:从选题到完成
 
记者曾经听到过不只一个学者不再年轻时叹息自己的选择:最可惜的是年轻的时候没有在一个领域深入做下去,今天这个,明天那个,结果最后在哪个领域也不权威。其实造成这种结局的重要原因就是选题问题,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选题是方向性问题,选题做得好,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应先生的科研思想和方法很重要地体现在他的选题原则上。
 
“文革”后,应先生带领研究室成员,开始思考总结超声研究到底该从哪个方向着手的问题。应先生回想自己在美国的工作,改变思路,做最基础的也是最前沿的基础理论工作。当时研究所吃皇粮,条件好,潜心4年,在固体中超声波散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上取得了创造性和系统性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的工作,进一步深化了固体中几种障碍物散射瞬态超声波的理论分析,同时建立和发展了一种称为动态光弹的显示技术,用来目睹和记录透明固体中的超声波及其传播过程。这一研究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国外的一个超声学丛书中发表了一辑综述。
 
据说开始超声研究是与泰坦尼克沉船有关,这种生长于应用的学科,应先生认为,选题要尽量结合实际问题,但是结合实际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做具体可直接应用的问题。最说明这个原则的,是在应先生的指导下,李明轩等研究人员进行的超声换能器的研究。当时所内外也有作换能器应用研究的,但是应、李等选择了从国外也没有突破的机理研究做起,研究本质的东西,进行技术研究突破改进,十几年下来,现已变成系列产品,有一两个产品还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选题不同,多少也能看出研究者口味的差异,应先生说,他的个人爱好是喜欢盖房子,开辟新战场,而不喜欢内部装修。
 
对于选题的归宿,应先生说,应当是通过一系列基础性成果,落实到少数开创性的应用成果,或者是落实到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规律认识上,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对此,应先生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口袋论。从事一项科研工作,最终都能形成口袋式成果,也即系统性成果,那才是最好的选题。应先生经常讲,一个人一辈子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几个口袋,做成一个口袋性成果至少10年,他特别反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科研方式。
 
在研究课题时,应先生特别强调物理的概念和思想,这也许与他大学时代所受的物理训练不无关系。他说要理顺课题中问题的物理概念、物理图像要心细,但不宜过分纠缠于细节,忽视大方向的走向。
 
此外,应先生还提出要重视实验,重视技术;也要重视理论,没有理论常常会在黑暗中摸索,但安排力量要精,不宜太多。还要敢于直面关键问题,敢学习和利用相邻学科的成果。敢于提出新思路新办法。这一般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洞察能力。
 
据悉,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声学方面的重点项目70%都是超声方面的,而60%是由他们所在的超声实验室负责的,这种引领作用来自于多年打下的基础。
 
惠我无疆:谁言寸草心
 
由应先生创建于1956年的超声学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以超声研究为目标的专业实验室,去年底,改名为超声物理与探测实验室。算起来有着50年历史的实验室,一定积淀了浓郁的自身文化和传统。今年初的应先生的科研思想方法座谈活动,就是现年40多岁、刚从澳洲归来的新任室主任王秀明的创意,也是该室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他领导着这个50多人、以年轻博士生和硕士生占多数的群体,意识到培养科研后备力量的重要。
 
李明轩1963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到中科院声学所,就跟随应先生作研究,曾经做过超声室20年的室主任。不仅亲身感受应先生的科研指导思想,而且也有自己的感悟。如今,他也已经功成名就,成为我国著名的声学检测专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发自内心地说:“在应先生身边工作43年,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他的科研思想和方法。”
 
对于科研人员的发展,应先生有自己的认识。在现代科研组织中,每一个科研个体首先参加了一个团队和集体,所以大部分人是在团队中成长起来的。在现代大科研形式中,很少有如爱因斯坦那样只凭单兵作战就可以完成的案例。所以,应先生说,对于一个团队来说,首先要有团队精神,在完成题目方面,还要是多兵种组合,应该有搞理论的,搞实验的,搞计算的,甚至在学科配备上也应该交叉和互补。而对于一个毕业后参加这一个团队的博士来说,应先生希望他首先成为一个将才,在某一方面很专,有深入的研究,并且慢慢地能够出成果,随着视野的扩展,随着知识面的拓展,逐渐向帅才发展,驾驭整个学科。
 
应先生说,这样的人不一定很多,在一个团队里有两三个帅才已经很了不起。可能更多的人一辈子都是将才,这也非常好。关键是对自己要有明确的定位。这一点,一个很有成就的科普作家在他离开科研岗位后,对他的领导说,我很早就意识到,我在科研岗位再辛勤多少年,也做不出一流的成果来。李明轩也提起,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在实验室呆上半年就会发现适不适合搞研究,真有一个研究生半年后离开去公司发展。可见,应先生带出来的研究室在选择培养人上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对待年轻学生,应先生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肯”管和“敢”管。近两年来他已经敏锐地体察到一些学生身上的问题,除了基础知识与思想方法与以前的学生有差距外还有的不够负责任。“公式写错了,事情做了一半不管了,都满不在乎。”应先生说最可怕的是,这种不负责任成为无意识不自觉的行为,是独生子女特有的问题影响到科研。“我希望他们把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去。”
 
应先生的名言是“不扳不成材”,他的严格要求让年轻人有点“怕”。但应先生说,严格要求就是“扳”,一棵小树如果不“扳”就永远成不了材。
 
应先生的培养方法中还有不分资历辈份地压担子,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亮相锻炼,培养其能力而不靠自己的影响力为他们争名利。
 
有几句话让记者难忘:如果不管,一般说,“会阻碍推迟年轻人的成长”,“对于一个科研人员,大的是为国家作贡献的爱国主义动力源,小的是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没有这两样东西,你可能照样工作,但进入比较高的层次比较难”。
 
“我现在年纪大了,不像以前那样急了,我会不直接说他们,而是从侧面说,我相信慢慢会教好的。”说这句话时,中午的阳光打在应先生理性又睿智的眼眸上,怎么看都透着很多宽厚和慈爱。
 
其实,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应先生说得最多的是:“也许,我的一些想法并不一定适用当下的年轻人,他们也不容易。”但是,记者看得出,有应先生这样的导师,科研后生们的职业生涯之路会走得更好,特别是由应崇福、李明轩和现任主任王秀明三代人对超声研究传统的传承与发展,为此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一位网友说得好,科研的素质多数还是靠自己的揣摩与外界的影响自发形成,系统地训练很少,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找到一个好的导师,或在一个好的氛围中工作非常重要。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侯自强

  主持人:您讲到TD和WiMAX融合,能再具体说一说,为什么有这样的融合构想?

  侯自强:我刚才讲过TD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主持人:上下行同步、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等等。

  侯自强:这些东西都是解决在TDD模式下大规模组网,提高网络效率的一些技术。实际上无线电那部分,在TD-SCDMA也不是中国的专利,CDMA是高通做的。后面网络的CDPP也是一样。只有中间这一块是我们的特点,我们有这个特点,吸收了前边,就形成了今天的TD-SCDMA。

  今天这个世界都在变化,大家觉得CDMA不过瘾了,要换成WiMAX LTE呢,还是WiMAX CDMA。因此,TD就把TD的思想提给LTE,LTE也接受了,LTE原来有一个TDD模式、FDD模式,现在作为附件又加了一个中国的TDD模式,就可以跟TD-SCDMA反向兼容了,LTE我们就这么进去了。同样的思想,WiMAX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套技术用在WiMAX上?因为反正前边那一块主要专利不在你手里,管它前面谁呢?谁有本事我要谁?我是要中间这一块,我的专利集中在这里。

  而且今天实际上我们花这么大力气提,应该讲一切了一系列的问题,在TDD的帧结构上,在上下行同步上。智能天线消除扇形边缘的干扰,提高网络容量,这方面都是特色,国际上都承认。WiMAX缺这个,我不能给它。存在一个融合的空间。

  主持人:整整一年之前,实际上在WiMAX峰会上,WiMAX当时也提出这个构想,是不是跟您大体的思想是一致的?

  侯自强:他们是提过一些,大家都是TDD,能不能合作,但是我一直没有见到很具体化的思想。最近谈得怎么样,我不太清楚。因为我研究TD-SCDMA向LTE演进的过程。因为WiMAX和LTE差别不是很大,技术上非常接近。所以,它能够采纳,WiMAX应该能,我是这么想,应该有这个空间。

  主持人:现在国外运营商上马WiMAX,用的是2.5G的频段,肯定会挤占TD未来国际生存空间,如果TD选择融合,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侯自强:即便它用TD-SCDMA,你有多少好处?大部分专利还在人家手里,你也只是你那一块。不是一样的事吗?所以,你是WiMAX,是CDMA,我把这一块拿住就有位置了。

  主持人:我个人想象如果融合之后还是不是能够和WiMAX一起打拼?

  侯自强:如果你做这个确实有利,当然可以。WiMAX迄今为止就是韩国的WiBro在汉城附近有些部署,规模远远没有我们今天TD大。中国做的TD网,据我所知是TDD网在世界上最大的,SPRINT还没弄,它的网要做还会碰到各种问题,我们应该能够有好的成果。

  主持人:是不是在解决的时候还有很多共性问题,是TD和WiMAX是需要共同面对的,比如网络优化、部署方面。

  侯自强:实际上TD的好处是在网络优化上比较容易,因为干扰被降到最低。如此大规模使用智能天线,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别人没有这么大规模采用。包括工程上的经验,过去TD八根天线,光电缆就那么大捆,三个扇区24根电缆,房顶上全是它的电缆,非常困难。现在让中兴一改进,用光缆了,一下子一根细光缆上去就行了。这些方面都有很多成功经验。

  主持人:其实我畅想过,没您号召力大,您现在在这个很重要的会议上把这个概念提出来了。据你所知到目前为止有没有一些组织实际响应?

  侯自强:由于有利益,还有一个过程。

  在LTE或者是4G中,如果我们拿不到今天TD-SCDMA单独自成山头,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今天同样的事,在LTE里是否允许你另立山头?今天就把你列成帧结构力的一个附件,那位置就低了。所以,还要再争取成为TD-SOFDMA,才能保证今天的地位。

  主持人:WiMAX现在在中国其实有一些比较实质的进展,昨天谢局长提到,要把模拟电视的频段用WiMAX,您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侯自强:我一直倡导这个事情,在美国这个问题已经是现实的,美国把700M到800M频率从 数字电视里划出来,就是专门做宽带无线接入,现在在拍卖,抢得很厉害,包括Google要自己做,都在做。但是在中国,这个频率还是广电的频率。所以,我换一个方法提这个问题,你的宽带是干什么?宽带不就是视频吗?没有视频能有宽带吗?就没有宽带了。视频、新媒体,本来就是广电的业务。

  主持人:说得更通俗一点,如果我们用低频做WiMAX,比2.5、3.5做有什么优势?

  侯自强:穿透好,那是黄金频率,可以少布很多点。但是今天这个频率你用不了,反一个说法,把WiMAX变成一个交互电视行不行?如果是交互电视就是广电的业务,用广播的频率就顺理成章。

  主持人:等于给广电出主意?

  侯自强:这是给国家出主意。未来前提是面向消费大众,最大的市场是新媒体、交互媒体。新媒体业务对网络的要求能够海量的广播、电波、交互、上传,才能够满足未来新媒体的需要,要有这么多功能。单纯的互联网和单纯的广播都不够力量,交互式的宽带网做交互式好,但是做海量的广播不是它的长处,海量的广播是广播网独有的。如果把这两个网结合起来,终端是双模的,用户想看广播的时候就走广播,用户不管走哪条网,只不过在选菜单。但是双模机顶盒两边走,两个网同时存在,这就是三网融合的最高境界。核心网络融合了、业务融合了、终端融合了,而接入网多样性保证了最佳性能的提供。

  杭州做到有线电视网和宽带的交互互联网在是一家在做,一个机顶盒两边走,走广播走这边,走交互走那边,这个做成之后自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电缆有线这么走行,为什么不能无线空中也这么走呢?

  主持人:实际上这不是畅想了,我们在已经用黄金频段做广电的业务了。

  侯自强:在有线电视和宽带网上做,在有线领域证明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现在就要把这种模式复制到无线上。无线上就有地面的数字广播和WiMAX,如果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一个终端,想走哪边走哪边,能够达到最高性能。

  主持人:目前杭州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有没有开始付诸实施。

  侯自强:是试验网。但是他们的思想很明确,我在有线的网里实现了三网融合,为什么不能在地面、空中实现。

  主持人: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个原理,但是还没有实施。哪儿投资的?

  侯自强:这家公司是广电的,原来小网通有股份。

  主持人:全称是什么?

  侯自强:这家公司。现在很多地方广电做广电的数字电视,电信做电信的IPTV,老打架。这个市因为当年小网通在那儿跟它合作,它既有有线电视,又搞了一个五类线全市的宽带接入网,两家变一家,就没有部门的偏见,别的地方没有做成,它成了。

  主持人:我听说广电非常想把WiMAX拿到手,有一定对抗电信的利器。

  侯自强:广电现在一门心思是在CMMB上。CMMB就是地面的广播。

  主持人:如果这种模式再进一步畅想一下,理想状态是什么?

  侯自强:如果能够做成就是一个终端,既可以广播,又可以做交互,又可以上网,又可以电波,又可以上传,什么都行。

  主持人:如果成功也可以慢慢在国家支持下推广。

  侯自强:现在都是大家在探索。

  主持人:WiMAX能不能像CABBLE给我们带宽呢?

  侯自强:当然可以了,广播频段多宽?有好几百兆。因为电视数字化以后,频谱效益提高了以后,频段也会空出来。广播的VHF、UHF频段是谁都眼馋的。WiMAX想要,3G也想要,4G也想要,每个人都考虑这个问题,这个频率做,成本会降低很多。

  主持人:有的WiMAX在宣传自己指标的时候,声称自己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广播级的效果。

  侯自强:广播级没什么特别,不会说广播级,会说电信级。

  WiMAX因为因特尔推,优势是在笔记本里内制,终端就可以普及,另外现在美国政府拼命鼓吹。

  主持人:Vorizon下一步的演进方向选择了LTE。

  侯自强:它现在对CDMA也烦了。TD-SOFDM的性能比CDMA会好,但走的来说都不是非常悬殊。

  主持人:现在那边有没有计划布置一些无线的基站,真正开始做无线?

  侯自强:从试验开始做,还没正式宣布。

  主持人:16D是吧?

  侯自强:16D的改进。

  主持人:准备什么时候宣布?

  侯自强:现在已经开始准备。

 

 

 

64日下午,网络新媒体中心09届毕业生和中心的学弟学妹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经验内部交流会。

     

        以“总结经验,启迪智慧,交流科研工作心得”为主题,师兄师姐们分享了自己在科研中的点点滴滴,找工作时的坎坎坷坷,以及学习生活中的趣事。交流会气氛轻松融洽,自由热烈,在凝思和微笑之中意会那份独有的5年“DSP中心式”生活。

 

        公认的从容貌到气质都极具科研特色的段世惠学长认真准备了一份条理清晰的PPT,记录自己独特的科研经验和教训,从如何构思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到如何进一步挖掘工程中的创新点,再到怎样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总结,以及如何撰写毕业论文。

 

   人称“外企HR杀手”的鲁逸峰学长着重分享了自己与知名外企过招的经验和教训,鲁学长指出,大象无形,厚积薄发,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提前准备,多方调研;并要归纳整理每一次面试笔试的心得,确保面一轮上升一个档次,在与外企各路“牛鬼蛇神”过招的同时打造自己的金刚不坏之身。

 

  以严谨认真著称的嵇智辉师兄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科研体会,以及如何有条理的撰写毕业论文。嵇师兄强调在繁重的科研生活下千万不要忘记身体健康,再大的压力下要有平常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外,吴丽彬,肖琳,朱小勇,白鹤等师兄师姐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鼓励学弟学妹们平视要注重多和导师以及他人沟通

 

  最后交流提问阶段,也是讨论最热烈,大家最活跃的阶段。

  “咋样才能平衡毕业准备和找工作的冲突?”

  “如何才能在面试中发挥最佳状态?”

  “怎样在具体工作中寻找论文创新点?”

  “……”

 

  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学长学姐们耐心详细的一一解答。近2个半小时的交谈会在掌声中结束。

 

     阳光灿烂的六月属于那些勤奋积极的毕业生,这是他们扬帆起航的日子,也是恩师们欣慰自豪的时刻。祝福师兄师姐前程如花似锦灿烂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