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7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夏季学期现代生态学系列讲座开始了,该系列讲座主要针对当前生态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分多个专题对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对研究生进行讲解。17日上午该讲座迎来了彭长辉教授的第一次讲座——Modeling Ecosystem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全球变换与生态系统反应模型。
 
彭长辉教授现为加拿大首席科学家,魁北克大学终身教授和McGill大学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中心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前任主席 (2004-2006).2002年获中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获得者; 2005获得中国科学院海外知名学者。
 
据彭长辉教授介绍,目前通常采用长期观测,仪器实验和模型估计来研究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过去的知识、实测数据和预测来对其进行评价。然而,由于人们对过去的了解和实际测量时常常在时间尺度和区域尺度的执行上存在一定困难,并且对于那些复杂的现象仅凭简单的假设或推理来进行解释是不可能的,所以建立用于预测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目前在国外模型的应用范围很广,从企业管理到科学研究都有应用。
 
之后,彭教授讲到生态系统研究方面模型包括统计模型和过程模型。国外已经发展了若干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这些模型常被用于估测环境变化对NPP(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预测碳通量变化及模拟生态系统过程等的研究,例如建立演替模型,林窗模型等模型。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常常要考虑到能量平衡,碳平衡,氮平衡和水平衡过程。
 
随后又介绍了世纪模型,它最初是从草原生态系统发展起来的,能够模拟长时间碳氮磷硫等元素动态变化的过程。CENTURY 4.0 Submodels是就是一种世纪模型,它把森林生产力、土壤有机碳过程、植被凋落物都考虑在内了。目前这种模型已经应用到农业,森林,以及稀树草原的研究中了。
最后,彭教授提到了关于设计模型应时注意的问题:“5P”-- Purpose(目的), Passion(激情), Principal(原则),Practice(实践),Partnership (人际关系)。这些是模型设计者在设计模型时应当考虑到的。
 
在这里教授强调了在设计模型时不仅科研的目的动力对模型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个人与周围的合作也对模型设计的好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设计模型时也要根据不同问题、不同阶段要和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建立模型以及注意对模型的优化。
 

目前,生态系统的模拟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各种类型的生态机理模型能够不断出现。开发能够较好模拟生态系统大尺度格局、结构和过程对环境变化动态的模型以及开发适用于中国区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陆地与近海生态系统模型来服务于中国的生态系统研究已成为未来的发展的方向。

 

6月18日晚上,2008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学员在阶一1教室参加题为《DNA测序技术新进展》的讲座。主讲人于军研究员为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
 
于军老师1984年获CUSBEA奖学金赴纽约大学医学院就读,1990年获生物医学科学博士学位。1993年加盟华盛顿大学分子生物技术系,1997年起回国工作,参加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的测序工作。同年开始研究基因组学基本理论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提出一系列基因组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002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同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选为首届年度全球科研领袖之一,2003年度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于老师如数家珍地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纵深研究讲起,谈了基因组研究中比较基因组学、单体型和疾病研究三个主要方面,并预测即将到来的主要研究方向。随后,他结合测序仪的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向学员们介绍了三代测序仪的原理。
 
于老师结合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这些测序仪在阅读长度和序列拼接上的优势和不足。而现在正在发生的测序技术革新是以单分子测序技术为指导思想的革新。于老师介绍了Nano Pore、杂交测序等单分子测序技术,分析了单分子测序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预测了它们的发展趋势。
 
于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其间不断穿插他的科研经验和感受,使学员们感到那些原本深奥的原理变得易于理解,受到在座学员的一致好评。讲座结束时,学员结合自身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很强的问题,诸如测序质量控制、熊猫基因组测序、炎黄计划等,于军老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讲座开始前和结束后,生命学院的记者对暑期学校的学员随机进行了采访,学员们普遍反映暑期学校课程安排合理,覆盖面比较广,通过和知名科学家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有效借鉴他们的思路,拓展自己的视野。
 

 

2008年6月17号下午2点,在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会议室,举行了有关大气科学学科课程设置以及相应的教学大纲编写工作的座谈会。来自大气物理研究所以及国家气象局的各位专家参加了本次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听取来自上述培养单位的各位专家对未来3年大气科学学科建设(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编写等相关内容)的建议和意见。座谈会由地学院分管教学的常务副院长魏东平教授主持。
 
座谈会首先由魏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研究生院以及地学院近几年在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着重分析了近年来大气科学教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魏教授指出自21世纪以来,研究生院(包括大气科学)的招生人数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目前招生人数逐渐趋于平稳。而目前的课程设置仍按2001年的版本执行,考虑到大气科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加深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也应提高对前沿科学的掌握程度。因此,为了更好的搭建学生知识结构,非常有必要对学科进行课程设置的调整。
 
各位专家听取了魏教授的介绍后,首先由大气物理研究所的黄荣辉院士对新课程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黄院士指出由于目前生源分布的复杂性以及多学科的交叉性,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也有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接着,本次大纲修订的专家组组长、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研究员指出从目前大气科学的发展状况看,过去有些学科的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学科的发展要求,并进一步提出了应增设的学科。
 
座谈会的气氛非常活跃,各位专家按照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顺序,一层层的对老版本课程设置中已有课程的提出修订意见,以及应新增课程的设置。专家们结合大气科学未来发展的要求以及自身研究领域需求人才的培养目标,重点以学科设置的基础性以及前沿性为准则,为大气科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临近结束之时,由魏教授向与会的各位专家颁发了大气科学学科专家组的专家聘书,并合影留念。
 
此次座谈会,不仅顺利探讨了大气科学未来几年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也加深了地学院与大气科学各培养单位的相互了解。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建设是非常复杂、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由本次座谈会可以看出,各培养单位对研究生教学的重视。学科建设无止境,相信在各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大气科学学科的未来发展一定充满阳光。
 
 
 

金属所招收的首名留学生,巴基斯坦籍的Muhammad Iqba圆满完成了学业,于5月29日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Iqbal同学是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金属所留学生奖学金的资助,于2005年4月入学的,师从胡壮麒院士和张海峰研究员。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为“Zr基和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设计、制备和表征”。在学期间,Iqbal充分利用了我所优越的科研条件,加上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合作发表2篇;并于2007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留学生优秀奖学金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

6月1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林景星教授应邀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学院开设了名为《生态环境地质学——21世纪新兴的边缘学科》的高级强化课程。
 
林景星教授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地质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SCOPE CHINA)委员。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生态环境地质学、微体古生物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出版英文专著《Quaternary Environment in the Eastern China. Beijing, Seismonogical Press》,该专著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共40多篇。
  
21 世纪,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生态环境地质学涉及其二(资源、环境),发展潜力巨大,为跨世纪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环境地质学是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质学、农学、医学等学科大跨度、大交叉、有机融合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地质环境(岩、矿石—土—水系统)与生物(微生物、动植物、人类)、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相互馈应机理;重点研究各类地质体(岩石、矿体、地热水、石油、天然气等)、地质作用(地球化学作用,成矿作用,灾害地质作用,环境变化(包括污染)对生物生理、生态的影响及其毒理学效应等。
 
生态环境地质学是横跨地质学、生物学、环境学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对其的研究工作缺乏规划, 尚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其研究无系统性。林景星教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生态环境地质学有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在今后的工作研究中,加强“资源、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