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土地侵蚀比较严重,而‘民以食为天’,没有土地,粮食就成了问题,我想‘土地日’就是想让大家都记住土地是我们生存的重要资源。”
 
“我知道‘土地日’,这样的日子确实应该多做宣传。我家附近就有很多土地被开发成商业用地,生活环境都受到了破坏。”
 
“我还不太清楚‘土地日’,但我知道土地对国家是非常宝贵的,确实应该让我们老百姓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
 
6月25日上午,在石景山区星座商厦南广场第18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现场,众多关于土地及环保相关知识的宣传展板吸引了很多群众驻足,其中不乏年过花甲的老人和咿呀学语的小孩。该宣传活动是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石景山分局、石景山环保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地球科学学院的学生也应邀前往参与宣传。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一多三少”是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即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我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尽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量相对不足,质量、结构和布局等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6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子,在纪念其颁布五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实施土地基本国策,增强全社会的土地资源危机意识,加强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国家把6月25日定为国土地日。
 
在宣传活动现场,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石景山分局靳局长介绍说,希望通过宣传能让老百姓知道土地管理的相关政策,为了加强宣传,同时也会开展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农工商等系列活动。“目前,我们需要把政策和实践相结合,要教会老百姓及开发商知道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该做什么,怎么做”,该局办公室主任张德军这样说。
 
石景山区环保局是今年“土地日”宣传活动现场的一个“特殊嘉宾”,他们是第一年参与“全国土地日”的宣传。该局吴局长介绍说,土地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资源,而目前土地污染状况也很严重,作为环保部门对这类问题也应该加以重视。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存环境才能够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以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
 
今年,地球科学学院的学生已经是第5次参与这样的“土地日”宣传活动了。靳局长说,和地学院合作,一方面是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因为学生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也可以在活动现场为老百姓解答一些相关专业问题。张主任则表示,有了地学院学生的参与,可以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及推广。
 
 
 

继前期去青岛实验二小进行聘书授予仪式后,近日,海洋所的博士们再次奔赴实验二小,这次主要是给即将面临小学毕业的六年级同学开一个特殊的班会。

      六年级共三个班,各有特色,有的班很活跃,而有的班却很沉稳。在博士成长辅导员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班会气氛热烈。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面非常广,从学习的具体方法到生活小事的处理、从对成绩的担忧到对社会实践的好奇与不安。不管问题的大与小、想法的成熟与天真,成长辅导员们都耐心回答,语言风趣幽默,讲解生动易懂,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

    我所博士实践团成立迄今,共有十名博士与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成立伊始,曾为实验二小的在校学生做了“海洋我们共同的家园”的主题科普报告,使小学生们对海洋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六一儿童节期间,十名博士接过小学授予的聘书,正式成为该校的成长辅导员,他们将通过科普讲座、主题班会、联谊活动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为在校的小学生们进行科学与品德的教育。

      通过进校园的活动,博士实践团的成长辅导员们真正的体会到了新一代小学生的校园成长环境,并和小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他们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博士实践团成员们的一致心愿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能够在小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帮助他们点亮人生的航灯,有助于他们成长,切切实实的将个人所学回报社会。 (海洋所记者团 徐亚岩)

6月24日,海洋研究所工会、学生会联合举办了社交礼仪讲座。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王启尧做了题为“礼仪——气质的后天修炼”的报告,全所女职工、研究生100余人参加了讲座。工会主席屠国华主持讲座。
 
王启尧副所长开篇讲到,中国是礼仪之邦,在现代社会活动交际当中,礼仪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科院作为科学家和高级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礼仪更应该得到充分展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氛围。
 
王启尧副所长的报告分为形象礼仪和生活礼仪两部分,对体态、声音、微笑、谈吐、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面的基本礼仪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她旁征博引、语言幽默风趣,不时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也使大家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基本礼仪有了一定了解,受益非浅。
 
 

2008年6月17日至7月6日,应台湾省淡江大学的邀请,我院15名MBA学生在MBA中心办公室主任孙常波、教学部主任汪维的带领下,赴淡江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此次交流活动包括课程学习、企业参观及当地人文交流三部分。课程主题围绕两岸管理经营实务专题展开。
 
7月初,淡江大学的MBA师生代表团将赴我院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参访。管理学院将为其开设以两岸科技企业创新与文化管理为主题的专题课程。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与淡江大学管理学院MBA学生交换计划从2008年6月起执行,主旨为增进两院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互动及专业学习。包括双方管理学院教师的短期教学、交换学生短期学习及互访活动。

《膜科学与技术》课是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每年在夏季学期必开的课。老师是来自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副院长王志教授,他于1987年在天津大学化工系毕业。1990年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6年5月~1997年10月获DAAD奖学金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化工系作博士后研究。

      王志教授回国后一直从事膜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的14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80篇,SCI收录论文38篇,EI收录论文4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2004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王教授的课很受同学的欢迎,每次上课都是座无虚席。他讲课很有激情,虽然是比较严肃的科学技术课,也能讲出别样的幽默,引得同学阵阵发笑。王教授除了跟学生们讲授膜的科技理论知识,还能够很好地联系实际,讲到学生们的目前关于膜科学的课题,甚至讲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学生们都很是关心,因而上课的精神都十分饱满,课堂气氛很好,互动性很强。同学反映听课效果很好!下课还是不愿离去,跟王教授请教一些关于膜科学的科技前沿性的问题,王教授都会很热情而且很有耐心的帮同学解答。

      短短的5天的课过去了,学生们都还不愿结束,最后的下课时,对于王教授的精彩讲演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