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岩石学》高级强化班于7月9日在阶二(4)开讲,据悉,来自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刘树文教授将于9日到13日期间的每天下午为我院学生讲授该门课程。
 
讲课开始前,同学们惊奇的发现课堂上多了三个“学生”:他们是地球科学学院的吴春明老师、赵桂平老师和琚宜文老师,同学们心想,如此“学生阵容”出现,必定是高水准大师授课。
 
在吴春明老师简要介绍之后,刘老师开始了精彩的授课。他最先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概况以及考核方式,并“约法三章”如下:一、讲课过程中如有不懂,允许随时提问;二、讲课过程中如觉得简单,允许随时退堂;三、根本不必要担心最后的考核。有了刘老师的此方介绍之后,同学们听课的心情顿时“凉快”了不少,也使接下来的课堂气氛轻松了下来。
 
刘老师的授课特点可以用“零起点,高着手”来概括。他首先从几个基本的学科概念谈起,比如岩石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脆性变形、韧性变形的基本概念以及相互间的区别等,尽管这些术语都十分简单,但也至关重要,而在刘老师的穿针引线之下,也没有同学感到枯燥无味。此后,老师又一步步的把听课同学引入到岩石的破裂、矿物的变形以及相应机制等学科问题之中,期间展示了大量的实际资料、照片等。
 
一节课下来,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半小时,邻近三点老师才宣布休息十分钟,但没有同学感到疲惫,也没有人退堂。我想,刘老师的这种轻松听课的方式正是广大同学所需要的,大家认为愉快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远远胜过于被动的、在外界压力之下的学习。            
 

 

7月8日下午,中科院研究生院夏季学期《力学发展与创新思维》讲座第四讲,我们迎来了我国地震预测领域的专家尹祥础研究员。他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原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开放实验室(LNM)特邀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期兼职教授,并同时兼任多个相关学术期刊主编或编委。尹老师虽已年过古稀,但依然精神矍铄,他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脆性介质中灾变事件的新理论)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应用,并且特别说明了其中的创新思维:加卸载响应理论LURR(LoaU nload Response Ratio),之后还和同学们做了有益的互动交流。

地震活动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它对人类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生命安全直接构成威胁。一些特大型地震,如唐山大地震等,曾造成数十万人的伤亡和无法计量的财产损失。如果能有效预测这些地震的发生,发出预警,从而提前采取准备措施,则能够避免或减缓这些灾难性的事件发生。但是“上天有路,入地无门”,人们至今还无法对震源深处作任何直接的观测研究,而且地震是小概率事件,数据资料的积累异常困难。因此,地震预报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和工程难题。

基于这些背景,尹祥础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原来力学专业出身的他,刚刚接触地震方面研究工作时也是感到无从下手。因为在力学书本上学到的问题,都有控制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一些必备要素。但是在地震问题研究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多变和地球内部数据资料的缺失,很多要素不是很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控制方程和初边值条件往往无从谈起。我们只知道一些过程变量(如应力应变)在某一时期的微小变化特性,如何从这些过程变量提取信息、推测地壳受力的临界情况,从而做出地震预报,是一个必须首先解决的现实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没有便捷的网络通信条件下,尹老师与其课题组人员,经过艰苦努力,搜集到了世界各地主要的地震数据资料。仔细分析发现了一个规律,即大地震之前,地壳往往出现加卸载响应比剧增的前兆现象。原来,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不但地球上海洋水体会出现潮汐波动现象,地壳岩层等也会出现固体潮,只是其幅值很小(应变10-7量级),以往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注意。而恰恰是这些微小的加载卸载,为我们提供了自然的全球范围的实验条件。在地震前夕,震源区岩层由于挤压拉伸,其应力应变达到临界状态而产生微观和宏观的物理损伤,此时,固体潮引发的加卸载响应比(LURR)就会表现出异常突变。如果我们捕捉到了某个地区岩层的LURR异常突变信息,我们就可以预言,这个地区很可能快要发生地震了!基于这个理论模型,尹老师课题组又进行了相关岩石试件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都证实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这一创新模型的提出,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并且作为中国人提出的地震预测理论在世界上得到高度评价。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多次成功预测了美国洛杉矶地震、日本关东地震、东南亚地震、云南丽江地震等。特别是2004年利用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成功预测了广东阳江地震,比地震发生仅仅提前6天时间。这都让人们对其刮目相看,并深切希望它能够进一步发展完善,直至以之为基础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地震中短期预警机制。同时,本领域国内外相关期刊文章、硕士博士论文等也达到几百篇之多。

尹老师介绍说,LURR理论预测地震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漏报和误报地震的可能,距离工程标准的实用还有很长道路要走。另外,LURR理论也可以用在预测水库大坝安全、火山地震、矿震、甚至文物保护等方面,并且已经有相关研究在进行,例如中国和意大利正在合作开展文物修复相关研究。他最后列举了目前该领域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希望同学们对感兴趣的题目给与关注和研究。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热情不减,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话题和尹老师进行了交流讨论,但限于时间,不可能每人都有机会提问发言,尹老师爽快地留下了电子邮件和办公地址,欢迎同学们在任何时间和他探讨问题、交流思想。

近日,由物理学院开设的夏季学期课程“力学发展与创新思维”迎来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赵亚溥研究员,他为同学们带来的报告题目是:MEMS和Bio-MEMS中润湿和电润湿的实验与理论的研究。

微机电系统(MEMS)和生物微机电系统(Bio-MEMS)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也涉及一系列的固体力学、流体力学问题,其迅速发展也为古老的力学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赵亚溥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自2000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展MEMS领域相关力学问题的研究,经过多年努力,业已成为国内该领域研究的佼佼者,相关工作近年来被一系列国际一流期刊刊登并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做专题报告。

赵亚溥研究员的报告先以一系列有关想像力的名人名言开始,诸如“比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想像力”,“逻辑只能把你从一处带到另一处,而想像力可以把你带往任何地方”。从中赵亚溥研究员指出:进行科研工作,特别是在一个崭新的领域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一个人想像力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同学们激发自己的想像力,敢于想像,敢于创新,这样才能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这同时也是开设“力学发展与创新思维”这门课的主旨所在。

接着,赵亚溥研究员为大家介绍了微机电系统和生物微机电系统的相关研究背景。他的讲解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将MEMS研究的脉络和其中相关力学问题的引出娓娓道来。例如他指出了MEMS尺度下,存在一系列的力学尺度效应,导致一些经典意义下的力学模型不再适用。例如弹性力学中的杨氏模量。他还指出MEMS中力学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例如如不解决纳米尺度下的黏附问题,人们所设计的诸如分子马达等微机电系统也将由于黏附力而根本无法运转,只能停留在设想中。

在讲解中,赵亚溥研究员为同学们展示他所领导的研究组近年来在电润湿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实验理论探索。所谓电润湿就是通过施加电场使得一些超疏水的材料变成亲水材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在电场撤去之后便失去效用,材料重新变回疏水材料。一些国际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竞相在这方面开展工作,希望攻克这一难题。赵亚溥研究员的团队近期通过在疏水材料表层喷涂亲水的金颗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关实验仍在进行中。此外,赵亚溥研究员的科研小组还成功的将原来仅适用于光滑表面的电润湿Young方程推广到了粗糙表面,内部有气泡的情形,得到了一个普适的结果。赵亚溥研究员还为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国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已经初步商业化生产中的产品,借以揭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和未来广阔的应用价值。

最后,赵亚溥研究员引用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名言结束了自己的报告,鼓励同学们敢于想像,敢于实践,这样才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夏季学期的高温酷暑,挡不住学子们求知的热情。7月初的“科技考古学前沿系列讲座”,分别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夏正楷教授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实验研究中心袁靖主任的精彩生动报告。
 
7月4日晚七点,患有咽炎,声音有些嘶哑的夏正楷教授,依然富有激情地为我们作了题为“基于人类生态学的环境考古”的报告。首先,夏先生简要介绍了杭州环境考古会议报道的新进展,然后,便切入到人类生态学的主题。他以廛河小流域考古遗址(一个由黄土古土壤、湖沼湿地以及人类共同组成的小流域史前人类生态系统)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小流域人类生态系统研究的具体内容,认为其为典型的聚落环境考古。他以具体实例阐述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自然而然地上升至理论高度,着重指出环境考古作为研究古代人地关系的科学,建立不同级别的史前人类生态系统,可为深入揭示史前人地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其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大,可覆盖整个地球;小,则仅限于聚落或遗址的周边地区。夏教授的报告幽默风趣、具体生动,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环境变化对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大致了解了环境考古在当代人地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报告结束后,夏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提问,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7月6日晚七点,袁靖主任作了题为“动物考古学揭密古代人类和动物的相互关系”的精彩报告。袁主任亲切的微笑、幽默的谈吐、豪爽的赠书活动一开始就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袁主任开始了报告。首先,他简要介绍了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简史,接着,围绕“工欲毕其事,必先利其器;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民以食为天,食以肉为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五句名言,亦即五个章节展开了详细的讲解。其中,袁主任以家猪和家马为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鉴定家养动物的方法”,即测量、形态观察、年龄结构统计、数量统计、考古学现象分析和新物种的突然出现等。最后,他将中国家畜起源总结为两种情况:一是居民在与一些野生动物长期相处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逐步控制他们,驯化它们,使之变为家畜,例如家猪;二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从其它地区直接引进家畜,例如家马。袁主任的诙谐幽默贯穿于整个报告中,他甚至戏称自己为“动物人”,并希望大家不要错过“植物人”赵志军教授的讲座。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袁主任以其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征服了在座同学,取得了讲座的圆满成功。
 
听了前面几个学者的报告后,大家深深感到科技考古学的发展势在必行,不可阻挡。正如袁主任所说:“能否把更多的自然科学手段应用到考古学中来,是衡量一个国家考古研究水平的高低”,可见科技考古学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未来一定会更加完善的。后两周同样的时间地点还有同样精彩的讲座,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参加!相信聆听名家学者的最新科研成果,一定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感受!
 
专家介绍:
     夏正楷   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第四纪委员会常务理事、第四纪教育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理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地理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林业部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地貌学》、《第四纪环境学》和《环境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
      袁靖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动物考古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rchaeozoology)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7月8日,微软(中国)首席技术执行官李志霄博士、微软(中国)教育总监陈伟博士、微软(中国)架构师陈正强博士一行3人参观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应用研究中心系统开发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工程教育学院院长黄钧教授、副院长于华教授、工程教育学院教学部主任焦建彬教授等热情接待了李博士一行。
 
李志霄博士一行此次是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顾问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应用研究中心总顾问、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方述诚教授的邀请到研究生院进行讲座及访问的。参观之前,李志霄博士在玉泉路教学园区做了“未来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报告。尽管是周日,仍有200余名同学听取了李博士的精彩报告。
 
工程应用研究中心叶齐祥博士首先向李志霄博士一行介绍了工程应用研究中心以国际国内工程、管理等相关领域优秀人才为主体,与国内外工程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广泛联系与合作,紧密结合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展工程应用领域理论与系统开发研究的建设宗旨,以及中心成立以来,在数字图像处理、应急管理系统中的优化方法、物流等方面取得的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的部分成果已经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随后,系统开发实验室主任焦建彬教授向李志霄博士一行介绍了系统开发实验室的主要情况。李博士等还兴致勃勃观地观看了同学们演示的复杂环境下的动态目标跟踪、视频稳定、基于PTZ相机的智能跟踪系统、“天目”360度全景监控系统、车牌识别等实验室主要研究成果和在研项目。
 
作为工程教育学院的丰硕成果之一,工程应用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研究成果工程化、人才培养产业化的光明前景。李志霄博士一行对工程应用研究中心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中心以工程项目为研究方向的宗旨表示赞赏,认为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就应当要跳出研究一个问题发表一篇文章的圈子,要对自身研究成果的工程化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同时,他也根据自身的多年经验对中心如何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