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应管理学院邀请,销售团队管理资深专家、美国ZS公司中国区总裁罗颂军博士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的MBA以及普研同学讲授销售团队管理课程。
 
ZS公司是销售团队管理咨询领域的领导者,为众多的大型客户提供咨询建议;目前ZS公司在中国医药市场领域非常活跃,罗博士是ZS公司在中国区域的负责人,参与了众多项目。
 
罗博士结合国内外的众多案例为中科院的众多学子讲解销售团队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也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罗博士同时将基于美国市场形成的理论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进行调整,有针对性地为同学授课。同时罗博士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也给课程气氛轻松、融洽。
 
在课程间隙,罗博士与众多学员进行轻松愉快的交流;他不仅在知识层面为同学答疑解惑,同时和大家就职业发展进行沟通,罗博士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管理学院副院长赵红教授也参与了销售团队管理这一课程,她根据课程的进展有效地启发众多同学与罗教授进行深入的互动,使大家充分参与到这么课程中。参与课程的学员也表示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接触到销售团队管理领域比较先进的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7月1日,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2007届毕业典礼在庄严国歌声中开始。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代表学校对2004级毕业生表示祝贺。
 
同学们认为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所坚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知识领域、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开阔了眼界、扩展了人脉资源。师生一致提出把毕业作为新起点,保持与时代发展的同步,继续提升自我为信息产业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吕晓澎她结合国家教育发展形势、中科院教育创新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认为同学们将大有作为。她希望毕业同学们放宽眼光、敞开胸怀,要“仰望天空”、保持与时代发展密切联系,成为行业精英和未来的领军人才。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颖教授回顾了2004级的教学培养情况,带领大家重温了三年多的学习过程和其中的成绩和感动,对同学们付出的努力表示赞赏。她希望坚持“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方向,毕业后继续提升自己。王颖教授表示,学院将始终保持“诚信、务实、协力、创新”的文化理念,为同学们继续提供资源平台,让学院成为同学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证书颁发时,欢庆的礼炮把典礼活动推向高潮。张宁、陈达、陶智敏等优8名同学分别被授予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和优秀班干部的荣誉证书。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颖教授,教师代表/北京英诺科技公司总裁王广宇老师、导师代表/中科院地理所陈宝雯研究员、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张宝贤教授等分别为学生授予结业证书、荣誉证书。来自航天科工集团汪朝晖处长、杜晓丽处长、中软股份公司刘保平处长、网通北京公司钱慧博士、首信股份徐伟先生等为第二批43名高级软件工程师颁发高级资质证书。
 
在师生交流中,王广宇先生作为教师代表,希望同学们把毕业作为一个新的起点,着眼于未来,把握住国家、社会及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为信息产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陈宝雯研究员作为导师,在谈指导学生和大量接触学院的感受时,认为学院课程非常前沿、学生很优秀,学生的论文与产业的前沿应用联系密切,很有价值。她非常赞赏学院所坚持的严谨、高规格的论文要求,认为这样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方法培养大有裨益。对于毕业同学,陈老师希望同学们坚持知识更新、抓住科技前沿,在持续奋斗中让中科院学子的荣誉持续和发扬。她认为学生在学院毕业后将大有作为。种璟同学代表学生谈对学院学习感受时,认为学院非常尊重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支持。对于在学院的学习过程,种璟同学认为学院前沿的课程、高水平的师资和众多讲座,让自己的眼界和看问题的高度提升的很多。
 
典礼活动后,同学们还通过“击鼓传花”活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把毕业留言写下来记录下对母校、同学和个人的鼓励与祝福。来自产业的代表与学院就产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交路,大家希望不断扩大合作方式,把产学研的实践落到实处。
 
部分同学留言摘录:
 
感谢学院给我们搭建的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推荐了很好的实践机会,自己有了提高、增强了自信心,心中充满感谢!我相信沿着学院“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宗旨学习,会给学友们的一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院生活,受益匪浅。毕业于学院 贡献于社会!祝学院与学生密切联系,共同成长,展现双赢。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创未来。
 
恒——愿学院长期坚持严格、严谨、科学、创新的教育模式,成就“中国计算机信息业的黄埔军校”的目标!
 

 
在教学楼714教室,来自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的黄俊研究员,再次为我们科苑学子们讲述《微波遥感原理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他将根据自己在美国的工作经历,介绍国内外在被动式微波遥感方面的一些进展以及规划中的一些项目等。
 
在遥感技术发展之初,人们主要依靠可见光和红外线进行观测,不过由于可见光遥感仅适合于晴天观测,而能昼夜工作的红外线遥感则仅观测温度,并不能满足数据采集覆盖率或特定工作的需求。幸好自然界里许多物体都能发射和吸收1毫米到30厘米波长范围的微波辐射。比如在大气中,水汽在波长为13.5和0.6毫米处有强烈吸收和发射微波辐射。被动微波遥感就是利用微波探测器测量地表或大气发射的微波辐射,并推测物体的各种特性的技术。微波辐射具有穿透云雾、冰雪、土壤的能力,可以测定云下物体发射的辐射,探测浅部地下结构,因此微波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
 
他采用讲座的形式,从基本的物理概念开始,简要介绍微波与各种地球科学中常见的介质的相互作用。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微波遥感最初用于天气预报,由微波辐射计接收大气中水汽、氧等气体发射的微波辐射,并经反演处理能得到大气中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进而推测这些因素对于大气发展状态,根据云的含水量及水颗粒大小等因素进行天气预报。随着各种被动式微波遥感仪器搭载在卫星上的成功,被动式微波遥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水文,农林业等各行各业。比如,根据微波遥感探测到的温度异常和海平面高程变化等,判断厄尔尼诺、拉尼娜的活动周期以制定相应应急措施;根据洋流趋势确定捕捞作业计划等;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周期防治虫害、预估产量等。他用平实的语言,认真的板书,向学子们传播关于被动式微波遥感的知识。
 
他传播知识的方式并不限于课堂讲述,不限于复杂的公式推导,而是将复杂的理论柔和在联机实习过程中。在计算机房,他向同学们介绍冰雪中心的数据下载方式,并将自己的源程序与广大学子分享。通过实际卫星观测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微波遥感产品以及这些产品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使得大家明确被动微波遥感的工作过程和处理方法等。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得课程简单易懂,课堂活泼互动,很多非遥感专业的学生也能很快地接受。
 
微波遥感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从天气预报到能源探测等各个领域。我国在发展微波遥感方面已经有比较好的开端,开展了除SAR以外所有航天微波遥感器的研究,并进行了多模态微波遥感器,模块化微波遥感器,三维成像高度计,合成孔径辐射计等新型遥感器研究工作,并把工作频率扩展到短毫米波段。 气象卫星、风云系列卫星以及正在规划中的“嫦娥”探月计划等都将充分利用微波遥感采集数据的各种优势,而高精度采集及三维成像技术等还有赖于地学工作者们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6月29日上午8时许,来自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黄俊教授在教学楼714开始了在研究生院为期一周关于"微波遥感原理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的讲座.讲座伊始,地学院林秋雁副教授致欢迎辞,并向来自不同院所的35名同学简要介绍了主讲人黄俊教授的概况.
 
黄俊教授是我校86级研究生。他首先回忆了当年在中科院学习的那段美好的经历,并简单地介绍关于这门课程的情况。他说:“本课程是给那些没有或者只有极少遥感背景知识的学生一个初步的介绍, 好让他们了解微波遥感的原理以及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接着他开始介绍微波遥感的基础知识。他说,“根据微波的来源,微波遥感分为主动式微波遥感和被动式微波遥感,主动式微波遥感不在本课程的讨论范围内。被动式微波遥感,是利用自然界自然产生的微波来反演出我们感兴趣的地球物理参数。”关于被动微波遥感的作用,黄教授也作了简单的介绍,“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被动式微波遥感仪器搭载在卫星上的成功,被动式微波遥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大气,海洋,水文,农林业等各行各业。”
 
最后他指出,广大的地球科学工作者,即使不直接从事遥感工作,也很可能需要了解遥感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该课程拟从基本的物理概念开始,简要介绍微波与各种地球科学中常见的介质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实际资料的展示,让大家了解被动微波遥感是如何工作的。
 
黄俊教授温文尔雅,举止投足之间尽显儒学士子风采。为了让同学们能在更短的时间里掌握微波遥感的原理,该课程还设置了上机时间。课后,一些同学仍然饶有兴趣的围着教授讨论,并表达了对下次讲座的期望.
           

 
7月2日,“先进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系列讲座”举行第四讲,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的主任李俊做了题为“e-science—如何提高科研水平和竞争力”的报告。
 
李俊研究员主要从事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安全、多媒体通信等方面的研究。1998年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讲座开始,李俊老师给我们大体介绍了“e-science”的背景和概念,e-science起源于英国科学界的概念,即科研活动信息化,是使用IT的手段,工具和方法为科研活动提供信息化服务。如今,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即 e-Science)正在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大规模科学计算、海量的数据、多种形式的信息和先进网络正在广泛应用于各科学技术领域。这些新式的手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的科学研究方式,真正用更科学化的手段为科研服务。李老师举例,以前研究天气的变化,仅仅只能考虑到陆地的影响,而现在科学家则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来模拟天气受到陆地、海洋、人类活动、建筑的影响。当今,计算模拟已经成为与理论分析、实验观察鼎足而立的第三种科学方法。
 
李老师指出,数据是科研应用信息化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科学仪器、科学实验与分析、传感器及其网络、其他新型设备(例如个人数字设备等)获得原始的数据。然而这些原始数据本身没有意义,科学家需要应用本身学科的知识,通过计算对其进行二次分析,才能使之变为有用的数据。这种二次分析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今大规模并行计算就提供了这个能力。同时,数据的共享对于科研的进步也很重要。李老师指出,在理想情况下,数据应该是采集后立即全部共享的,然而,就我们现在环境而言,最好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段,超过这个时间段数据就可以共享。这样既维护了采集数据科学家的利益,又有利于学术的进步,既有利于竞争,又达到了合作的效果。
 
李老师还提到了当今IT技术在应用方面的问题。IT人员常常过于追逐新技术,忽视了需求。超级计算,科学数据库,这些重要的IT手段,其目的是为科学研究服务,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新技术是次要的,怎样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万不可以本末倒置,浪费资源。
 
李俊认为,在信息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当今IT技术发展给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因此既懂领域知识又懂IT技术的人将成为新世纪的宠儿。那么如何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呢?我们可以采取双导师制度,即一个导师负责学科的发展,一个导师负责IT方面的培养。这样,未来的科学家就会具备一定的IT水平,达到学科专家和IT人士相结合的目的;IT人员也会了解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把IT的技术充分的应用到该领域,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李老师精彩的讲述,使我们深受启发。我们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要掌握现在的研究方向,还要向跨领域方向发展,争取做一名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