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14日从国防科工局获悉,中国120吨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研制成功,将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动力系统,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这是中国首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无毒无污染等特点。它的研制成功,意味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
 
据介绍,该型发动机工程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设计、制造、试验关键技术70余项,获得了近20项国防科技成果及相关专利授权;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发动机研发体系;围绕该型发动机研制所需的近50种新材料攻关,促进了相关领域基础技术的发展。
 
以研制出能够适应未来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发展需要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为目标的项目200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由国防科工局协调组织,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
 
 
 
 

“国内学术杂志网络版一打开还是2006年、2007年的文章,信息严重滞后,不利于科技工作者跟踪学术前沿,更谈不上创新了。”
 
88岁的王振义院士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间隙对新华社记者说,他已连续多年呼吁建立全国学术信息共享系统。
 
王振义因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本月初,王振义和其他四位科学家一起,获得了以他们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
 
“我没来北京领取小行星命名证书,一是因为腿不好,二是因为我还不愿意‘上天’。”王老风趣地说,“我每个星期还有一次‘开卷考试’呢,我觉得自己还有用。”
 
王老津津乐道的“开卷考试”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弟子们提出临床发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他用两天的时间上网搜集最新信息,深入思考,然后回答弟子们的问题。
 
“我经常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网站。昨天全球范围内发表的最新论文,今天在网就都能看到。按时间排序,最近的文章列在最前面。最新的理论、诊断、治疗方法一览无余。”王老坦言,一般读者只能看到摘要,自己通过“走后门”能看到全文。
 
王振义表示,自己也不想“走后门”,都是不得已。以前学本书可以用好几年,现在几天就过时了,总不能传授给学生陈旧的知识吧。
 
他呼吁,国内学术杂志要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快速上网、更新、补充。国家要花大力气建立一套学术信息系统,及时收录国内外最新的科研论文。
 
“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这条学术信息‘高速公路’建立起来,让真正潜心搞科研的人,足不出户便能掌握全球最新的学术动态。国外知名大学都与国家图书馆有约定,让自己成千上万的师生不花代价,或花很少代价就能够跟踪学术前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创新。”王老的话语重心长。
 
此外,年近90岁的王振义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长寿秘诀”——思考使生命延续。“除了每周完成‘开卷考试’外,我打打桥牌、听听音乐、读读诗词、学学外语。孩子都忙,除了保姆给做饭外,我自己照顾自己。”王老自豪地说。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科研人员根据海岸风沙危害规律和潮汐作用特点,利用防浪拦沙堤、缓冲带、阻沙带、固沙带和输沙带等整套工程技术措施,构建了一个集防浪、阻沙、固沙与输沙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阻止了海岸风沙流运行途径,改善了区域环境,从而为海岸风沙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
 
据该所副研究员张克存介绍,海岸风沙危害防治是一项涉及海洋工程、风沙地貌和空气动力等多学科交叉的难题。由于风水两相耦合作用,加之潮汐作用、海浪冲刷和台风的严重威胁以及海水对防沙材料的浸蚀,同内陆沙漠地区相比,海岸风沙危害的防治与实践更加复杂和困难。
 
目前,海岸风沙危害主要表现为风沙淤埋港口、影响沿海盐业和养殖业生产、使农田沙化、掩埋村舍和道路等。尤其是潮汐和波浪,为沙物质的输送和海岸风沙危害提供了条件,且每次涨落潮都会产生新的沙源和风沙危害。
 
张克存表示,研究人员借鉴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危害防治体系的经验,提出了以阻为主、阻固结合、以工程措施为先导、最终以生物措施替代工程措施的综合防治思路。
 
该综合防护体系具体包括在潮间带设置防浪拦沙堤,拦截沙源和防止海浪对场地固沙设施的冲击破坏;在海滩流沙带设置蜂巢式固沙网,固定流沙;在流沙带两侧布设阻沙栅栏,阻隔侧向沙源;在设施区辅以化学固沙措施和覆网措施,固定就地起沙并对过境风沙流加以输导,最终形成稳定的海岸带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
 
 
 
 
 

美国航天局6月13日从太平洋地区的马绍尔群岛发射了一颗高能X射线太空望远镜,用于观测黑洞等宇宙天体。
 
这颗望远镜全称为“核光谱望远镜阵列”(简称“核星”)。美国东部时间11时(北京时间23时),“核星”及其运载火箭由一架飞机运载至空中,约一小时后,二者被抛下飞机,自由落体运行数秒后,火箭开始点火,随后将“核星”推入轨道。美国航天局说,“核星”的太阳能电池板目前已完全展开,与地面的通信也一切正常。
 
“核星”造价约1.7亿美元,是美国低成本小型探测器项目的一部分,其空中发射方式比地面发射节省燃料成本。
 
除黑洞外,“核星”也能够观测中子星、日冕等其他X射线源。“核星”首席科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菲奥娜·哈里森说,“核星”是第一颗专注于高能X射线的望远镜,其影像清晰度比观测同光谱区的其他任何望远镜都要高至少10倍,敏感度则提高至少100倍。
 
“核星”原计划今年3月发射,但火箭软件故障导致发射被推迟。
 
 
 
 
 
 

日前,科学家发现了曾使人类遭受重大打击的细菌疾病病因,即某种细菌改变了人体内的两种免疫系统基因。通过对这两种基因的研究,研究人员对人类进化有了进一步了解。
 
大约10万年前,人类曾处于灭绝的边缘。在非洲,人类数量开始低于1万。但是,在随后漫长的时间里,人类却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繁衍。新的遗传证据显示,促使人类进入瓶颈期的是一种大规模流行病,这种病症由细菌引起。这种细菌会影响两种免疫系统基因,让它们转而与人体互斥。但是,战胜这种细菌的方法十分简单:除掉“背叛”人类的这些基因。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Ajit Varki和同事找到了这两个易受上述细菌影响的基因,即Siglec-13和Siglec-17。这两个基因能够编码控制整个免疫系统的蛋白质,并帮助免疫细胞决定是否对外来物实施攻击。
 
Varki发现,这两个基因在黑猩猩体内十分活跃,但在人类中却已经“沉寂”。实际上,Siglec-13已经完全从人类基因组中被删除,而Siglec-17也已丧失了功能。基因数据显示,44万至27万年前,这两个基因在部分人类中就已“关闭”,但是,这种现象遍及整个人类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直到4.6万年前,还有一部分人的Siglec-13在发挥效用。正是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Varki认为,人类的祖先几乎遭受到这种细菌疾病的毁灭性打击。“这些古人类DNA研究和人类基因组工程的进展,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类和病原体的进化过程。”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Isabelle de Groote指出。而通过整合遗传学、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数据,研究人员能够描绘一幅更加详细的人类进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