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21日“日环食”后,另一个奇特天文景观月偏食将在6月4日上演。届时,如果天气晴朗,我国东部地区可欣赏到“带食月出”的美妙画面。

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这就会发生月食。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根据权威预报显示,6月4日发生的这次月偏食,其初亏将发生在北京时间17时59分,食甚在19时03分,复圆在20时07分,最大食分为0.376。

这次月偏食,主要是亚洲东部、大洋洲、太平洋、南极洲,以及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部可见。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月亮都是在食甚后才升起,所以这次月偏食的观测条件并不理想,其中我国东部地区可以观测到“带食月出”,而西部部分地区只能观测到带半影月食月出,新疆、西藏部分地区无法观测到本次月食。

赵之珩表示,本次月偏食的观赏性虽然有限,但对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来说,仍是一次非常好的天文摄影题材,可以拍摄到很好的“地平线风景+月偏食月面”的特写照片。

天文专家提示说,因地理位置、天气等原因看不到这次月偏食的公众不必遗憾和沮丧,未来3年我国仍可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其中2013年4月26日,我国可见月偏食;2014年10月8日和2015年4月4日我国连续两年可见月全食。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3日)上午,“向阳红09”试验母船将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来自国内18家单位的96名参试队员将挑战中国载人深潜历史的新纪录。

蛟龙号今赴太平洋挑战下潜7000米

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如果这次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成功,将有可能创造世界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按捺不住对蛟龙号的好奇,一清早记者来到苏南国际码头一探究竟。停靠在码头边的向阳红09号正在进行移泊。而在船尾的甲板上,蛟龙号潜水器静静地停卧在铁架上。前两天,它刚进行完首次集结演练,共入水两次。潜航员唐嘉陵出舱时表示,潜器的生命舱等各项设施运行状态良好。

近距离观察蛟龙号,发觉这个长8米、宽3米、高3米多的潜水器显得有些胖乎乎的。洁白的身躯,红色的尾翼,身上印着 “863”专项和中国大洋协会的标识。在它的头部长了许多小脚,仔细打听才知道是水下灯和摄像设备。

下潜面临高水压、低温等挑战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说,“蛟龙”号6月中下旬将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密克罗尼西亚海域进行7000米级载人深海潜水试验,试验将面临最大设计水深,高水压、低温等挑战。

徐芑南:7000米海洋环境的特点主要是水的压力很大。从5000米到7000米要差2000米,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常用建筑面积,下潜5000米,每平方米要承受5000吨压力,下潜7000米,一平米就要承受7000吨水压,所以首先面临压力的考验。另外,海底严峻的条件就是水温,下潜5000米只有2度左右,7000米在1.5到1度这个范围,又面临新的挑战。

“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进一步分析了在高压低温条件下,蛟龙号技术上面临的三大难题。

崔维成:首先是密封性能,会不会有渗漏;其次,在高压下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引起短路。第三,潜水器上有很多充油的设备、液压系统,油在这个高压低温下它的性能如何,要通过这个实验证明。

改进液压系统、高清视频系统

与去年蛟龙号已经进行的5000米深潜相比,徐芑南说,这一次蛟龙号在液压系统、高清视频系统等方面都有所改进。

徐芑南:改进了液压系统,使得液压系统能够提高对这么大深度压力和低温的适应能力;完善了高清视频系统,根据去年的经验,我们对蛟龙号头部的十六个水下灯重新做了一下布局,使得它照射的面积更合理。同时,对高清摄像的信息传输能力加强,这样可以使在水下得到的图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逼真。第三,装了一个GPS定位的装置,保证潜水器完成水下作业返回海面的时候,踫上恶劣的天气,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来做出潜水区的精确定位,来增加潜水区的安全性。

“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进一步分析了在高压低温条件下,蛟龙号技术上面临的三大难题。

崔维成:首先是密封性能,会不会有渗漏;其次,在高压下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引起短路。第三,潜水器上有很多充油的设备、液压系统,油在这个高压低温下它的性能如何,要通过这个实验证明。

改进液压系统、高清视频系统

与去年蛟龙号已经进行的5000米深潜相比,徐芑南说,这一次蛟龙号在液压系统、高清视频系统等方面都有所改进。

徐芑南:改进了液压系统,使得液压系统能够提高对这么大深度压力和低温的适应能力;完善了高清视频系统,根据去年的经验,我们对蛟龙号头部的十六个水下灯重新做了一下布局,使得它照射的面积更合理。同时,对高清摄像的信息传输能力加强,这样可以使在水下得到的图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逼真。第三,装了一个GPS定位的装置,保证潜水器完成水下作业返回海面的时候,踫上恶劣的天气,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来做出潜水区的精确定位,来增加潜水区的安全性。

 


5月31日在京举行的“2012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上,约340名中国土壤专家及环保企业代表共同展示了最新的土壤修复技术方案,探讨重金属治理的评估、控制和产业政策问题。
 
这是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后中国首次举办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大型学术研讨会,1月发生在广西柳州的镉污染给当地150万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威胁,引发公众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忧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说,与大气和水污染相比,公众对土壤污染的认识尚显不足;不同于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不能降解,与土壤分离难度大;重金属不仅污染农田,还可渗入地下水和地表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料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首席专家王琪举例说,中国有70余家铬盐生产企业,半数以上采用有钙焙烧工艺,产渣量可能数倍于铬盐产量,对当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2011年底至少有200万吨铬渣未得到有效处置。
 
土壤重金属修复指通过技术手段减低或固化受污土壤所含的汞、镉、铅、砷、铬等重金属。陈同斌团队研发的神奇植物蜈蚣草具超富集能力,可有效“吮吸”土壤中的砷,通过与甘蔗、桑树间作的方法,实现了土壤原地修复作业,并给当地农民带来一定收入。
 
与会的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环境研究者也提出了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解决办法,他们利用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孔隙大的特点,将秸秆经改良后用于吸附土壤中的镉,实现“以废治废”。
 
王琪认为,土壤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重金属处理流程的规范还未在产业领域形成统一认识。“例如固化技术可将重金属固化在土壤中,但有些企业将之视作固体废料简单填埋,这可能会造成新的污染风险。”王琪说。
 
此外,论坛也吸引了众多环境修复技术企业参加,企业代表均表示土地修复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为期2天的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
 
 
 
 
 
 

5月30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友“姚叔”,自从2006年5月该医院为他成功换肝换胰后,他续写的生命顺利跨入第七个年头,成为目前亚洲肝胰联合移植患者中生存时间最长、生存质量最高的“第一人”。
 
今年50岁出头的姚先生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丝毫不像病人。当被问及身体状况时,他说现在每天坚持打球,每周还要爬一次山。怕记者不相信,姚先生还现场表演了一段俯卧撑和上篮。
 
“大多数时候我都忘了自己做过移植,湘雅二医院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还让我越活越年轻。”他说。
 
据湘雅二医院普外器官移植科主任齐海智介绍,目前肝胰联合移植手术患者存活时间最长的约为八年零九个月,全球仅有百余例报告,且绝大部分是在美国匹兹堡等地的世界著名大型器官移植中心进行的。
 
齐海智团队经研究发现,中国人胰腺血管变异的情况与西方人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胰腺移植时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的必要性及血管重建方式,在国内首次提出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移植这一术式。这一系列成果被应用于姚叔的联合移植手术,终获成功。
 
据记者了解,在经卫生部核定获准开展器官移植的医院名单里,可开展3个及以上器官移植手术的医院全国仅两家,湘雅二医院是其中之一。从2003年到2011年,该院先后实施心肺联合移植、肝胰联合移植和全腹腔八大器官联合移植手术,患者存活时间均创下亚洲纪录。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金双根通过利用我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观测网,研究并逆推出2008年汶川地震震前、同震和震后的大气异常现象,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GNSS大气地震学概念。在日前于广州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金双根介绍了该项研究成果。
 
通过观测研究,金双根发现了明显的震前和同震电离层扰动,其同震电离层扰动传播方向与地震破裂方向一致,原因主要为地震破裂后引发大气声波和重力波向上传播,引起电离层扰动。同时,他还首次发现低层同震大气扰动,主要体现在干延迟上,而这与地表气压观测相一致,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地震发生激发大气声波和重力波从地面向高层大气传播,引起低层大气质量和高层电离层电子含量变化。
 
据金双根介绍,目前国际上通常用地震仪和地表位移探测仪估计地震破裂和能量,但这些传统探测仪受时空分辨率和精度等因素限制,使人们无法准确估计地震前兆和孕育过程及其释放传播特征。
 
金双根告诉《中国科学报》,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学者利用GNSS研究地震电离层异常。例如,针对2004年的苏门答腊地震、2008年的中国汶川地震和2011年的日本地震等,研究者都发现了大量的地震同震变化和地震前几天异常现象,不过这些均为震后研究,其机理仍处于推测阶段。
 
金双根说,由于真正同震电离层异常信号很难分离,特别是地震前异常仍存争议,因而大气和地震耦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此,金双根倡议国际同行利用大气探测手段,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地震破裂前后细节和产生机理,发展GNSS大气地震学,共同解决地震预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