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网站7月13日发布消息称,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束,将有3名候选人角逐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据了解,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共评审推荐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3位、国家自然科学奖候选项目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候选项目53项等。
 
本月7日,科技部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已公示了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初评结果,公示将于7月26日结束。记者看到,公示目录中包括305项可公开的初评通过项目,但3位候选人并未在公示目录中。
 
国家科学科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表示,将认真查处在评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如发现初评公示项目有“请托”、“跑奖”等违规现象,一经查实,即取消其本年度评审资格。
 
 
 
 

伯特·鲁坦设计的混合动力飞行汽车

 混合动力飞行汽车原型车,名为“367 BiPod”
 
北京时间7月20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著名设计师伯特·鲁坦设计了一款混合动力飞行汽车。这款汽油-电动双驾驶舱飞行汽车空中飞行距离可达到760英里(约合1223公里),陆上行驶距离可达到820英里(约合1319公里),工作原理与雪佛兰沃特类似。电动马达提供推进力,两台汽油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保证电力供应。
 
这款混合动力飞行汽车名为“367 BiPod”,延续了鲁坦长期使用的编号方式。3月30日,在结束第一次短暂的飞行之后,这款飞行汽车正式揭开神秘面纱。鲁坦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航空航天设计师,这一次是为1982年创建的Scaled Composites公司设计飞行汽车。367 BiPod原型车翼展31英尺10英寸(约合9.7米),机翼可收缩,缩进两个驾驶舱之间,车身长7英尺11英寸(约合2.41),可放入单车车库。
 
多年来,飞行汽车设计师一直面临这样一种挑战,即如何控制汽车。367 BiPod原型车的右侧驾驶舱负责控制飞行,左侧驾驶舱用于在地面上行驶。它并不是鲁坦设计的第一款打破左侧驾驶这一航空惯例的飞机。最终的设计将采用一对450毫升4冲程发动机,每个驾驶舱安装一台。与西门子/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研制的混合电动汽车雪佛兰沃特类似,BiPod的发动机负责驱动一组发电机,为电动马达供电。4台15千瓦(20马力)电动马达负责在空中飞行时驱动推进器,2台15千瓦马达负责在陆上行驶时提供动力。
 
驾驶舱前端的锂离子电池在起飞时提供电力,一块紧急备用电池用于着陆。Scaled Composites表示BiPod的巡航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00英里(约合每小时160公里),飞行距离可达到760英里。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将速度提升到每小时200英里(约合每小时321公里),但飞行距离将减至530英里(约合852公里)。
 
BiPod可携带18加仑(约合68升)汽油,陆上行驶距离可达到820英里,纯电动模式下可行驶35英里(约合56公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进行的测试中,BiPod在跑道上降落后出现几次弹跳。工程师尚未安装电动飞行马达或者推进器,使用驱动轮加速,将汽车送入空中。
 
在此之前,鲁坦曾设计Long-EZ(编号61)等小型高然效飞机。据《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报道,BiPod项目从一个自制电动飞机测试台开始,随后进化成一辆混合动力飞行汽车。这一项目让Scaled Composites公司的很多年轻工程师有机会在鲁坦退休前与这位大名鼎鼎的设计师合作。为了赶进度,他们中很多人自愿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完成初步设计短短4个月后,BiPod便飞上蓝天。
 
Scaled Composites公司总裁道格·谢恩表示,这一项目只是一次内部研发,目前正在展示这款飞行汽车,希望能够引起潜在客户的兴趣。他说:“我们愿意倾听其他人的观点。这是我们与鲁坦的第一家公司——鲁坦飞机制造厂间的一次合作,看到设计图、计划书和得到工厂的支持,我们并没有太兴奋,Scaled Composites毕竟不是一家经营飞行汽车业务的公司。”
 
鲁坦、Scaled Composites公司以及他们的合作伙伴保罗·艾伦共同研制了“太空船一号”(编号316),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民用飞船。他们可能找到一个合作伙伴,将飞行汽车这个长久以来的梦想变成现实。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7月12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可在低温下生成电子偶素的新方法。对电子偶素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出反物质的更多属性,以及在宇宙生成时大自然为何青睐物质而非反物质之谜。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15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PRL)上。
 
电子偶素是一个电子与一个正电子组成的短周期、类原子结构。由于电子和正电子最终会湮灭产生光子,它的半衰期非常短。这种特性使其在研究物质内部性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电子偶素在介质中的湮灭时间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测量手段,目前已在正电子成像、PET扫描以及基础物理研究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实验室进行的这项新研究,在获取电子偶素上较为简单也容易操作。研究人员先用激光对硅样本进行照射,而后在硅表面浇灌正电子。在激光的照射下,他们发现硅释放出来的电子与正电子形成了电子偶素。
 
负责该项研究的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物理和天文学系科学家大卫·卡西迪说:“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在非常宽的温度范围内,以可控的方式生产大量电子偶素。其他从材料表面生产电子偶素的方法一般都需要首先将样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而我们的方法几乎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其中还包括非常低的温度。”
 
该校物理和天文学教授艾伦·米尔说,这项工作表明在正电子到达前用激光照射样品表面,可以帮助正电子离开表面以免发生湮灭。用这样的方法,电子偶素就会从样品表面自然生成。这种电子偶素的存在时间要比硅表面的正电子长200倍以上,因此很容易探测到。
 
研究人员解释说,之所以选择硅作为生成材料是因为它在电子学中应用极为广泛,可靠、廉价且十分有效。卡西迪说,事实上,极低的温度对用硅生产电子偶素来说更为适合,至少在短时间内是这样的。
 
研究人员称,他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电子偶素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反物质及其属性。该研究小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对电子偶素实施冷却,使其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从而获得更多的实验用途。
 
 
 
 

欧盟委员会负责科研与创新的委员梅尔·盖根-奎因女士7月19日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宣布,欧盟决定向其《2007年至2013年研究和创新计划》注入近70亿欧元的研究创新资金,这是欧盟迄今最大的科研资金投入。
 
奎因说,上述近70亿欧元的资金预计可在短时期内创造17.4万个就业机会,在未来15年中创造近45万个就业机会,增加近800亿欧元的GDP增长。
 
奎因指出,资助研究创新是欧盟的优先政策之一,此次投入巨额资金有助于集中欧洲最优秀的研究人员,探索解决能源、食品安全、气候变化等时代难题。
 
欧盟《2007年至2013年研究和创新计划》共涉及1.6万个单位,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该计划特别关注中小企业,其专项资助达到1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还为女性科研人员设立了特别奖项。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安排,新投入的近70亿欧元将按如下方案分配:6.56亿欧元用于医药健康研究;13亿欧元用于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涉及光学技术、微系统技术、机器人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在保障健康、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应用;16亿欧元用于新技术转化,包括资助研发人员创办相关企业并实现新技术的跨领域运用;9亿欧元用于推动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创业活动,资助万名高级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2.65亿欧元用于环境研究,涉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以及合理利用资源;3亿欧元用于发展生态经济,涉及食品安全和开发可持续生态资源;10亿欧元用于资助中小企业创新,并建立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中小企业投资机制;4.88亿欧元用于发展纳米技术,重点涉及未来工厂、绿色汽车和节能建筑项目;3.13亿欧元用于研究低污染、高效和更安全的交通方式;4000万欧元用于智能化城市研究。
 
欧盟委员会还于上月29日建议,把欧盟对《2014年至2020年研究和创新计划》的投资在目前基础上增加46%。
 
 
 

来自香港大学的消息,近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导致肝癌复发及产生化疗抗药性的元凶是一种癌干细胞,只要抑制为该干细胞传递消息的蛋白物,就可提升治疗肝癌的效果。这一新研究发现为了解肝肿瘤形成和未来癌症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研究结果发表在干细胞研究范畴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上。
 
这项研究主要是在香港大学肝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并由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病理学系吴吕爱莲教授、李建华博士及Antonia CASTILHO所领导。其他研究人员还包括马桂宜博士及两名研究生张志豪和邓君豪。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五大常见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新患者。中国新病例占了全球所有肝癌病例的一半以上(55%)。手术切除和肝脏移植是最主要治疗肝癌的方法,经肝动脉栓塞的化疗法则作为第二线治疗。但是由于肝癌复发率高、且抗化疗药性强,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破解肿瘤复发和化疗抗药性的机制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几率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癌肿瘤内一部分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癌细胞——癌干细胞(CSCs),是诱发及维持肿瘤不断生长的源头。这些癌干细胞比肿瘤内其他较成熟的癌细胞对传统化疗更具抗药性,导致目前的化疗方案难以彻底治愈肝癌。
 
在这篇文章中,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癌干细胞具化疗抗药性的特性,成功地于小鼠模型中培植出癌干细胞。在此动物模型中,研究人员首先为小鼠植入人类原发性肝癌细胞,接着使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起初,小鼠的肿瘤缩小,但将对化疗呈抗药性的肿瘤细胞接种在另一只小鼠身上以后,小鼠会出现肿瘤复发,与临床现象相同。这显示这些对于化疗呈抗药性的肿瘤细胞,比未经治疗的肿瘤内的癌细胞更具促使肿瘤形成和癌细胞转移的能力。
 
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人员分析了未经治疗与对化疗呈抗药性的肿瘤之间的基因表达,由此找出了癌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24+。临床数据显示,肝癌患者若肿瘤内有高量CD24+标志的癌干细胞,于手术后一年的复发率较肿瘤内只有低量CD24+癌干细胞的患者高3倍。同时,肿瘤内有高量CD24+癌干细胞的肝癌患者出现肿瘤转移的机会亦较高。研究人员还证实肝肿瘤内有高量CD24+表达的肝癌患者生存率明显较低。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还突破性地拆解了CD24+标志的癌干细胞启动肿瘤发展和自我更新的机制。他们发现CD24+标志的癌干细胞是通过激活STAT3信号,去维持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促使肿瘤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STAT3磷酸化在CD24信号传递中起关键性的作用。研究人员相信通过抑制STAT3磷酸化,可控制肿瘤生长,大大提升完全消减肝癌的机会。
 
领导这项研究的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病理学系陆祐基金教授兼肝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吕爱莲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不仅为病患提供了预测肝癌复发的指标,还将推动研发出治疗肝癌的标靶药物,以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