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东北大西洋、地中海及其相连海域海啸预警和减灾系统NEAMTWS 8月10日对其通讯网络进行了首次测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意味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的主导下,于2005年创立的地中海海啸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信息,在这次演习中,设在地中海地区31个国家的各海啸协调中心都收到了从土耳其坎迪利天文台与地震研究所分别以电子邮件、传真和全球电信系统发出的测试信息,初步的测试结果表明,协调中心在警报发出后的数分钟内就能收到预警信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对测试成功表示满意,她表示,过去10年中,地震和海啸在数个海域向人们展示了其可怕的破坏力,这次成功的测试表明,全世界正朝着改善和保障地中海地区数百万人口生命安全的目标迈进,该组织积极推动的建立一个全球早期海啸预警系统的宏伟计划正在顺利实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尽管从历史上看,在地中海和东北大西洋地区所观测到的强烈地震活动远少于太平洋地区,但海啸曾给地中海地区带来严重灾难。1755年发生在亚速尔群岛—直布罗陀断裂带的强烈地震以及随后发生的海啸曾摧毁了里斯本市,而1908年发生在意大利墨西拿的海啸夺去了85000人的生命。最近几年,在地中海地区观测到了一些较弱的海啸,特别是2003年在阿尔及利亚海域生成的海啸也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一些经济损失。

东北大西洋、地中海及其相连海域海啸预警和减灾系统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进行全球性协调的四个区域性早期预警和减灾系统之一,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地区前期已经建立了类似的系统。通常,这种系统由两个同等重要的部分组成,一个是侦测海啸的传感器网络,另一个是即时发布警报以批准沿海区域实施避难措施的通信基础设施。当海啸来临时,地震警报照惯例会发出一连串的监控和警报信息,随后再通过各个观察点获得的海平面高度资料来验证海啸的存在。

 

 

 

卫生部8月12日首次披露,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蜱虫病,患这种病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确诊病例如有出血,要入院尽量单间隔离。
 
2009年至2010年,中国就发现了“蜱叮咬病”。当时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辽宁等地出现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证实,这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因和蜱虫叮咬相关,所以冠以“蜱叮咬病”。
 
卫生部8月12日发布通知,对于确诊的蜱虫病病例,家属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医院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对于医护人员,卫生部也作出明确要求,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防护。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消毒。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
 
 
 

艺术家绘制的关于黑洞吞噬恒星时的情景


  本报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8日报道,悉尼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天文学家小组称,他们观测到了每个星系1万年才会发生一次的罕见事件:一颗恒星由于过于接近超大质量黑洞的边缘而被“撕碎”。相关论文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作为悉尼大学物理系航空研究委员会的博士后研究员,肖恩·法雷尔博士表示,首次观测源自2006年,观测设备为欧空局(ESA)的XMM-牛顿X射线望远镜。这颗恒星是由此项研究的领导者林达成(音译)博士最初发现的,他观测到了明亮的闪光。

  一年后,林达成博士再次进行了观测。对比初始时的闪光亮度,此时亮度又有了明显提升。他随后对1992年开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一区域并没有X射线源的痕迹。

  2011年2月,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雨燕”(SWIFT)X射线望远镜,林达成博士再次观测了该区域,并发现闪耀的亮度已经明显减弱。这时研究团队才知道他们见证了十分惊人的一幕:这是在500万光年之外,一颗恒星因过于靠近超大质量黑洞而被“扯破”的信号。

  法雷尔说:“林达成博士的研究增大了我们遇见稀有极端事件的可能性。我们十分幸运,望远镜碰巧把这一活动尽收眼底。”

  虽然早在1915年,爱因斯坦的理论就预言了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却少得可怜。“我们知道它们存在于星系的中心,具有三个已知的特性:质量、自旋和电荷。前两个特性相对易于判断,而第三个则很难确定。”法雷尔说,“我们知道一旦物体被吸入超大质量黑洞,就将永远消失于我们的视线。因此目睹了这一罕见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异常难得的机会,可以研究当恒星十分接近超大质量黑洞的边缘时,它将会怎样。这一观测对于测试地心引力理论十分重要,同时也能帮助我们了解超大质量黑洞的成长或‘喂养’方式。”

  黑洞对于星系的形成和进化十分重要,其对星系的影响对于气体、恒星和行星等都有巨大作用。通过研究黑洞的边界,科学家能获得有关这一极端物体的关键知识,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的作用。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1亿,这意味着未来40年,全球粮食需求预计将增长50%到65%,这无疑对全球农业提出严峻考验。
 
在8月11日于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第三届中欧农业研讨会上,与会中外专家学者认为,世界粮食安全正逐渐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世界性“粮荒”——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引发了全球更加关注粮食安全。
 
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世界粮食库存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与2001年相比,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世界粮食库存分别下降37.9%、15.1%和8.4%,2010年则下降17.3%。
 
在中欧农业研讨会上,荷兰泽兰省副省长贝费伦指出,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城镇化速度加快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使得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更加凸显。世界银行统计表明,到2030年,发展中世界的城市和城镇人口将占世界城市人口的81%,加大了全球粮食的不安全因素。
 
“环境恶化也导致世界性粮食产量缩水。”英国苏格兰农学院土壤和作物系统部主任克里斯蒂·沃特森博士表示,沙漠面积的日益扩大、水位下降及气温升高,被认为是粮食产量缩减的主要原因。
 
此外,世界粮食供求不平衡状况不断加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粮食产量在21亿-25亿吨间波动,其中中国、美国、印度3国约占到一半。而世界缺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非洲是缺粮最严重的地区,多数国家都严重缺粮;亚洲是生产粮食最多的地区,但部分国家也严重缺粮;中南美洲也有部分国家严重缺粮。”中国吉林省农科院环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王立春说。
 
数据显示,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世界粮食产量从6.31亿吨增长到17.81亿吨,增加了2.82倍。“20世纪90年代前5年,世界粮食产量进入缓慢发展阶段。”荷兰驻华使馆农业参赞贺孟可说,1990-1996年间增长率平均为0.88%,1993年以来连续3年出现减产。而自1997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出现停滞不前甚至下降趋势。“2004年以后才开始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他说。
 
据悉,2004年世界粮食产量突破22亿吨、2007年突破23亿吨、2008年突破25亿吨。
 
中国粮食生产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过程基本一致,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阶段。王立春说,2004年后国家加大了粮食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撑力度,中国粮食生产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实现连续7年粮食增产,2007年-2010年总产量连续4年超过5亿吨。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任克军认为,当前中国农业存在“四低”:即人均占有低、总产增长率低、种粮效益低、粮食质量低,粮食产需矛盾呈扩大态势。“中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是加拿大的1/18、俄罗斯的1/10、美国的1/8、印度的1/2。”他说。
 
“中国实现粮食安全的形势也十分严峻。”王立春认为,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6.2亿吨,比目前还要增加0.8亿吨。
 
目前中国粮食产量可用“丰年有余,灾年不足”来形容。特别是受世界粮食供求不平衡的大环境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平衡能力脆弱。而世界粮食贸易竞争激烈,致使粮食价格出现大幅攀升。
 
此外,农业污染问题也不容乐观。据悉,目前中国污染农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6,农田中有机农药残留量高达50%-60%,有机废弃物总量高达40亿吨。“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灾害严重。‘靠天吃饭’问题没有解决。”王立春说。
 
专家们表示,面对世界性的“粮荒”问题,如何既保护环境又加强粮食安全应引起各国政府重视。
 
对此,英国苏格兰农学院土壤和作物系统部主任克里斯蒂·沃特森博士表示,“应对这些挑战,高效、环保、健康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贺孟可认为,成本控制下的作物产量突破和可持续高产、超高产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未来粮食生产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这是解决粮食危机的核心所在。”
 
 
 
 

8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吹风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左二)介绍中国西部200万平方千米1:5万地形图无图区测绘情况,并答记者问。(人民网记者 赵竹青 摄)
8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吹风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左二)介绍中国西部200万平方千米1:5万地形图无图区测绘情况,并答记者问。(人民网记者 赵竹青 摄)
人民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我国“十一五”期间两大国家级重大测绘工程--西部测图工程和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将于近期相继竣工验收。这意味着我国首次实现了1:5万基础地理信息对全部陆地国土的全覆盖,西部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无图区”不再空白。

  1:5万地形图是中国国家基本图,被认为是我国宏观决策、宏观规划和战略部署不可缺少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地理信息资源。建国以来,我国已陆续获得了大部分陆地国土的1:5万地形图,但由于装备水平、技术条件等的限制,中国西部,包括青藏高原、南疆沙漠、横断山脉等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在内的约2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一直没有实施1:5万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量。也就是说,我国的基本图一直存在着20%的空白区域,而“西部测图工程”就是用来填补这部分空白的。

  “此次西部测图工程大量使用了卫星遥感影像,利用了测绘高新技术,极大地减少了野外实地测绘的工作量。”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说。

  随着西部测图工程的完成,建立在同比例地形图基础之上的“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也同时更新成为覆盖我国整个陆地面积的数据库。

  据了解,这两项工程的成果已在国家信息化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三江源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宋超智透露,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还将对1:5万地形图数据进行二次开发,移植到“天地图”上,为公众日常出行等需要提供服务。

  宋超智认为,这两个工程的顺利竣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推进“十二五”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