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金秋送爽的美好季节里,又一批怀揣梦想的青年学子走进了化学所,来到了他们实现心中梦想的地方。9月3日上午8:00,化学所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化学所礼堂隆重举行。礼堂气氛庄严而隆重,二百余名研究生新生齐聚一堂,满怀喜悦和希冀,从这里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化学所所领导、实验室领导、党支部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导师代表、研究生办公室全体老师及部分在学学生代表也参加了典礼,开学典礼由化学所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徐辉老师主持。

    开学典礼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化学所副所长兼党委副书记杨振忠研究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化学所全体所领导和全体师生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祝福全体新生在化学所度过美好充实、积极向上的研究生时光,并向新生概括介绍了化学所的发展历史、导师队伍、学科建设、基础设施等总体情况。同时,还提出了三点希望与要求:1.自觉培养科学道德精神,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端人才;2.既要树立远大志向,视野开阔,又要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开展工作;3.要发扬相互团结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最后,他希望同学们能以化学所为家,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化学所这片热土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人生乐章,为将来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而努力奋斗!

    胡文平研究员代表导师进行了发言。他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及培养研究生的经历向同学们分析了大学生与研究生的差别,鼓励新生主动学习实践、尽快适应化学所科研生活,并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大家说明了实践和合作的重要性。他希望大家能够在化学所正确的面对挫折和逆境,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实现自己的理想,毕业后更好的回报社会。在讲话结束之际,胡老师又亲切地嘱咐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培养强健的体魄,快乐成长。

    董全霄同学代表全体在所研究生欢迎新同学的到来,与新生们分享了学习、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经验与体会,强调“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希望同学们在新的阶段,刻苦努力,把握方向,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开始。并表示要与新生们一起共勉,踏实走好每一步,珍惜在化学所学习的每一次机会,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生代表陈莎同学发表了开学感言,表达了初入化学所的欣喜。她表示,经历十几年的刻苦努力,同学们终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她还倡议同学们要珍惜进入化学所的机会,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勤奋努力的学习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

    最后,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徐辉老师再一次欢迎新同学加入到化学所这个大家庭。他预祝全体新生在化学所度过美好的学习时光,并勉励新生们一定要牢记领导、导师们的谆谆教诲,秉承化学所精神“创新、求是、团结、奉献”,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做学位,志存高远、全面发展、激扬青春、放飞理想,与化学所、化学事业一起腾飞。

 

 

 

 

近日,正值新生入学之际,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专题调研了研究生院网络教学工作。中科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中科院人教局副局长陈晓峰,研究生院副院长苗建明、苏刚等陪同调研。
 
网络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是我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教育业务管理平台、协同学习服务平台(主要是“课程网站”和“空中课堂”)和继续教育培训平台组成。据初步统计,截至今年8月31日,教育业务管理平台已试点服务于金属所、长春应化所和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等培养单位;课程网站已有课程2712门,资源63918个,平均日访问量达5000人次;空中课堂已有视频19296个,课程1057门,点击量达135万余人次;特色教学课程资源中,Program-10课程227门,夏季学期课程490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视频102场;累计181个单位500余名学员使用培训学习平台进行培训学习活动,共参与培训课程234门。
 
白春礼在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后指出,近年来,伴随我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教育信息化、网络教学建设也取得积极成效。我院坚持“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依托高水平科研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特色是科研与教育相互促进、科教融合,途径是集中教学、100多个单位分散培养。在目前全院“共有、共治、共享”的研究生院体制下,要发挥特色优势,更加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网络教学建设,实现有效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构建科教融合资源服务体系。
 
他强调,加强网络教学建设,要进一步从我院研究生教育实际出发,既要抓好北京集中教学园区的相关工作,更要积极服务于各教育基地、培养单位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使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能及时惠及各培养单位、惠及广大同学。要紧紧抓住我院实施“创新2020”的有利时机,立足全院100多个培养单位,深入分析教育信息化和网络教学建设中亟待加强的工作环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一方面希望各培养单位进一步关注支持网络教学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更有效的技术保障和服务、加强信息宣传等措施,引导培养单位积极参与网络教学和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各培养单位共享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推动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据对“空中课堂”访问量的初步调查,目前,除了研究生院集中教学园区外,其他访问量较高的培养单位有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物理科学学院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16个培养单位的631位莘莘学子。8月31日上午9点,在中关村教学楼S101、S102教室,物理科学学院隆重举行了迎新开学典礼。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物理科学学院院长陈佳洱院士、物理学院童秉纲院士、副院长郑阳恒教授、党总支刘卫强书记作为嘉宾出席了典礼,参加典礼的还有教学秘书胡金旭老师、学生主管韩一琴老师和新生各班班主任。开学典礼由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倪明玖教授主持。

    倪明玖执行院长首先致辞,热烈欢迎新同学加入到物理科学学院大家庭来。在介绍出席的嘉宾后,倪教授简要的介绍了物理学院的情况。

    在典礼上,马石庄副院长热情洋溢地赞美了物理科学,为同学们能够加入物理科学学院感到高兴。他指出物理学科是人才辈出的学科,要求同学们“精物理、懂数学、英语好”。他风趣幽默的演讲引发了阵阵欢笑和掌声。

    陈佳洱院士从国家需求的高度出发,介绍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建立正确价值观,立志服务祖国科技事业。他以冯友兰先生四个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来勉励大家追求最有意义的人生。

    随后,童秉纲院士作为一位执教五十多年的教师,对新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需要具有主动精神,培养自己的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独立科研和独立生活能力。童院士将这些总结为一副对联:靠自主,练出独立能力;跨坎坷,培育坚韧动力。

    接着,刘卫强书记介绍了学院的行政和党政工作,并强调了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同学们融入物理学院,迈开学习生活第一步做了重要铺垫。他衷心祝愿同学们新学年学习顺利、生活愉快。

    最后,教学秘书胡金旭老师、学生主管韩一琴老师,分别详细讲解了课程学习及学生管理中的若干重要规定及注意事项,为新同学即将开始的课程学习和集体生活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开学典礼结束了,但是同学们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他们将沿着老一辈的足迹,迎接挑战,提升自我,争取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做出最大贡献。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们研究生院物理学院在这里举行2010秋季开学迎新大会,在这喜庆的时刻,请允许我向新入学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祝愿同学们在我们研究生院老师们的热情指导下度过一段美好的、有历史意义的学习生活!

    对于年轻的同学们来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读研究生是人生道路上又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特别是,今年正是我们国家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时期,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任务艰巨的攻坚阶段。尽管,我们的国力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已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相当,但是我们的GDP的含金量还不高;我们的科学与技术论文虽然不少,但是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的能力,还相当地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落后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因此他们今天还敢于把他们的航空母舰耀武扬威的开到黄海来进行军事演习,威胁我们国家的安全,向我们挑衅!所以同学们入学之后,一定要认真学习、潜心攻读、发奋图强,不仅要学好学位课程,还要充分利用我们研究生院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密切联系的优势,在科学实践中努力把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搞上去,为使我们国家从科技大国转变为创新型的科技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学物理的同学们都知道,物理是现代科学的基石。物理上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引起前沿技术的重大变革,创造新的人类文明。过去的量子论、相对论是这样,今天的物理也是一样。无论是绿色能源的或者是新的信息和功能材料的发展,以及医学前沿的开拓等等,都离不开物理科学提供的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撑。所以希望同学们入学后,无论在学位课程学习中或者到研究单位进行科研时都要有志气为国争光!我们国家今后究竟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强大起来,希望寄托在我们年轻一代身上。千斤重担落在大家的肩上,希望大家一定要为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从中实现每一个人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然攻读研究生的历程,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只是短暂的片刻,将来进入社会,每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研究生院里学得再好,到了大社会里,每个人又成为一个小学生。不仅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健康生活、成就事业,更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着高尚精神境界的人。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根据有关专家的解释:最低的境界是自然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按照习惯,循规蹈矩的做事,但不知所做事情的意义,即使碰巧做成了一些大事,也不理解所从事的工作的深刻意义;比这高一层的是功利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的所做所为,都是以对自己有利为目的。在为自己这一点上他是自觉的,他可以奋斗,甚至做出一点牺牲,但目的仍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再高一层的境界是道德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的一切行为,是为了追求社会的利益。他懂得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社会发展了,国家发展了,他才能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一个人不仅是社会的一部分,更是宇宙的一部分。一个人不但要对社会有贡献,还善于顺应宇宙的规律,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并在这方面做出贡献。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跳出自我,自同于宇宙,体现着“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都是一样的,但每一个人能够感受、了解的世界却是不一样的。只有具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最大的了解和感受世界之美,使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创造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富有“诗意”。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和创造,充满着生命活力和创造追求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同学们,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过去曾因现代科技的落后受尽强者的欺凌,无数革命的先烈们,为了拯救国家不顾牺牲自己,为我们造就了今天中国的强大。现在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了。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征程中,我们的同学们一定要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以最高的精神境界,勤学善问、自主创新、引领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最后祝同学们在物理学院学习研究期间,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学业有成!谢谢!

 

 

 

 

9曰2日上午,中科院研究生院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13046名新同学在这里扬帆起航。初入中科院,他们或许还未适应——新鲜、好奇,多种情感充斥着内心,彷徨却意念坚定。
 
白春礼院长在开学典礼上的的致辞,引经据典、字字珠玑、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其中包含着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刻的心得体会,为新生们指明了航向。
 
对于诸如选课、选题、科研等具体话题,新生们依然心存疑惑。为此,在开学典礼现场,记者采访了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胡中波教授和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何裕建教授。
 
幽默,是记者对胡中波教授的第一印象。在国外学习多年的胡中波,对中外教育的差异有深刻体会,当问及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的差别时,他很坚定地回答:“没有差别”。
 
 
对此,胡中波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他发生在美国的故事:“我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做报告来了50个人听,我一看有四十几个中国学生。我就跟学院里边的老师开玩笑说,你怎么全弄来中国人,嫌弃我英语不好,怕别人听不懂是吧?他说,没有没有,我们今年一共招了50人,其中有44个是中国人。其实那个学校那年一共招了三千个美国本土以外的学生,其中有一千多个是中国人。”
 
胡中波接着说:“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其实没什么差别,如果真要说有差别的话,那就是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比起来,念书都挺优秀,但是做实际工作就会差点。”
 
“那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别?对此您能给我们的新生一些建议吗?”记者问。
 
“因为我们人多啊,机会又比较少,只有考试会显得相对公平一点。所以大家都念书去了、都考试去了,其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受到了限制。有很多人想做一些改变,但是惯性太大,整个大环境就是如此,所以这种现状很难改变。所以,我还是鼓励我们的学生有机会应该出去走走,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使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健谈、直率、坦诚,在和何裕建教授的交谈中,你会很快感受到这一点记者问,“您认为今年学生的素质怎么样?”
 
 
“从入学考试成绩和面试来看,今年学生的素质同去年的学生差不多,总体应该是持平的状态。但是同几年前的学生相比还是有差别的。现在的学生总体来说自主性和自我意识更强一些,我们上学的时候,就相对比较被动,老师要干吗就干吗,现在的学生自我选择性、主动性以及自己对人生规划的能力都比较强,有了人生规划以后他们就会坚持,一旦决定了就会一直努力下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
 
当问到现在学生身上有什么明显的不足时,何裕建教授笑了笑:“正如刚才所说,自我意识强这是好事,但是反过来,自我意识太强了也会导致一些问题,有些时候学生会太天真,把很多东西想得太理想化、太过美好,当最后发现其实事情并不如他们所想的时候,会很容易产生沮丧和悲观的情绪。”
 
“能说一下您对这一级新生的期待吗?或者一些建议。”记者问到。
 
何裕建教授侃侃而谈——
 
“首先肯定是要把课程学业学好,我们的学生都是很聪明很优秀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也不能轻视学业,把学业学好,修够学分,这是最基础的。其次,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也要尽量多与导师多联系多接触,本部学生和京区培养单位的学生应该尽量去了解、参加一些相关的课题,每周院里所里都有相关课题的会议,我们的学生应该积极主动些,去了解导师以及师兄师姐们的课题进展情况,了解他们做课题的思路,通过与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接触,这样才会更加清楚老师的研究领域,明白自己以后会研究什么,这样在研一这一年中,也就有充分的时间深入了解到自己将会研究的领域,为一年以后进入实验室研究课题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也才会比较游刃有余。
 
“只有把导师的研究课题了解透了,才会有相关的想法。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做一些相关的实例,有的学生在研一就能写论文了。这样一来,生活就有条有理,也就会过的很轻松,心里也就会很踏实,同时,也可以走在别人的前面。
 
“另外,研一的学生在集中教学园区还可以好好利用集中教学这个很好的平台,这个优势是各培养单位达不到的,除了刚才说的可以加强专业基础训练外,大家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学生能够广交朋友,通过这样的交往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我发现以前我们的很多学生都没有很好利用这个优势,只有很少的几个朋友,朋友圈子比较窄,没能充分融入到这个大环境当中。我们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同学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对同学之间的交往来说都是优势,我们的同学应该充分利用,相互取长补短。事实上,如果充分利用了这些优势,我们的同学不但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而且还会交到很多不错的朋友,我想,从中学到的东西对我们同学的这一生应该都会产生影响。最后,希望同学们在研究生院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在中科院好好享受美好的研究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