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知识的,硕士也要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但硕士尤其是博士时期,应该准备开始创造新的知识,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是研究生与大学生的最大区别。”

 【新闻网讯 记者李伟报道】 929下午,中科院计算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曙光公司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协会理事长李国杰走进中科院研究生院第五期“院士大讲堂”,和研究生们分享了读研阶段的科研和学习方法。

李国杰首先回顾了自己曲折的求学和科研经历。1982年,他将硕士论文的一部分《用参数确定法设计阵列流水算法》修改后发表在《计算机学报》上,这是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这一年他已经39岁。他求学26年,直到42岁才读完博士。但是曲折经历并不影响李国杰在科研道路上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早在1985年,李国杰就将硕士论文修改后发表在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 期刊上,这篇文章在Google学术搜索上统计已被引用189次,一直到2010年还有人引用。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Make Knowledge”

研究生,顾名思义,是用来搞研究的。如何定义研究呢?李国杰分析了“研究”二字的含义。他说Search是寻找,Re-search就是再寻找,一遍一遍地再寻找 。也就是说知识是研究人员一遍一遍的反复搜寻创造出来的。

研究生的意义何在?李国杰院士的一段话给出了答案。“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知识的,硕士也要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但硕士尤其是博士时期,应该准备开始创造新的知识,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是研究生与大学生的最大区别。”

“美国的博士学位证书,有一段看不懂的拉丁文,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研究生应该有一个关注的焦点,博士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集合,必须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也就是论文研究的目的是Make Knowledge。”

而针对如何Make Knowledge这个问题,身为院士的他同样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研究生有一个困惑,那就是虽然看了很多文献,但问题还是像一个城堡一样,自己总是在问题的周围打转,总是很难找到一个突破口钻进去。”李国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认为,怎样找到一个别人没做过的处女地,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有很多研究生认为这个问题是多余的,这样的研究生只合格了一半,只善于做家庭作业,和大学生没有什么区别。许多问题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自己冒出来的,一旦打开一个缺口,就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

选择科研项目:做什么是没有原则的,但不做什么是有原则的

在谈到如何进行科研选题时,李国杰指出,一个好的科研题目应该具备四个方面,即UnderstandableChallengingUsefulTestableIncremental。他还勉励在座的所有研究生要敢于做没有把握完成的研究。

李国杰告诉学生,“在进行研究选题时,并不一定你的东西一定要做出一个非常漂亮的结果。因为一般来讲,你很容易下手的科研工作是不大可能出成果的。我问过MIT的一些教授们,你们选择科研项目有什么原则没有?他们的回答是做什么是没有原则的,但是不做什么是有原则的,就是那种一定能达到研究目标的项目他们是不做的。美国有那么多企业在做,如果一定能成功,那要你MIT干嘛?所以MIT做的项目一定是没有把握的。”其实事实确实如此,麻省理工学院的绝大部分科研成果都是在探索一个人类未知的世界,而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风险。其实这也就是麻省理工学院存在的理由,也是为什么但凡有人提起世界理工大学之最,人人皆推麻省理工学院的原因。

除了和研究生们分享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方法以外,李国杰也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科研成果和国外一流科研成果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几十年来,中国科研人员已完成数以十万计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中有几件作为可传授的知识且已写进了广泛流行的大学教科书或者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研究生教材?

我们和一流成果的差距在哪里?

李国杰首先看到了学术环境的差别。“一个卓越的大学和研究所一定有一个好的学术环境,如果没有大家关注科学研究的氛围,即使有再好的生活环境也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或一流研究所。”

同时具有院士、公司老总、行业协会理事长等多重身份的李国杰看问题格外深入。他引述计算所“百星小将”的话说,国内的研究方法在不断地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不比国外差。和世界一流研究成果相比,我们落后在研究问题的价值上,研究问题价值的不足导致人才的浪费。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中国科研成果的问题最终还要归结在人的身上。先进的创新学术思想是用钱买不到的。二三流的人才用一流设备一般做不出一流成果,但一流人才用二流设备有可能做出一流成果。对于这一点,李国杰的体会颇深。在主持研制曙光1号、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和曙光2000、曙光3000超级、曙光4000服务器以及龙芯高性能通用CPU的过程中,我国的投入比外国少很多,但是李国杰带领他的团队,依然做出了令世界称赞的成果。由此,李国杰在总结他的科研经历说,“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科研产出是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要求。”而这,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的更深。

博士硕士毕业生应该有更多的创业者

身为曙光集团董事长的李国杰认为应该鼓励中科院学生自主创业。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近几年博士、硕士毕业生自己创业的不多,这与学校不太重视创业教育有关。

李国杰在讲座中提到,信息领域技术更新很快,研究生期间学习到的知识很快会过时,但自学能力和创业精神将一辈子起作用。

他还举例说,1997年波士顿银行经济部针对MIT的评估报告中写道,如果将所有MIT毕业生及教师所创建的公司集合成一个独立的国家,其所创造的利润可使这个国家成为世界第24大经济体。李国杰深知,大学与企业的纽带主要不是科研成果而是人才,尤其是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

讲座结束时,李院士强调研究生应该具有为国分忧的责任。在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西南联大和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和校歌后,他号召在场同学们向郭永怀、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王选等中国科技界的楷模学习。

李国杰1943年生于湖南邵阳,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普渡大学。于1987年回国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了曙光1号并行计算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和曙光2000、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领导计算所研制成功龙芯高性能通用CPU、曙光4000超级服务器,并主持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IPv6网络研究。

 

 

 

925-28日,主题为生命科学与医学的第六届国际学生论坛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来自中、美、日、澳、丹、荷、德、泰等13个国家的110余名研究生参加论坛。与会研究生分别就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免疫学、遗传学、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诸多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在为期4天的会议日程当中,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不但针对各自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而且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认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相信论坛会为每一位代表留下永久和甜蜜的回忆。现将论坛期间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以作纪念。

国际学生论坛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与东京大学两校共同发起,该论坛旨在为中外研究生提供一个高起点、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从2005年至今,论坛已在日本、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成功举办了五届。论坛加强了与会各国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国际声誉日起。

 

 

 

  9月25-28日,主题为“生命科学与医学”的第六届国际学生论坛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来自中、美、日、澳、丹、荷、德、泰等13个国家的110余名研究生参加论坛。与会研究生分别就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免疫学、遗传学、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诸多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医学中心(UNMC)校长Harold M. Maurer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院长助理朱相彬教授主持开幕式。 

  苏刚教授在致辞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变化、充满挑战的时代,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生命科学和医学的持续进步是人类福祉的重要源泉,国际学生论坛旨在为在学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示其独特学术观点的舞台,鼓励其用新思维、新视角思考学术问题,同时增进同业交流,加强有效合作,促进国际友谊。  

  Harold M. Maurer教授代表参加论坛的国外师生发言时说,现代社会日益国际化,任何一个国家的科研都离不开国际交流和合作。他希望国际学生论坛有助于推动教育的全球化和学生培养的国际化。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简要介绍了中科院生命科学的研发现状。中科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兰洁同学代表参会学生代表发言。  

  论坛期间,各国与会研究生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李清通过对H1N1病毒的神经氨酸苷酶结构活性位点进行解析,发现其结构同近缘病毒存在差异,从而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宝贵思路;东京大学研究生Mohammed则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了青光眼病在日本大规模人群的7个易感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并在分子遗传水平上确定了治病位点,这对寻找该病易感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生John Altin 提出,CARD11蛋白功能降低会使其对T细胞相对缺乏调控,从而引发Th2细胞选择性病变,这为探询某些免疫疾病的产生原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在提问环节中,听众们对演讲人的报告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和积极的建议,其中一些问题切中要害,发人深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选派的优秀学生代表在报告会中发挥了主人翁精神,无论是在议题引导、现场报告还是在提问环节中,都积极主动,展现了论坛主办国的风采。 

  研究生院还为与会学生安排了参观中科院动物所和微生物所、长城、奥林匹克公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届论坛进一步扩展、深化了与会各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学术沟通和交流,有助于研究生开拓研究思路,推动了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创新。  

  “国际学生论坛”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与东京大学两校共同发起,该论坛旨在为中外研究生提供一个高起点、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从2005年至今,论坛已在日本、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成功举办了五届。论坛加强了与会各国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国际声誉日起。

 

925-28日,主题为生命科学与医学的第六届国际学生论坛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来自中、美、日、澳、丹、荷、德、泰等13个国家的110余名研究生参加论坛。与会研究生分别就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免疫学、遗传学、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诸多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在为期4天的会议日程当中,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不但针对各自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而且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认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相信论坛会为每一位代表留下永久和甜蜜的回忆。现将论坛期间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以作纪念。

国际学生论坛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与东京大学两校共同发起,该论坛旨在为中外研究生提供一个高起点、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从2005年至今,论坛已在日本、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成功举办了五届。论坛加强了与会各国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国际声誉日起。

 

  

9月29日下午,中关村教学楼S301座无虚席,由李国杰院士主讲的以“漫谈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为主题的第五期“院士大讲堂”在莘莘学子的一片掌声中拉开帷幕。

    李国杰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曙光公司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在讲座中,李国杰院士从自身做硕士和博士论文研究的体会、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方法、研究生应有的科学态度以及研究生为国分忧的责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阐述,让刚刚迈入科学殿堂的研究生们深受启迪。

    李院士一生颇多周折,从4岁半开始读小学,直到42岁才读完博士,在学校学习时间花了26年,戏称自己为“老学生”。这样的经历让他对于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李国杰院士回顾了自己硕、博士期间撰写论文的经历,他认为,研究生与大学生的最大区别是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科学研究的精髓是创造知识(Make Knowledge)。李院士还引用了李远哲先生在柏克莱大学读博士的故事,提出研究生学习是一种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助(self-help)的学习方式。同时他还指出,在获取实验数据的过程中,要学会从异常实验结果中发现科学问题,而不要挑选部分数据去贴合假设。

    研究生常常陷入这样的困惑:如何钻入一个有问题可研究的“处女地”?对于这一点,李院士以自己的科研经历启示大家科研工作者要有坚韧的毅力。他曾经有半年多“奉命”做卡尔曼滤波器的并行处理而找不到入口,不过一旦打开一个缺口,新的需要研究的问题就会不断冒出来,最终做出同时被理论界和工程界认可的成果。

    作为曙光集团的开创者,李院士深知“无用研究”的恶果,因此他十分强调做“有用研究”。他认为“有用研究”应该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衡量科研成果的标准应该是科学性和实用性。而对于什么是好的科研题目,李院士引用了Jim Gray的评判标准: Understandable、Challenging、Useful、Testable、Incremental。李院士还多角度阐述了科研中常见的弊端,并提醒大家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尽量避免。

    中国有句俗话:“未学做事,先学做人”。李院士特别强调态度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他劝告研究生不要埋怨研究条件,做不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不是因为条件不如别人,而应该从自身找问题。李院士认为:“学术思想的创新是用钱买不到的,二三流的人才用一流设备一般做不出一流成果,但一流人才用二流设备能够做出一流成果。”可见创新是一流人才跟一流成果的基石。谈到学术氛围与科研环境,李院士教导学子们:不要抱怨别人,而应当提倡从自己做起、提倡人人自律。在当今社会,科研人员必须有“慎独”和“出污泥而不染”的良知。研究生时期培养一种健康的心态和严于律己的科学作风比写几篇论文更重要。今天研究生“慎独”的水平将决定今后几十年中国科学技术的前途。

    李院士还提醒研究生要注意培养团队精神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他说“IBM、 Motorola、微软等跨国公司的中国研究院院长几乎一致地告诉我:国内培养的研究生与国外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大概有两年的差距。差距不在知识水平,而在于国内培养的博士一般需要两年才能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他还引用David Patterson 的话阐述团队与个人的关系:“成功的团队中没有失败的个人,失败的团队中没有成功的个人”。

    人生在世,不仅仅要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更应该为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贡献一份力量。李院士深切地希望研究生要担负起为国分忧的责任。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市场几乎被国外大公司垄断,只有曙光计算机在孤军奋战,被科技部高技术司原司长冀复生形容为“卢沟桥事变中的29路军”。李院士坚定地认为,“中国一流的计算机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未必低于国外,只要凝聚了一批脚踏实地、不慕虚荣、决心为振兴民族高技术产业而努力拼搏创新的斗士,外国一流计算机实验室能做到的事,我们也应该能做到”。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信心与魄力,曙光系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李院士以郭永怀先生为楷模,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学习以生命捍卫科研成果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尽好自己的责任。

    在互动环节,李国杰院士耐心解答了同学提出的“如何解决自身能力局限与追求深入研究之间的矛盾”、“研究生应该多自己钻研还是与导师交流”、“后起之秀能否赶超垄断企业”、“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等问题,让在场同学受益匪浅。

报告的最后,李院士对中科院学子提出了两点殷切的希望。一是认真而谦恭的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二是要高度重视应用背后的科学问题。并引用延安抗大的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作为报告的结束语。此次活动,在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院士大讲堂”背景链接】
 
“院士大讲堂”活动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宗旨,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京区其他高校学生提供与院士近距离接触并与之分享经验、交流思想、探讨人生的机会,从而拓展同学们的眼界,为服务国家奠定宽厚的基石。本活动已成功举办五期,讲座内容涉及科研、人生、教育等话题,内容丰富多彩。该活动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将打造成为中国科学院讲座类品牌活动,以更好的平台和更开阔的视野服务学生群体。
 
附:“院士大讲堂”前四期邀请嘉宾及讲座题目
 
第一期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院士
讲座题目:求真、拓新——与研究生谈科学创新
 
第二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鼎盛院士
讲座题目:我的老师和我的学生
 
第三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王志珍院士
讲座题目:相约院士大讲堂,探索七彩人生路
 
第四期:中科院物理科学学院童秉纲院士
讲座题目:漫谈研究生教育与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