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玉泉路园区举行新学年的开学典礼。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研究生院迎来了今年入学的7746名硕士生、5300名博士生,共计13046名新同学。在这里,我首先代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全体师生员工,向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同志们、同学们,党中央国务院在今年上半年先后批准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今年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也就是我们简称的“创新2020”。可以说,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国科学院,又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2010级的新同学跨入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继续学习和深造。
 
此时此刻,同学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校园,见到了自己的同学和老师,对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一定充满了期盼;对学成之后的职业发展,一定充满了憧憬!从现在起,同学们已经成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一分子,你们的未来已经与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毫无疑问,今天是同学们人生旅程的新起点,在你们踏上新征程、奔向新目标之际,我想回顾一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简要历程。
 
大家知道,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1日。也就是说,在共和国刚刚诞生之际,面对着百废待兴的各项事业,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就高瞻远瞩,着眼于共和国的发展,马上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并把建国初期为数不多的知识精英和随后从海外归来的科技精英聚集在中国科学院,把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火车头。
 
以“两弹一星”元勋为杰出代表的科技前辈们,是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浓郁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树立了勇攀科学高峰的远大理想、立下了报效国家民族的人生志向。他们或坚守国内,紧紧跟随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振兴而奋斗;或出国留学并成名海外后,却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满腔热情地投入新中国的科技和国防事业。在当时,国家经济落后、科技基础薄弱、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前辈科学家们在强烈的理想责任驱使下,殚精竭虑、发愤图强,用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科技,为国家民族做出了永载史册的不朽贡献。
 
1999年9月18日,国家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前辈科学家,授予或追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杰出代表,其中16位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他们是我院永远的荣耀,也是我们永远的鞭策!我们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前辈们那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伟大精神。在此,也希望同学们以前辈为榜样,努力成长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用实际行动,把自己的青春梦想转化为现实,让我国蒸蒸日上的现代化事业后继有人,蓬勃发展的科技事业薪火相传。
 
同志们、同学们,中国科学院早在1951年就招收了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规模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随后在1955年8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正式建立。从1951年至1965年,中国科学院先后有81个研究所累计招收培养了1518名研究生。在1977年11月,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关于一九七七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恢复了我国中断12年的研究生教育。1978年3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准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主要为中科院各研究所培养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双学位博士。
 
1978年,中国科学院各所共招收“文革”后首批研究生1015人,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研究生院并没有固定的校园,甚至没有像样的校舍。师生们一开始曾在临建棚舍里就餐,也曾在平板房屋里上课。一大批经过“文革”磨难后又考学的中青年学子,都如饥似渴地珍惜时光、勤奋攻读。毕业后,他们或者直接参加工作逐步成为行业骨干,或者追随留学潮出国深造、学成归来。这一代研究生,亲身体验了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程,参与了国家的快速建设发展,并为此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我们研究生院在读学生规模已经超过了3.6万人,其中博士生占一半;截至2009年,共有180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占全国总数的15%。自1978年研究生院成立至今,我院已经累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8.1万名硕士生、博士生,其中有42人当选为两院院士。
 
我院的研究生教育,有着辉煌的过去、蓬勃发展的现在,我们相信,也一定有着更加灿烂的未来。尽管我们今天的设施条件还不够好,由于研究生院怀柔新校区还未建成,由于各培养单位的教学和生活条件还存在差异,同学们在住宿条件、食堂饭菜、活动场所、校园氛围等方面,仍会感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坚信,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推动下,在中科院“创新2020”的实施中,只要全体师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服务国家”的理念,继承优良传统、发挥独特优势、锐意改革创新,我们一定会实现研究生院“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战略目标。并且在这个进程中,离不开你们的努力和贡献,将留下你们青春的足迹!
 
同志们、同学们,面向未来,作为院长,也作为一名普通导师,还作为一名学长校友,我不由地想谈谈对校训“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思考和体会,也作为对新同学们在进校时嘱咐的几句话。  
 
第一,“博学”。《中庸》中讲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的是做学问的几个相关递进阶段,强调的是做学问首先要广泛地汲取知识,要培养充沛旺盛的好奇心,要具备博大宽容的胸襟,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了广博知识作为基础,才能够循序推进到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层次。
 
为此,我希望同学们通过刻苦学习和认真实践,既要精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也要能够跨越专业边界,涉足其它学科领域,并要有意识地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每年精读一两本人文社科类的好书,还要树立终生学习、学无止境的理念,在生命旅程中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充实自己。
 
第二,“笃志”。《论语》中讲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与上述“博学”相联系,还需要有不懈的追求、坚定的探索,实现博与专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荀子·修身》中也讲道:“笃志而体,君子也”,既要有坚定的志向追求,更要能够付诸实践行动。
 
为此,我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掌握广博的知识,而且做到“术业有专攻”,在自己有兴趣、有竞争力的领域中,坚持探索、绝不放弃、争取卓越;希望同学们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希望同学们多做与人与己都有意义的事,多做有益于团队、有益于身边同学同事、有益于社会的事,终生都坚持下去;希望同学们做到实现自身价值与报效祖国的有机统一,胸怀远大理想、担当社会责任、彰显人生价值。
 
第三,“格物”。《礼记·大学》中讲到“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而格物、致知的相互关系,则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就是说,要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从推究事物而得到原理法则,由实践总结而上升为理性知识。要想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就需要仔细探察研究世间的万事万物,推究它们存在变化的真实道理。
 
为此,我希望同学们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掌握,更要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注重科学实验;希望同学们不仅掌握科学仪器的操作和使用,还要强化动手能力,进而能够创造和制造科学仪器设备;希望同学们要努力通过实地实物的探察和研究,从缜密、严格的实验和实证中,得出必然的科学结论;从更广博的意义上讲,还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践,验证甚至发展已有的科学理论,总结完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第四,“明德”。《礼记·大学》中讲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也就是高尚品德的认同、践行和彰显。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都是高层次人才的教育,都属于能够较大影响国家民族前途未来的精英教育。我们强调和坚持的教育要“育人为本”,强调和努力的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更始终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这个道理。
 
为此,我希望同学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还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完善,养成健全的人格;不仅要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获得发展,更要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振作、充满爱心、积极向上、勇于担当。一个内心丰富、精神振作、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幸福、享受工作的快乐,才能养成严谨的学风、高尚的学术道德,才能乐于孝敬父母、善待亲朋、关爱社会,才能形成民族意识、国家责任,也才能使得人生志向和事业理想,落到实处。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既来自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更赋予了当今的时代要求,让我们一起践行。研究生教育,一样也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们的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科研专家和学生导师的双重身份,切实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在此,我也对老师们提出三点希望:第一,要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出色的科研水平、完善的人格魅力,积极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二,要切实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的创新创造、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支持学生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努力构建平等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第三,要强化育人意识、提高育人本领,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全面发展、建功立业。
 
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凝聚了全院近9000名导师的辛劳和贡献。再过几天,将迎来我国第26个教师节。借此机会,让我们一起,向辛勤工作在“教书育人”战线的我院所有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同学们!从2000年全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更名组建新研究生院至今,已经整整10年了。十年来,在研究生院和全院100多家培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朝着路甬祥院长提出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战略目标,按照院党组确定的“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不仅被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所关注,而且也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在此,我作为院长,衷心感谢大家十年来的辛劳付出、不懈努力。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2010815日至24日,应丹麦科技创新部、丹麦高校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及瑞典科研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STINT)的邀请,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一行访问了丹麦、法国和瑞典的政府部门及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

在与丹麦科技创新部和丹麦工业基金会官员会谈的过程中,双方主要探讨了中丹中心大楼设计竞标方案的问题。双方达成共识,认为大楼设计是整个大楼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希望建成一座质量高、维护性强、功能完善且具备丹麦建筑风格的大楼。丹方已将竞标草案提交中方,以征求中方的建议。竞标方案修改完成后将于20109月中旬在丹麦全国范围内进行招标。同时,丹麦科技部常务副部长Uffe Toudal Pedersen先生强调,须加快硕士生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着手进行课程描述、课程设置等一系列启动硕士项目的准备工作。中方表示研究生院有能力也十分愿意与丹方的科教人员合作,尽快制定出适合中丹中心硕士项目的课程。

在走访丹麦各大学的过程中,哥本哈根大学校长Ralf Hemmingsen先生、南丹麦大学校长Jens Oddershede先生、丹麦科技大学校长Lars Pallesen先生热情接待了中方代表团,并陪同邓勇书记参观了校园。南丹麦大学的校长Jens Oddenshede先生不仅全程陪同参观学校的各种设施,还特意在校园内升起了中国国旗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与各大学负责人的会谈中,双方充分肯定了两年来取得的合作成果,并就目前面临的硕士生项目开展问题交换了意见。三位大学校长均表示丹方会尽力克服自身体制中的困难与中方共同努力,争取在2012年招收中丹中心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中方十分赞赏丹方与研究生院合作的诚意和为推动中丹中心项目所做的努力,并表示相信双方必能同心同德,成功合作。

代表团还访问了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双方探讨了 UNESCO人与生物圈项目”人员培训方面的合作。在瑞典,代表团会见了瑞典国家高等教育署的官员和来自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的代表,寻求合作交流机会。

 
【新闻网讯 记者 李林 杨雯】2010年8月28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迎来了2010级新生,这些满怀梦想的年轻人渴望着在中科院这片大舞台上有所作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报到、开学等工作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新同学们的微博里也是一片热闹景象。让我们走新生们的微博,来感知他们的青春梦想。
 
公培伟(院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物理化学 本科院校:曲阜师范大学)
李  晨(院系: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本科院校:天津大学)
王洪祥(院系: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本科院校:燕山大学)
杨  威(院系:工程教育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本科院校: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杨光林(院系:微电子所 本科院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初到北京】
2010年8月28日6:00
公培伟@北京站:终于进站啦,坐了一夜的火车累死了,不过看着列车慢慢滑动、停下,所有的疲劳统统不见了。地铁站的人好多,看样子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了,很多人都是大包小包的,应该都是和我一样来报道的新生吧,不管了,先排队再说。
 
2010年8月28日 8:00
杨威@火车站:因为以前来过北京,所以这一次就没有什么新鲜的感觉了。从河南到北京坐火车要14个小时,很辛苦,但还好已经习惯了。在旅途中没有什么新鲜事,睡一觉醒来就到。在路上碰到很多同学,突然感觉很亲切。
 
【入学报到】
2010年8月28日7:40
公培伟@报道处:报道手续都办妥了,也领到了宿舍的钥匙。报到处的工作做的非常细致,每个地方都写着报到处的标识,很顺利就找到了,报道处的老师同学也很热情,帮了很多忙,进门一切就顺其自然,心里顿时觉得暖洋洋的。
 
2010年8月28日9:30
王洪祥@报到地点:总算开学了,收起假期的散漫,一大早来报道,人很多,每一个人的脸上虽写满了等待的焦躁,却依旧掩饰不住对新学校新生活的期望,还好,程序很简单,一切办理妥当,我总算正式成为这里的一员了。想想复习考研的时候吃过的苦,站在这里的时候,突然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0年8月28日10:10
李晨@学校门口: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北京了,却是第一次庄严地面对我的新学校,之前师兄告诉过我说这个校园很小,等它真正站在我面前的时候,却觉得比想象中还大一点,门前的校训“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一下子让我觉得这里变得肃穆起来,就是这里了,要开始我新的生活。生活有万种可能的方式,那么,在这里的我,又会是以怎样的方式开始新的生活呢?
 
【校园环境】
2010年8月28日6:40
公培伟@校园:没想到一出地铁就是我们学校,真的很高兴,原来这么近,以后出门就方便多啦。我被分在了四公寓,说实在的,四公寓条件稍微有点差。用水不是很方便,只有一楼能打热水,还只有两个水龙头,冬天的时候用热水肯定不方便……
 
2010年8月28日22:30
李晨@宿舍:忙碌了一天,星星总算耐不住寂寞悄悄的开始眨巴眼睛,昨天还在火车上泛着迷糊的我现在已经躺在属于自己的小床上,让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留下欢声笑语的大学宿舍,唯一不同的是宿舍的人少了,再也不用六个人挤在一个屋里,再也不用计算每一寸空间该怎样合理的利用才能放下我们满满当当的东西,这种感觉,真好。
 
【新生感悟】
2010年8月28日 10:00
杨威@报到处:报道的地方人很多。见过了老师和师兄师姐,不过据说导师要到研二的时候才能确定下来,现在还不是很清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生三年的学习生活都在玉泉路校区,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
 
2010年8月29日 10:00
杨光林@校园:住在四公寓,生活还不是很熟悉,需要慢慢适应。院里三百多名同学还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只是和舍友比较熟悉。因为对微电子领域比较感兴趣,所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电子专业跨专业考研到中科院,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小小梦想。导师已经确定了,但是还没有见过面。工作两年后能够再次体验校园生活,真好。
 
2010年8月30日15:50
李晨@班会:今天的班会大家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算是认识了下,很可惜的是,人太多了,记住的却没几个,走在路上还可能认不出来。
 
2010年8月31日23:10
公培伟@宿舍:在学校里待了几天了,教育大会、心理测试、英语考试……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我不经要想,在这个学术的最高殿堂,我该做什么?我又能做什么?这几天竟然已经有同学开始讨论要不要读博士了,我想,自己先认真的把这个硕士读好,读不读博士再考虑。还没有见过老师,研究方向也不很清楚,这多少让我觉得有点迷茫,也许,等跟导师选完课再根据自己的爱好认真的考虑该怎样度过这三年,一切就能安定下来了。
 
【开学典礼】
2010年8月31日14:20
李晨@宿舍:导师和大的研究方向都定了,研究生的日子也算是渐渐步入了正轨,生活也变的清晰起来。虽然具体的方向还没有定,但我想,第一年认真学好基础课程打好基础总没有错的,这样的话之后的两年在用的时候也能得心应手一些。不知道老师会给我安排什么课题呢?不过不论是什么,只要基础打好了,踏踏实实去做一定会做出点成绩的。
 
2010年9月2日 9:30
杨威@开学典礼:开学典礼上院长和老师的讲话很有哲理,说的很对,但是要求好像有点高啊,做起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老师有几十年的经验,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看待问题自然要深刻一些,我们还要在具体实践中慢慢体会。
 
2010年9月2日9:40
王洪祥@开学典礼:真正在这里生活的时候才发现假期里的种种规划种种期许都变得模糊起来,也许,生活,只有实实在在的去过,才会让那些规划那些期许再次变得清晰明朗。我的导师,是严肃的?是幽默的?这些都不清楚,但能确定的是,他一定是博学的,在他门下,我想我的研究生生活除了能够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我一定会“满载而归”。我的未来不是梦!
 
 
 
 
 

秋风送爽,9月2日,中国科学院玉泉路校区迎来了秋季学期中最重要的一天——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在礼堂前葱绿的草坪一侧,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来自各个遥远的国度,带来了一颗颗渴望知识的心灵和一道道别样的色彩。他们就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留学生新生们。利用典礼前后的短暂时间,记者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采访。
 
洪性烈:“中文就像音乐一样美妙”
 
一身整洁的衣装,一双兴奋的眼眸,来自韩国的洪性烈(Hong Seong Yeoul)给人的感觉阳光而亲切。他向我们表达了对中国学生友好和热情的由衷感谢。3天前,在到达北京的第一个晚上,在举目无亲的北京,一位不知名的同学借给了他手机,使他成功地和远在韩国的家中取得了联系。在向我们提及这段故事的时候,洪性烈一直重复着“非常好,非常感动”这样的话语,向我们传递着他感受到的温暖。
 
洪性烈对未来有着许多的打算。他对传统中医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来中国学习真正的中医药学。之前他曾经在东京大学进行过数年的学习,熟知中医药在韩国和日本不同形式的发展;随着学习的深入,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希望能够通过比较研究中日韩三国的不同医学形式,来推进医理和传统中医发展。
 
为了学习中医药学,他也一直在努力学习中文,并已经能够使用相当熟练的中文和我们进行交流。在我们谈及中文学习的时候,洪性烈说他非常喜欢中文,因为“当中国人相互交流的时候,听起来就像音乐一样美妙”,“在中文中有着声调的变化,这一点是其他语言都没有的”。
 
William Jefferson:我的名字叫“解威廉”
 
带着满面的笑容,刚刚进行完留学生代表发言的William接受了我们采访,他的专业是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进行湿地的水质方面的研究。威廉说,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到中国了,他对中国有着深深的喜爱。
 
威廉对中国产生兴趣的契机来自于幼年时期。他与中科院也有着奇妙的缘分。在小学的时候,他就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石勇教授的儿子相结识,并成为挚友。在加州理工波莫那分校学习期间,又结识了许多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朋友,并开始学习中文。母语是英语的威廉一直对汉字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已经能触类旁通:“我有时不认识某个汉字,但可以猜出意思”。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姓叫“解”,于是大家都称他为“解威廉”。
 
提及中国,威廉显得非常激动,不停地重复着“很喜欢中国,很喜欢中餐,很喜欢中国人的生活”。在他看来 “中国人的生活”之所以如此吸引他,是因为“他们爱他们的家庭、父母和祖父母。”
 
在我们惊诧于他熟练的中文的时候,他不经意的提出,“我是在进行了4年的日语学习后,才开始学中文的”。于是我们又开始尝试用日语进行交流,这也使得他相当开心。在相互交流了许多语言学习的经验后,威廉笑着对我们说,“言语是世界的礼物”。
 
Peter Alele:把中国的经验带回国
 
Peter Alele来自乌干达,是第一位从乌干达来到中科院学习的学生。在来到中科院之前,Peter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已经有4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做的工作是推动促进环境保护。他的研究方向是生态学,所在单位是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导师是美国学者Canne。
 
在来中国之前,他的导师给他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或者去美国德克萨斯州继续深造,或者来中科院。Peter语气坚定地说,他选择了中国,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出于对中文浓厚的兴趣,想要学习中文和人交流。第二是他认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的发展中心,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科研领域,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Peter说,“我想要把这些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
 
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工作人员,Peter的主要工作是参与了“千年村落计划”,是“联合国千年计划”的一部分。说到自己的祖国乌干达,Peter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虽然乌干达是在赤道上的国家,但由于地处高原所以并不炎热,常年温度在20-30度。为了帮助自然资源被破坏的乌干达村落,Peter和他的同事们不仅在山区组织种植了数以百万计的树木,还向普通民众广泛宣传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相关知识。“最重要的不是帮助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帮助他们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Peter这样说。
 
负责管理留学生事务的吴宗怡老师告诉记者,截至开学典礼当天,已经有41名留学生来到我校报到。本届留学生生源地分布广泛,以亚洲周边国家为主,另外还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乌干达等国家的学生。受他们中文水平的限制,留学生的研究学习将主要使用英文,学习方式则是由导师直接指导。为了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中科院研究生院开设了为期四个月的中文和中国文化学习课程。
 
 

9月2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玉泉路园区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中科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主持开学典礼。作为今年13046名新同学的代表,5500余名同学在主会场参加开学典礼,部分同学在分会场收看了现场直播。
 
原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颜基义,原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培华,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广胜,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陈晓峰、北京分院副院长欧龙新及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康乐、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焕玉、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张平、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晓松、电工研究所副所长李耀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孙向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杨永平等出席开学典礼。
 
白春礼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科学院是国家科技发展的火车头。1999年9月18日,国家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前辈科学家,授予或追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16位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他们是我院永远的荣耀,也是我们永远的鞭策!我们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先辈们那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伟大精神。同学们要以前辈为榜样,努力成长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让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白春礼强调,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有着辉煌的过去和蓬勃发展的现在。目前,研究生院在读学生规模已经超过了3.6万人,其中博士生占一半。截至2009年,共有180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占全国总数的15%。自1978年研究生院成立至今,我院已经累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8.1万名硕士生、博士生,其中有42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推动下,在中科院“创新2020”的实施中,全体师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服务国家”的理念,继承优良传统、发挥独特优势、锐意改革创新,就一定会实现研究生院“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战略目标。在这个进程中,离不开同学们的努力和贡献,将留下同学们青春的足迹!
 
白春礼要求同学们努力践行“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他希望同学们通过刻苦学习和认真实践,既要精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也要能够跨越专业边界,并要有意识地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不仅要能够掌握广博的知识,而且要在自己有兴趣、有竞争力的领域中,坚持探索、绝不放弃、争取卓越,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锻炼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努力做到胸怀远大理想、担当社会责任、彰显人生价值;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掌握,更要弘杨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注重科学实验,不仅掌握科学仪器的操作和使用,还要能够创造和制造科学仪器设备,努力通过自己的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践,总结完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还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完善,养成健全的人格,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获得发展的同时,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振作、充满爱心、积极向上、勇于担当。
 
白春礼强调,中国科学院的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科研专家和学生导师的双重身份,切实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要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出色的科研水平、完善的人格魅力,积极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切实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的创新创造、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支持学生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努力构建平等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要强化育人意识、提高育人本领,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全面发展、建功立业。
 
导师代表、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邢志忠,在学学生代表、声学所博士生李婷,新同学代表、信息学院研究生侯磊,留学生代表、来自美国的William Jefferson在典礼上分别作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