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11月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分别在玉泉路校区、雁栖湖校区,与2014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座谈,了解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现状,调研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丁仲礼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鼓励大家以主人翁精神,为国科大的发展建言献策。
2014级本科生是国科大第一届本科生,丁仲礼非常关心同学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指出,在第一届本科生招生过程中,学校做了很多宣传,但今后的招生,更重要的是靠“口碑”。这个口碑,既包括同学们的自我感受和评价,也包括社会对我们的评价。
国科大首届本科生来自10个省市,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这也对学校的餐饮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丁仲礼一方面鼓励校学生会和班干部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参与民主评议,另一方面也鼓励同学们要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增强包容性。同时,他表示,学校将尽可能改进服务,满足同学们生活上的基本需求,但是,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同学的个性化需求。他说,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锻炼自己,学会适应环境,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协调解决问题。
座谈会上,一些同学反映,由于学习压力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出现了作息时间不一致,甚至干扰其他同学休息的问题;还有的同学建议改善自习室管理,对恶意占座进行约束等。对同学们反映的问题,丁仲礼当场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尽快落实岗位责任。
“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丁仲礼用清代商人胡雪岩的话引导同学们自我成长、自我提高。他说,同学们生活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要学会包容,学会主动吃亏,对很多事情要学会一笑了之。开阔的心胸和非凡的气度,是一名立志成为科学家的学生所应有的素养。同学们现在正值最好的年华,遇到问题和困难,首先要学会自立,“自己有困难要去克服,别人有困难要去帮助”。他希望同学们培养尊重别人、照顾别人的品质,把身边的同学作为兄弟姐妹去关心。他强调说,人品好,比多考几分更重要,国科大不仅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更要注重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
丁仲礼很关心通过“奋飞计划”录取同学的情况。来自陕西的高浩元同学告诉校长,他来自贫困地区,高中时学校对教学要求较低,来到国科大后感觉学习较吃力。丁仲礼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高浩元同学。他说,自己22岁上大学,连ABC都没学过,但是,通过努力,两个学期就从低班进入高班。他鼓励高浩元保持平和心态,不要灰心,勤学多问,保证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多花一些时间去追赶,特别是要有自信心。
“科教融合”是国科大的办学特色。为了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国科大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内遴选最优质教育资源,适当引入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对2014级本科生进行“三段式”培养,并实行“学业导师制”和“科学家班主任制”。座谈会上,一些同学反映,这种独特的培养方式,通过与其他大学的同学交流和对比,明显感觉到差异和优势。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业进度安排和课程设置不理解。
丁仲礼明确指出:“国科大培养的不是野战军,而是‘特种兵’,是未来的科学家。‘特种兵’,就是要经受魔鬼训练,就必然有高强度的学业压力。”
丁仲礼希望同学们尽快转变学习方式,由中学的接受型学习向思考探索型学习转变,要通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有的同学在与原来的高中同学交流时注意到,同样是上大一,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实验室操作训练,而自己还在学数理基础理论。对同学们表达的“急切”,丁仲礼再次强调,国科大就是和别的大学不一样,国科大的学生是从事基础研究的,基础研究必须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在将来的科学研究道路上是走不远的。丁仲礼谆谆告诫同学们,国科大要培养的是未来的科学家,一定不能短视,要有长远眼光。
在与研究生座谈中,丁仲礼与来自13个学院的47名研究生就课程体系设置与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同学们关心的学科交流、校际交流、核心课程设置、课程选择、班车安排和餐饮保障等问题,他一一作答。
丁仲礼说,作为研究生,一定要有很强的主动学习意识,主动研究和发现好的课程,根据个人研究的专业、领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他提出,每学期的学习要专注于“读薄”两本书——将两三门课真正学深、学精、学透。要学会主动探索所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将前沿问题同老师的知识传授相结合,这样才能对前沿问题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要多角度看待问题,学会研讨式学习,在争论中学到知识。他希望国科大的研究生要多读经典著作,提升品位。其中,最重要的是掌握自学能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后勤保障、选课系统改进和校区教学协调等问题,他要求相关部门尽快调研和落实,并当场表示,“雁栖湖校区食堂要开设夜宵”。对此,参加座谈的研究生们报以热烈掌声。
丁仲礼表示,“科教融合”是关系中国科学院长治久安的战略选择。在国科大,“科教融合”的落脚点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而研究生教育依旧是国科大的重中之重,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还要更系统化,形成更新的体系,加入更多的专题研讨课,从而培养更多创新型科技后备人才。
最后,丁仲礼寄语同学们铭记科学理想,不要满足于修满学分、通过考试,要坚持理想主义,不要玩实用主义。
国科大副校长郭正堂、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马石庄分别主持了研究生和本科生座谈会;校办、宣传部、本科部、教务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10月24日,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陵中学收到了一份来自远方的特别礼物,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学生会邮寄来的一箱具有其学校特色的笔记本。
国科大与山西大学多年来都有着密切的合作,此次支教活动由山西大学发起、山西大学支教团黄陵分队负责。国科大学生会代表学校为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支持,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为他们寄去了印有国科大图样的笔记本。
国科大学生会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支持着支教团的支教行动,为奋斗在一线的同学们增添了力量和动力,也让孩子们感到了温暖。为此,山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特发微博感谢国科大学生会,愿友谊长存,共同进步,也祝愿此次的支教活动顺利进行。
“天地,生之本也;祖先,类之本也;君师,治之本也”,“孝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11月13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桂钿以《中华孝道》为题做客国科大明德讲堂,畅谈中华孝道文化,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师生百余人聆听了这场精彩的报告。
作为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国学大师,周桂钿教授学术成果丰硕,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曾任国际儒学院常务副院长和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周教授早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转向中国哲学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秦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中国传统科学等。
周桂钿教授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思考,从什么是孝、孝的起源、如何行孝和孝的意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解了中华孝道的内涵和意义。在讲到如何行孝时,周教授认为“孝子”不但要满足父母物质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情感需要。我国古代提倡“立身扬名”,不但要在父母生前尽孝,还要做好工作,让父母骄傲。另外,还要崇尚道义,“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君”,要站在道义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唐太宗发动“玄武门政变”,也是帝王为天下百姓负责的例子。
在互动环节,周桂钿教授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表示自己也从同学们的发言中也得到了启迪。最后,周桂钿将自己的著作《十五堂哲学课》赠予国科大学子留念。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不起眼的青衫里却隐藏着博大精深的唐文化。11月13日,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齐东方教授带我们超越时空,梦回前朝,解密唐美人的神秘DNA。
齐教授首先用富丽堂皇、丰肥浓艳高度概括了唐朝的艺术品造诣,并且逐一地从织物、金银、铜器、玉器、陶器、雕塑等方面向大家展示和解读了唐朝时期艺术品的巅峰时刻。
作为时尚的标志,身份的象征,织物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片丝罗轻似水”“舞衣偏尚越罗轻”,诗人也毫不吝啬对织物的溢美之词。另外,唐朝的官制分为职、散、勋、爵,官位不同,织物的颜色也有所不同,青衫代表官位为八、九品,可见当初白居易的一身青衫也隐含地表现了词人的愤懑之情。齐教授特别讲到织物中的联珠圈纹式样,最初是由波斯引进的,后来经过唐朝本土文化的借鉴、演变,逐步形成了本朝的独特风格。
金银是财富的代表,艺术的典范。齐教授结合当时人们的起居生活习惯和艺术信仰对高足杯、带把杯、多曲长杯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向大家介绍了考古学的一些简单方法,使得大家在对金银器物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的同时,也学会了用考古的思维来欣赏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铜镜不仅是以史为鉴的例证,也是男女之情的信物;“欲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玉器由最初的把玩演化致唐代已成为区别身份地位的参考物;青瓷之细腻,白瓷之成熟,唐朝时期的陶瓷可谓开花齐放,芳香宜人;作为丝绸之路的符号,栩栩如生的马雕塑、骆驼雕塑伫立在历史的风尘之中,不言不语却令人肃然起敬。
“开放的唐朝,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沟通了欧亚大陆,改变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人类文明共同发展。”齐教授的最后一段话再一次把大家带回到大胸怀、大气魄的盛世唐朝。
人物名片:
齐东方,199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的考古、历史、文物、美术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唐代金银器研究》等三部,发表各种论著百余篇,主要包括吐谷浑余部历史的研究、三国至隋唐时期墓葬制度的研究、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古代马具的研究、古代玻璃器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11月13日(周四)晚7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谭铁牛做客国科大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在玉泉路校区阶一6教室作题为“计算机智能技术”的讲座。讲座同时在雁栖湖校区教1-114教室进行了视频直播。国科大副校长王颖主持讲座。
在这次讲座中,谭铁牛讲解了什么是计算机智能技术、为什么要研究计算机智能技术以及已近古稀之龄的计算机具备哪些智能这三个问题。他的讲座风趣幽默,综合应用图片、音频、视频展示,与同学频繁互动。
在引言中,谭铁牛从计算机的鼻祖讲起,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一机一地,一机多人”到“一机多地,一人多机”,计算机变得可以“拎着走”、“揣着走”、“穿着走”,甚至未来可以“跟着走”(机器人)。计算机发展有三大趋势:高度(高速、高性能)、广度(无所不在、感觉不到)、深度(智能化、善解人意)。这次讲座主要针对最后一点“深度”(智能化)展开介绍。
针对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计算机智能技术”,谭铁牛介绍了“图灵测试”,将计算机智能形象地解释为“会听”(语音识别)、“会说”(语音合成)、“会看”(图像识别)、“会思考、会学习”(机器学习、语言理解),并在第三个问题“计算机具备哪些智能”的介绍中,用众多令人惊叹不已的研究成果实例分别对这些领域的前沿进展进行了展示。这些研究成果绝大多数都来自谭铁牛院士所领导的模式识别重点实验室。最后,谭铁牛强调,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喜的进展,但很多问题还尚未解决,电脑还不够“善解人意”。计算机智能化的难点在于:信息多样、计算复杂、计算结构单一、人脑实现功能的机理未知。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踊跃地提出各种问题,其中既有对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伤害人类的担忧和思考,也不乏对计算机智能未来发展的奇思妙想。谭铁牛肯定了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的可能性,强调对人脑的仿生学研究更大程度上是启示、启发人的思路,我们主要应用原理而非完全照搬。他鼓励同学们投身科研,探索未解的难题,对我们寄予了厚望。
王颖副校长代表同学们向谭铁牛院士提出了两个请求,希望谭院士能再来我校举办讲座,并邀请他作为本科生第三阶段专业方向学习的学业导师。谭铁牛慨然允诺。
主讲人简介:
谭铁牛,男,汉族,湖南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学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硕士、博士,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兼任国际合作局局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和国际模式识别学会Fellow,IEEE生物识别理事会主席等。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曾任或现任IEEE T-PAMI、Pattern Recognition、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等多个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以及Inter.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和《自动化学报》主编。曾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延伸阅读:
“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首批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主办,讲座召集人为国科大副校长高鸿钧院士。
该课程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六个专业,邀请相关科学领域的院士等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科学故事、介绍相关学科方向的科学前沿进展,让学生在本科第一学年了解不同学科的科研方向和主要进展,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他们最终选择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提供更丰富的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