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和研究生院共同组织的“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情况介绍会在中关村园区教学楼S 304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务长苏刚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词。
 
马普学会高分子研究所所长Kurt Kremer 博士率领的专家代表团一行七人及来自各培养单位的百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情况介绍会。
 
马普学会专家代表团团长Kurt Kremer 博士、马普总部中国项目负责人Barbara Spielmann 博士、International Max Planck Research School 项目负责人Ralf Petri 博士分别就“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相关情况做了介绍,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19日下午,马普学会专家与“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候选人还举行了分组讨论会,由专家们针对候选人的学科、专业及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具体指导和建议。
 
 

为进一步树立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品牌形象,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并使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及时了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程,研究生院新闻网近日进行了改版。经过近两个月的建设和测试,新版“新闻网”于2007年6月19日正式上线。
 
“新闻网”旨在向世界传播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声音,报道中科院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教育动态,展现中科院广大研究生的精神风貌。新版“新闻网”在坚持原有定位的基础上,在页面风格、栏目设置、新闻处理、应用功能和服务类别等方面有所改进。
 
围绕中心工作,细化网站栏目。新版新闻网在以往的栏目基础上,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新增了招生就业、教学科研、校园人物、社团之光、继续教育、科技前沿、教育动态、服务信息等栏目;并在右侧显要位置设置了“研究生培养动态”专栏,分“招生、教学、科研、文体、学位、奖励、就业”六个子栏目,全方位、动态性地反映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最新进展。
 
引导读者需要,强化新闻处理。新版网站在“新闻速递”的基础上,新增了“头条新闻”、“滚动新闻”两大细分类别,“头条新闻”突出反映阶段性工作重点、专家学者的新锐观点、师生们关注的校园热点;“滚动新闻”重在调动和引导读者阅读需要。“图片新闻”动态展示精美的、鲜活的新闻图片。
 
适应工作需要,完善应用功能。新版网站增加了“在线投稿”、“媒体绿色通道”、“RSS”等功能,各单位(部门)、研究生培养单位信息员可直接通过登录网站首页投稿;媒体记者可进入媒体绿色通道查看新闻通稿、了解新闻线索;读者可通过RSS订制新闻。
 
结合读者需求,扩展服务类别。新版网站完善了搜索功能,读者可按稿件“来源”、“作者”、“关键词”、“标题”等多种方式来搜索;网站专门设有“服务信息”栏目,提供班车、校历、节假日安排等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网站设有“信息预告”、“本周热点”等栏目,可通过RSS订制、浏览等方式获知校园内的学术、文体信息,了解近期校园热点话题。
 
新版新闻网尚具有不完善之处,诚挚欢迎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和建议(电子信箱: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6月5—12日,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和BHPB公司共同组织策划的职业发展研讨会分别在北京、兰州和南京三地成功举办。
 
BHPB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多元化资源公司,三年前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设立中科院研究生院BHPB奖学金,用于每年奖励中科院各专业优秀的在读硕士、博士。中科院研究生院与BHPB公司合作举办此研讨会,尚属首次,旨在给中科院学生提供一个与专家、学者及大型外企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共同探讨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问题,研究如何在国际化环境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成功规划、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
 
此次研讨会,中科院及BHPB公司邀请了由中外院士、著名科学家、相关研究所所长、教授、高级经理组成的阵容强大的专家团进行精彩的讲演。他们或从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的高度,或以自己在研究所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经历,或以在大型企业工作的亲身实践向学生们深入剖析了如何正确定位职业目标、如何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成功适应国际化工作环境等焦点问题。讲座后专家们还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耐心而仔细地为学生们消除关于职业规划发展方面的困惑。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中科院学生的热烈欢迎,反响甚佳。尽管在会议召开期间学生们正处于全力准备期末大考阶段,但他们仍从广州、武汉、上海各地赶赴会议现场。更有几个学生是赶在毕业答辩前夕的关键时刻来参加研讨会的。在北京、兰州和南京三地会场,学生们无不专心致志地聆听讲座,一丝不苟地做着笔记,积极踊跃地参与会议的情景问答和讨论中。会议快结束时,学生们还纷纷上前畅谈感言,他们均认为此次会议没有停留在光喊口号的形式主义层面上,而是一场精心组织策划的有内容有思想的研讨会。这次会议以中外不同行业的专家的成功职场经历,从不同角度的向他们展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途径和策略,使他们受益非浅。他们都表示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热切希望此类研讨会能继续举办。学生们还对如何更好地策划研讨会提出了许多建议。
 
该活动得到了中科院兰州分院、南京分院及兰州、南京有关研究所的大力支持,除协助组织会务外,相关领导还于百忙之中抽空莅临研讨会现场。
 

6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创新文化论坛之“纪念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发展年度报告出版十周年” 系列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课题组组长王毅研究员应邀担任主讲嘉宾,解读“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关的若干问题。
 
王毅研究员对于能为广大青年学子作报告感到十分高兴。他表示,自己近年来参与的课题比较多,与学生们的接触相对减少了,而对于一个政策领域的科学家来说,除了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信息,和广大民众保持密切联系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王毅研究员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进展出发,阐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资源环境生态现状,揭示了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在对社会评价与战略选择等内容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五大支撑体系。接下来,王毅研究员从循环经济、流域管理、低碳社会、可持续交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从而让听众对前面讲述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王毅研究员指出,中国科学院历来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并从1999年开始推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该报告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研究方向;提出了 “生存、发展、环境、社会、智力五大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架。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专题性研究,既有力地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也使这个关系国家发展前景的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国情制约和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这样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王毅研究员不仅用精辟的语言阐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主旨、内容设计与研究方法,更用生动的富有实效性的实例带领在座各位用科学的角度看待今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研发的提出未来展望。“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长期努力和广泛参与”。报告中引举的实例,为大家所熟悉:松花江流域污染,太湖蓝藻暴发,还有最近的广东九江大桥被撞坍塌事件;报告中带来的新生词汇更是紧紧地吸引了在场每位听众:低碳型社会,快速交通系统,生态工业园…而能服务于百姓生活的各种新技术,尤其引起大家的强烈兴趣。
    
报告会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王毅研究员和与会的听众的互动环节。在座有不少是资源环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专家的讲解抛砖引玉,他们也争相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其中不乏建设性地观点。由此而见,创新文化论坛是一个开放而充满创见的窗口,透过它不同学术领域前沿的研究成果得以向大众展示,很好地达到了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而听众则纷纷表示,带着科学深入的认识,大家更加明确了每一位公民在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使命和职责。
 
参与本次报告会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同学们,以及来自社会各界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听众。
 
王毅,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同时担任多个学术机构的理事、委员,并曾任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10多家国际组织和基金会的项目咨询顾问。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分别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从事国情分析、资源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包括资源、环境、能源、交通等)的公共政策及发展战略研究。曾参与过50多项课题研究以及许多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重大报告、规划、文件、政策建议的起草工作,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6月18日,中科院研究生院2006-2007学年夏季学期开学了。记者走进玉泉路园区,了解了各院系的开课情况,倾听了师生们的心声。
 
夏季学期首日,在玉泉路园区就有由人文学院、外语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系、地球科学学院和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开设的34门课程开课,其中包括16门高级强化课、13场系列讲座、4门公共选修课和1门实验课。上课的老师除了中科院各院系和研究所的以外,还有来自国内、外各高校和中国社科院、国家纳米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不同领域的教授和专家。
 
《定量遥感进展》第一堂课的老师梁顺林教授就让大家为之深深感动。梁教授目前任教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理系,本来前几天就要返回美国的,但为了这次夏季学期要给大家讲课,梁教授特意推迟至今天下午的飞机返美,并且将旅行箱直接带到了教室,准备上完课就直奔机场。听到了这个情况,同学们都对梁教授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课堂上也更加地投入。
 
虽然同学们刚刚结束紧张的期末考试,但夏季学期这一道道的学术大餐让大家顾不上休息和放松,又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他们都表示夏季学期这种开课方式非常好。
 
“这些课程和讲座,都是邀请了活跃在各领域最前沿的专家和学者们来主讲,既能让我们充分了解专业前沿技术,又能全面把握学科战略发展方向。”资源学院的同学说。
 
“夏季学期开设了很多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不仅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还可以与自己研究方向联系起来,便于有新的发现。”地球学院的同学说。
 
“与这些学术前沿的专家们接触,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到研究的方法,他们甚至以自身的经历来让大家明白为人、处事的一些道理。”化学学院的同学说。
 
在未来的五周,随着每天课程开课的增多,同学们的期待也越来越大。大家都希望从精彩的课程和讲座中吸取更多的知识,收获丰厚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