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傅京】这个九月,北京最明媚,最晴朗的季节,我们120名MBA同学从四面八方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开始了MBA的第一课—拓展训练。

    从校园集体乘车,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城市的喧嚣渐行渐远,前方已是层层叠叠的群山,将近午时,我们到达目的地--怀柔生存岛,即将开始我们为期两天的拓展训练。午饭后, 我们全体MBA 学生分成九组,在以最快的速度每组各自确立队训、队歌之后,开始了我内心充满期待的拓展之旅。

    我们组所完成的项目共有四个:木鞋,过沼泽,背摔和高空断桥。给我感触较深的是背摔和高空断桥。

    “背摔”很多人都不陌生,我也一样, 经常在电视中看到,但真正实践起来确也需要一定的勇气。当我站在背摔台上,脚离开台子的刹那,大脑是一片空白,但我知道在我的背后有我强大的集体,我的集体是可以信赖的,只要这个集体在,他们就会把手臂搭紧 给我力量。每个人背摔的过程只在刹那,但整个集体在背摔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确是贯穿始终的。 所以,在任何事情上离开集体的个人辉煌都是不可能也是不存在的。

    最需要个人勇气的项目应该是高空断桥,就是在八米的高空中跨越断桥。在我们小组, 我要求第一个完成这个项目 我的想法只有一个,如果不能后退,那就让我第一个完成挑战自我的过程。如果不是教练说每一个人必须跨越高空断桥,我想我首先就会自我表现否定,我不可能在高空中跨越哪个距离。但真的站在高空的的时候,我发现那个距离不是不可逾越,只要我有勇气抬脚,我就可以跨越。最难克服的是我内心的胆怯,在高空中我的腿一直在抖,教练让我深呼吸,抬头远看,我看到了群山和很美的蓝天。我稳定情绪后抬腿跨越,跨过那短短的高空距离也跨过了我内心的恐惧极限。

    短短的的两天拓展训练在我们紧张的训练中转瞬即逝,我们成功的完成了MBA的第一课, 即将开始未来的学习。拓展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开端,每一个合格而优秀的MBA必要融入到集体当中,依靠强大的集体,和集体共同成长,共同辉煌。创新已是每个管理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有勇气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将是我们每个MBA面对的人生课题。2006MBA是一个团结,温暖的集体。希望在未来的两三年的学习中,我们这个集体可以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希望每个MBA同学借助这个平台,完善自我,挑战自我,实现梦想。

     【新闻网讯】据新浪网消息,最新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刊登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等18所研究生院入选中国一流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列全国自然科学第一名。

    2006年度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的标准与上三年相同,即:在中国研究生院评价中,获得工学前7名、理学前4名、医学前3名,农学前2名、管理学前3名、文学前3名、经济学前2名、法学前2名、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第1名的研究生院。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各学科的入选数量根据各学科门的博士生导师数量和开设该学科的院校数量确定。

    文章谈到,在众多的科研机构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占有重要的位置,分别是理农医和人文社科的第一名。尽管最近几年这些著名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教育与大学相比所占分量逐年减少,但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趋势。就高校和科研单位而言,一方面,高等学校因大量招收研究生,导致合格师资数量不足,导师用于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太少。另一方面,我国的科研机构拥有众多合格师资,但每年的招生名额却比较少。因此,应充分挖掘社会稀缺的优质师资的潜力,加大科研单位招收研究生的数量,尽快使科研单位合资格师资人均指导研究生的数量与高等学校相同。

    2006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名单见下表。

  2006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名单(共18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理学第一名、工学第二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经济学第一名、哲学第一名、历史学第一名、文学第二名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二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农学第一名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医学第一名、文学第一名、

法学第一名、理学第二名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管理学第一名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学第一名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

医学第二名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法学第二名、经济学第二名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农学第二名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三名、管理学第三名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理学第三名、文学第三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理学第四名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医学第三名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四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五名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六名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七名

  

     【新闻网讯】9月7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办公室、京区党委和研究生院共同主办的2006年中国科学院创新案例系列讲座第二场报告会,在中关村教学园区S101教室成功举办。2006级生物系、资环学院、地学院、物理学院、信息学院、数学系、管理学院等院系的400余名新同学在主会场聆听了王会军、张知彬两位科学家的精彩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教育基地、武汉教育基地、广州教育基地、成都教育基地、兰州教育基地等分会场的新同学通过远程直播收看了主会场的现场实况。

    中国科学院创新案例系列讲座自2003年12月正式开办,旨在通过多场创新案例报告,营造浓郁的科学创新氛围,使广大青年学子了解正在进行当中的中科院知识创新伟大工程,普及科学方法,激发创新思维。实践证明,以身边熟悉的科学家和创新事迹作为案例,对青年学子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对青年学子早出成果、早日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教授主持了报告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张知彬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中国科学院创新实践中的大气物理研究所和我”和“把握机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报告。

    两位科学家分别介绍了所在研究所和自己的创新经历,特别联系自己从青年学子到科学家的成长历程,谈及了自己对学习、成才、创业、创新、科研和机遇把握等方面的切身体会。他们的报告,贴近实际,生动真实,语言朴实,案例丰富,富有真情实感,既是一堂生动鲜活的科技创新实践课,又是具有启发意义的人生教育课。

    两位科学家的报告激起了青年学子的极大反响,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报告结束后,王会军、张知彬所长与现场和四个分会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青年学子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侯泉林副院长在报告会的最后,要求新入学的同学从两位科学家的精彩报告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和做学问的真谛。向科学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9月12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史馆正式揭牌并对外开放。会后,学生记者采访了具体负责校史馆建设工作的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管载麟,他简要介绍了校史馆建设工作的相关情况。

    记者:我们学校为什么要筹建校史馆,其意义何在?

    管载麟:作为学校行政部门,党委宣传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承担这个任务。我们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和文化上塑造学校知名品牌,这要长期努力,校史馆只是我们的一个切入点。要使学校成为一个综合性研究型高等院校,必须把它的历史找到,把它的根找到,把它传承的精神纽带找到。尤其是我们学校比其他大学的起点高,学生都是研究生,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和对社会应作的贡献应该更大一些。因此,让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发展史是学校未来持续发展、创造更大辉煌的基础性工程。

    记者:那么校史馆的建设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管载麟:我们是从2004年11月起开始筹建校史馆的,在学校主管宣传的隋红建副院长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首先组建筹建小组,各个职能部门、各个院系特别是离退休的老领导、老教授、老职工、老校友都积极参与进来,他们积极出谋划策,主动慷慨捐赠文物史料,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应该说,校史馆建设的实际工作时间只有一年半左右。

    记者:据我所知,我们校史馆的材料十分丰富,我能问一下这些资料的来源吗?

    管载麟:这得益于所有职能部门对我们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在这里首先要感谢院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档案室的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尤其要感谢科学院办公厅领导,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第一阶段就办不起来。现在的校史馆是整个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简史,当然极少部分涉及到科大。虽然只有几十平米,但是浓缩了整个科学院。我们先后到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实地参观,并且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史馆考察学习取经,查阅了档案800余件,仿制旧档案件近70份,收集整理各类照片近1000张,各类校史书籍近两百万字,实物近100件,寻访各个时期的当事人20余位,举行各类会议6次,初步建成符合我们学校自己特色的校史馆。

    其次我要说说两位教授的事迹。一位是首届毕业生潘云唐老师,他在本部地学院。在筹备阶段,他主动把老照片、毕业证、学位证原件甚至是过去发表的论文、著作都拿过来。另一位是培养单位力学所的俞鸿儒院士,他是科学院五十年代第一批入学的研究生。他也捐献了由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签字的毕业证书。这说明了从早期开始科学院领导对研究生的教育就很重视。

    另外还要感谢我们的培养单位,像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他们就把自己老师的著作寄过来,还有遥感地面站、动物所等等都很支持我们校史馆的工作。当然还有很多单位和个人默默无闻地在奉献,在支持我们,推动我们工作向前进。

    最后我要郑重介绍的是路甬祥院长对校史工作的亲切关怀,校史馆的馆名就是由他亲自题写的。我们在2006年5月9日打报告请路院长给我们题名。一星期后,手迹就送来了。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在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为校史馆题名,这也体现了他对我们校史工作乃至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说得再白一点,也是对我们学校的厚爱。

    记者:请您谈谈校史馆现在的情况。

    管载麟:校史馆的面积虽然只有90平米,但是基本脉络清晰,小而精。目前为止校史馆的展览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探索时期(1951年—1976年)有8个展版3个展柜,第二阶段为恢复发展阶段(1977年—2000年)有17个展板10个展柜,第三阶段为创新跨越阶段(2001年—至今)是8块展板2个展柜。三个阶段的划分是我校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余翔林教授拟定的,经过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本次校史馆展出近三百件实物、图片和档案史料,以三个阶段创业为主线,以时为经,以实为纬,力求形象展示学校全貌,再现学校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内容安排上,编年大事记与专题展示相结合;结构安排上,固定陈列与活动展版相结合。我们力争用最小的空间最简短篇幅反映这一历史过程,我们还要不断丰富培养单位的资料。

    记者:下一步校史馆的工作将如何开展?

    管载麟: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还是一边展览一边收集,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善。这是邓勇书记给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的任务是通过建立这么一个平台,梳理历史,搞清脉络,传承文化,弘扬传统,从而营造氛围,培育文化,凝聚人心,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谋求发展。现在我们要办的两个事情是:一,迎接2008年学校30周年校庆,举办一个2000年更名以来研究生院的辉煌成就展;第二就是继续加大第二阶段各个教学部的原始资料收集力度。这个也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包括各个院系的大力配合支持。

    记者:请您谈谈校史馆的开放情况。

    管载麟:白院长和李佩老师揭牌之后,大家就可以参观了。以后每年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就包括参观校史馆,这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在校学生,校史馆随时为同学们敞开,也随时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开放时间为每周二到周五上午8:30到12:30,下午1:30到5:00。

    记者:最后您对大家有什么寄语?

    管载麟:寄语谈不上。我想校史馆建设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在于传统的积淀和文化的熏陶,我们筹建校史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真心希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更加大力的支持我们,因为将来不断丰富完善的校史馆维系着全体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历史寄托、精神家园、文化纽带和未来蓝图。最大的理想就是大家群策群力建校史馆,大家共有共享校史馆。我们感到任重而道远。

    特别说明的是,校史馆是依靠大家力量建起来的,我做的是份内活。最后谢谢你的采访,欢迎同学们都来看看。

    (采访:王姝,整理:曾琴、杨晶)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今年的新生中,有位来自中国台湾省的博士研究生。大家猜他今年多大?”
    “35!”
    “不对,再大点。”
    “45!”
    “也不对。”
    “50!”
    “还是不对。看来你们猜不准,他今年64岁了。”
    “到这个年纪还读学位?”……

    这是近日举行了一个小型师生见面会上的对话,问者是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高鹏教授,答者2006级的新生。听到有位64岁同级同学,大家惊叹不已。

    高鹏介绍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今年录取了9位来自台湾省的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64岁的梁鸿辉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考取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年龄最大的一名学生。他说,这位64岁的博士生,比管理学院最年长的教授年龄都大,但他在老师们面前,表现很谦和。

    梁鸿辉先生在台湾大叶大学研究所取得了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在造纸厂、货运公司、钢铁公司等企业都有过工作经历。现在他不仅是梁芳春商行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信昌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台中技术学院和建国科技大学的兼职讲师。

    在台湾学生入学的联谊会上,梁鸿辉先生表示,能够到大陆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特别是能够在拥有一流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学习,更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虽然自己的年龄大,但是学习的热情和毅力还和年轻人一样,充沛有干劲。

    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寄中教授在与梁鸿辉先生的接触中感受到,虽然梁鸿辉先生的年龄比许多博士生导师的年龄都大,但是他却非常的随和、谦逊,对老师也非常的尊重;在做学问方面,梁鸿辉先生也非常的勤奋刻苦,此次台湾学生在管理学院的集中学习阶段中,梁鸿辉先生为了保证跟上学习进度,每天都会学习到深夜2、3点钟。周寄中教授说,光是这一点认真学习的精神,就值得所有的年轻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