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平爱国、杨天鹏/图  贾宝余/文】新学期开学伊始,在11349名研究生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习之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题写馆名、全面集中展示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史馆”正式对外开放。

    9月12日上午,开学典礼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研究生院八十七岁高龄的李佩教授为校史馆揭牌。研究生院副院长隋红建主持揭牌仪式。来自二十多个培养单位的领导和教育干部到场祝贺。

    “借着今天新生开学典礼的喜庆日子,校史馆正式揭牌并对外展出。”隋红建说, 建设校史馆,就是为了反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展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丰厚的历史文化,弘扬优秀的办学传统,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探索时期(1951年-1976年);第二阶段为恢复发展时期(1977年-2000年);第三阶段为创新跨越时期(2001年-至今)。本次校史馆以三个阶段创业为主线,以时为经,以实为纬,展出近三百件实物、图片和档案史料,力求形象展示学校全貌,再现学校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内容安排上,编年大事记与专题展示相结合;结构安排上,固定陈列与活动展板相结合。

    揭牌仪式结束后,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史馆。走进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八个大字,这是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之际,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的题词。在同一版面的右下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题写的校训“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沿着指示方向,依次看到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在初创探索、恢复发展和创新跨越等三个阶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在初创探索阶段(1951年-1976年),可以看到建国初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艰难的探索过程。在展柜里,一张张发黄的发文稿纸、亲笔信笺,一份份保存完好的会议纪要、规章制度、一幅幅清晰可见的毕业合影、学位证书……见证着当年创业的艰辛,记述着那个时代的卓越。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联合发出的《1951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这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开创;1955年8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这标志新中国第一次有关高级科学人员培养条例的创立……

    向右边走便是恢复发展阶段(1977年-2000年)。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研究生院,我院开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先河。在这里,可以看到此间我院培养模式、学科建设、专业教材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概貌。成立研究生院的国务院批文、院领导邀请国际一流科学家的来往信函、首届毕业生白春礼等人的学位证书……改革开放的八十、九十年代同时是锐意创新的年代,而这些老照片、档案资料、教案教材,成为当年的见证。

    创新跨越阶段(2001年-至今)是校史馆的第三部分。经过长期不懈探索,面向新的世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事业步入创新跨越阶段。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坚持“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由设在北京的研究生院本部、分处全国各地的5个教育基地和100余个培养单位(中科院各研究院所)共同组成网络式的教育体系。这部分主要用示意图、曲线图、表格、照片等多种形式,展现了200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成立以来的快速发展变化。

    从校史馆出来谈及参观感受,心理所副所长张建新教授说,校史馆基本勾勒了建国以来中科院研究生的发展历程,这让我们了解到了过去50年来,中科院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长期努力。尤其是50、60年代的资料,今天显得特别珍贵。

    “非常好!”微生物研究所人教处副处长侯兴宇说,在新生开学之际开通校史馆,恰逢其时,这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到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历史。

    来自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一位06级新生说,自己参观后的第一感觉是“小而精”,校史馆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线索清晰、资料充实,完整的反映了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历程和传统,由此可见工作人员付出的努力。

    事非经过不知难。校史馆建设从2004年11月启动建设。在研究生院副院长隋红建的领导下,党委宣传部牵头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多次到中国科大、北京大学等兄弟院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专业机构和中国科学院档案室实地考察。查阅了档案800余件,仿制旧档案件近 70份,收集整理各类照片近1000张,各类校史书籍近两百万字,实物近 100件,寻访各个时期的当事人20余位,举行各类会议6次。今年暑假,在最后制作布展阶段,管载麟、李俊社等老师冒着酷暑加班加点,在新学期开学之际,终于建成。

    直接负责校史馆建设工作的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管载麟说,“校史馆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在于传统的积淀和文化的熏陶,我们筹建校史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真心希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更加大力的支持我们,因为不断丰富完善的校史馆是全体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历史寄托、精神家园、文化纽带和未来蓝图。”

    据悉,研究生院近期将对为前一阶段校史馆筹建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满怀豪情地迎来了又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伴随着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全面展开,又有一万一千余名新同学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全体教职员工和中国科学院的全体科技人员,向新同学们,包括来自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新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贺!

    同学们,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拥有一支多学科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队伍,在众多领域代表着中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当代科技发展的进程表明,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水平人才培养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已经成为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和重要的参与者,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7万余名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和第一位双学位博士。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过程中,研究生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队伍中最富想象力、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生力军。研究生不仅塑造着中国科学院的未来,更支撑着中国科学院的现在。

    2001年5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挂牌成立,是在坚持“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的原则基础上,整合中科院系统内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以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博士生培养为中心任务的办学实体。5年来,我们依靠着最大规模的国家科研机构,依靠着最雄厚的科学研究队伍、最高水平的导师力量、最优良的科研设施设备、最丰富的研究项目以及国内最强实力的学科专业、最众多的培养单位(研究所),举办最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研究生院在读学生达到3.3万,其中博士生超过一半,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以博士生培养为主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达到26个,博士授权学科专业达到131个,硕士授权学科专业达到136个,是全国理工科博士一级学科授权数最多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全国统一组织的几次学科评估和学位授予质量评估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从1999年到2006年,全国共评选786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各培养单位共有126篇博士论文获奖,占总数的16%,今年共有19篇入选。此外,研究生院还获得了工程硕士以及MBA等专业学位的授权。这些成就的取得,同时凝聚着全院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在这里,谨向常年工作在科研培养和论文指导第一线的老师们,向支持帮助我院办学的院外兼职教授们,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支撑服务领域的所有教职员工,致以我们深深的谢意!在今年七月份的研究生院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我们第一次表彰了387名优秀教师和5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让我们也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你们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工作的起点。在这里,你们将受到国内最好的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专业训练,你们将获得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养成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良好素质。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众多学术造诣享誉海内外、道德情操声名远播的著名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开始人生征程中一次新的起跑。

    同学们,当你们带着青春的骄傲和成功的喜悦踏进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时候,一定希望能在这里为走向成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曾是研究生院培养的首届研究生,今天又成为研究生院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想在表达欢迎之意之余,再谈四点希望。一、勤奋学习、追求卓越;二、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三、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四、提高品位、走向成熟。

    同学们,在今后的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里,无疑会在你们中产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分子,在你们身上寄托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你们的学长和老师,希望同学们秉承中国科学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发扬“求实、唯真、协力、创新”的科学精神,铭记“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在今后的求知生涯里,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成长为立志科教兴国、创新为民,具有世界眼光,勇于献身于科学、献身于人民、献身于国家的优秀的创新人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同学们成功!

    谢谢大家!

一年到头难得见到导师一面;在路上碰到学生打招呼,导师却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在一般人看来,这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对现在很多研究生来说,这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了。 近几年,我国在不断地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但研究生导师却基本没有“扩招”,导致很多导师一个人要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导师的精力毕竟有限,让他们像以前只带几个学生那样,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一点一滴地去指导学生显然不太现实。导师们很无奈:我只能尽最大努力去指导所有学生。学生更无奈:没有导师的指导,研究生读了跟没读有什么区别? 在研究生不断扩招、导师有限的情况下,导师究竟能否给学生充分的营养或者说是应有的指导? “像我们的导师李灿,他平时也很忙,但是从李老师那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仅是科研的知识,而且是学习的方法,更加重要的是,我们从他身上起到的表率作用,可以领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是日前,记者采访中科院大连化学研究所时,李灿院士培养指导的几位学生对其导师的一致评价。 关怀因网站无处不在 “致新来的同学:……新来的同学在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之前,先给一段时间(10~15天)与组内同学和老师交流,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倾向性意见,然后与导师讨论,根据组内实验条件和承担的项目情况,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而组内又需要发展的研究方向……大约三个月后在组内作一预开题报告,最后确定下来研究课题……” 新学期开始了,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迎来一批新同学。这是李灿院士给全体新同学用笔工整写下的一封信,信不是发到每个人手上,也不是李灿院士当面读给大家听的,而是贴在了实验室楼道的“科研与学习角”上,并且发在了“李灿研究组”的网站上。 点击“www.canli.dicp.ac.cn”网站,便可看到“欢迎光临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组!”的字眼。 “这个网站是李老师与国内外学术界,包括与我们在内的'朋友’进行沟通的一个很好的窗口。”李灿的学生、曾做过这个网站网管的韩涤非向记者介绍。以李灿的名字命名的该网站是2000年、2001年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届同学的努力,网站已经建设得比较完善了,主要包括学术板块、新闻板块和文化生活板块三大部分。学术板块主要介绍催化小组的研究内容、发表文章、实验设备、学术奖励、信息资源等情况;新闻板块主要包括最近的相关学术会议新闻、催化组内的新闻、学术活动等;文化生活板块把催化小组举办的各种文化生活情况、李灿院士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汇聚在了一起。 “李灿院士鼓励我们办好这个网站,他经常说,现在做科研跟以前不一样了,要建立一个open的科研环境,我们不但要走到外面了解人家,更要让国内外的同行了解我们组,这里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窗口,就是要把我们的风采展示出来。”韩涤非说,李灿非常关注这个网站,他在实验室的时候,一天访问网站的次数在10次以上,即使外出办事他每天也会打开网站看一看。李灿对学生说的经典语言、推荐给学生看的重要文章,几乎都可以在网站上看到。 “有了这个网站,李老师对我们的关怀无处不在。”李灿的学生贾国卿说,虽然李灿工作很忙,但是即使不在学生身边,他对学生的关心、与学生的交流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得到开展。李灿的小组继成功承办2005年度中荷战略合作研讨会之后,现在又开通了中荷战略联盟子网站,广开言路。 网站上“毕业及博士后出站人员”赫赫在目。李灿那些已经毕业离所的学生,即便远隔了千山万水,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来了解他们曾经工作学习过、曾经朝夕相处的研究组的情况。李灿的学生刘美英说:“我一度被派到国外的美国橡树林国家实验室进修,那时候我几乎在每天中午,都会一边吃饭一边看我们这个网站,好像看校友录一样。每次登录到这个网站,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方法比手把手地带更有效 上了研究生后,一般不用像大学本科生那样每天都去上课,也不会有人天天在身边指导,很多学生往往会感觉很盲目,不知道该怎么开展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几年的研究生大好时光很容易就在迷茫中挥霍了。 在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几位导师总共带有50多位研究生,作为大家心目中的“总舵手”,要让李灿院士对这50多位研究生每个人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同样不太可能。事实上,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指导和训练,也并非一定要“手把手”“一对一”地教。教学生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教会学生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实比“手把手”地带更有效。 从李灿院士致新生的信中就可以看出,他把找准“研究方向”和确定“研究课题”,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他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之前,既要跟组内的同学、老师交谈,也要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然后“根据组内实验条件和承担的项目情况,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而组内又需要发展的研究方向”。磨刀不误砍柴工,确定好了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学生在今后所要思考的问题,就只剩下如何去把研究课题做好了。 李灿总是把研究室的学科布局比喻成下围棋,他跟学生聊天时经常讲:下围棋必须眼光远大,别看现在布点的时候有些棋是“闲棋”,好像对未来的作用太遥远了些,其实那都是战略上的布局谋篇,在将来的作用中就会凸现出来。 每个星期李灿会给各研究小组召开一次组会,每小组一个半月轮一次。他非常重视这个组会,每个星期都会想方设法参加。在组会上,学生会把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供大家一起讨论,在讨论中碰出火花。李灿则会给出指导性的意见。“李老师常常是下了飞机就往会上奔,在机场就打电话让学生等他一下。”贾国卿向记者介绍,有一次李灿从兰州回来已经晚上10点多了,直接从机场赶到实验室给学生开会。有时候他还会饿着肚子,陪着学生开小组会开到晚上11点。 在2004年的第十三届国际催化大会上,李灿荣获国际催化奖,并当选为国际催化理事会新一任副主席,是亚洲第一次在国际催化理事会上出任副主席。李灿由于其在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表征方法的研究领域中所作的贡献,获得了2005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而2005年中科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小组魏春英博士后名列榜上,研究课题为“药物与G—四股螺旋相互作用的激光共振拉曼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 李灿的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6个研究组,该实验室多年来硕果累累,可谓师尊生亦荣。 指导学生不仅仅是科研 “请大家有时间浏览这篇文章。作者心情复杂,印证了'海归派’的一些感受,但无论是否海归,有爱国之心就足矣。”这是李灿院士写在一篇《陈丹青:海归派的羞耻与责任》的文章上的一句话,这篇文章就贴在李灿实验室门口的“科研与学习角”。在这个园地上,还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有李灿笔墨提示的文章。 “李老师经常给我们提供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李灿的学生刘鹏向记者介绍,这些小故事都是李灿平时看书看到的,觉得对学生有启发作用,他就会把这些文章推荐给学生。学生还会把这些文章放到“李灿研究组”的网上去,让所有浏览这个网站的人都能看到这些励志的文章。李灿甚至会推荐一些自己的书给学生,并且做一个图书“外借单”。 李灿常说“用生命做学问,用心血写文章”。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科研和学习方面,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才是对学生真正终身受益的。学生王秀丽介绍,李灿诠释的一番话让同学们感触颇深,“我不一定苛求你们毕业后出去都能够成为名教授,但是你们学的做人做事的方法,是必须一辈子都管用的。研究生这几年,不仅科研水平要提升,做人的各方面品行更要提升。” “做人要诚恳,做事要认真”也是李灿常说的一句话,而他自己更是这方面的表率。在实验室里,李灿几乎每天都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他非常朴素,“那双鞋冬天穿、夏天穿,我几乎都看他穿了两年,数得过来的几套衣服轮流穿”。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形中受到他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慨万分:跟着这样的老师,不用心就会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在“李灿研究组”网站上,可以看到很多李灿和学生一起相伴出游的照片。小组每年至少要组织四次活动,李灿院士都会尽可能参加。比如今年三八节,李灿就把全体女生和女职工召集在一起,给大家讲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故事,也讲他出去开会时认识的一些著名女科学家的成长经历。 每年春天,李灿还会和学生一起参加踏青活动,“滨城之春,不让江南。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之际,远足踏青,适值其时。至若春和景明,碧波万顷,波澜不惊,花香徐来,清风畅怀。山清水秀,入目皆景,览物之情,不亦乐乎。”看到小组网站上这样“煽情”的话语,谁能不动心? 每周还有一次爬山活动,“有一年的冬天北风特别凌厉,户外活动必须穿上羽绒服,我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还坚持爬山,上山之后我们才突然发现,这里的风景其实特别好,树上挂满了晶莹的冰锥子,非常的漂亮,我们都惊喜地跳跃欢呼起来。”韩涤非同学说着不由地沉湎其中。 李灿对学生说,活动可以活跃研究组的气氛,也可以锻炼身体。他本人也会借此机会和学生谈心、探讨学术问题。拿爬山来说,学生有时候觉得累,想偷懒不参加,但李灿再忙再累也会坚持。他的坚持也带动了学生的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是李灿常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 “李灿老师还在山上和我们一起研究:你看这树叶为什么都是往一个方向歪?还对我们说:你看这小草今天是这个颜色,下个星期再来它又是一个颜色了,它们正在发芽生长!他就是用这种种触目可见的东西,随时启发我们不停地思考。” 大自然欣欣向荣,各种小草的颜色,既给了学生也给了李灿一道“课外作业”,难道不能给我们的导师们如何培养研究生以些许启迪? 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信 不少学生科研做得很好、文章写得很好,可是往往让他上台一站,面对大庭广众演讲,就因为发怵发懵而不行了。这可能是应试教育的一个“通病”。可是,李灿尤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刘美英说,有时候国外老师给李灿院士发的E-mail想要某个学生,李灿院士会回信把这个学生的优点很详细地推荐给国外老师。他说,“我们出去是代表中国的。” 平时,每周开小组会都是非常正式的,每个人都上去作报告,刘美英说:“我刚开始上去的时候浑身都在抖,把字都说错了不说,把河南口音都带出来了,引起人们善意的笑声,可是,现在我们不但可以把PPT做得很漂亮,中英文报告都可以做好。到李灿老师的组里,李老师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氛围,我们每个人到毕业时最少会作二十多场报告。现在感觉作报告是家常便饭。” “国外的专家到实验室来参观、交流,李老师都会给我们'撑腰’,”贾国卿说,“李老师会给我们提供机会,让我们跟这些顶尖、知名的学者作面对面的交流,他甚至还在国外学者面前夸奖我们的工作做得很好。” “我是在山西本科毕业的,当时觉得院士高不可攀,参加外国学术报告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贾国卿说:“李老师给我们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参加国际性的学术报告,今天听懂一个单词,明天听懂一句话,慢慢说,就会有长进,我现在觉得自己从一个山里娃,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里的一个分子。”贾国卿在说这席话时,自信的幸福感从她眼神中自然流露了出来。 (科学时报 2006.9.12 作者:张巧玲 郑千里 )

     

    【新闻网讯  平爱国、杨天鹏/图 记者魏沛/文
912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玉泉路园区举行,11349名研究生正式成为中科院研究生中的一员,步入他们各自的科学生涯。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教授,著名物理学家、物理学院院长陈佳洱院士,著名化学家、化学学院院长朱道本院士,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刘毅教授,研究生院资深老教授李佩等出席了开学典礼。

今年我校共招收博士5025名,硕士6324名,与上年基本持平,改变了我院自2001年更名挂牌成立到2005年,招生人数一直快速增长的趋势。邓勇表示,这代表着我校的研究生教育迎来了“稳定发展规模,提高培养质量”的新阶段,随着新同学的到来,新学年的开始,中科院研究生院正迈向新的发展进程。

曾是研究生院培养的首届研究生,现在作为研究生教师队伍中的一员,白春礼以学长和老师的身份向新学子指出:“学习始终是你们的首要任务。”他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追求卓越;追求真理、勇于创新;诚实守信,实事求是;提高品位、走向成熟。讲话全文>>> >>>

    典礼上,陈佳洱院士、朱道本院士分别致词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祝贺,希望同学们能在研究生院积极进取,求实创新,努力学习,早日成长为社会的栋梁。

教师代表过程工程研究所袁章福教授,老生代表化学研究所曾小庆,新生代表生物系李欣然,留学生代表、来自美国的Darilek随后也分别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典礼结束后,与会嘉宾到我校礼堂一层为研究生院校史馆举行了揭牌仪式。详情>>> >>>

2001年更名挂牌成立以来,中科院研究生院依靠最大规模的国家科研机构、最雄厚的学术科研队伍、最高水平的导师力量、最为优良的科研设施设备、最为丰富的研究项目以及国内最强实力的学科专业、最众多的培养单位,举办了最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在读学生达到3.3万人,博士生近一半,并拥有全国最多的理工科博士一级授权学科,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从1999年到2006年,全国共评选786篇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院各培养单位共入选126篇,约占总数的16%2006年我校入选19篇,约占当年总数的1/5

   新闻述评:研究生院的“变”与“不变”

  

 

    一向不善于写感悟类的文章,多半给人煽情的嫌疑。这次应记者团团长建议,最终还是决定写写自己在记者团一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一位坚持写博客的好友说,写作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待,我想,走进研究生记者团,挖据校园新闻、传播大学文化,也是为了给自己读研的这几年一个交待。

    
态度决定一切

    
去年入学时,加入记者团并非我本意,因为学的是科技传播专业,不得已而为之,开始的一段时间,最切身的感受是,强扭的瓜不甜。带着这种情绪工作,自然出不来好作品。出不了好作品,心情更糟糕,这样一来,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怪圈。

    
直到后来,我跟魏沛师兄一起采访,这种情况才得以改观。他绝对属于很敬业的那种,常常是抓住一个采访对象问个没完没了。我在旁边看着就有些不耐烦:问得差不多的了得了,那么较真儿干吗?后来成稿时我发现师兄的作品里多了些难能可贵的细节,文章的可读性非常强。一次在我看来再常规不过的合唱比赛,他能写成一篇故事性非常强的新闻稿。

    
态度决定一切,的确是这样,做记者就该积极主动,如果抱着例行公事的态度,无论是采访学校新闻,还是出去报道社会动态,你都永远无法写出优秀的作品。

    
时刻保持清醒

    
端正态度后,接下来的工作进展相对而言比较令我满意。用心发现,校园里还是有很多值得写的新闻。记得有次参加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的采访,我跟身边的一位中新社记者聊天,他一听我是中科院的学生,很认真地说:不错,你们做科技新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仔细琢磨,觉得他说的话还真在理儿。我们身在科学院,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各领域的专家,最先发现各领域的新闻。最值得称道的是记者团的同学来自不同的院系和专业,理工科新闻我们可以报,人文类消息我们可以写,相对比一些媒体从业队伍专业背景单一的特点,我们没有优势才怪呢?

    
向其他人学习

    
发现新闻,迅速组织采访,随后形成文字,这都需要一定的水平,基础差没关系,记者团给你学习的机会。每学期学校宣传部都会邀请中央各大媒体的优秀记者和编辑来给我们进行业务培训。

    
除此之外,学习的方式还有很多。举个例子,有次科学与人文论坛,我与中国经营报的一位记者一起候在休息室门口,以期有机会能采访演讲嘉宾。终于,嘉宾出来了,我有些紧张,问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嘉宾着急走,就随后说了句这个问题有机会我再跟你谈,随即嘉宾的秘书就用身子挡住了我,这时只见那位中国经营报的记者一个健步跑过去,问了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引起了嘉宾极大的兴趣,本来都打算离开的,特意停住脚跟他谈了三四分钟,后来我看到这个记者写出了一篇非常出色的报道,网上转载率很高。

    
其实,每次跟外报的记者一起采访,都学到很多,回来后我总喜欢把自己写的稿子与外报的稿子作个比较,每次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下次采访时及时改正。

    
大家都很出色

    
正如刚开始所说,记者团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院系,专业背景各不相同,但都很出色,每次跟他们在一起,我都学到很多。拿这次暑假我跟随博士合唱团西北行来说,随行的有三位记者,其他两位分别来自于自然科学史所和软件所。我们走访了西北的西安,杨陵,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地,一路走来,我跟自然科学史所的邸笑飞同学同住一个房间,一起采访,回来一起交流。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她总能抓住一些细节,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一点我该向她好好学习。

    
类似笑飞这样的团员很多,跟大家在一起,跟他们一起采访不仅能使业务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还能广交朋友,何乐而不为呢?嘻嘻!


     
回首在记者团的一年,自己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组织协调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里,不仅得到了锻炼,而且收获了友情!当然,有时因为负责报道,可能牺牲了一些休息时间,不过,相比自己的所得,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套用一个记者团一位团员博客里的一句话:自从有了记者团,研究生生活变得更美丽!在此,向经常给记者团指导工作的研究生院副院长隋红建老师,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牛晓莉老师,贾宝余老师,李晓娟老师,担任记者团业务指导的社科系副教授莫扬老师,以及记者团的每一位团员说声:谢谢!因为有了你们,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最后,衷心祝愿更多的同学加入记者团,在大家的工作努力下,记者团越办越好!

    (
本文作者:姜靖,研究生记者团记者,社科系05级科技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