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研究生记者团欧阳静报道〕 “据了解,‘论坛’原来叫做‘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为什么要改成现在的名称呢?”   在人民大会堂“论坛”现场,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的副理事长李惠国老师,提出了这个困扰了很久的问题。   李惠国老师的解答是:显而易见,由“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改名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不论是从报告人还是报告内容来说,所涉及的范围都在增大。我们现在不仅仅是邀请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还邀请政府高层领导来讲演;同时,我们讨论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家所研究的科技领域,而是大家共同探讨当前的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重大问题。我们的“论坛”现在的目的是为自然科学家、人文学者、以及政府官员搭建一个研究交流平台。这次报告会,我们不仅邀请了北京市市长,还邀请了两位前任外交大使,另外,西方学者也首次参加我们这次论坛。由“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改名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正是体现了我们创办的宗旨。   “两年多来,您见证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的发起、成长。现在,论坛已进入第四单元,您对‘论坛’的发展和现状满意吗?”   李惠国老师回答:比较满意。原因有四:一是报告人,“论坛”报告人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科学家中,还有人文社会学家,以及政府官员;二是报告内容,知识水平高,听众很有兴趣,受益匪浅;三是媒体广泛关注,这次一共来了40多家媒体。虽然没有对外国媒体开放,但是外国媒体多次咨询,表现了极大兴趣。这一次“美国之音”的记者,问了好几次,非常想来;四是听众对象,这一次除了来了很多学生以外,全国各地省市各界都有过来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理事会的主持下,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将会越办越好。

  〔11月5日研究生记者团尚严伟报道〕 今天,现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前任驻俄大使张德广先生,在“科学与人文论坛”做了《俄罗斯未来走向与中国和平发展》的主题演讲。   演讲中,张德广先生特别介绍: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设在北京,并不是向人们想象的那样设在上海,“上海”只是该组织的名字。   张德广提到另一件有意思的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秘书处时,要和外交部长李肇星签署一个承认秘书处在北京的法律地位的文件,使得该秘书处具有与其他国家大使馆同样的外交豁免权,期间李肇星幽默地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两个中国人签订国际文件”

  〔2004年11月5日研究生记者团李娇报道〕 今天的论坛开始之前,记者有幸见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分院党委书记陈平平。昨天清晨,她和几位同志专程从武汉赶到“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聆听大师的演讲。她兴奋地说:“这是第一次参加‘论坛’,收获不小!”   谈起昨天的演讲,陈平平书记兴奋地说自己受到很大启发。她说:“申办奥运不是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2008年奥运会唤醒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都应该努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答记者问时,陈平平书记颇有感慨地说,我们要努力培养青年一代学生全面发展。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人文素养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为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从教育的角度来看 “论坛”有着深远的意义。聆听这些大师的演讲对我个人的知识是很好的补充,也引导我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希望明年还有机会参加“论坛”,能过倾听美学、历史、文化和古典文学等各个方面专家学者的演讲。

  〔11月5日研究生记者团欧阳静报道〕 今天是“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四单元主题报告会的第二天,在报告结束后,记者有幸采访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和社会学学院院长韩震。   记者:请您谈谈您对“论坛”的评价。   韩震院长:“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从第一单元报告会到这次是第四次,我每次都参加了,应该算是忠实听众了。我觉得“论坛”办得不错,感觉受益匪浅。论坛总结有“三高”。一是规格高:它是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即现在“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倡议发起,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二是层次高:“论坛”请的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和政府高层领导,探讨的是当前的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重大问题;三是眼界高:跨越中西方文化差异,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记者:您对今天吴建民院长作的《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中欧关系》报告和张德广秘书长做的《俄罗斯未来走向与中国和平发展》报告有何看法?   韩震院长:我觉得他们都讲得不错。真要比较的话,我认为,吴院长的报告有点“虚”,而张秘书的却是“实”。具体说来,吴建民报告里外交辞令稍多些,谈到很多重要观点,可只是点到为止,没有给你答案和原因,你现在记在脑里了,也许得半个月后才恍然大悟。而张德广今天谈到很多很实在的东西,让我触动很深。比如谈到俄罗斯与中国传统文化时,提到一个问题:我们中国文化现在还剩什么?这个问题深深刺痛了我。我个人认为只剩下我们老祖宗的东西了,这样说来,我们都是不肖子孙。中国发展的确迅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物质上的腾飞,但在精神上,我们没有站起来。我们的精神更谈不上“出口”,现在反而是“精神进口”大于“物质进口”。   记者:那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做呢?   韩震院长:我们要建立起我们的“精神”,保持我们自身的文化特色,实现我们的“精神”出口。我真觉得这个“论坛”很好,中国不仅是“科学中国”,还是“人文中国”。“论坛”基本上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融会。不过,这个论坛现在影响范围还只是在特定层次上,最需要的地方往往触及不到,我们要做的是把它的理念推广出去,关怀那些最需要的地方和人。      最后,韩震教授寄语记者:中科院研究生院有很多出色的老师,一定要珍惜在这里的学习机会。作为文科学生,要学习老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扩充知识面。

  〔11月5日研究生记者团欧阳静报道〕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四单元主题报告会已顺利进行到第二天,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德广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作了题为《俄罗斯未来走向与中国和平发展》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他再三强调:“上海合作组织”不是“上海的合作组织”。   张秘书长在报告中讲到,现在很多人以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在上海,是上海的合作组织,有人写信,寄信地址竟然是:中国外交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收。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上海合作组织”不是中国的组织,而是一个国际性地区多边合作组织,是政府间的。名字带有“上海”二字,是因为最初元首会晤是在上海举行的,故称“上海合作组织”,这对于上海的发展也很有好处,是一个永远的广告宣传。上海合作组织办的越好,给上海的宣传作用越大;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家把秘书处、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现有六个成员国,并呈现扩大的趋势。上海合作组织的不断增强,不仅有利于中国发展,也有利于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