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混沌与黑暗。地球就如同地狱一般,狂风大作,浊浪排空,岩浆涌起,雷电交加。整块的岩石被不可逆转的巨力掀翻,冲向天穹,然后笔直地坠入原始海洋中那些被遗忘的、永远不曾见到阳光的深渊。

然而在这混沌中诞生了奇迹。

闪电,太多的闪电。原始大气中混入的氮化合物,在闪电的锻造之下脱胎换骨,一种又一种奇妙的长链物质被铸造出来。它们拥有完全不同的骨架、结构、形状,有些就像这个星球当时的状态一样不完美、幼稚,甚至有点丑陋;有些很复杂,并且具有对称、循环的美感。这种神秘的结构,巧合般地缔造了这些化合物钢铁般的身躯,无机物对它不起作用,海浪、狂风的物理侵蚀也不能让它改变形态。这一种种物质在严酷的地狱中存在了下来!他们就是先驱者,是生命的始祖。

然而,某种有机物的稳定存在恐怕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在结构上坚不可摧的优势。另外一些没有这么登峰造极的物质,因一种更为神秘和可怕的能力而被选择:自我复制。它们的结构决定了他们并不孤独,也永远不会孤独,因为只要提供足够的物质作为养分,以及充足的环境因素,他们就会自动诞生出更多的自己,永无止境。

此二者并没有选择自己的存在,是存在选择了它们。这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的物质,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最终存在了下去。是机缘巧合,使得地球上诞生了这两种可怕的物质,又是机缘巧合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有了可以延续的灵魂、有了强壮的肉体,生命就开始在地球上生根发芽。

当第一个细胞出现的时候,距离此过程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生命已经演化成了无与伦比的系统,演化成了为生存无所不用其极的精密机器。当意识第一次被注入到这样一个系统当中,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我们无法证明意识的存在,更无法证明意识可以脱离物质存在。意识为什么存在,是太过复杂的行为需求吗?是太过繁琐的应激动作吗?是极其巨大、强壮和灵活的身体吗?我们恐怕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在生命发展的某一段时间里,生物的自我控制和反应产生了激变。神经系统,可能于此产生。

之后,生命趋向复杂化。动物出现之后,有些动物通过群居来提高生存的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获取资源、铲除敌人。种群在竞争中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地理隔离的作用,更多的新物种出现了。之后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虽斗转星移,但往事依旧。

曾经的庞然巨兽,如今静静地躺在深深的地层之下,仿佛要向我们诉说它往日的辉煌。再强大的,毕竟是环境选择出来的,在环境的改变下也微若蝼蚁、无力回天。然而,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拥有最复杂的神经系统,拥有与宇宙同尊的智慧、创造性。人就像神一样,在创造!意识是什么?主观是什么?人为什么能改变世界?为什么一个人能塑造最伟大的塑造者——自然?

自然的丛林法则,虽然同样适用于我们人类,但是我们在使用之时,是不是扭曲了、改变了、创造了什么呢?人类的情感是什么?道德又是什么?为什么人会牺牲自己,违背宇宙中亘古不变的定律——存在?

人类,凭什么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或许这些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好奇心总能带来惊喜。某一天,我们可能就发现了它们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那样,人类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就又前进了一步。

参观动物博物馆,见到无数标本,惊讶于生物之美妙与多样;又见地球生物演进历程,有感而发,作一文——生命是一部史诗。

当我走进动物博物馆,忽然发现,这里人类已不是主角。这是一个动物的世界,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在那一刹那,鱼儿正在游弋,鸟儿正在展翅,老虎正在捕食,羚羊正在奔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标本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动物王国,我真心地希望这一切能够延续下去,生生不息。而我也知道人类的发展正在一步步蚕食着这个曾经美丽的动物王国,曾经的美正在消亡、毁灭。对于人类的行为,大自然也在缓慢而坚定地给予回击,这回击最终会将文明拖入深渊。

然而抛开情感上的偏见,让我们冷静地审视两万年来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种种变迁,这一切在自然看来,是不断侵略的历史,是不断改变的历史。文明的存在,感受着自然的波动,也改变着自然的形态。人类在对自然的不断征服中愈发骄纵,从贪得无厌地掠夺资源到无所顾忌地破坏环境,人类的傲慢像杂草一样疯长,遮蔽了望向未来的眼睛。弱小和卑微从来不是毁灭的理由,傲慢才是。

面对这自然的困境,上帝无法赐予我们一艘走出困境的诺亚方舟,人类只有依靠自己,依靠科学。漫长的历史使我们懂得了很多,我们不会不知道发展虽然缓慢,进步的道路固然常常中断,但从未有过终止。是的,探索,正是秉持科学信念的探索,支撑着人类走过了生命发展的光辉历程。今天,也唯有科学,才能引领我们走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困难面前,许多人想退缩,想放弃科技的进步,想回到原始的蛮荒时代,他们拒绝科学的发展,认为是发展破坏了环境,异化了自然。然而我想说,这种幼稚的观点就如同将战争的罪恶归于原子弹的发明一样愚昧无知,科学是一种工具,达成怎样的目的取决于它的使用者,而非工具本身。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一个更强大的工具出现时,不可避免地将增强其对自然的掠夺,然而,当我们的科学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合理的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时,深怀科学自信的我们,就能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奏。

没有人告诉我明天的人类会怎样,明天的地球会怎样,但我知道,只要我们胸中那颗渴望探索的心不死,只要我们高高树立的科学信仰不到,人类社会将沿着螺旋形的轨迹走向可持续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旅行是最好的学习。”
                                                                 ——题记

经历了四十多个小时旅途的奔波,终于,我们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一个让我找到方向、坚定理想的地方,让梦想起航的地方。

从大山深处来到首都北京,从山清水秀有蓝天白云的云南大理,来到气候闷热、夜晚再也看不到星星的大城市,从高原到平原,在火车上经历两天两夜跋涉千里来到国科大,我们坚定前行,只为追寻自己儿时就有的梦想——成为一位科学家。

说实话,成为一位科学家,为社会做出自己贡献的梦想,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曾动摇过很多次。年幼时,懵懂的我天真地执着着;初中时,在世俗的带领下自己也变得越来越现实,“现实”在无数次地告诉自己科研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于是,我动摇了,上了高中,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报志愿问题,我彷徨了。究竟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还是适合自己的,又或是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呢?是这次的夏令营科学之旅给了我答案。

学术会堂中马校长的讲话,让我受益匪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旅行是最好的学习。”我们应忠于自己的兴趣,追寻梦想,我们在路上!院史馆那满满的各类图书,也极大地震撼了我。还有神奇的纳米科学,趣味盎然的物理演示实验,也让我感受到了科研的乐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动化所的机器人表演和神奇的3D打印,那是创造的力量!鸟巢、水立方和奥体森林公园,以及国家动物博物馆那多彩的动物世界,也让我流连忘返。对航天十分感兴趣的我,对“探月报告”也印象深刻。至于正负电子对撞机和风洞实验,那对我的震撼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可无论参观了多少神奇的研究所,也无法替代来夏令营第一天到马石庄校长办公室的参观。那是一间不大的屋子,长长的书柜里全是书,旁边还放着几大箱刚刚托运来未开封的书。作为一位物理专家,他的书却不仅限于物理,书柜里不仅有他中学时认真做过批注的课本,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欧洲史》等书。记得他说过:“学物理的人一定要学历史。”我瞬时意识到了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看着那满满的书,看着书柜上方陈列着学生送他的各种飞机战舰模型,听着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并不是他作为一位校长的高高在上与遥不可及,而是一位父亲对于孩子满满的爱意。他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幽默风趣的邢志忠老师,非常生动地为我们作了《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有多重》的讲座,是他,极大地提升了我对物理研究的兴趣与向往。他告诉我们“The best way to have a good idea is to have a lot of ideas。”想法,是一个人创造力的体现,我们应该敢想并且多想。灵感离不开联想。邢老师曾用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来阐述一种科研心理学,“也许你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如果你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将会经历很多的失败,才有很小的可能与机遇获得成功。那么具有乐观的心态便是非常重要的,科研如此,学习亦是如此。

一周的科学之旅,给了我太多的震撼与向往。忠于自己的兴趣,坚持自己的梦想,只要有梦,科研之路也可以如春花般灿烂。中国科学院大学,梦想起航的地方。“博学笃志,格物明德。”国科大,明年,等我回来!

从学术会堂到图书馆,每一份科技馆都震荡着我们的神经;从纳米中心到物理所,每一次实验都彰显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在自动化技术与普适计算的大海里遨游,在动物博物馆与天文所的天空下沉醉,每一次震撼都是上一代人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在这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个重担落在了我们肩上。

正如古语有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对于如今的中国而言,无论前沿科技还是传统科学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虽然已取得过旷世瞩目的成绩。但仍需要不懈的追求来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而老一辈的科学家们,通过夜以继日的工作与拼搏为中国科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时此刻,正需要年轻血液的注入,来为未来中国的科技建设添砖加瓦。一如我们,告别了高中,便将要迈入大学的殿堂,而在这学术兴盛的时代,正需要我们成为新一代的领军人物,挑起未来科技的大梁。

“我们终将知道,我们必将知道。”这是在数学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打破了人们因哥德尔不完备性理论而产生的对现有数学理论体系的怀疑与诟病,从而让人们对数学的发展重新拥有了自信。如今我也想把这句话应用于我们自己身上,无论路程坎坷与否,一旦开始上路便只顾风雨兼程,科学的神秘会吸引我们,但也有可能会打败我们。可就算一再碰壁,头破血流,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相信自己便一定会成功,因为我们终将明晓这个世界的奥秘,能阻挡我们的只有时间。

我相信,现在的我们,虽然只是幼小的苗种,但来日方长,经过岁月与光阴的细心灌溉,必将成为参天大树。正如十年磨一剑,锋刃一出,锐气便能释放出遮蔽世界的光芒。这不是神话,也绝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梦想。

跨越时间的长河,在那数据的洪流交际处,在那漆黑的深夜微光处,在那一张泛黄的纸张里,都存在着一股冥冥中的力量,推动我们的脚步,一直上升,上升到那不可见的云山之巅,

那是无数人目光所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伟大的创新家乔布斯在每次令世人惊艳的产品发布会最后,总是要向世人展现这样一幅画面:有两条路,一条是科技,一条是人文,而他自己则站在这两条路的交叉路口。这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一代又一代成功的苹果产品说明了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没有科技,人文只是空中楼阁;而没有人文,科技永远不会为社会发展带来贡献。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用这两条腿走路;说它深奥,是因为只有极少数人能道明两者之间的真谛。今天的参观,从上午的讲座到下午的面试,让我对这个道理有了自己浅显的理解,且看拙作:

一、 科学家与人文

有这样一句话,“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虽讲爱国,却也说明了一个道理:科学是客观的,是抽象的,是可以脱离国家,甚至可以脱离人类而存在;而科学家却是人,再伟大的科学家也只是肉体凡胎,看得见摸得着,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会“熙熙攘攘,皆逐利尔”,就会有自私的想法。然而正是这些科学家推动着科学的发展。所以人文情怀绝不仅仅是对社会学家的要求,更是对自然科学家的要求。从他们自身来讲,科学无坦途,到达山顶的路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磨难。著名的华人数学家张益唐在研究并发表“塔里数论”之前,当过汽车司机,当过打工人,不比你我好多少,然而正是凭着一颗热忱的心,一颗永不言败的心,他走到了最后。人文见诸科学家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激发他们的灵感,无论是想象也好,联想也好,都凭这一刻顽童般对自然的好奇,跌跌撞撞地叩响了科学殿堂的大门。很难想象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一个古怪的人,一个冷漠的人,会对砸在自己头上的苹果感兴趣。不!科学家应该首先是一个“孩子”,这点也在下午时我们同院士的面试会体现地淋漓尽致。从社会层面上来讲,一个没有人文情怀的科学家是十分可怕的,你很难讲清楚二战期间为德国造坦克的那群人是不是科学家。物理定律并不会因它是在为“法西斯”或“反法西斯”服务而攻击。导弹只是按照预定的轨迹发射出去,不知道哪里是活生生的生命,哪里是一片废墟。然而科学家却是知道的呀!他们有一颗驱动着的心脏,应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如果科技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灾难,我们情愿回到原始社会那个大家什么“科技”都不懂的时代。

二、 点燃人文主义之火炬——甘坐冷板凳的精神

某年教师节前夕,复旦大学校长向那些甘愿在学术前沿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予以崇高的敬意。在当今的中国,也许是评价机制有问题,也许是人心浮躁,聪明的中国人这么多年来竟没有一个诺奖级的科研成就,不得不让人哀叹。有一点成果不加思考,不做整理就急着发稿,急着出名,急着发财。他们殊不知孟德尔为了一个简单的遗传定律苦心孤诣地经营了十年。“上帝粒子”之父希格斯老头一生只发表了不到十篇论文,每一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却达到了惊人的700余次。大浪淘沙是真,多发表烂论文才可能会发表好论文也是真。然而这并不能成为自己内心浮浮躁躁的借口,“淘”的过程应该是自内而外的过程,而绝不是靠着社会,靠着其他科学家去“淘”。“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今天上午参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听辅导员老师说,这“极有可能是中国第一个诞生诺奖的地方”。是呀,工程浩大,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却未必符合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审美。毕竟,“大”与“伟大”之间,还差着一个“伟”字。诺奖也并不都是工程浩大、动辄几十亿的项目。也许中国人的思想需要改改了。

三、 科学促进人文的发展

下午面试的时候,面试老师“有意无意”地问我们国科大这所学校与清华北大相比有哪些劣势。我很喜欢国科大这所学校,所以真诚地回答这个问题。不管怎样,在老百姓眼中,中国终于出现了可以与清北抗衡的第三所高校——国科大。虽然国科大只是一个纯理科学校,人们对它的期待却没有丝毫减弱。国外也有加州理工这样的纯“理工”学校,奥巴马总统也将自己的二十一世纪演讲定在“理工学院的皇冠”——麻省理工学院。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二十一世纪科技的重要性,飞速发展的科技也促使着人类人文认识深度的提升,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只考诗赋不说,还把堂堂正正的科技视为“奇术”。而现在,不得感叹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在感受着科技促进人文的发展。

四、 不虚此行

上午我们听了讲座《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有多重》,接着参观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下午则进行了“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一些主要的关于“科学与人文”所想到的东西在前面已有论述。今天的参观游览除长了见识、开了眼界之外,我也认为应该对当代青少年提出新的要求:既要加强对自己科学文化素养的训练,多看科学著作,多问些为什么,多思考、勤动脑;又要加强对自己人文情怀的培养,多看世界名著,多培养自己的浪漫情怀、幽默感、毅力、自信……这些素质都是科学家所必备的,也是一个优秀的高中生所必备的。若我能大体做到上面列出的那些要求,也就不虚此行了。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呀!能够通过这样一个途径,把积压在心底的一些东西慢慢地释放出来,论述一些对于“科技和人文”的浅薄认识。感谢国科大,为我们提供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