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大人们常问我‘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呀’,我会骄傲地说‘我要做科学家’,但是等我渐渐长大,再有人问我的时候,我开始怯懦了,开始用其他的话题敷衍。”来自辽宁的国科大科学营学生李之峣告诉记者,“科学营让我可以再次骄傲地回答大人们的提问了,我不会说要做科学家了,而会告诉他们,我要做一个为科学献身的人!”

在大家眼里“科学家”是个高深莫测的,让寻常百姓难以触摸的人群,“科学家”也是孩子们梦想成为的“第一职业”,为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科学家,感受科学家的工作氛围。7月22日,国科大科学营的营员们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让这批怀揣科学梦的高中生们近距离地与科学家对话,并体验科学家工作氛围,了解科学工作原理,参观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及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简称“生态环境中心”)自1975年建成以来,现设有9个研究室(机构):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组建有3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此外,还设有环境评价部、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二噁英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等。

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传说中的科学家——二噁英实验室负责人王璞副研究员,营员们把他团团围住,并不断提问。高级工程师任玉芬、助理研究员孙旭为营员们讲解了气象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营员们还亲眼目睹了各个实验室科学家们工作的过程。来自重庆的罗震宇等几位营员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前停留,一边听老师解释实验步骤,一边观察仪器参数及实验数据;江西的营员周骁俊头一回看到这么精密、大型的仪器,激动地说道:“擦亮我的双眼在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国科大科学营通过让孩子们与科学家直接对话,感受科学家的工作氛围,将原来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的“科学梦”呈现在现实中,孩子们体会到的不仅是科学的高端,更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那平易近人的一面,那热爱科学,并为自己的科研事业痴狂的一面。正如李之峣所说,成为科学家不是最终的目的,做一个为科学献身的人才是新一代的学生们应该怀揣的梦想。

7月25日上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周立军一行人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在国科大学生处处长谭红军的陪同下参观国科大科学营学生的生活及住宿环境,并与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马石庄就科学营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

周立军参观的第一站是国科大雁栖图书馆,与在此参观的科学营的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询问了学生在国科大科学营的生活情况和参观感受,还深度了解了学生参加国科大科学营的收获。一位来自江苏的高一学生表示:“国科大科学营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编程的信心!”周立军对国科大科学营带给学生的正能量表示赞许,并与学生约好:“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将来到国科大圆梦”。交流结束后,周立军就电子图书管理的问题与雁栖图书馆馆长朱怡进行了探讨。

在谭红军的带领下,周立军一行还视察了科学营学生的就餐及住宿环境。在参观学生宿舍的过程中,纷纷对国科大的住宿条件赞不绝口,周立军表示:“根本不敢想象!多室一厅的设计在保证独立空间的同时,还能使学生近距离交流,这样优越的条件也只有国外有!”

参观结束后,周立军与马石庄进行了座谈。此次科学营的工作由马石庄统一调度,在科学营期间他不仅亲自接站,还不辞劳苦连夜解决学生问题。为此,周立军对马石庄致谢,并对国科大此次承办科学营分营的高度重视表示赞许和感谢。

由北京市科协主办的科学营意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使孩子们更了解科学,对科学的概念更加具象。此次,国科大分营充分利用了中科院的科技、科普资源,通过主题参观、主题讲座、院士讲座等方式,有系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探索精神。周立军副主席表示:“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有最棒的条件、最美的环境,还有得天独厚的专家资源,科学营在这里举办再合适不过了!”

为响应“缘聚国科大,共筑科学梦”的号召,在短短的六天的科学营生活中凝聚四方学子,体悟科学魅力,国科大在此次201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科学院大学分营的承办过程中,特别加强了科学课程及科学讲座的趣味性,让科学营的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并由此爱上科学。

7月21日,国科大科学营开营的第一天,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徐惟奇为科学营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气象课——“浅谈人工影响天气”。不同于寻常的科学课那般死板、深奥。该趣味课程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简单化、形象化,大量运用动态图,为大家展示了人工降雨的原理,并介绍了飞机、高炮、火箭等作业工具与测量手段是如何有意识的影响天气的。

以生动的事例为大家将难懂的科学原理具象化,他将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人工消雨过程作为事例,告诉大家无意识的影响天气包括飞机、轮船尾迹促使地面降温。他指出,如今人工影响天气的固有核心问题包括人工增雨作业的对象、方法、效果检验等问题,鼓励在座同学一同努力去解决。在徐惟奇和带班志愿者的引导下,科学趣味课现场互动活跃,同学们争相提问,比如轮船的航线如何影响天气、云朵如何分类等等,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时间持续长达半小时。最后,更通过气象知识竞答为同学们颁发奖品,用奖励机制引发学生们积极思考。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还久久不愿离去,团团围住授课老师进行讨论。来自重庆的罗振宇同学表示:“原来科学可以如此轻松,感谢国科大能让我们在如此欢乐的氛围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学习、交流科学知识。这让我对接下来的科学营生活充满期待!”

通过科学趣味课的学习,营员们在体会科学乐趣的同时,也看到了落在他们肩上的科学任务。科学营秉承“玩转科学”的态度,为科学营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了一系列的趣味性课程、参观及讲座。

7月25日,阴雨多日后的北京终于放晴,201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科学院大学分营迎来了最后一天的参观活动。上午所有营员和领队老师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一同参观了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的图书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怀柔实验室.下午营员们在教学楼聆听了中科院院士吴岳良精心准备的宇宙学前沿讲座。

早上九点,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的朱怡馆长热情引导下,营员们开始参观图书馆。首先,朱怡带领营员们朗读了图书馆大厅墙壁雕刻的国科大校训“博学笃行,格物明德”及国科大办学理念“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并解释了这几句话的由来。随后,营员们走进期刊阅览室和流通阅览书库,感受大学图书馆的浓厚书香氛围。湖北的张博鑫同学取下一本厚厚的《环境科学》,坐在阅览室里专心致志地阅读;安徽的五个女孩从书库里找到《北大清华学生爱做的400个思维游戏》,围在一圈玩起了推理游戏。看到营员们如此热爱阅读,朱怡高兴地说道,“我们正在努力打造24小时图书馆。”

九点半,夏令营所有营员与老师、志愿者与国科大的校领导在图书馆门口合影,为这一段简短而充实的国科大生活留下美好纪念。紧接着,夏令营的营员们乘车前往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在怀柔的实验室。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带领营员们参观了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高速列车实验区。工作人员一一介绍了JF激波风洞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双向动模型试验平台的基本情况,还引导营员们观看了高铁实验中两车交会的视频。参观过程中,不远处传来巨大的爆破响声,有的营员被吓得不知所措,表现淡定的营员则告诉身边的同学:“这是做实验的声音,大家这下知道科研的辛苦了吧!”营员们一边惊叹于我国基础技术研究的先进,一边憧憬着某天能亲自参与到这些研究中。

下午两点,国科大常务副校长、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岳良院士来到雁栖湖校区,为夏令营营员做科普讲座《探索未知世界,揭示宇宙奥秘》。吴岳良从2013年诺贝尔物理奖谈起,围绕半个世纪以来理论物理研究的辉煌成就,介绍了“标准模型”粒子理论、物质间的四大基本作用力、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宇宙的起源与演化,以通俗的语言带领营员遨游最小的微观世界和最大的宇观世界。被营员称为“学霸”的重庆营员罗震宇多次主动回答吴岳良院士的问题,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吴岳良在展望物理前沿研究时,希望我国科学家和年轻的学生们充分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争取“超越标准模型、超越爱因斯坦”,主持本场讲座的学生处处长谭红军老师最后也表达了对营员们的期待:“用你们已知的知识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吧!”

讲座结束后,不少营员将吴岳良团团围住,请教引力波与宇宙线、时空关系等问题。吴岳良耐心讲解之后,鼓励他们要“激发好奇心,科学的激情坚持不懈”。

201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科学院大学分营安排的所有参观、讲座、科学趣味课、文体演出等活动,至此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来自化学所的志愿者刘芸不禁感叹一周的时间过得太快,“之前没有带过班,觉得自己不能胜任,没想到还是做到了。”这份难得的志愿者经历,也将成为她和其他志愿者一道珍藏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