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华南,可能是对此行最好的诠释。从福州站南登上列车,沿海向广州而去,一路上,我的心是无比的不安与忐忑。是啊,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任何接近梦想的举动都会让我们的内心掀起一阵又一阵波澜。而如今的脚下,就是梦想之路。

能参加华南植物的夏令营,我感到十分欣喜与激动。毕竟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研系统的最高学府,华南植物园又是中科院的四大植物园之一,其科研实力与文化底蕴在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植物园中更是跻身前列。这就是我们每一个热爱科研事业的学子的梦想殿堂。

经过8个小时的路途,我们终于来到了华南植物园。一进园门,老师和师兄师姐们亲切的笑容给予了我很深的印象。或许在一个由素不相识的人组成的大家庭里,每一个笑容都会让人倍感温暖。华南植物园便是这样一个地方,让人即使初次来到,恰如似曾相识。

夏令营的第一项内容,是一个简短的开营仪式。仪式上,各个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植物园的概况以及各个实验中心的具体情况,让我们对华南植物园的科研实力有了更充分的了解。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扎实的演讲功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科研画面。在这里,科研因生活而变得有趣,生活也因科研而多姿多彩。

野外考察是我最喜欢的一项工作,因此参观鹤山站和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让我收获颇丰。鹤山站是华南植物园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野外实验基地,其规模与成果让我们大开眼界。其实,每一项完美成果的出现,都会有夜以继日的付出以及踏实努力的奋斗,鹤山站的研究人员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塑造了鹤山站的辉煌硕果,谱写了中国生态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第五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广州市区,体验广州的人文风貌。广州是我国南方第一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有“千年商都”之称,是个非常不错的生活和学习场所。曾经有位老师告诉我:爱上一所学校的同时也会爱上一座城市。我想,这应该就是一种所谓的因缘际会吧。一次活动,让我们深深地留恋这座城市。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随着闭营仪式的开始和推免面试的完成,我们的夏令营活动也随之结束了,留下了更多的惋惜与不舍。或许我们比别人幸运,可以提早相聚在这里,或许别人比我们幸运,可以避免离别的伤痛。人生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点点的离别永远不会冲淡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反而会因为离别,变得更加惺惺相惜。现在我们只是暂时离开,因为我们最后还是要回到这里,回到这个可以让我们理想腾飞的地方,圆梦华南。

 

 

7天,7天,难舍难分的7天!青涩、赞叹、开拓、渴望、愉快、紧张、不舍,这7个词可以说是7天生活概括。但细细回想,情到深处,即便千言万语,又怎能描绘出这万一呢?

还记得14号报到的那天,由于之前没有安排好行程,所以下午5点多才到植物园,此时,广州的太阳依然“顽强地关爱人间”,进入园区,迷路了,燥热的心情自不必说。一个电话后,冯向阳学长顶着大太阳一路狂奔找到了我,随即带我交了材料,出来时,我走在他后面,猛然抬头,发现他的上衣已经全部被汗水浸透……行程安排中有前往鼎湖山、鹤山实地考察项目,宋老师和林老师一路陪伴,她们不是科研人员,基本不接触野外工作,上午过后,一直是艳阳天,温度居高不下,到半山腰时,老师已经大汗淋漓,有位同学关心地说:“老师,路还很长,不然您们先下山吧,有这边的工作人员带队,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宋老师微笑着说:“不行不行,不放心你们,我们这边准备了药品,我们走了,这么热的天,万一有孩子不舒服怎么办?再说山路也挺好走的,是吧!”周围的同学一阵安静……

在家中,父母兄妹的关爱也不过如此吧!在这里,刚来两天,老师和学长就让我感受到了一个集体、一个家庭的温暖。非常庆幸,最后一天的送别感言并不是我发言,不然真得哭得稀里哗啦。

考研之初,非常迷茫,不知如何选择学校,多位老师向我推荐了华南植物园,当时并不理解,总觉得中科院应该代表了中国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神秘地方,不过怎么没听过她招生呢?绝对比清华北大还要厉害,非常难考,而且生活绝对非常无聊。如今深入的了解之后,发现原来中科院还是相当“接地气”的:她坐落于市区,却丝毫没有闹市的喧嚣、嘈杂,芒果路、白兰路等等将植物园装饰在一片绿海之中,深入其中,仿佛置身于山野田园之间,荫凉、静谧、鸟鸣、湖光,在这样安静、惬意的环境中进行科学研究,会出许多优秀成果吧!而且这是一个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并举的地方,科研水平在全国领先。而且这里也并不是想象中的无聊,休闲娱乐活动虽不如大学多,但是各种设施却相当齐全,学生不定期也会有旅行、体育活动等……

仔细回想这七天,是多么短暂、多么愉快啊!第一天的欢迎晚宴上,大家都相顾无言,唯有埋头吃饭。最后一天的送别晚宴上,大家已是非常熟悉,一起敬酒,一起玩笑,一起游戏,谈笑间时间已经飞过了10点钟。不舍,难忘,萦绕心头,至今不能散去。不舍待我们如亲子般的老师、宿管阿姨,不舍相见恨晚的学长、同学;难忘这短暂而又弥足珍贵的友谊,难忘这拼搏向上的精神。感动竟然使我忘记了说一声谢谢。

华南植物园,且待我5月,明年这里必将是我梦想起航之地,到时,定将亲口补上这一声“谢谢”。

 

 

stageXXXBegin
stageXXXBegin

7月20日,为期一周的华植风采夏令营顺利闭营。来自全国各地21所高校的31名大学本科生参加了此次夏令营。

本次夏令营依据国家高等教育政策,为了促进生物学科领域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青年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前沿热点和产业前景,了解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文化和科研氛围。为了本次夏令营的顺利召开,研究生部进行了精心策划,积极筹备,并得到国科大资金资助、园领导支持和各研究中心的大力配合。本次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欢迎晚宴、开营仪式、学术报告、参观植物园展示区和科研区、参观鹤山及鼎湖山、师生座谈会、广州人文之旅、推免考核、闭营仪式、欢送晚宴等等。经过一周的参观学习,营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不仅见识到了植物园的独特魅力,并且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7月15日上午,夏令营开营仪式在综合实验楼第二会议室召开。主管研究生教育园副主任傅声雷研究员,代表园领导欢迎全体营员的到来并向大家全面介绍了植物园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之后,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的康明研究员、生态及环境科学中心的叶清研究员、农业及资源植物中心的魏孝义研究员、分子生物分析及遗传改良中心的吴国江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各个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及科研条件。下午,在学生会成员、植物园导游的带领下,营员们参观了植物园展示区。

7月16日,在赖老师、宋老师带领下,全体营员参观了鼎湖山、鹤山国家野外台站。鼎湖山保护区管理局业务科科长欧阳学军博士向大家详细讲解了鼎湖山保护区的地形和植被分布概况,以及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几十年来在科学研究、自然保护、科普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在鹤山,鹤山站副站长林永标老师介绍了鹤山站的历史概况和研究进展,带领营员们参观了鹤山实验样地,并初步介绍了相关样地的实验情况。经过一天的参观,营员们不仅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也领略到了秀美的岭南风景。

7月17日,专题报告会在综合实验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康明、张明永、黄建国和杨子银研究员分别从植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及农业资源等研究方向作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报告之后营员们不断提问,积极与在座的老师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7月18日,在宋老师、雷老师的陪伴下,营员们参观了广州特色景点,体会广州人文风貌。早上,营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黄埔军校,通过参过黄埔军校校史馆中的历史解说、丰富的任务油画和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物品,回顾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午,大家又来到珠江畔的星海音乐厅,不仅领略了广州母亲河——珠江的魅力,更是被音乐厅的富丽堂皇所震撼。下午,营员们怀着好奇与喜悦的心情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并欣赏到了广州塔的靓丽身姿。通过一天的游览,营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广州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风貌。

7月19日,营员们参加了各个中心的推免面试,与各个导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下午的闭营仪式上,导师代表为营员们颁发了夏令营结业证书。接着,任海书记寄语大家,掌握专业知识,投身科学研究,并欢迎大家以后有机会来植物园生活学习。营员们纷纷上台发表感言。大家表示,感谢植物园的热情招待,夏令营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科研的难得机会,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

 

【新闻链接】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心得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2-梦想刚刚开始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3-圆梦华南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4——难忘今夏华植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5——忆在华植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6——青春的契约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7——连理院中园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8——在别华植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9——总有一段时光美好得很纯粹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0——难忘之旅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1——感想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2——华植风采,我们的舞台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3——放飞梦想,扬帆起航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4——寻梦路上有你,并不孤单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5——我和华植有个约会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6——华植逐梦之旅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7——华植风采,明年再会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8——体验华植风采 感受科学魅力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19——华植初印象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20——岁月铭记时光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21——2014留声华植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22——心得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23——华植风采 与我同在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24——华植之行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25——这个暑假,遇见华植

华植风采夏令营文集26——“欢迎大家来华南植物园!”

 

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华南植物园组织的华植风采夏令营,在这炎热的七月,它就像是一缕凉爽的清风,吹拂在我们心中。在这里我们收获了好多,老师的关心呵护、师兄师姐的无私帮助、营员间的其乐融融。虽然夏令营已经结束,但在华南植物园这一周的美好又难忘的回忆会永远留在我心中。

记得刚来这时,老师们组织了一场师生晚宴,老师们都很和蔼,有些也很风趣幽默,所以在这场晚宴上,我们营员都不那么拘谨。整个晚宴师生之间、营员之间都像多年前就认识的人那样聊天,感觉很亲切。老师们也向我们细致介绍他们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小组,这让我们对华南植物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后来几天,老师们组织了两次座谈会,每个老师演讲的PPT都很精彩,我想他们一定花了很多时间为我们准备这些,尽管他们还有许多别的科研或行政类的工作需要做,这些让我们大家都很感激。

除了在华南植物园研究所内参观学习,我们还参观了华南植物园、鹤山研究站、鼎湖山研究站等科研场所。在华南植物园里,我们看到了神秘果、见血封喉、鹿角蕨、咖喱等树木,还看到了瀑布、植物间的绞杀现象,这些都是以前见所未见的,让我们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继续在这里探索它的神秘。在鹤山和鼎湖山参观中,虽然有高山需要爬,可是看到老师满头大汗的在我们前面带领我们,细心又耐心地、充满激情地为我们讲解,我们在登山途上也充满了活力。这次的旅途,让我们看到了科研工作者为了科研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的令人敬佩的高尚品质。我想他们对科研的热情和他们坚韧的毅力应该就是支撑这些科研工作者能够献身科学的力量。

在旅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黄埔军校、广东省博物馆等旅游景点,让我们体验到广州的人文气息,虽然我在广州读大学,但是这次的旅途上因为有老师们的带领、营里朋友的陪伴,所以倍感开心和幸福。最后一天在营里颁发证书时,有些同学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这里面充满了无尽的留恋和不舍,因为在这里我们收获了师生情、友情。

在这里,我还是要感谢你们!感谢老师,害怕我们被蚊虫叮咬、不适应广州的潮湿天气,为我们买来蚊帐和药品。感谢师兄师姐,接送我们,用相机记录我们营里的每一份回忆。感谢营里的成员,因为你们的陪伴,这期的夏令营我觉得并不孤单,感觉很幸福、很开心。虽然大家都已经离开了,但在这的每一份美好的回忆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永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开阔营员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祖国瑰丽的文化和科学的神奇,7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营组织二百多名营员前往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科技馆参观学习。

赏古鉴今——国家博物馆之行

上午,在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的路上,志愿者给营员们介绍了国博的展出,主要包括:《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三大基本陈列,中国古代青铜、中国古代钱币、瓷器艺术展等。到达目的地之后,营员们自觉有序地排着队伍等待入场。由于国家博物馆的游客众多,经过了一个小时漫长而又耐心的等待,营员们终于进场,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参观、留念,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营员们主要参观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它展示的不仅是中国的兴衰史,更是一段深刻的教育史,先辈们正是用艰辛和血泪开创了这条伟大的复兴之路。如今,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不仅要感恩前辈、珍惜现在,更要居安思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营员们还参观了古代瓷器艺术展、明清家具展、明清扇面艺术展等,展出的一件件精致的古器,无不体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营员们举着相机,不停地拍摄,希望能够回去与亲戚朋友一同分享艺术的魅力。

参观完后,营员们争相在留言薄上留下了自己的参观感言,购买纪念信封、邮票留念。营员们为我国伟大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值得细细品味学习,铭记历史,开拓未来,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国家博物馆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通过这次参观,营员们把科学营的“科学之行”延伸到了博物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相关文物知识,充分体会到了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科学与艺术的享受——中国科技馆之行

下午一点,营员与带队老师走进中国科技馆,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有序进入展厅。营员们认真参观了“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和“挑战与未来”等4大主题展厅,一览中外古今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层主题展厅“华夏之光”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有脚踏翻车、大花楼织机、简仪等独创发明,也有古法造纸、木板水印、拓片等项目展示。来自北京地区的三位女孩在养蚕丝织流程场景微缩模型前驻足停留,其中一位女孩在乡下老家养过蚕,滔滔不绝地向她的同伴介绍给蚕宝宝喂桑叶的故事。

二层主题展厅“探索与发现”反映里人类探索宇宙和微观物质,如运动、声音、光和电等现象,所使用的工具与实验以及获得的结果。新近出现的光影迷宫特别吸引大家的眼球,辽宁的孙禹豪同学则对展厅里的发动机很感兴趣,在问卷的“最想从事的职业”问题后面,他郑重地写下“工程师”。

三层主题展厅“科技与生活”展示了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包括家居与住宅、信息交流与交通运输、工具与机械等,营员们参观了形形色色的船只模型、车轮与轨道模型等,还将展板上的资料拍照保存下来。四层主题展厅“挑战与未来”主要展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展示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及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来自香港的营员陈梓熙和黎梓桥结伴从四层开始参观,在观看了转基因食品小视频之后,他俩为转基因投了反对票。黎梓桥告诉记者,在香港的超市能买到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油,但是他坚决不会购买,“转基因技术会破坏生态,长此以往的话以后人类还能吃什么?”陈梓熙坚决地说道。

孙禹豪同学带着他的同伴们赶上了下午一点半的液氮表演,通过观看液氮吹气球及超导体悬浮等实验,了解了液氮的神奇特性,他说到:“关于液氮的知识在课本上学过,能在这里看到现场实验表演真的很激动,如果有机会希望自己去上台操作。”带队老师孙冰艳在辽宁科技馆工作,但此次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科技馆,看到营员们开心地到处参观,跟在后边跑来跑去的孙老师也不觉得累了,“孩子们对展览很感兴趣,多看多动手,有助于他们增长知识与实践能力。”

下午三点五十,自由参观结束,营员们在巨幕营员观看了3D电影《恐龙复活》。在40分钟的影片中,营员们跟随镜头一起穿梭于新墨西哥、蒙古的戈壁沙漠和幽灵农场,超大银幕让三叠纪到白垩纪的恐龙又昂首阔步、重返地球。影片的3D效果逼真,营员们不时发出赞叹声。

观影活动结束后,营员们带着用调查问卷换回来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心满意足地踏上返回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的路程。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在参观美妙和神奇的科学展览中,营员们享受着探索与发现过程所带来的快乐,也学会了主动关注和思考未来科技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