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l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在这历史进程中,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战略任务。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创新教育,希望能给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根据和参考意见。

    【精彩论述】创新的关键是要有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校园文化要大力宣传创新型文化,学校举行的活动要以创新文化为中心。

    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动力,是生命力,是灵魂,是科学的本质。在英文中创新是Innova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是更新。第二是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是改变。Rogers Clarke 于1983在《diffusion of innovation》一书中从传播学的角度把创新定义为“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认为是新的观念,实践或者传播”。刘二中在《创新工程师指南》一书中把创造定义为“产生新颖,而且有效果的思想活动”。今天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是竞争能力,是文化,是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2l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在这历史进程中,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意识到我们需要创新,国家需要创新。才能有创新的动力,才能有政策保障和完善的激励措施。创新是个系统而复杂的理论体系,有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等。我们青年学子担负着历史的使命,要提高素质,突出对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增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共识。要建设创新国家必须创新教育,引领创新首先要引领教育。创新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特殊的作用,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教育已同样成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尤其我们研究生作为即将踏入工作岗位,可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当如何去响应祖国的号召和时代的呼唤那?我校更名六年来研究生教育事业不断深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创新教育,希望能给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根据和参考意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更多的人能够提出好的建议,积极的互动参与关于如何创新的思想大讨论当中。来启迪思维,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把握未来。创新要在各领域,无论是人文还是自然科学我们都需要创新的思维和角度来学习,来认识事物,探求真理。变者通,通者达!时代发展到这个程度,我们必须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不然就要落后时代落后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

    首先,创新的关键是要有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在研究生的培养中要深化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环节的改革,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需求考虑来激励学生去创新,营造创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根据刘二中老师的调查,人的创新和灵感在不同的生活场所出现机率有显著的差异。人在放松和休息的时候更容易有新的发现。而一直忙碌的人可能就很容易僵化,死板。所以我们要有良好的作休时间安排。学校的教学活动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思考。学生不应强调拿太多的学分,要考虑学生的精力规定学生选择学分的上限和下限。这方面研究生院还是做的很好的,但还应该有合理的选课设置,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选择。最好是针对专业差异有不同的课程设置,以减少选课的盲目性。例如交叉学科的专业设置,经典基础学科的课程设置等等要由导师的指导。一定要考虑选好自己的课程,既不能单一,也不能太偏离方向。我们要全面发展,但是也要有重点。有重点,不全面发展就会满足不了人生活的需要。虽然具体的研究只能是一个点,但是有时只有看到一个面才知道那个点最好,最有效。所以一定要有个高度!不仅要选择与专业有直接关系的,也要选择与学科和生活有关的,才能让你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减少对社会和人生的迷惑。例如我今年选择了“学习型组织和组织型学习”这门课程,感觉都很有收获。我对科研机构,尤其对中科院的组织结构,内外影响因素都有了解。同时也知道如何在组织中学习和发展组织的学习。可见选修课有时更能让你更有远见和深刻的认识。

    其次,校园文化要大力宣传创新型文化,学校举行的活动要以创新文化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和讨论,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和想象来驱动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我们要在活动中培养人的创新意识,而不是要教给人们很多创造方法和理论。有人调查发现传授的知识只有1%转化为意识,听讲的内容可转化20%,边听边看的内容可转化30%,讨论可转化50—60%,动手去做可转化75%,向别人讲述可转化90%。所以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能让更多的人有参与的机会。现在人不是缺少知识,而是少创造力和想象能力。作为研究生更是如此,我们要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就要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才能有更好的研究成果。校园文化和活动在树造人的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在家里我们在父母亲人的养育中成长的,在学校里,我们在老师和导师的培养中完善。在社会,作为弄潮儿的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建设者。父母的教育影响创新的发芽。老师和导师的教诲影响创新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的要求需要我们担负创新的历史使命。现在我们还在成长,寄托着父母的希望和祖国的复兴。作为研究生的这段日子也许是我们最后的校园生活,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需要注意与老师的配合,互动。教育的创新是交流的艺术和沟通的技巧。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个信息交流的系统,不交流信息就不能顺利传递。所以我说交流互动是一种创新的形式。简单的说,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中就孕育着创新的种子。教育是死的还是活的?是有创新的还是僵化的?教室里的情况就是一面镜子。在研究生院我们有独特的两段式教育,在教学园区的集中学习是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思想的时候,一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这段时间也是我们能不能有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知识可能不是最重要的瓶颈,关键是思想的培养,所以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还是要与导师沟通和探讨的过程中来反思,激发自己的思考。同时也发挥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导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意识的启蒙者。

    第四,创新要要把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社会,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创新成果才能被更多的人使用,发挥创新的价值。同时要学习国际的上新的思维,把自己的眼光放的更远!要有开放的态度来包容,汲取世界上创新的科技,文化以及创新的精神,把自己塑造成创新型人才,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生,我想提出几点建议,供给大家同勉

    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思维,是交流,是运动,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改善和启迪自己。创新可以在各个领域,生活的各个方面。

    每一天我们都在迎来新的一天,感受新的开始,睁开发现的眼睛,踏上创新实践的步伐。

    主动参与,把握机会。共同努力,每个中华儿女的终极价值都是一致的,每个科院学子都是未来的一部分!

    (作者:严海,中科院研究生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

     【内容提要】创新教育与教学改革、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与教育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关系十分密切。本文论述在这种形势下,教师权威的概念与以往发生了哪些变化,及其重要性。教师权威是社会所赋予教师的权力与建立在教师自身素质之上的威信的结合。本文提出如何建立现代教师权威,以满足时代的需要。

    【精彩论述】时代的变化带来的教师权威性的变化。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师权威性,应从客观的外在社会制度方面保证建立新型的教师权威性,倡导“尊师重教”。同时在内在方面有效地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把教师从教学的控制者转向教学的设计者,反思者,指导者,研究者去激励学生思考与创新,培养新型人才。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是走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新型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权威性也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看法。

    什么是权威和教师的权威?《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权威”界定为“在社会生活中靠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换言之,权威是包含权力因素在内的能使人信服的力量或威望。所谓“教师权威”,即教师由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对学生的支配力量。那么,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师“权威”有何不同?对新型教师的权威性认识对创新教育有多大作用呢?

    一、传统观念下教师权威

    传统观念的教师权威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了解教师权威性的历史变迁。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权威是一把“手术刀”,“使用它可以进行最细致的、难以觉察的手术,但它也可能刺痛学生”。 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人们家中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由此可见,教师社会地位之高,可以和“天、地、君、亲”并列。 古语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对教师的隶属关系、专制式的师尊徒卑的关系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教师面前,学生不能有主见,只能循师所授之理。这时的教师权威更多的来自社会制度,教师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学生对教师是依赖和服从。教师的权威被绝对化了,其中原因来自考举制度的威严。一千多年来,考举制度的权威地位直到被废止,一直未曾动摇过。学生只能考什么学什么。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钦定教材,是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总之,教师、教材、考试、制度等,在中国古代教育中,都是绝对的权威,好似西方世界的“圣经”,使中国后代教育笼罩在权威的威严之中,并形成为思想,积淀为观念,一代又一代,影响着今天的教育。

    传统教师权威从本质上是制度的规定,形式的确定。它的弊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采用了过度强制手段,把学生训练为被动的知识接受器,压制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书本为中心的教学保证了教师的“传道、授业”的神秘感,增加了教师约束、控制力。

    二、新型教师权威的界定

    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看法。对教师的权威性人们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和客观了。美国学者克利弗顿和罗伯特认为,教师的权威不仅来自社会制度,还来自个人因素,包括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和教师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根据卡尔·雅斯贝而斯的观点,“真正的权威来自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这种精神力量消失,外在权威也随之逝去,当权威受到损害时,那么它就会抓住强权”。我国学者张增田(2002)认为教师权威是学校教育权威的集中表现,具体表现在教师身上的“德、才、学、识” 的几个方面。换言之,教师的智慧、人格等内在因素是教师权威的重要基础。从古代到现在,教师权威正经历着“外在权威”向“内在权威”的历史变迁。这种变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其中有以下的因素影响新型教师权威:

    1.知识的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类型表现为从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到综合化的知识体系;由知识的精英主义到知识的大众化(杨玫,2005)特点。教师已经很难做到知识的唯一的代言人或“垄断者”。学生学习的途径已经不局限只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单一化而变得多元化。学习的场所也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其他的大众传媒阅读或视听大量自己感兴趣的,与专业相关的文章。通过网络交流,学生接触到除老师以外的比自己更有专业知识的人。学生在某些方面,如计算机操作等方面要强于教师。因此,教师在新形势下要改变自己的知识观以及在传授知识方面的绝对角色。

    2.教育理念的更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带有种神秘感。而目前新的教学理念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中之一就是: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与改变行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教学以学生为本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目标。这两种理念强调,教师不仅仅只能站在讲台桌前宣讲,而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做实验,到社会上做调研实践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会主动建构新的信息和更好地理解新信息。因此,现代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3.心理学的新发展

    心理学的发展使教师们看到学习、认识新事物与情感密不可分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习规律起着重要作用。当学生被一个教师的学识和个人魅力折服,这位教师的课学生喜欢上,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否则,教师的话学生不听,课不爱上,教师的权威就大大打折扣了。因此,教师的权威性也体现在教师的个人魅力,人格精神的表现程度。教师尊敬学生,爱护学生,教师较强的感召力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新型教师的权威性

    因此,通过对传统教师权威与新型教师权威相比,我们倡导新型教师权威应做到:

    1.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

    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人格精神发展不够重视,把学生看作是被改造、被控制的对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根本不能建立起平等关系。今天,一些学校里还是能看到教师滥用权威的现象。有的教师一天到晚板着脸孔,学生稍有些淘气或“不轨”,便遭到训斥,甚至被体罚。一道化学方程式或外语单词没有写对,有的教师会惩罚学生写至上百遍,声称,“让他永远记住这个教训”。类似的现象不少见。有的教师滥用权威到了丧失人格、触犯法律的地步。

    新型的教师权威应建立师生平等、互动、教学相长的基础上,把学生看作独立的、完整的、有思想的人。教师应是学生的顾问、组织者、引导者,或是“良师益友”。教师的权威凭借着内在的精神,专业学识、社会知识来与学生交往,建立自己的权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关键。和谐平等的关系既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也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质疑,并达到育人的最终目标。

    2.提倡教师专业化

    教师职业被认为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应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又是研究者,在教育和教学研究中将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教师专业化表明教师一是多功能性;二是专门性,必须经过培养和培训,取得合格证书;三是高素质性,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四是发展性,现代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使自己成为会学习的人,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教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翟淑英(2006)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教师在知识素养上要学有所专,业有所精;在思想观念上,要开放自由,兼容并包;在性格气质方面上有儒雅之气,高雅之风;在行为方式上,要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一言以蔽之:教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新型教师,那么,这些功夫的修炼非一日之功,必须是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才能具备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才能体现教师的权威性。

    3.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从社会角度来讲,我们应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提高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尤其是边远穷苦的地方,更需要国家、社会的投入与关注。增强教师工作的魅力,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行业,这是我国繁荣兴盛的保障。

    结论:

    时代的变化带来的教师权威性的变化。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师权威性,应从客观的外在社会制度方面保证建立新型的教师权威性,倡导“尊师重教”。同时在内在方面有效地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把教师从教学的控制者转向教学的设计者,反思者,指导者,研究者去激励学生思考与创新,培养新型人才。

   

     陈肃,中科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本部2006级博士生。他难以忘记的,是研一上课而又兼顾实验室任务的经历;他一贯坚持的,是科学研究应具有的创新力和洞察力。出国交流中,他体会到中国教育体制、科研评价体制以及现有文化对青年人创新的束缚;亲身摸索与经历中,他学会了对无法朝夕改变的文化、体制的适应,找到了本科生向研究生转换角色的捷径。

    用陈肃的话说,我们既然被称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对我们的最基本要求,洞察力是我们区别于外人的最大优势。”

    然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不能与生俱来,也无法一蹴而就,除去个人主观因素,还有教育体制、社会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路甬祥院长06年3月6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专访时谈到,青年人创新需具备 “三大品质”,同时还面临“四大束缚”。“三大品质”是指青年进行自主创新要具备三大品质:创新意识、求真务实、诚信合作。“四大束缚”是指束缚我国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一是现行教育体制不鼓励青年人思维创新;二是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三是市场竞争不规范导致企业家创新无动力;四是急功近利政绩观羁绊官员创新发展。

    结合亲身经历,陈肃认为“我国的自主创新,尤其是科研领域的创新,存在文化与体制两方面的问题,且二者相互渗透”。

    举例而言,“在国外一名研究生的毕业并不仅仅看学生是否发表Paper,对老师的考核也不仅仅取决于Paper 的数量,相反更多的决定因素来自于导师对自己的评价。导师会根据自己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以及所体现出的多方面能力,同时结合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独特特点,给自己的学生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并决定其能否毕业。”。相比于我国的单一化评价体制,这种评价体制不会引导学生向论文看齐,会鼓励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实际考察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都是鼓励人创新的。《大学》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明示要天天创新,而且不管做人还是做事,从里到外,统统要新。四大发明更充分的体现了前辈们伟大的创新能力。提到当下我们“闯红灯”、“无排队观念”等几件耳熟能详的不良习惯,陈肃解释说:“西学东渐后,西方文明不断地流入,可惜的是,我们在学习西方文明的时候,偏重于理性知识的学习,而对于西方文明中的感性知识或者说人文精神学习不够。在渐渐遗忘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并没有能够吸取西方文化的精髓,造成了现在所谓文化真空现象。比如,国外作研究的人都很务实,或较真儿,注重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找的东西,而国内的很多人把研究放在了'炒做概念’上。”

    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是和文化方面问题相互渗透的。当前,青年人自主创新的自信心不够强,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他们不敢、不善于提出问题,这就影响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中的深层原因在教育。陈肃感慨地说:“当前我们的教育还是灌输式的,背书、应试比较多,启发式的教育相对少。这是我们在引进国外的教育体制时,只把握了'壳’,却丢了'魂’。国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而我们却更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体系下出来的学生,数理基础可能不错,但是独立思考问题以及提出新观点的能力却有欠缺。当步入研究生阶段后,要求我们从被动接收知识转为主动学习,并在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就逐渐显现出来。我个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确实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转变过程。”。

     文化与体制的弊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作为一名研究生,如何迅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尽快完成进入研究领域后的角色转换呢?

    陈肃从自己的经历中意识到:“研究生一年级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时期。不少同学可能会觉得,研究生阶段的集中教学与本科时并无本质不同,其实不然。尽管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我们研究生院的多数课程依然是大班教学,但同学们选择课程的自由度是相当大的。根据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同时,应当尽早融入实验室大环境,参与到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中去。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师兄姐的'传、帮、带’,尽快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针对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将大大缩短研二正式进入实验室后的适应期。要敢于承受'传、帮、带’给自己的研一生活带来的压力,主动积极地接受并完成超出自己当前知识范围的任务。”

     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要想在某一研究领域有所创新,就必须把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否则结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陈肃一语中的:“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具体的说就是:“通过检索论文,尤其领域内顶级会议和期刊论文,洞察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不重复别人的工作,避免无用功;不是去'仿造轮子’,而是'研究性能更好的轮子’。尤其IT是一个更偏向应用,更open,发展变化更迅速的行业,所以要找好'领跑人’,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速度’。当然,仅仅阅读论文是不够的,因为论文本身具有滞后性,代表的是发表日期半年前甚至是一年前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够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进行直接的交流,获取他们的指点与帮助,对于推进自己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这一点,我通过参加几次国际会议后深有体会。更进一步,如果与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通过学术交流,找到了共同的研究兴趣,一起开展合作研究,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源,避免重复研究,也有助于扩大自己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记者采访手记】

    对陈肃的采访结束了,记者心中问题重重。'我更偏向于顺利毕业,还是更侧重于扎实知识?’,'我应该尽快感受实验室的氛围,还是轻松度过研一?’,'我的领跑人是谁,在向谁看齐,我应该关注的网址或期刊都有哪些?’…………

    相信所有看了这篇采访的学生,所有这样自问的学生,都会冷静地思索,也都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采访:信息学院学生会 李磊霞)

    【科研进行时启示录】

    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好每一个角色的转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对于一名尚未走入社会的青年学生来说更是不易。

    可以看出来,陈肃同学是一个喜欢思考、对自己有着比较明确的认知和定位的人,对于自己作为研究生的角色以及任务有着很清楚的认识。

    研一的时候,尽快能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变,利用研究生院所提供的良好条件,尽可能拓展知识面、夯实基础,并主动寻求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提早进入状态;研二研三时,则带着对研究生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更多体悟,跟随着“领跑人”,开始了主动探索和创新的历程。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从困惑迷茫到清醒坚定,是每个同学在求学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希望同学们的这一过程尽可能的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更多阅读:科研进行时

     在冬日的一个下午,计算所里一个忙碌而分外安静的实验室里,我见到了计算所博士刘长宁师兄。之前,要决定采访他时,我在思索,这位从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归来,计算所所长奖学金获得者,会是怎样一个人呢?他的研究经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和刘长宁师兄在计算所里一个安静的茶座间开始了对话。

    哈佛是经历而不是目的

    哈佛大学这所世界顶级的学府,是很多学子孜孜以求也未可及的一个遥远的梦。而刘长宁却幸运的与它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在这难得的机遇面前,兴奋之余的刘长宁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如饥似渴地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感受国外的文化氛围。

    谈及国内外的科研差距时,他说,无论是研究课题,科研氛围还是硬件设施,我们与国际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当然哈佛众多的科学家的互相合作,广泛的社会联系,还有国外学生超强的竞争意识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国内的科研已经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实力,政府也给予了的大力支持,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踏上研究征程的学子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该对自己国家的科研水平抱有信心,客观和冷静的分析国内外的科研现状,既不盲目崇洋,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尊,做井底之蛙。眼界开阔,创新思维,踏踏实实的做好科研,未来自然掌握在我们手中。

    哈佛生活结束后,他回到祖国,继续博士的学习,心态依然如故,在他看来,哈佛只是段经历,不是目的,今后的路还很长。

    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踏实的作风=成功

    科研之路并非一番坦途,必有曲折反复。遇到瓶颈,该如何突破?遇到十字路口,该如何选择?刘长宁给出了这样一个解答: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踏实的作风=成功。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方法保证你走了一条康庄大道,而踏实的作风则能使你在这条同样布满艰辛和诱惑的大道上拨开云雾,走向胜利的彼端。刘长宁幸运遇到了对他的科研之路有重要影响的两位导师李国杰和陈润生教授。陈润生教授对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方向有很深的了解,给了他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李国杰教授则是在方法论和研究态度上对他作了很多指点。

    刘长宁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到,具体做什么不重要,怎么寻找这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与导师多作交流,一般导师对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都有成熟的把握,导师的指导可以成为你科研路上的指明灯,避免你走弯路。其次,硕博连读的同学,在开始作科研的一年里,不要盲目的跟风,选了一个课题就扎进去做,因为一旦所选的课题是错误的或者已经消亡,这无疑将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不妨先花多点时间寻找这个方向,广泛涉猎相关资料,研读论文,读论文也不要漫无目的,来者不拒,而是选择在国内外一流实验室发表的论文,带着思考去读。常关注引导某一领域发展的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方向和成果。久而久之,就能对某些领域的动态有全面的把握,在这基础上再选择方向不会盲目了。最后,在做某些探索性领域的科研时,比如生物学,结果往往和预期有所差别,所以避免开始研究就做的面面俱到,而是前期做一些预试验或者建立大概的模型,判断可行性后,再进行深入挖掘,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风险。

    科研也离不开正确的方法论。刘长宁建议,不同的学科要用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思考方法,他所研究的领域是生物和计算机的交叉点——生物信息学,以这个领域为例,很多人习惯拿学计算机的方法来研究生物,喜欢在论文里引用高难复杂的算法和数学公式。而生物信息学这个学科产生的原因是生物问题,做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不妨多花点时间做点实在的工作,即便用的算法简单,但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足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观当今,学制的缩短,毕业的压力,都使研究成了某种功利性的行为。为了论文而科研,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刘长宁在研究生阶段之初,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但是几年的科研做下来,他逐渐意识到,做科研一定拒绝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了论文而研究决不可能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取得科研上的突破。相反,围绕研究方向多做实际的工作,有了成果后,论文也就水到渠成了。拿到博士学位后,是否对所研究的领域的方方面面都非常了解,是否在这个领域的某一方面做了一些别人没做过的并且很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能很自信的做到了这两点,这个博士学位读的才有价值。

    谦虚平和,淡定从容

    整个采访中,刘长宁师兄待人宽厚,平和友善,侃侃而谈,有问必答。说到取得成绩,他也是一再谦虚得说到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地方。在面对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重要的抉择时,无论是从选择生物学专业,到工作后再读研读博,从哈佛再到回国,这看似一个个随意而又对其人生影响有决定作用的选择背后透露出了他那份淡定从容的心态。刘长宁从没有设计过自己的人生,也从未立下豪言壮志,为自己的未来开山劈石。一切的决定都是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做出的。活在当下,就是他的生活哲学。生活的态度也决定了他在科研中采取的态度。对未来并无过分的期望,踏实的做好每个工作,才是当下的主题。谦虚的品格使刘长宁师兄从未为自己取得成绩自满过,也正是这种品格使他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好。而淡定从容的心态则使他能在周边熠熠生辉,繁花似锦之时仍然坚定自己的信念,走出自己的道路。虽然在科研之中他也曾徘徊过,尤其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前景未知,不像很多其它计算机领域那样有丰厚的回报。但是正是自己的不放弃,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我想无论是研究中还是生活中,最难能可贵的品德也是如此吧,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信念。祝愿他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文采写:信息学院2006级研究生 赵娟)

    【科研进行时启示录】

    成功,在不同的人的心目中会有着不同的标准和定义。

    作为一个学生,成功是什么呢?“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做了一些别人没做过的并且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刘长宁眼中作为一名博士生的成功。而获取成功的方法,则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但更重要的,还要有踏实的作风。

    在现今繁杂、浮躁的社会风气中,“作风”也可以解读为“心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信念”的人,无论在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都可以成就自己的成功人生。

    本专题更多阅读:http://news.gucas.ac.cn/info_www/news/columnindex.asp?columncode=h31

   
    【内容提要】作者论述了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问题。

    【精彩论述】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系列中的精英教育,我国教育发展对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知识灌输的同时,应加强其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应把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走向综合素质教育,把专业教育与综合教育融为一体,努力营造人文素质环境,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发挥高水平科研和高水平教育紧密结合的优势,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宗旨,完善研究生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

    中国科学院主要是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研究所大多数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学术创新的源动力来自于学术兴趣,而学术兴趣需要通过学术交流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来开发和强化。由于科学院主要以科研为主,因此,在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方面与高等学校相比,其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教书育人环境以及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都较欠缺。而且,由于科学发展呈现更加综合化的趋势,人类面对的许多重大的课题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加以解决,单一的学科环境,使得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以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局限。而一个人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视野如果受到限制,即使同样的聪明和同样的努力,做出的结果也会大打折扣。正像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述:为什么费尔巴哈晚年没有大的创造,就是因为他处在穷乡僻壤,不能和他智能相当的人进行辩争和交流,所以他的学术创造就沉寂下来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学科的横向联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提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所以科学教育是科学文化教育,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如果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不能交融就谈不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交融,所以科学化的前提是人文化,所以说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早已看到人文素质与文化知识的关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要取得质的提高和突飞猛进的发展,就必须有与之相应的人文素养做铺垫。古今中外一切伟大的科学工作者,他们的发明创造背后都深藏着丰厚的人文底蕴。

    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他的质能关系式E =mc2 体现了他对大自然规律的高度抽象:能量等于质量乘光速的平方。英国科学家霍金在著名的《时间简史》中,只采纳了这一个质能关系式。这个关系式又被称为改造世界的关系式,它抓住了整个宇宙的本质:物质与能量。宇宙非常复杂,决定它的物理要素很多,而爱因斯坦只用了一简单公式,便引伸出了整个世界的千变万化。对艺术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诠释是息息相通的,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对自然美的洞察力及很高的艺术修养,就很难想象出这样的方程式。

    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道德素养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常常自觉地把科学研究同整个人类的命运、前途和未来结合起来,将科学研究置于一种哲学探索之中,从而突破了“纯专家”的限制,成为具有非凡成就的大师。爱因斯坦在致力于“物质秩序”研究的同时,没有回避对人类“行为秩序”的思考,为此他进一步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特别推崇居里夫人,认为居里夫人的贡献不仅是发现了镭,还在于她的精神力量和人品,而后者正是前者得以实现的条件。爱因斯坦从切身的体验出发,主张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 “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一种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要人借着教育得到对于事业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对于人类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

    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往往是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而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其思维方式常常带有发散性、多元性和或然性。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研究就是以创新为目标,所以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大家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他们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则是从事科学研究和采取讨论课的学习方式。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采取了不同于大学的新模式: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紧密结合。研究生们可以和杰出的科学大师近距离接触,可以从优秀的科学家身上得到各种启示:提高知识创新的自信心,提高工作的方法与能力。

    一个理工科的研究生,整天在实验室里忙碌,与机器和数据打交道,脑子里面全是为什么,如果缺乏人文素质,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如果没有信仰,那工作起来岂不是很迷茫,做的不顺利,容易烦躁,引发心理疾病。若是思维局限,则视野狭隘,难以发挥创造力,做不出什么成果,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可见,人文素质的确对理工科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如果说数学是理工的基础,那么人文则是从事理工的人的基础。

    李岚清同志曾经说道:“没有一定哲学和人文知识的多方面的积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内容就很难真正理解。”要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必须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较为深刻的人生体验,要想形成科学的信仰,必须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一定的理论修养。而这些对于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讲,只有通过培养人文素质才能达到。

    科学给人以知识,人文给人以想象力,人文与科学相辅相成,互补互进。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会使一个人的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从而产生创造力。如果只是在学科范围内搞研究,时间长了,会导致思维的僵化,思想的狭隘,失去创新能力。只有人文素质提高了,做学问才会居高临下,全面透彻,融会贯通各个学科。一个单纯有丰富理工知识的学生只能成为“匠”,而不能成为“师”。要想成为“师”甚至是“大师”,必须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理工科研究生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同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多方面开拓理工科学生人文社会知识领域,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孙燕新,中科院研究生院数学学院干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