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4日,周五下午,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的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内,朱莉琪老师课题组的活动正在进行。

尴尬的开题

   
   一阵热烈的讨论之后,屋里忽然沉寂下来。大家双手在胸前交叉,往后靠坐着,摆出一付抗拒的姿势;只有一个清瘦的男生涨红了脸,身体前倾。张了张已经有点干燥的嘴唇,他终于开口说道:“这屋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利于我的观点的场。所以你们大家都反对我!”

    这名硕士研究生名叫李明,他刚刚面对课题组全体成员作完自己的开题报告。他的实验是研究儿童对于道德规则的发展规律。

    难堪的沉默中,朱莉琪提议道:“那你去叫一个别的组的同学来,让外人评判一下看到底谁对。免得你说这是‘场’的问题。”

    他立刻起身准备出去找人,若有所悟。

    大家“哗”地笑了,屋里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最后,朱莉琪派了两名代表出去请了别的同学过来参加课题活动。

    听完了双方对于各自观点的简要陈述,被“请”来的同学平静而稍带点迟疑地看着大家说:“他的看法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吧?我没有觉得很奇怪啊!”

    李明终于松了一口气。事实再次证明,真理并不总是站在大多数人这边的。导师朱莉琪认可了他的选题。

    经历过这次小组讨论以后,他可以进一步修改自己的研究方案,准备下周面对所里的专家组做一个更为严格的报告,听取各方意见。

幼儿园预实验


    当日下午,北航幼儿园。李明带领三个师妹对几个小朋友进行初步的预实验。他们采用自制的漫画图片为实验材料。为了提高小朋友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实验前/后会让他们挑选一种用于奖励的贴花——sticker。有的小女孩甚至会花十来分钟用于挑选自己中意的sticker图案;挑好以后就贴在自己额上或衣服上,欢喜雀跃。

    预实验的目的是用来检验自己的实验设计是否有效。通过预实验和可行性论证之后,王霏的这项研究才能得以展开;进而联系更多的人(心理学中称之为“被试”)进行正式实验,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撰写论文。

    每周五的课题组例会,研一的学生也要坐从玉泉路校区回所参加。通过这种小组讨论,可以学习到别人的观点和思考方法。导师的点评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大家的思考更加细致深入,从而做出更出色的研究设计。

依自己的兴趣选题


    “有试验表明,人们在看到钞票时瞳孔都会放大!”在课题组活动上,牟毅笑着说。

    牟毅是这个课题组的另外一名研三学生,毕业于重庆大学生物学院。他毕业设计的选题是考察儿童对于物理中的惯性系等概念的掌握。

    在这次实验中他要应用到一项新的技术手段:眼动仪。这个仪器可以记录人眼球的活动状况,如注视时间的长短,扫视的途径等等。他将以这为工具考察儿童的朴素物理学概念的发展规律。

    关于怎样选题,他首先表示“得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没有兴趣就会做不下去,就算勉强做下去也很难做好。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他的选题方向是受了本科时候的理工科背景的影响,但是怎样找到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玉泉路学习的一年他阅读了大量文献;回所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又看了很多资料,慢慢才将自己的研究兴趣具体化。当时他看到有好几篇论文都在做这个方面的东西,自己觉得还可以更深入地做一下,于是就选了现在的课题。

    牟毅的实验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果,用朱老师的话说是,从试验数据中“得到了一条漂亮的U型曲线”。笔者问他对此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这个哪里谈的上成就感,才做了这么一点点几乎可被忽略的事,成就啥?”

    “不是谦虚,是因为确实找不到骄傲的本钱。”

    他说所里有很多做科研很厉害的师兄、师姐。关于自己的目标取向,他说是“走到那里黑就到那里歇”,计划没有变化快。其实他也是很努力的一个人,做事认真,讲求实际。把他的态度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李明和牟毅都是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522组的三年级研究生,他们和另外5人共同在朱莉琪老师指导下从事儿童朴素心理学及行为决策等问题的研究。在这样一个民主、和谐、融洽的研究小组中,他们的研究正在顺利进行。本文所述的片断,仅是他们科研历程中的一朵朵五彩斑斓的浪花,透过这些浪花,我们希望更多的朋友看到波澜大海——中科院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成长为科学家的精神历程。

    【科研进行时】启示录

    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观点,面对众人批判的眼光,这需要无畏的勇气和知识底气。王霏开题时所遭遇的这种尴尬,心理所的每一位研究生可能都会有机会碰到。正是这样的挑战和严格要求促进了大家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

    在选题的过程中,牟毅强调了他本科理工科背景的影响和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还不到200年,是一门年轻的带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像牟毅这样从理工科跨专业的研究生心理所还有不少。那么,理工科的基础训练对于现在的科研有怎样的帮助呢?他说,主要是数据处理,实验逻辑方面的优势;本科时候习得的数学思维对于科研大有裨益。

    由于没有本科竞争,心理所为所有外专业、外校同学的报考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这些跨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思维方式。经过在玉泉路一年基础课的学习,他们在各自导师的培育指导下,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研进行时,大家都在努力中。

    (本文采写:研究生记者团 陈永香)

     田红是中科院京区物理口某研究所的一名研二学生,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生,到如今进入课题研究组,她的适应期很长,甚至还在继续……莘莘学子中,她代表了一个曾经被动迷茫的群体,中规中矩,独自等待;然而,终于有一天,她挣脱了如茧的内心壁垒,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美丽新生……

    一、初来乍到:孤独的心灵之旅

    田红的家乡位于三山一水的潇湘之地湖南,和所有由南入北的学生一样,初来乍到之时,就被北京的一切深深震撼住了。诚然,北京是美丽的首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城,是高校如云、群英荟萃的大都市,可同时其天气之干燥、冬季之寒冷、城市之驳杂也令人咋舌,再没有比北京更能让人产生离乡背井之感伤的城市了。

    用田红的话说,她就这样挥别了楚地沅水,“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失落、孤单”的感觉油然而生。田红大学时读的是鲜少女孩问津的热物理专业,虽然当初是阴差阳错调剂来的,但无从选择之下她也就认命了,“进去了之后觉得还能忍”,这一忍就是四年,既来之则安之,后来竟一直伴着这个枯燥的专业走进了中科院研究生院。

    专业没变,环境却天差地别。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大的自由,更重要的是身边卧虎藏龙、高手林立,无形中在身边形成一道厚重的压力场,她知道不能再像大学那样优容地修学分、混日子,然而真正的研一生活该是什么模样,她也不知道。

    真正看过了、走过了,再回首研一的岁月,身是忙乱的,心是迷惘的,她缩在自己的一方世界里,冷眼看周遭,有人辛苦有人闲,她自己的步子却越迈越慢、越迈越沉……

    二、研一生活:自我放逐的“幸福时光”

    再回首整个研一岁月,田红呵呵一笑,一言以蔽之:“幸福时光”是也。也许吧,某种意义上的幸福。

    田红的导师是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因忙于课题研究和各种会议而很少顾及到她,而已经习惯于被动的接受指令或要求的田红,在这种情况下被名正言顺地“放羊”了。

    没有开不完的书目,无需苦心经营师生关系,也不必参与课题研究,她“唯一要做的就是学好专业课”,然而,对于她的专业,此时她更多的感觉是“麻木”,学了那么多年的枯燥东西,对于她来说,“早已不是兴趣而只是一个任务了”,她就抱着这种完成任务的心态,中规中矩地去上课,或许听进去了,或许只是应付;其间她还出于大学时对文学的热爱加入了一个社团,目的无他,只想着“能多认识几个人吧”,于是就有一搭没一搭地参加着社团的活动。平淡生活如此这般重复下去……

    后来,北京的冬天到来了,畏于严寒,她开始逃课了,因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呆、睡觉、玩……心里不是不急的,却始终跳不开大学四年里养成的“被动”习惯,内心里总是在等待着,等待着好机会自己送上门。

    到了后期,她实在忍不下去了,主动了导师联系,导师让她去看一些以后和课题组科研项目相关的专业书,同时她还试着与一个博士师兄交流,请求他在适当的时候为她指点迷津,一切似乎有了好的改变;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依然不改“被动”习惯的她,并没有学会很多东西,师兄珠玉在前难以比肩,即使相比后来那些进课题组晚的同学,她也并没有在这条科研路上前进多少。

    心态未变,一切徒然,她仍是一只被牵着走的小羊,只不过这只小羊被划定了圈地,不必再东游西荡了。

    三、言犹在耳:“一定要主动啊!”

    研一的生活就在她的一派神游物外中过去了。又是一年金桂飘香,田红开始了她焕然重生的新学年。

    如今的田红,正式进入导师的课题组已经两个多月了,作为研究生二年级的硕士,导师开始时安排她看了些资料。然而对她而言却有着无比的意义,她感觉“似乎有了个目标”,“日子过得充实点了,知道自己要干啥了”,这种实实在在做事的感觉很让她开心。

    她也因此试着主动与导师交流,渐渐尝到了甜头;尤其令她倍感欣慰的,是她从带她的博士师兄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他的帮助下她进行了反复的自省,终于拨云见日,渐渐从以往迷茫被动的小世界中走出来了。

    后来,带她的那个师兄马上要出国三个月,她似乎又成了无人看管的小羊,理不出头绪来;而且进入课题组后才发现,她的准备工作做得并不充足,由于昔日太过享受“幸福时光”,导师和师兄安排的前期任务她完成得不是很好,又有许多新任务亟待解决,如今她似乎已经陷入恶性循环,问题扑天盖地而来,让她有些难以招架。

    隐约中她仍有些害怕,怕又被打回原形,重又陷入研一时的那种“无为”状态。但她心底更深处已经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她知道这种瓶颈期只是暂时的,毕竟以前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它们最终沉淀为一种反面教训时刻提醒着她:“一定要主动啊!”整个采访中小田一再强调“主动”两个字,她笑言这是她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之谈,故珍而重之。

    师兄曾经说过一句让田红很触动的话:“从主动到被动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反之,从被动到主动也是如此。”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从主动到被动,她用了四年的大学时光和整个研一来体验;从被动到主动,她希望能在这个学期得以扭转。

    采访手记:前途茫茫,路在脚下

    与田红的谈话结束后,记者蓦然惊觉:自己现在何尝不是在适应期中苦苦挣扎着?一年后的自己又会是怎生光景?!

    田红的被动与迷茫,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相反,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群体症候。如今的高校学子中,又有多少是目标明确、生活充实的呢?并非他们碌碌无为,只是有些瞎忙乎的嫌疑,不知前面的路通向何方,心中也没有什么坚定的信念,缩在一角枉自等待着天降大任,就这样迷糊、被动地生活着。小田的适应期也许更长一些,却也是我们每个人免不了要走的道路,其实,单纯地适应一个新环境并不需要很长时间,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清自己的心,使之乐得其所。

    田红仍是幸运的,前车之鉴犹历历在目,她终于学会内求于己,主动出击,学会低下头来看清脚下的路,一个美丽的转身,她的千里之行已悄悄开始了……(田红为化名)

    (文/ 研究生记者团 屈璐璐)

    【科研进行时】启示录

田红的故事是耐人寻味的,她涉及到的也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师生关系。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此作了大量分析研究。原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新近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杨卫院士认为,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创新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培养环境是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协同创新、和谐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过程的两大主体,正是他们之间的有效互动、充分合作,才确保了在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同时实现知识创造这一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实现。


    田红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生在和导师、同学的学术交流中“一定要主动”,对于这个“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之谈”,田红希望更多的研究生珍而重之。

    然而,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发并非仅仅如此。本科生教育更多侧重于已有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而研究生教育与此不同,它更多地体现为创新能力的教育,研究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重要。而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一年级研究生与导师一般分处两地,这种主动性显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责任心、指导方法和学术水平甚为关键。我们希望,研究生在力求“一定要主动”的同时,导师们也及时走进研究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的潜力,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创造活力。尤其是对于研一新生,导师在课程选择、研究方向等方面的指导,有助于他们走出困顿,发现方向,奠定今后科研的坚实基础。


 

 1.


    “我今年只能送自己的同学了,自己至少还得一年才能把接手的课题'搞定’。” 谈起什么时候能毕业,陈懿唉声叹气地说。

    陈懿是中科院京区生物口某研究所的三年级博士生,作为硕博连读生的陈懿,对自己几年来的科研生活感慨颇多。

   她说,自己目前做的课题牵涉到的知识,以前都接触得不太多,现在做课题很犯难,文献看不懂,一些专业名词也不明白,更不用说有什么实验思路了,看着课题组的同学积极地提问题,想方案,“自己尴尬死了。没有办法,只能加夜班补了,但还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最难忘的就是一个周末,同组的同学说好一起去吃海鲜,自己当时正在看《生物化学》,快看完了,本想那个周末赶快看完的,就随口说了句:“哎呀,我《生物化学》还有几十页了,下周吧。”大家当时都愣住了,以至于后来这成了实验室的笑料。

    陈懿说,他和同学之间的这种差距是在研一的时候拉开的。“因为《生物化学》是我们研一第一学期的基础课,也们这一组最基础的学科,就像我们学英语得先学会26个英语字母一样。”

    半年之后,陈懿的基础知识才差不多补回来了,但毕竟不如别人一点一滴的积累消化的透彻。最重要的事,这半年因为自己不懂,别人讨论时自己也不敢贸然发言,以至于使原本开朗的自己变得沉默寡言了,也打击了自信心,对以后参与课题讨论也产生了影响。

    最明显的一例就是,有一次大家在讨论一个催化反应的动力学问题,做了很多次都是零级反应,但以往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应该是一级反应,陈懿一下子就想到可能是初始浓度太大的缘故,但看大家讨论半天都没结果,谁也没提出这个问题,就想肯定不是因为这个吧,要不大家早想到了,于是就没提。大家分头找了好多资料,问了导师之后,才明白是初始浓度不同的原因。陈懿说,她当时真是想一头撞死算了:因为自己的胆怯,课题组浪费了一周的宝贵时间。

    这几年做课题也不是一无所获,但基础知识不够夯实,很难写出高水平文章,眼瞅着要毕业了,还没有发一篇核心,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没办法,再干一年吧,陈懿说,“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把《生物化学》等基础课嚼烂吃透。”
 
    2.

    田波也是三年级的硕博连读生,但是她与陈懿不同——现在马上要答辩了。对于研究生这五年,她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论生活还是科研。

    一提到研一生活,田波马上精神起来,“真的很感谢教她基础课的那几位老师,是他们给了她飞的翅膀,从他们那里她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还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实验技术,形成了正确的实验思路。”这一切使他以后的科研工作极为顺利。

    提及选课,田波笑了,说那时同学们都在打听哪门课好过,哪个老师给得分高,课选了改,改了选。她没那样,觉得还是得学点有用的,就给导师发了封E-mail,问了问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课题,征求了导师的意见,最后导师给建议她选两门学位课,她自己又以后的课题选了两门,体育、艺术等素质拓展方面也适当选了些。现在回想起来研一的生活真是充实而有趣。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类似田波、陈义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都折射着研究生们多彩而曲折的科研历程。

   3.

    2006年11月20日中午,记者在BBS科苑星空站看到,一位“走过玉泉一年”的同学发表自己一年多来的“感觉”,他说:回到所里之后,确实发现我们需要一些基础课,需要一些和科研结合的课程,不能和导师的脱离,需要和专业老师的交流。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那么你才能得到你要的,而不是上了课也没有任何想法和感觉!” 这位同学说,在有些基础课是很无聊的科目,同学们听着这些课,“只能是云里雾里,大家飘飘鼾声”。

    对这位同学的看法,有人提出置疑:“不赞同你的观点。可能各个所的情况不同, 我研究一的基础课,很多都是请本所的老师上的, 回去后对实验很有帮助。而且我比较喜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这种教育方式, 各个所的学生都在一起,也可以相互交流。”

    另一个同学说,自己对“走过玉泉一年”同学的说法不能苟同,他说,“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尤其是在中科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人人都有自己的情况,学校开课只能从学校全局去考虑。”

    这位来自物理科学学院的同学说,我们都已经是研究生了,应该有充分的自学能力。没有基础课,大可以自己去找书找资料自学,不要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要等老师来讲。物理学院的课都是比较难,都是需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才能学好的,“我研一时睡觉吃饭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除了上课,就是在自习。而且还有很多比我更用功的人。对我们来说,研究生第一年绝不是浪费时间的。”

    …… ……

 4.

    这些闪现着思辨火花的讨论,主题就是对中科院研究生院“两段式”培养模式的不同看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实行“两段式”培养方式,第一年学生要进行集中学习。这给与导师处于异地的研一学生带来许多困惑,像如何选课,如何对待基础知识的学习等,在这期间导师不在身边监督,尤其是京外培养单位的学生。选课时有些学生为了好过,不考虑以后的科研需要选了一些容易学的课程,这导致他们在做科研时基础知识不足,处处被动,很长时间进入不了状态,最终不能按时完成科研任务,无法按时毕业。那么这种“两段式”培养的问题真是无法解决的吗?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王涛研究员对此提出了很好的方案:一年级的硕士生和导师不在一个城市,沟通不太方便。但现在网络、通信都比较发达。比如,学生选课时给老师发E-mail、发短信,这些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记者评述】:笔者本人也是刚刚走进中科院的大门,刚刚经过一次秋季选课,深切感受到研一学生对选课的不同态度,大多数同学都是在征求了导师的意见之后,决定的选课科目。但还是有些同学觉得学分修够就OK了,上课不可能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的。更有甚者,有人说,师兄师姐说的,研一在研究生院就是要好好玩的,要不以后回所就没得玩了。抱着这种想法,自然不能好好学。

    对比故事中两个博士生,不难看出,研一这一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一年级的同学在选课时,要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和导师沟通,搞清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选课时有的放矢,多修些与自己课题有关的学科。学基础知识过程中要更加刻苦些,尽量多掌握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看些相关的论文,做到对将来研究方向,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最新进展有基本的了解。这样,做课题时就会顺利些,论文才能及时完成,才能及时毕业。

    总之,对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硕博连读生来说,研一有着选课、适应等诸多困惑;而对于三年级的博士生来说,早日完成学业、开拓未来的事业成为他们的期待。面对这些困惑与期待,希望更多的研究生们更好地把握自己。(文中所述同学为化名)

    (研究生记者团 王建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许是不愿提起的;或许是值得骄傲的;或许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这些多彩故事,就悄悄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科研进行时”所关注、寻找、记录的故事,是中科院研究生成长的故事,是中科院研究生成长为科学家的故事……

  【新闻网讯 记者杨晶】1121日,以“记录研究生自己”为宗旨的系列访谈活动“科研进行时”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网隆重推出,该系列首篇文章《两段式培养:研一的困惑,博三的期待》在研究生院主页发布。

 

  本次访谈活动聚焦中科院研究生院广大“研究生成长为科学家的精神历程”,弘扬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关注具体的、生动的、与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定位和特征相印证的研究生个体,力求以真实生动的语言,再现中科院研究生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

 

  本次访谈注重记录研究生们科研过程中多彩的“成长故事”,倾听研究生们的声音,关注研究生遇到的各类问题,并促进中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访谈对象大致分为“新闻人物”和“民间人物”两类。“新闻人物”,即在中科院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学子,如:一年一度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者,国际一流期刊《自然》、《科学》等杂志的学术论文作者,各类学术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民间人物”,即中科院研究生院普通的研究生。普通研究生今天的故事,虽然不足以让他们成为“新闻人物”,但他们今天的努力,正在铸造着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努力、历程,展现着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全景。

 

  访谈所关注的主题可谓是丰富多彩,大致分为阶段性问题和共性问题。阶段性问题如:研一阶段,如何适应中科院的环境,做好科研准备?在“两段式”培养模式下,如何为未来的科研打好基础?研二阶段,是怎样适应研究所的科研生活、融入科研团队的?老师和“老板”有何异同?研三,在就业和硕转博之间如何权衡?工资高就是好工作吗?博一,怎么确定科研方向?自己的方向要和导师所关注的方向一致吗?博二,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文章需要什么准备?文献读得越多越好吗?博三,答辩还是延期?博士学位值得吗?博四,导师是否存在着对研究生的滥用现象?出国做博士后还是选择国内的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共性话题如: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包含那些模式?最理想的是什么模式?遵守学术道德和尽快发表科研成果之间是否有矛盾?……

 

  访谈根据采访对象不同,还设立了两个专题,分别是针对硕士研究生的人生“硕”果,和针对博士研究生的“博”彩生活。人生“硕”果,主要收录有关硕士研究生科研生活的访谈报道。既可展现初入科研团队的研二新生的兴奋与困惑,也可纪录徘徊在择业就业岔道口上的研究生的思索。“博”彩生活主要收录有关博士研究生科研生活的访谈报道。从多姿多彩的博一生活到面对选题,就业,延期的种种困惑,全面展现博士生活的酸甜苦辣。

 

  本次访谈活动由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策划,研究生记者团具体采写,也欢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院系和学生社团采写稿件,稿酬从优(30元/千字),访谈活动到2007

按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的部署,生物系党总支高度重视,通过多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时组织师生学习《江泽民文选》,各支部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创新精神进行了专题讨论,进一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 江泽民是“三个代表”的主要创立者,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就要学习他的集大成之作——《江泽民文选》。8月15号,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指出,《江泽民文选》收入了江泽民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江泽民文选》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教材,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同学们认为《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对如何应对国际日益变化新形势有系统的阐述,意义重大,值得认真学习。党员们谈到,江泽民任职期间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康,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些优越的外部环境对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有很大帮助。 同学们就《江泽民文选》中涉及到的“创新”这一重要主题,选取了不同章节进行了集中学习,如《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演讲》、《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加强技术创新》、《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鼓励原始性创新》、《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等等。并结合自身实际,探讨了关于科研工作应该如何展开,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学子应该如何发扬创新精神等话题。不少党员们在提到中国科研环境时认为,我们应该戒骄戒躁,怀有社会责任感,发表论文不是“科研”的为唯一目的,将科技成果转为化为生产力迫在眉睫;从事应用研究的,要做到服务社会,从事基础研究的,要踏踏实实,不追名逐利,发扬一个当代科技工作者严谨求实的作风。 同学们进一步意识到: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品格,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学会信息获取,知识的综合。使自己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宽广的视野、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超强的实践能力,面对海量信息具有选择和辨别的能力。在中科院这个平台上,力争为我国的生命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生物系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