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为了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发展经济基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曾下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述。时至今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日后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创新则是科技发展的生命所在,纵观历史,无论是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当今的信息革命,无不饱含着创新的闪光,正是这些创新才使生产力有了重大的变革,引领了世界发展的前沿。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成为我党在新世纪所做的一项重要部署。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创新能力就成为衡量其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更是21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值得深省的。 在中科院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里的人文环境、创新精神很快感染了我。首先是“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和“两段式”培养模式本身在创新教育方面就是个很大的创新。它充分调动了各方的资源优势,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既能保证效率,又能体现公平,使创新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实施和发挥作用。其次是独具一格地开设了夏季学期,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科技前沿,领略大师风采的绝好机会,对我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再次是老师富有灵感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以及亲身的科研经历让我感到创新的火花在我头脑中不时闪现。 1 营造创新型文化,构建创新型文化氛围。 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民主开放、思想活跃的民族其创新能力远强于传统保守、思想僵化的民族。很多中外历史也见证了这一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有力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闭关守国、故步自封则使曾经辉煌的封建王朝四分五裂,饱受凌辱。封建思想在我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儒家思想也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知识创新。所以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提高国民创新素质的重要前提。我们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乃至这次“创新教育之我见”征文活动无不是在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培养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作为创新教育的主体,在营造这种氛围的过程中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勇气。首先创新来源于生活,它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为什么对于司空见惯的现象,一般人只能烧开水,而瓦特却发明了蒸气机;一般人只会把掉下来的苹果吃掉,而牛顿却发现了万有引力。其实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关键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意识和正确的方法。其次创新需要对传统的颠覆或是权威的合理置疑,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试想,要是没有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的怀疑,怎会有两个铁球同落地的强音?没有爱因斯坦对经典力学的置疑,又怎么会有相对论的产生呢? 2 创新教育贵在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新形势下的重要目标。而创新也应当以和谐为主旋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先进的文化相适应。创新也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创新,以最大限度地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在创新教育的同时要灌输和谐的理念,这也是创新的一个导向问题,即不仅要会创新,还要正确合理地创新。我们科学院在这方面做的也不错,开设了不少的人文、社会、管理方面的公选课程,并且要求达到一定的学分。这些课程在为我们创新的时候综合考虑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不会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创新了。 然而光有这些外在条件是不够的,创新教育的主体毕竟还是我们,那么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如何积极响应创新教育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向大自然学习。 很多时候大自然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其创造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效应如果能够应用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当中,必定受益非浅。荷叶出淤泥而不染,主要是因为从微观上看,叶片表面有无数的凸起,这些凸起使得叶片既不亲水也不亲油,要是能做成这种结构的织物或是装饰品,不是可以永远不用清洗而始终如新吗?还有诸如蝙蝠的定位、青蛙眼睛、蝴蝶的翅膀、蜘蛛的丝网等等都是值得人类借鉴和学习的,这些不也正是创新的源泉吗?! 2 协同合作,做交叉研究。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已有长远的发展,传统学科经过无数前辈的知识淀积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了,虽然仍有提升的空间,但是要做出创新已相当困难,这样不少交叉学科就成为创新的焦点。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正是目前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即形成所谓的大科学。但是对于某些单一学科出身的学者,要搞交叉学科就不得不再从新学习另一学科的知识,这无疑从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不合算的,也是为什么现在学术界很提倡协同合作的原因了。两个学科的专家走在一起所产生的思想并不一定比一个同时具有两个学科知识的专家的思想要差,甚至会更好,因为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3 辩证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 很多时候我总习惯一个人呆着想一些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省。科学上也是一样,对一些旧的观点再拿出来重新审视,问几个为什么,也许新的思路就会生成。 难道只有金属可以导电,有机物为什么不行,怎样才能使有机物也导电呢? 难道只有金属才能形成超导体吗? 半导体可以对电子作用,那么会不会也存在另一种“半导体”对光子或是声子作用呢? 静电有害,容易引起火灾,为什么不想一下怎样来利用静电呢?等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自然开阔了自己的思路,也正是这些“为什么”才产生了有机导体,高温超导,光子晶体,静电复印等等新的领域和事物。 另外重视文献阅读也很重要。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尽快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同时也可以从别人的研究工作中寻求灵感和新思路。或是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自己的创新研究,或是改进和发展别人的研究成果获得更大的创新。 4 重视负面效应,发现把握新机遇。 历史上有很多时候,一项新的科学发现或发明是人们无意识或是在错误中产生的。正是由于青霉菌的污染才发明了青霉素,正是由于过量的催化剂才产生了导电高分子,也正是由于无意中洒落的硫磺才产生了硫化橡胶。这些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运气而已,但是光有运气,没有发现的慧眼和灵感般的思索,又怎会让这些现象转化为知识或是生产力呢?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已有将近30个年头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今,创新教育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点,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和后盾。在我们科学院内,创新之风正悄然兴起,并且我相信借着这种良好的势头,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获得更多创新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丁 涛,中科院研究生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科技界的迅速发展,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全面展开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明确了科学院科技工作的方向,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承载起了改革和创业的双重责任;同时,作为培养研究生的重点单位,中科院系统的创新教育工作是知识创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应地,“创新教育”便成了知识创新工程不可缺少的“保驾护航员”。 创新教育事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是科学技术与时代精神融合的过程,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过程。它不仅需要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而且需要及时的、多方面、多渠道的拓展思想和理念。在研究所的创新教育中,除了学习和科研工作外,还要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和爱国主义精神等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创新氛围,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大连化物所作为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在实施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将创新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在开展教育时,不仅吸取、体现了科学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院风的精髓,而且提出和发扬了“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所精神”,从而使得创新教育逐渐走向合理与完善。 在开展创新教育事业的过程中,所里的人事教育处和研究生会紧密围绕着中心任务和本职工作,适时提出了规划和措施,发挥群众组织的教育职能,调动起积极因素,营造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创新教育环境;各研究室之间的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催化论坛”等学术报告也成了“化物所三期创新工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所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亦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院工会和研究生会组织的运动会、文化广场活动、组织科研人员观看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以及乒乓球、篮球、足球比赛等,得到广大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支持和热烈响应,在不知不觉中向“创新教育”已开始大跨步前进。 具体的讲,大连化物所在创新教育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开展了各项措施: 一、 构建合理、高效的教育机制,保证研究生基础教育的顺利开展。化物所的硕士课程都依托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部,组织全体研究生进行基础课的学习,博士课程则主要由研究所的一批高素质的专家导师进行授课和讲解,其间穿插一些国外学者的专业学术报告等,使得研究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了解许多从事科研的方法和准则,从而树立起科技创新价值观。 二、 弘扬化物所精神,凝聚广大导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力量。不同研究室之间通过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研究室的交叉学科合作,建立起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依托的学科发展平台,形成了各学科之间的良性合作发展的局面;比如,我所的催化和分析学科是传统的强势学科,一直以来都走在科学研究的前沿;近年来,有机学科和精细化工专业于催化、分析的带动下也异军突起,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许多高水平论文。 三、 加强职能部门与研究室之间的互动关系。职能部门与研究室之间是一个管理与被管理、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关系。我所的行政职能部门和各研究室之间关系紧密,日常事务进行沟通迅速及时,并且每个研究室都分配了一名行政人员协助研究室负责人管理学生和职工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借助于研究生会与各研究室的研究生分会,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特别在申请专利、发表论文和签订项目等方面,各职能部门都能做到及时、周到、热情地和实验室相关人员共同商讨以解决问题,从而使得研究人员在申报成果方面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 开展素质教育,营造良好和谐的文化氛围。以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情怀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涵。我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创新教育的工作聚焦在培养高素质研究生和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上。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报告会,明确了我所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确立了具有我所特色的创新理念,形成了具有特色和传统优势的创新教育体系。另外,我所多次组织全所职工和学生进行文化理念的学习和交流,聘请了一些知名教授,如何祚庥院士等来所进行人文、科技等方面的报告,受到了不错的反响和效果。总之,通过园区文化的建设,达到物质的外观表象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以促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创新教育也应该被赋予更多、更新的内涵。当前,知识创新工程正处于向“创新跨越,持续发展”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国科学院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同时,也对创新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大连化物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和落实了“以人为本,创新教育,综合培养,不断提高”这一新的科技教育观,使得创新教育工作能更上一层楼。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连化物所的知识创新工程将在创新教育工作的“保驾护航”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作者:仝新利,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管理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采取新思路、新举措,与时俱进地推进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是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 研究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处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年龄 、阅历 、学习方式 、知识结构 、心理素质及经济生活等方面 ,都有着与本科生不同的特点。 (1)在生理与心理方面:研究生的年龄多在 22—35岁之间,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工作经历,并已有家庭。从心理发展阶段来看,大部分研究生已处于青年晚期或成年期,他们个性发展基本或已经成熟,心理需要趋向较高层次的成就需要,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从社会期望看,人们要求研究生承担比本科生更重的社会责任,要求从研究生中产生出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在学习研究方面 :研究生在学习研究方面有四个特点 :一是人员分布较散。二是学习压力较大。三是创新要求较高。四是师生关系密切。他们大多自进入校门开始就跟随导师学习、研究,是导师的得力助手,受导师的影响较大,独立性 、自主性较强。(3)在生活方式方面 :研究生在刻苦攻读学位,完成学业的同时,必须面对家庭 、婚姻和经济生活的实际状况,思考现实问题。首先,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不愿再依赖家庭的资助来满足自己在学习、交往、恋爱中的经济需要 ,但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消费水平相比,国家给予研究生的待遇相对较低 ,使得他们中部分人无法在经济上完全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其次,由于研究生在年龄、社会阅历、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学科专业上有各种学科门类和专业 ,在培养上有博士 、硕士 、硕博连读 、提前攻博等多种类型和层次,大部分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以个体劳动为特征。因此,研究生的人际交往和交流机会较少,在生活方式上具有更大的个性差异。 二、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研究生心理复杂变化认识不足 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难度。与本专科生相比,研究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地域区分来看,考生来源于世界各地,遍布天南海北;从年龄及婚姻状况来看,年龄差异悬殊,有的结婚生子,有的还未婚;从工作经历来看,有的有较长工龄,有的则刚大学毕业。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得他们的思想比本科生更为复杂。而在人们心目中,认为研究生是成年人,高等教育的佼佼者,就业不用担心,在社会上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角色。实际上,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招,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已变得日趋突出。目前研究生的经济来源,绝大部分不再依赖于父母,但是面对即将来临的毕业,研究生普遍心理波动非常大,行为上表现为急功近利,重实利,轻学业等。而这些变化并没有被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很好地认识和引导,具体表现在人员配置、经费落实、心理咨询配套等方面。由于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和教育管理部门规模的相对停滞,研究生的心理复杂变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体制不健全 在研究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主要根据学业需要开展工作。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快速扩大,每名导师所带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导师教育虽然仍然是最直接和主要的途径,但导师的主要工作和精力应放在对学生学业的指导方面。面对研究生群体的多元化和规模化态势,如果没有专门的学生工作队伍,对研究生群体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道德水准等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端正,必然会造成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管理措施不能有效的落实,突发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以致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局面,进而最终会影响到研究生的全面成才。所以研究生专职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队伍的问题和管理体制转变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问题 研究生党员比例较高,但发挥作用不明显,党支部没有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失去了基层着力点。由于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没有实效,造成研究生党员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党员意识淡泊,党性观念不强,原则性不强,缺乏组织纪律性,联系群众不够;党员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不够,党员队伍缺乏凝聚力,不能形成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对党员的理论教育、管理工作薄弱,党员自我要求放松。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重在落实,而基层党组织是落实的关键,因此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 三、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根据研究生的特点,研究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必须首先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要着力于提高研究生社会化程度与心理意识发展水平,启发研究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完成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关于发展个性的需要。其次,研究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必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也日显突出这就是研究生生活和成长的现实环境,也是每个研究生必须直面的、不可回避的现实。同时,研究生学习时间较短,且一般采取导师指导、自学为主的方式,独立意识强,生活、学习、科研及实践等活动相对分散。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和求新、创新意识,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欲望和动力,但是团体协作意识不强,学习 、生活和就业压力并存 ,因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独特性、复杂性和紧迫性,一定要针对研究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政治思想工作,来达到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的目的。 (二)根据当前研究生教育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的专业指导工作。 根据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大小,统一指导思想,明确设立研究生工作部或思想教育科,同时要建立一支研究生专职管理队伍,包括专职管理人员、心理辅导师、研究生导师、班委会等。心理辅导师应深入到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心理咨询讲座等,对研究生的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及时进行疏导和化解,这样形成教育管理干部、导师、研究生职能管理部门三方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在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导师的作用,由于现实因素,研究生长期跟随导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毕业论文创作,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多层面的。研究生的学风、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甚至研究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与导师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顺利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正确处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利用环境育人的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研究生的思想行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并能对广大研究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有形或无形的约束作用,因此为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针对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应举办多种校园文化活动,诸如举办校园文化节、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科技下乡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锻炼意志和品格,增强协作和团体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陶冶情操,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管理者也可发现研究生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心理误区,即早进行指导,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中。 (四)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教育来营造育人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在校园得到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研究生学习生活 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化弊为利,及时利用网络教育这个平台,建立网络教育工作基地;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渠道引导学生消除网络所带来的诸如价值冲突、网络污染、政治分化等负面影响,可以借鉴的措施包括利用校园网络整合校内宣传媒体、开授网络课程、建立网络教育工作队伍等。 总之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和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凸现其重要性和急迫性。我们必须对那些妨碍、束缚研究生思想教育发展的观念及体制加以改革,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努力开创研究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 (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学生事务主管 马明霞)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科学院研究生也不例外。 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而传统的研究生教育观念缺乏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研究生在整个教与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采取灌输式,注重传授已有的东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本学科前沿的探索,只是一味地如同本科阶段传授书本知识。而研究生也只是满足于考试顺利过关,取得学分,缺乏进行深入学习研究的精神。 在研究生教育中,学分制在短期内会刺激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为修学分而学习,甚至在自主的选修课方面为了完成学分而选择轻松且与研究方向无关的课程,忽视了在研究生阶段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作知识储备的目的。同时缺乏对知识的积累,形成“学完忘完”的局面,学习效果很差。在这种晴况下,缺乏扎实基础知识的支撑,谈何研究问题,谈何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研究生的有些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明显不适合现代科技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如必修课太多选修课太少,流于形式的课程多,课程内容陈旧等,这些使研究生如同本科生一样把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做练习、作业上,而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和研究与创新有关的问题。 教学方法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有机的密切联系。而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研究生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把学生看成是知识接受者,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缺少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引导,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这样,研究生就缺少独立思考,更不会和教师同堂辩论。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的仍是一部“考试机器”,而这正与研究生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我国高校在研究生选拔和管理模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我国,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后,根据初试分数和复试分数的总评成绩来录取学生。这种仅以入学考试成绩作为评判一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使许多缺乏创新才能的“考试专业户”顺利过关,而那些具有创新能力而不擅长考试的真正人才却被拒之于门外。目前,国内是以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和在校期间发表文章的要求作为是否能够毕业的硬条件。由于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审阅,所以很少有研究生不能顺利通过毕业答辩获得学位。加之一些研究生急功近利,通过交纳一定费用在学术水平不高或增刊上发表文章,结果没有写出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文章,却是制造出一堆粗制滥造的文章,所以这一规定也缺乏实际意义,不利于研究牛创新能力的培养。 正所谓“一流的教师可以把二流的学生培养成流的人才,而二流的教师也可以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二流的人才”。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的创新意识是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只有置身于学科的前沿,掌握最新的理论发展动态,立足于知识创新,才能培养出在某一个专业方向的前沿有所突破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生。在目前,某些导师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同时受学术界浮躁学风的影响,不愿意坐冷板凳,在做学问上,没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精神。这对所带研究生的研究风气亦有很大影响,不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时有的研究生导师没有建立与研究生的定期会晤制度,致使有的研究生被“放羊”,无法从导师那里获取进行创新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研究生教育作为人类一种富有特色的自觉行为,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下进行的。只有进行研究生教育观念的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因此,是否重视创新观念的培养,是传统的与现代的研究生教育观念的重大区别之一 哈佛大学所以能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且有远见卓识、创新开拓精神的人才,首先在于它独特的办学宗旨和校风。 哈佛的办学宗旨是“让所有的金子在这里发光”,就是让所有学生的潜力、能力和信心发挥到极致并得以加强。哈佛的校风淋漓尽致的体现出创新教育的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冒险和创业。崇尚对事业的追求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它强调生活的富有应来自勤奋和努力,强调个人的智慧、毅力和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注重理性创新,讲求实际和办学成效。正是这样的一种办学宗旨和校风,让哈佛的学生获得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信心和方法,让一块金字真正的长久的闪耀着光辉。 哈佛大学在研究生选拔中,考试分数和成绩起主要作用的同时,还辅助以大学成绩、论文、面试、教师推荐等,最终目标为:学校精英结构内多样性的最优化搭配程度,从而使学生具有相互学习的最大的可能性,在录取工作中,它更关心的是将被录取的学生在毕业时的成就。这种制度更有利于促进更多的人的经济流动和社会地位的流动。针对社会对研究生的期望,即具有高智商和高创造性,又有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哈佛大学不断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来适应就业需求。 衡量一所大学状况的最可靠标准是该校教师队伍的优秀程度,这几乎决定其他的一切!因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吸引来优秀的学生、基金和公众的支持,并能得到国内和国际的认可。为了保证师资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哈佛大学几乎不直接从本校的毕业生中留人任教,而是面向全世界招聘教师。有些在本专业出类拔萃的教师被哈佛聘为终身教授。其他非终身的,一般都实行合同制,有效实现竞争的目的。 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据研究生的特点,其创新思维,供最前沿、最新颖的教学内容和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其创造良好的、有利于创造力形成的精神环境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哈佛大学对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应该说,启发性只是创新教育教学中所要求的原则,任何一种旨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方法都可以使用。 (张辉,中科院研究生院2006级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痴心不改二十载 今年是我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二十周年。海内外老同学正紧锣密鼓的筹备7月的“大团圆”。 准备着为母校做点什么。 为什么我们当年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研究生院?别人怎么想我不得而知。但对我来说,吸引我的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想当年,研究生院很简陋,是个丑小鸭:没有象样的图书馆,没有象样的教学大楼,有的只是“板房”; 没有象样的教科书, 开学第一天就发现每门课的教材都是个大厚纸卷儿,一看就是油印滚子一推而就的;没有田径场,你想跑步吗?那就上马路吧--出了校门一直奔西, 看到马路中央那棵老银杏树再调头往回跑,... 然而,毕业分配时,我三个志愿全填了“研究生院”。 漫步校园, 又见大礼堂。想起路甬祥院长两年前在这里,作了“百年物理学的启示”报告;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在这里 第一次听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等讲大课时台上台下的互动; 我们也曾在这里对“红楼梦”剧组频频发难:怎么竟把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丑化成那样? 搞得“红楼梦”导演王扶林下不了台。 岁月如梭。昔日演林妹妹的陈晓旭如今已成了妙真法师,眼下新一轮“红楼”海选正酣;一同留校的五个同班也只剩我一个;玉泉路--安定门,一晃就是二十二年的地铁车龄! 创新+ 特色。这就是我的研究生院情结。这就是我院之魅力。 二、创新教育之我见 十五岁上大学, 十九岁留校任教,作家刘恒的“小杨教书”把我的人生轨迹浓缩为六个字: 读书、教书、写书。 《周易》妙在它能引导人们去按变易、简易、不易的道路去自我圆成,创新教育妙在,他让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在大学讲堂上永远感觉像一首爵士乐,这首乐曲在新世纪里越发变得有个性和灵感。 1、创新教育的'定位’ 去年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大学第一堂课应是'心理学’”他认为培养心理健康、构建健全人格, 是新生入学时关键的问题。 然而, 世界一流的哈佛大学第一课则是:“把哈佛大学作为一个组织来进行分析”(这也是汤姆斯教授课前留的作业), 课堂上,师生讨论非常激烈, 最后达成共识:哈佛大学有十大特色。哈佛第一课,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定位。 2001年5月研究生院正式更名挂牌。我终于找到了感觉,一种长征路上与大部队胜利会师的感觉。名正则言顺。解决了宏观定位问题, 就有了“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有了路甬祥院长题写的八字校训:“博学 笃志 格物 明德”和白春礼院长亲自抓的数学院创新教育试点, 有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 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形成合力, 我校创新教育从此走入正轨: 新学院, 新专业, 新课程的数量与日俱增,还新增了一个重在国际学术交流的“小学期”, “2006年我院创新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活跃”。我院地位不断攀升, 跃出谷底,直奔国内高校前三名, 并向“世界一流的目标前进。” 找准定位是创新教育的前提与保障, 他能使你豁然开朗, 看清自己所在教育机构的本质和特色。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他问题迎刃而解。这也是我院更名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给我的最大启示。我院今天的定位已经非常明确: “坚持科教融合与创新教育,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努力成为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发挥先导与示范作用。”(白院长2007年新年贺词) 2、创新教育重在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 同样是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等人对今天我国的大学生深表忧虑: 被格式化的一代怎能创新?(2006年7月15日中国青年报)。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对研究生院的学生充满信心。“我们有世界一流的学生”。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杨振宁先生和被英国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的自动化所谭铁牛博士。(比较他们教过的中外学生时这么说)。 如果说当年我报考研究生院是因为这里有大师和大爱,因为导师李佩先生是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人;那么, 我选择留校任教是因为我认为这里的学生堪称一流。我爱他们的创新火花和专业多样性,独立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就连在食堂吃饭时他们都在说英语! 我一毕业就参加了在北大'芍园’进行的李政道发起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博士生项目的考试阅卷工作,再次领略到了我国学生的实力。 20年后的今天, 我依旧对我们的学生充满信心。他们的成长与天赋令人难忘。 开课第3周, 第一任香港特首董建华的秘书,香港驻京办主任,香港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聂德权先生这样写道: “我太喜欢和你班学生交流了。他们问的问题可真不少,问得有水平,有思想, 有意思”。 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法学家吴志攀教授看了我班学生关于”RULE OF LAW Story“作业,赞不绝口,写道:“我没有想到,理科的研究生想象力如此丰富!理解得非常好。我给哲学系的老师看过,这位老师是系主任,也是从西方留学回来的博士。 ...您的学生非常聪明,而且英文写得也很好,……” 3月18日我参加了在国谊宾馆召开的科学院青联常委会。 此次会议增补了年青委员,白春礼院长讲了个故事:辽宁新近出土了一颗九百一十五年前的莲子,锉掉他的角质层,将其放入水中,竟然发芽了! 从生物学的角度,一个种子要发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他话锋一转:人才成长同样如此: 离不开个人的才干,环境和机遇。青联常委要为科学院做两件事: 1)发现人才,有青年佼佼者随时增补近来;2)培养人才,并为其日后发芽,开花,提供水分,温度和适合生长的环境。 我坚信创新型人才涌现关键在教师。我的天职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领导力, 因此, 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提问, 勇于挑战权威的特质,因为创新来自勇于向保守或传统的知识挑战。 记得哈佛导师塞奇教授在介绍肯尼迪学院成功经验时坦言:“我认为我们最大最宝贵的资源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我们的学生来源非常广泛,他们的成长环境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个个身世不凡。作为老师,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精华和最亮点得以最大展现和激发; 使其非凡背景中相关的社会经历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升华;课上大家集思广益,更好的用比较分析法去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开辟新的纬度。” (“论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 他一箭双雕:既说明了一流学生的重要性,又折射出一流大学对教师的要求之高。 教学相长。我的教学实践同样证明: 真正的知识正是来自于师生们的这种对世界不断深入的了解和不断的修正。 因此,创新教育离不开一流的教师和学生。 另一位哈佛教授JOSEPH NYE在“软实力”一书中把诺贝尔奖和科技发明专利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作为“科学家的摇篮”和我国的人才高地/人才基地, 我院创新教育任重道远。 3、要做到最好,领导是关键 去年世界热卖一本书--“从好到最好”(Good to Great),这本美国MBA最畅销书把企业成败分析得头头是道,关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企业多年来业绩平平,勉强度日,而有的企业却异军突起,一飞冲天? 作者Jim Collins给出的结论是:领导是关键,领导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之成败。 前面我再三提到去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最关心创新教育这一话题的应该是大学校长。创新教育的成败决定21世纪大学的出路,西方讨论该问题时常玩文字游戏:“未来之大学”乎?“大学之未来?”乎 。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促使大学校长四处寻求出路。 去年11月, 美国政府首次组团,派出了由美国大学校长组成的十四人代表团访华。 这一历史性突破由美国教育部长和副国务卿亲自推动,美国人宣称:“这对美国的教育、 经济、外交等领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和可喜效益”。 这十余名洋校长全是有备而来,其中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就是为一个南京大学 项目而来。我同他就中美高等教育体制与合作等问题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people in the know"( 专家论坛节目)展开了一场讨论,这或许算得上是我的一个英文版的“创新教育之我见”吧(见http://english.cri.cn/)。 毕业后我几度重返哈佛。 每次都有新发现, 每次都有一种感觉--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并不遥远。尤其是就领导水平而言,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例如, 哈佛肯尼迪学院院长David Ellwood在 “院长年度总结报告2005-2006”(DEAN S report)中指出:"I began my deanship with a call for partnership, excellence ,and impact." (我一上台就号召大家要为实现“合作,卓越,影响力”这三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再看同年我院邓勇书记在我校院系建设工作研讨会上提出的“六条意见”: 1. 拼船出海, 2.穷则思变, 3.赏罚分明, 4.精兵强将, 5.取财有道, 6.争取最好。其中的三条“拼船出海;精兵强将;争取最好与肯尼迪学院奉行的三字方针(合作,卓越,影响力)有着惊人的相似。 我们的“人文论坛”也越来越具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像哈佛的一大文化品牌“约翰肯尼迪论坛”。我发现嘉宾中不乏熟面孔:李光耀,基辛格等领导人都在“约翰肯尼迪论坛”上亮过相。 当然, 看一个学校的变迁,最明显的莫过于校园建设了。 在这一方面, 双方领导人都展现了非凡的魄力和眼力:新世纪里, 哈佛在大兴土木,校园由堪布里奇市延伸到了波斯顿;我院也在扩建,再也不是当年我读研究生时的那个“袖珍”园区了, 而是一望无际的三大园区,其中最大的雁栖湖校园已于去年12月2日奠基。 因此,我院新世纪的蓬勃发展有力的证明了一点: 要搞好创新教育,领导是关键。随着我院地位的不断提升,我院领导威信也与日俱增。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05年, 在从未同我院打过交道的情况下, 在没有一个对口的公共管理学院的情况下,我能把哈佛肯尼迪学院院长David Ellwood邀请到我校来我校做学术报告“从科技精英到政治精英”。确切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