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评】践行哥本哈根承诺,需从小事做起

  • 谢鑫 高原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0-01-04
  • 994
哥本哈根当地时间12月19日下午,为期12天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结束。会议的结果是参会的194个国家没能就2012年后的全球减排行动、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达成共识,但大会对谈判要点问题通过了一份临时协议,各国同意继续展开谈判,并预期在2010年底的墨西哥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完成谈判。
 
这样的结果可能让所有关注气候变化的团体和个人大失所望,整个会议的过程看上去并不是全球人民在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下坐下来共同商讨未来的出路,反而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政治战争。会议的重心没有落在如何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更多的精力被用于私利的争夺和尔虞我诈。
 
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温室气体减排和更多的利用清洁的更再生能源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被托了经济增长的后腿。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大家都是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互相做出一些让步,能者多劳又何妨,毕竟地球是大家共同的家园。
 
也许这种说法太天真了,就像三个和尚没水吃那个经典的故事一样,明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但是对于部分人来说个人利益还是永远高于集体利益,更有甚者还可能利用这次谈判的机会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技术相对落后,发达国家理应无条件的提供最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用于全球共享,并适当的再给与一定的经济援助。位于价值链最上层的发达国家在享用完别国的资源及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后反过来指责这些国家破坏了资源与环境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说法,也许其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此次气候谈判来抑制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保证自己继续处于领先的地位。
和平年代的主旋律是发展,发展是为了让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对矛盾,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环境却破坏了,这算不上是更好的生活。这里也许是人类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反省一下我们是不是制造了太多我们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做了太多我们本不该做的事情?在我看来吃饱穿暖、居者有其屋这些基本条件满足后人类应该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生活。
 
也许在少数人利益操纵的这个世界中去谈全人类的利益是不现实的。为什么有人饥寒交迫,有人却在铺张浪费?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吗?我想这个问题永远都没有答案。自从人类社会被嫉妒和私欲充斥的那一天起,也许只有智慧女神雅典娜埋藏在潘多拉魔盒底部的希望能够拯救我们,那就是全人类道德精神不断提高的希望,或者可能最后真的像电影《2012》演的那样,在地球毁灭的那天只有少数所谓的有钱和有权的社会上层人士搭乘着仅有的诺亚方舟逃生。
 
在校园里的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母亲:最后一个走出自习室时,关闭所有的电源开关;在宿舍洗衣服时,注意节约用水,用洗完衣服的水拖地;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门;在食堂吃饭时不要浪费,吃多少买多少,从细节处体现保护环境的努力。
 
责任编辑:谢鑫 高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