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评】绿野晴天奋前行——清明节感怀

  • 李秀梅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0-04-07
  • 490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中国传统节日对中国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振臂疾呼不忘节日。但是对于清明节,中国人恐怕是不需要被提醒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最重要的传统之一,也日渐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小长假使得北京首日扫墓人数就达到了60万,只要看看期间八宝山的停车场就明白数据绝非夸张。热热闹闹的清明节,面对越来越堂皇的墓地建设,越来越高昂的殡葬费用,人们归结为三个字“死不起”。从亲人的离去,遗体运送,冷藏,火化,到墓地选择、骨灰安置等等这些环节加起来的手续已经令生者应接不暇,更让人头疼的是殡葬费用简直是漫天要价,还不能“就地还钱”,在亲人的离去悲痛中应付这些折磨足以让生者心力交瘁。古代尸体直接掩埋的土葬出于占用较大土地面积、墓地管理不便等原因而改为火葬。根据<殡葬管理条例>(1997年7月21日国务院令第225号发布)第四条的规定: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可是如今繁杂的规程和那越建越大的墓地已经违反了火葬的初衷。骨灰盒的材质、样式,墓碑的大小、花色,香炉、供桌、随葬品……墓地的占用费,每年的管理费,难怪有人说一平方米的墓地甚至堪比同面积的房价!
 
     子孙尽孝,本是为了让逝者入土为安,可是爱慕虚荣却使生者不惜花费巨资置办丧事。风水先生先赚上一笔勘地费,商家竞相广告其陵园地处某某自然风景区,属上风上水之地,周边为古代历史文化遗迹叠翠,交通便利。家属们是你来大理石,我搞汉白玉。有钱人不在乎那几个钱,他们平时锦衣玉食,处处显耀于人,在丧葬上大手大脚贴金铺玉也是身份的标志与象征。这可苦了平民老百姓,一方面要按规程办事,另一方面也要“形式”一下,总不能让自家祖宗显得“寒酸”,这不光辱没了门楣,也丢了自己的脸面。每年的扫墓也是相互攀比的时机,此时不扫更待何时?君不见轿车载来财神户,墓前尽摆供神物,祈求祖宗保佑自己万事遂意,招财进宝。古人吟诗作赋,禁火吃冷食,有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现代人很高效,有车代步,扫墓的途中交通拥堵,“集体主义”再次体现它的强悍。很遗憾清明节似乎已经被简化成一种符号,流于形式。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丧葬方式在历史演化中也有多种多样。比如藏民的丧葬方式就有五种,塔葬、天葬、水葬、火葬和土葬。丧葬形式根据环保的需要发展出了海葬,树葬等。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其科学依据和管理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但是我们隐约看到了观念的转变和对“低碳”追求的可喜变化。“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清明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纪念’,二是‘催护新生’。”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追宗颂祖是生者心灵的寄托和安慰,春天孕育一年的开始,我们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感恩先人,清明节假期也为人们纪念先人和感受春天提供了方便。但是祭奠逝者并不局限于清明节,平日里也可以,或早或晚,多一份闲适、安宁,倒比“祭扫时辰”更自在。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但愿民风朴素,各人安详,少分纷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在亲朋逝去捶胸顿足悲恸欲绝抱憾不已倒不如在他们尚在人间时多给与关怀和爱护,善待活着的亲人才有情感交流和现时意义。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一年之计理当规划好,这春华才可能有秋实。
 
    “逝者长已矣!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感怀逝者生前的音容教诲,生者更当奋勇前行,寻求生的价值。
 
 
责任编辑:李秀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