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评】我们为什么需要记者

  • 步凯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0-11-09
  • 667

11月18日,是我国法定的记者节。记者节与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

    自社会上传出所谓“记者不如妓女”的言论之后,记者群体似乎瞬间成为了一些人深恶痛绝的对象,被一些人用尽各种蔑视藐视鄙视以及调侃。在信息泛滥的环境里生活,免不了会拿记者开开玩笑。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自晚清以来,仁人志士开报馆,办报刊。进步的公民坚守着开言路,启民智的使命,将民族的兴亡寄托在消息、知识以及思想的传播之上。直至北洋政府时期,报刊的数量极大丰富,质量极大提高,新闻在国人关注社会、关注家国乃至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这些新闻的优秀传统奠定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光辉基础。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新闻历史与传统,要不要保持,该不该坚守,能不能传承?

    不得不承认,一些新闻从业者,依仗着自己的话语权力,违背职业道德和伦理底线,曲解事实,不讲真话,追求各种花边新闻,甚至炮制出各种假新闻,致使记者的公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公共事务的产生、公共交流的实现、公共舆论的建立,仍然需要记者来支撑。尽管处于跨省拘捕,网上通缉与公众调侃的夹缝之中,众声喧哗之后,我们注意到,在记者的群体中,还有柴静,还有王克勤,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无数优秀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尊重事实,记录真实,同情弱小,帮助他人。他们用自己敏锐的眼光与洞察力,守望着社会的正义与良知;在泛滥的信息环境中,还有那么多精彩的文章或是犀利的报道,促进我们了解社会,帮助我们感知生活,给予我们深入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记者团,已经走过了几个年头。记者团有若干希望和畅想,希望能够立足校园文化生活,报道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发掘身边的点滴故事;希望能够有深度,有广度,有品位,还希望很多。但这总归是一个理想化的陈述,需要不断努力、实践、调整和改变。

    我们时下需要的,是大家用一个理性的态度看待记者的工作。记者的努力,来源于仍然坚持的新闻理想,来源于对于新闻事业的一腔热忱,来源于求真求实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而在这所有的背后,总有一颗颗温良真诚正直的心。

 

 

 

 

责任编辑:步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