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郑力豪】同以往各类活动所邀请到的嘉宾相比,本次中科院研究生院第三届体育文化开幕式活动嘉宾——中国体操第一个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李翠玲、体操世锦赛平衡木冠军杨波,给同学们留下了不同以往的美好印象。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在体育界和演艺界树起两面大旗。”就像宣传海报上描述的一样,杨波让大家对运动员有了新的了解。当杨波唱起《隐形的翅膀》时,一时间,同学们还很难把那个当年缔造“杨波跳”的体操冠军和眼前这个漂亮女孩儿所传出的动听歌声联系在一起。“真好听啊,还是清唱。”片刻后,记者旁边的一位同学自言自语道。

    虽然已不具有杨波那般的青春活力,李翠玲老师仍以其暖人心的微笑在活动开始便hold住了全场。互动访谈环节,李翠玲老师谈到兴起,更是起身亲自为现场同学做体操动作的示范讲解,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活动间隙,工作人员们亲切地称杨波为“波姐”,波姐还兴致勃勃的跟大家一起看起今天的活动照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翠玲老师甚至握住了记者的手,耐心地回答记者提问,令记者着实感动了一番。

    离开时,李翠玲老师探出车窗外,向同学们挥手道别。“李老师和波姐真好,没什么架子。”一位工作人员在向李翠玲老师挥手道别后这样跟同伴说到。

 

 


    【新闻网讯 记者徐志双】第三届体育文化节开幕式上,中科院研究生院瑜伽老师、北京东方瑜伽学院助理教练员潘红静,以及她的两名助教李翠含和韩文丽,作为开幕式的神秘嘉宾出场。她们带来瑜伽互动表演,带领同学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三位表演者着装舒适,倍感自然。她们均着宽松柔软、棉麻质地的瑜伽服,保证透气和练习时肌体不受拘束。 
  
    老师让同学闭上眼睛,跟着她的提示感受自己的呼吸。在恬静舒适的音乐伴奏中,老师的声音洋洋盈耳,同学都似沉醉在一番宁静之中,心神合一,感受着呼吸。表演中,这三位瑜伽美人柔和曼妙、灵活而优雅的肢体语言,吸引着同学的目光,同学无不流露着欣羡,视线久久无法移开。 

    笔者在表演结束后与其中一位助教攀谈。得知她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当笔者问到练瑜伽会不会觉得辛苦时,她很诧异,随即说:“不会觉得辛苦,相反,在沉静的世界里,身心得到放松,很愉悦,很享受。”

 

 

近日来,被碾压女童小悦悦事件成为了各大报纸头条。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小悦悦的离去深深地刺痛了每一个关心这件事情的人的心。面对发生意外的陌生人,帮还是不帮,再一次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

    面对突发事件,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帮助受困人群,而是迟疑甚至见死不救,究其原因,不禁让人联想到四年前发生的彭宇案。2006年11月20日,南京市民彭宇在公交车进站后,第一个走出车门。66岁的老人徐寿兰拎着保温瓶,赶去搭乘第二辆83路车,她行至彭宇所乘坐的那辆车的后门附近跌倒。彭宇在扶起跌倒老人徐寿兰后,反被徐寿兰诉至法院,索赔13.6万元,最终法院判彭宇赔偿徐寿兰四万元。这场“罗生门”事件,极大地刺痛了每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的心。主动帮助别人,不仅没有得到半个谢字反而被倒打一耙,我想这种做法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定有一种“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感觉,内心之伤心气愤更不必多说。我们虽讲做好事不留姓名,但谁也不希望自己做了好事反而使名誉受诬。而这些顾虑也导致大家即使做好事要考虑再三。但就是这样一种顾虑,导致了社会上许多见死不救的事情发生,而这些事情的发生让我们对当今社会的道德观产生担忧。

    “小悦悦事件”发生以后,广东有座谈会谴责见死不救的行为,呼吁立法惩治“见死不救”,以应对社会冷漠。然而,用立法的方式来惩处不作为的行为,迫使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在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是否又是另一种悲哀?自古以来,助人为乐就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名医华佗经常主动给病人治病。有一次外出途中他碰到一个人蹲在路边呻吟,便主动前去询问。路人说:“肚子突然痛得厉害,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华佗就在路旁为他诊断:“你肚子里有虫,向附近小店要三小杯醋,喝下去就会好。”那人照办,果然肚子不疼了。而华佗却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就走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然而这样的优良传统是否在当代就要断线呢?

    其实不然。新浪网的街头调查表明,超过8成的市民愿帮助陌生人,但在帮助人的同时他们希望身边也有目击者为其证明。这个调查结果表明,公众的道德之心并未泯灭,只是人们在做事之前多了几丝顾虑。我们只要加强措施,比如设立“见义勇为”基金,或帮助那些做好事被诬陷者免费打官司等,消除做好事的后顾之忧,给公众以做好事的勇气。而对于那些被人帮助反而恩将仇报的人,我也想说做人做事要讲良心,莫让你的一己私心,伤了全社会助人为乐人的心。

后记:
    就在小悦悦事前发生之后的一个星期,南昌一个女孩被卷入车轮底下,20名外地务工人员将车抬起将女孩救出。这件事发生,让许多对公共道德失望的人们看到了希望,也希望这件事情的发生,能够成为从正道德之风的新开端!

 

 

【新闻网讯 记者郑力豪】趣味运动会个人单项赛场上,一个参加踢毽子比赛的高个子男生引起了一同报名参赛女生的惊呼。

   “哇喔!你看他踢那么久都没掉!”一名参赛选手指着正在踢毽子的高个子男生告诉记者。

    原来这名高个子男生叫迟磊,来自化学院。他是第一个上场的选手,但是在他比赛的全过程,毽子一次都没有掉落到地上,他还在一分钟的比赛时间内踢出了90个的骄人成绩。大家赞许的称他为“连环踢”,对于这样的称谓,迟磊的反应很是低调:“哪有,没那么好啦。”

    比赛结束时,迟磊一分钟连续90个的记录仍高居榜首。当工作人员以“冠军”称呼他时,迟磊还是谦虚回应:“哪有哪有。”但面对记录纸上准确真实的数据,他也不得不补充一句,“差不多吧。”面对这么干练的冠军,工作人员也禁不住要说一句:“真是低调得够味啊。”

    面对“连环踢”的精彩表现,大多数选手表示hold不住了。与迟磊仅6个之差的女选手开玩笑道:“我拿亚军,但第一的却是个男生,这让我情何以堪啊。”

 

 

【新闻网讯 记者苏孟迪】洗澡原本是一件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一种文明礼让的“澡堂文化”正悄然形成。
 
“我们一起洗” 省时又节水
 
人文学院的陈同学和胡同学是同班的两个女生,开学近两个月以来,她们不仅成了好朋友,还成了一对亲密的“澡友”。在研究生院,和她们一样的“澡友”还有很多。她们不仅经常约好一起洗澡,还经常共用一个喷头。其中一个冲水的时候,另一个便在一旁涂洗发水;一个冲洗洗发水的时候,另一个就在一旁涂沐浴露。这样的搭配,两个人恰好可以同时洗完,顺便洗完澡后结伴回去。
 
“我们经常一起洗澡,一起洗可以充分利用水龙头资源,在涂洗发水和沐浴露的时候就可以让其他同学先冲水,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囧,但是节省了不少时间。”陈同学和记者说。
 
在澡堂里除了像陈同学和胡同学这样固定的“澡友”,很多同学都自发的结成了临时的澡友。“同学,我们一起洗吧”已经成为研究生院澡堂的一句流行语,而且大部分同学表示愿意主动要求和排队的同学共用一个喷头。文明礼让已经成为中科院研究生院澡堂的一种风气。
 
洗澡技巧挨个传
 
研究生院澡堂女生部136号喷头近一个月以来出了一点小故障。由于压力不稳定,经常会出现刷卡后不能出水的情况。在这种时候,大部分女生会以为是喷头的问题,于是换另外的喷头洗澡,造成了本来就不充足的澡堂喷头资源更加紧张。其实,136号喷头的使用是有技巧的:刷卡之后,只要在水管上用手捶上一下,喷头便可以流畅出水。研究生院的女生们却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澡堂文化”——“喷头的使用技巧”在使用136号喷头洗澡的女生中挨个传开了。
 
记者在澡堂女生部136号喷头前看到了一片秩序井然:每一个洗完澡的人都会自觉地告诉排在自己后面的同学喷头的使用方法,有的还甚至会亲自示范。排在记者前面的王同学洗完澡后很认真地告诉记者:“你用这个喷头的时候记得先刷一下卡,然后在这根管子的这个位置锤一下就好了。”谢过王同学之后,记者亲自一试,在喷头的管子上捶打了一下,136号喷头果然马上就可以顺利出水了。当然在洗完澡后,记者同样把这个“小技巧”告诉了后面排队的同学。

也许,一句简单的“我们一起洗吧”并不是什么惊天创举,一句温馨的提醒也并不能为和谐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但是,正是这些平凡的话语和朴实的行动,构成了科苑文明礼让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