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评估中心主持,在新疆库尔勒举行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历时14年共同完成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研究”成果鉴定会。随着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面完工,一条世界上穿越流动沙漠最长、长度为436公里的“绿色长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呈现。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建设在大沙漠中的绿色长城。 据悉,纵穿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沙漠公路于1995年建成通车,然而,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动力条件充足、风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表组成物质松散且易于流动,以此构成的风沙环境对沙漠公路安全运行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解决流沙掩埋公路问题,有关方面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防沙,但效果不佳。为了从根本上防止流沙侵害,中石油和中科院联手在先导试验的基础上沿沙漠公路两侧进行大规模绿化建设,并对生物防沙技术进行了长期研究,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 在鉴定会上,专家认为,“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研究”项目在技术理论上取得了重大创新突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在长达10年观测的基础上,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态监测,掌握了沙漠公路沿线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变化规律,掌握了高矿化度滴灌条件下的水盐变化规律,提出了土壤水盐调控技术,筛选出了适宜沙漠公路栽植的耐旱耐盐碱树种,设计了合理的林带结构和树种配置;针对不同矿化度地下水分布特征,结合树种耐盐碱程度和需水量,制定了防护林的种植、管护和灌溉制度;利用矿化度为4~28克/升的地下水,利用滴灌技术建成了436公里的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该项目还揭示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风沙危害形成机制,发现了风沙危害的主要特征与表现方式,并制定了沙漠公路风沙危害类型划分标准,确定了因害设防的优化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还编制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技术规程》。同时,针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系统划分了沙漠公路沿线立地类型,确定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的“因害设防、阻固结合的三大结构布局模式”、“以防沙为主、兼顾其他功能的植物配置模式”、“依托沙漠公路地下水、相对均匀布井的供水方案”。目前,这一项目所揭示的沙漠公路风沙危害规律,形成的绿色走廊建设的植物选择技术、沙漠公路沿线取水技术、沙漠公路沿线高矿化度水灌溉和种植技术等研究成果,已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了广泛推广和实施。 据了解,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主要包括灌溉管线和设施工程、发电及变电工程、管护设施工程和种植工程四个部分。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这一项目为人类实施沙漠工程建设提供了范例,研究成果和有关技术规范可指导干旱沙漠区域类似风沙环境条件下沙漠公路防沙与绿色走廊建设。 (来源:科学网 作者:王进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边千韬日前指出,大约15亿年到13亿年前的一期超级地幔热柱活动,进一步导致了当时地球上两块大陆之一的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并直接造成了印度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南极洲板块的分开,印度洋由此形成。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解释三大板块从冈瓦纳古大陆分离出来的原因。边千韬是中国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国际综合科学考察队的队员之一。他在加德满都举行的“喜马拉雅地区环境变化”论坛上说,在西藏羊卓雍错附近存在面积大约为1万平方公里的暗色岩,这些暗色岩是远古时代地幔热柱活动留下的遗迹。 据边千韬介绍,羊卓雍错暗色岩主要包括火山岩和侵入岩。侵入岩是由没有喷出的岩浆岩在地下冷却结晶形成的。他指出,对羊卓雍错暗色岩的分析显示,15亿年到13亿年前,这一地区的地幔热柱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地幔热柱活动,热物质来源比较深,能量非常大,属于超级地幔热柱活动。 “这一时期,地幔的热物质从地核、地幔的边界呈柱形往上升。热柱在上升到冈瓦纳大陆岩石圈下部的时候,开始向四周流散。所以,地幔热柱活动产生了两股力量:一种是往上顶的力量,另一种是向外扩张的力量,”边千韬说。 “超级地幔热柱活动产生的这两种力量导致了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使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分开,印度洋由此形成。此后,间歇性的地幔热柱活动导致印度板块不断向北运动,最终于6500万年前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使青藏高原逐渐隆起。” 据边千韬介绍,大约25亿年前,世界上大陆都连在一起,成为潘基亚超大陆。2亿年前,超大陆又分解成为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和北方的劳亚大陆。后来,冈瓦纳大陆又进一步分解,这才最后形成了目前地球板块构造的基本格局。 (来源:科学网 作者:全晓书)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20年来占世界产量的比重却一直维持在1%左右。我国每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1.7万亿吨标准煤,但到2004年底,全国安装太阳能电池只有约5万千瓦,主要为边远地区居民及交通、通信等领域供电。反观国外,德国去年新增800多兆瓦,是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可开发的风电资源超过20亿千瓦,风能资源为德国的11.3倍,1986年,我国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城并网。但是,到2005年底,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仅为126万千瓦,风电总装机总量只为德国的3.88%,占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的0.44%。 许多专家指出,可再生能源是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晚跑一小步往往就会落后一大步,我国可再生能源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我们并不缺少资源,缺乏的是开发资源的技术手段。以光伏产业为例,年日照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的地区适合发展光伏产业,而我国2/3以上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年日照时间均在2000小时以上。”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马胜红说。 在日前举行的2006长城世界可再生能源论坛上,专家预测:在未来10年里,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投资每年有望达到850亿美元,并创造几百万个新的就业机会。面对新的市场我国可再生能源应往何处走?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在本次论坛上指出,在今后15年内我国要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积极发展可循环经济。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到10%,2020年达到16%。 专家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可再生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和化石能源相比,我国可再生能源还是能源舞台上的配角,可再生能源要想取得发展必须跨过几道坎。 欧盟要求在2010年之前,各成员国电力的22%和全部能源的12%来自可再生能源。早在2001年,美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就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美国甚至计划在未来20年内以新能源代替中东石油进口量的75%。 无论是能量本身的转换、设备制造,还是具体应用上来说,我国可再生能源都与可再生能源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 “目前制约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发电的高额成本,而高成本主要来自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多晶硅原材料紧缺是我们必须突破的难题。”马胜红说。 我国太阳能电池90%以上的原材料如单晶硅、多晶硅都从国外进口,而我国每年从石英石中提取大量98%纯度的工业硅,则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到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地,这些国家把工业硅加工成99.9999%纯度的多晶硅,再以高出原料价数十倍甚至近百倍的市场价格,卖给我国太阳能企业。 专家介绍说,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都属于高新技术的产业,我们对核心技术掌握较少,如何把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引进来是关键,但如何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可用的能源才是根本。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指出,现在要培养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国外的新技术必须引进,但要通过我们的认证,满足中国环境、气候的状况,满足我国的实际需求才可以被我们接受。 吴贵辉指出,“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的发展要以本地为主、以引进为辅,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利用10年时间,因地制宜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部分农村无电问题以及燃油困难问题。” 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地域以及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要求我们将技术的发展与各地的环境结合起来。 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偏远地区,这类地区大多没有被主电网覆盖,而这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又是非电力负荷中心。 马胜红说:“因地制宜地在这些地区落实小型可再生能源项目是可行的。日前,中德财政合作'西部光伏村落电站’首批项目已通过最终验收;目前已经签约落实的项目总投资规模3.64亿元,总共可建设光伏或光柴互补村落电站约210个,解决约1万户农牧民及学校、卫生所等公益设施的基本用电需求,受益人口约4万多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是项目咨询单位。” 据马胜红介绍,该项目的选点原则是不可能接通电网、日照在2200小时以上、居民比较集中等条件具备的地区。 (来源:科学网 作者:祝魏玮 )

今年10月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比常年偏高2.1℃,中国气象局专家预测,11月气温仍将偏高,这是否意味着今年秋天的延长?在今天中国气象局召开的天气气候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秋天是否延长,还需要气候专家做进一步研究。 中国气象局观测数据表明,今年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1.7℃,比常年同期的9.6℃偏高2.1℃,其中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南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5℃。全国有24个省、市(区)月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12个省、市(区)月平均最高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10月上旬前期,山东青岛、河北承德、北京、天津等地日最高气温达29℃~31℃,超过了当地1951年以来10月上旬极端最高气温的极值。 (来源:科学网 作者:王学健 )

【新闻网讯 记者 齐娟 方晨】11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职业发展协会承办的又一大型宣讲会——麒麟远创校园宣讲会登陆中科院,为如火如荼进行的校园招聘又添上一把火。 这是继艾默生、摩托罗拉、IBM、GE等多次国际知名企业宣讲会之后,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老师们为科院学子准备的另一场企业见面会。本次宣讲会颇具特色,麒麟远创现场安排笔试。如果成绩优异,可直接进入面试阶段。 麒麟远创是一家软件业界知名企业,其研发部门主管重点介绍了公司业务、创办过程、核心产品和企业文化。 从始至终,这位主管开口满是“创新”,产品上如此,管理上如此,用人上亦如此。核心业务,公司基于业务流程管理(BPM)的领先集成理念下创建;管理方面,废除过多的条条框框,为员工提供最适于创造的宽松环境;人才方面,不以专业划界限,更为看重态度和学习能力;培养机制,每一位新员工都会有mentor的引导,定期还有技术研讨。 另外,他还补充,在麒麟远创,昔日科院学子,如今都是公司的栋梁。 接下来他还介绍了此次招聘的情况和招聘流程,简单而富有效率。宣讲会当场笔试,成绩优秀者将被通知前往公司总部笔试加面试,合格者就可以签订协议了,整个流程时间约一个月左右。 更有趣的是,在问答时间,公司负责人没等同学们“开火”就冲到了前面,就招聘人数、薪金、户口等切身问题进行了回答。然而,同学们的火力却似乎并未因此减弱,其中一位同学的问题更是将麒麟远创与IBM拉上了PK台。“麒麟和IBM的服务从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与如此的大公司竞争麒麟的优势是什么?”公司负责人从“新”和“专”的角度娓娓道来,他说麒麟一方面要做IBM还没有做的,一方面要专于已经做的,并举了竞争中的个案实例。 有人说:“工作就像是一场婚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选择错了双方都会痛苦,所以一定要慎重。”对广大毕业生而言,虽然说现在就业压力很大,但也不能因此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 大家应该放宽自己的视野,尽可能地接触更多的公司,了解他们的企业文化,多给自己一个选择的机会。金秋时节,正是招聘舞台最为璀璨的季节,各大公司都在紧锣密鼓地招揽人才。 据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介绍,尽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繁忙,但紧随此次宣讲会的步伐,未来、ATI、百度等近20家知名公司将陆续登陆科院,为科院学生就近提供接触的机会。希望大家可以抓住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一份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