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特别喜欢在春节前逛超市,那种置办年货的心情,简直妙不可言。”

“何止是你,我也是啊!”

此时,我和朋友站在货架前,满架的福字、春联、剪纸,制作成元宝、鞭炮、朝天椒造型的精美挂饰……金红相映,琳琅满目。一棵用“金币巧克力”装饰得亮晶晶、光灿灿的“摇钱树”更是引得许多小孩子驻足围观。对孩子们而言,真正吸引他们的,想来不会是象征财富的图腾,而是“金色”、“巧克力”、“枝繁叶茂”等种种意象传递出的那份甜美的生命力。

此外,脆嫩欲滴的蔬果、膏腴鲜嫩的肉类、种类缤纷的海鲜……都给人带来一种丰饶安详的愉悦感。超市里回响着的歌声也与平日不同,“福到人间金玉满堂……一起分担一起分享……”欢喜甜蜜的曲调和歌词总会让人油然而起一种好好生活、善营人生的渴望。

对中国人而言,“年”是值得细细思量的文化现象。它挑逗着食指和味蕾,授权全民大快朵颐;它催化着亲情和乡愁,吸引游子四海归家;它凝聚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舞人们承担家庭的重担、创造生活的佳境。它是辞旧迎新的节点,是对过往从容的总结,是对未来热烈的憧憬。有欲望,但这欲望是纯净的;有应酬,但这应酬是善意的。

年俗年俗,小时候总觉得年是“俗”的,大红大绿的铺张,爆竹鞭炮的吵嚷,怎么比得上“铃儿响叮当”的童趣、玫瑰花巧克力的浪漫?甚至红包的来去往返都透着一股铜臭的“俗”味。渐渐长大后才懂得,这年俗是习俗、是风俗。土土的家乡味儿里,有着最可珍惜的深情厚意。在这个大家都在忙,都在为生计、为事业、为理想奔波操劳的社会里,是春节,以一种温柔的强权,迫使我们回家。从肉体到精神,回归温暖多情的家园。是春节提醒我们,别因为生计忘掉了生活,别因为事业忽视了亲情,别因为理想抛弃了当下的幸福。最重要的是,哪怕过往的生活“欺骗了你”,宅院一扫,对联一贴,鞭炮一放,那就都是过去的事啦!家人一聚,酒杯一干,饺子一吃,有什么理由不抖擞起精神,勇敢乐观地面对未来的路呢?

又是辞旧迎新时,新年祈福的钟声敲响,愿世界、愿祖国、愿所有善良的人们,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这,就是春节的气度。

早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清晨,当大地还沉浸在梦里的时候,蛙声已经忽隐忽现了,在无边无际的稻田里回荡着,与那些美妙悦耳的鸟叫声相和着。袅袅的水汽笼罩着春耕的稻田,笼罩着那些绿油油的长满田埂的小草,和那些迎风起舞于田间的五颜六色的不知名小花。经过一个寒冬的禁锢,它们终于迎来了暖和的春,肆意地争相盛开,装点着这个祥和的春。

此时,在羊城的街道边,在越秀公园里,在花城广场上,却有另一种树在抽芽,在长叶,在一场又一场和风细雨中,在一抹又一抹暖暖的春晖中,吸收阳光雨露,孕育花蕾,含苞待放,它们就是美丽的紫荆。

此时的广州,是最美丽的季节。

一树又一树的紫荆花开了,它们开得骄傲,开得潇洒,开得毫无顾忌,用一树一树的粉红,用一束一束的淡紫,用一瓣一瓣的热情,献给每一位过往的人,开在你的眼里,开在我的心里。赏花、赏紫荆,成了全城最热闹最受欢迎的活动。

慢慢地骑着单车,吹着风,把自己的心放纵在这城市的春色中。

此时的紫荆桥更有一番风味。

紫荆桥是农大主校区和泰山区连接在一起的一座桥,刚好横跨在这条把校园划分为两个校区的高速路上。双车道的紫荆桥并不显得宽,三三两两的学生从这里走过,去上课,去赏花,去踏春,去约会。天空是蓝的,小草是绿的,花是绚丽的,心情是美的。很多人会选择在这样的日子,在晴朗的天空下,或骑自行车,或三五成群地漫步,或在草坪上野餐赏花,或在榕树下谈笑风生,那会是最美好的享受。

而此时,我更愿意找一棵紫荆树,找一片青春地,闻着墨香,书写美丽的心情。从泰山区的芷园出发,走上一道坡,坡两边是一棵棵紫荆,约七八米高,树冠不大,树枝上一朵朵淡紫色的花正竞相开放,微风吹过,淡淡的花香充满整个坡道。慢慢地推着车到坡顶,可以远看整个泰山区的建筑,芷园学生饭堂,公共实验教学中心,四教,以及蓝白色相间的学生公寓,井井有条,错落有致。把单车推到坡顶,便开始一个下坡,长长的下坡路,可以肆意地放开车的速度,自由滑行,闻着花香,闻着风的气息,闻着阳光的味道,惬意幸福。

人在这样的感觉中,在这样氛围的熏陶下,心更容易放得轻松,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和不快。回想起一年半的研究生生活,所经历的人和事,种种的情感,种种的心绪,此时诸如风一般轻盈,有些注定是回忆,有些注定是错过。与其纠缠于纷繁复杂中,倒不如统统放下,好好享受这一刻。

此时,花城广场也是广州别有情趣的地方。

周末,和朋友相约到花城广场走走。花城广场坐落在珠江新城里,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兴建起的城市广场,刚好坐落在广州的中轴线上。花城广场南边便是美丽的珠江,亚运会开幕式之地——海心沙就在这里。江对面高高耸立入云的便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小蛮腰。花城广场边上有省博物馆、市图书馆、广州歌剧院、海心沙公园等著名文化景点,而广场边上主要绿化树种除了榕树,就是羊蹄甲。羊蹄甲也称为紫荆,紫荆的花瓣呈粉红色的居多,花瓣较大,树形较高,层层重叠的叶片犹如两个绿色的大圆饼折叠在一起,风吹过处,硕大的花瓣落在地上,又如一只只身穿粉红外衣的蝴蝶翩翩起舞,让你不忍心踩她。

站在省博物馆的三楼,透过高大明亮的落地窗,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整个广场显得更加整洁,更有精神。富有特色的建筑,平整干净的道路,绿草茸茸的草坪,午后慢慢驶过的车辆,闲散走着的路人,看着这样的景,孕育着一种恬静的心情。

回想起自己的生活,长期住在植物园这个清幽的环境中,会使得自己的心开始专注于实验与论文,而疏忽时光轮回与季节交替的美。这本是个多变的环境,雨天、晴天、阴天,这本是易变的心境,郁闷、迷茫、逃避,每天简单的饭堂、宿舍、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没有周六与周日,不分白昼与夜晚,再强大的心也会累。生活就是这些简单的重复,在每天的简单重复中,竟然没有想起植物园旁边还有一个长湴公园。

植物园与长湴公园仅有一墙之隔,一直认为两园的景色差异不大,更何况长湴公园主要面对普通社区民众,更不会有特殊之处。直到在公园看到那一棵棵盛开的紫荆,那满塘红红的睡莲花,才发现本以为普通的东西,却在此时显得如此的美好和特别,怕是心境而已。我们的眼睛,与平淡的心情,自然适应了周围的事物,感叹于四处的点点滴滴,始终觉得自己生活中太多平淡、平常,用习惯性的思维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再加上每天简单的重复的生活,面对着同样的办公桌,同样的电脑和论文,整个人开始显得疲倦,一颗悬空的心,便开始慢慢忽视周围的变化。

其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感受。

不要因为工作忙碌而找借口,在紫荆盛开的春日里,踏青、赏花、野餐,放下手中的工作,放下手里的实验与文献,相信你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景,更是一份最真实的生活,更是一份恬静的心境。

从不久前如火如荼的“国考热”到研究生“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有力宣言,人们对于“编制”不渝的热爱让2012年的冬天不再单调。更为新鲜的是,报考环卫局的几名研究生落榜之后,竟发出“就算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哀嚎。普普通通的环卫工真的有那么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环卫工本不是什么“性价比”高的好工作,怎奈贴上“在编”的标签就身价百倍了?

“编制”,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在大学生的就业抉择中所占权重越来越大。不仅是环卫工、淘粪工,连号称“冷岗位”、被多数人觉得有点晦气的殡葬业,也因为打上了“编制”的标签,在就业市场上受到追捧。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似乎是不变的规律。中国的政治权利集中在公职单位中,在很多人眼中,国家编制单位的工作收入高、很体面,能有一份这样的工作就是捧着“金饭碗”,无上荣光。

实际上有“编制”虽然工作稳定,但对大部分人而言,它也在消磨着我们的青春和热情:收发报纸、接打电话,日复一日、中规中矩的工作方式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不少网友吐槽公务员的工作挑战性不大,工作起来没有成就感;而国企的晋升太平稳,自主空间不大。看来,“编制”更像一堵围墙,外面的人在艳羡,里面的却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为何人们还是要热衷于“编制”?一位在某部委工作的李女士告诉笔者,有“编制”,意味着有归属感。何为归属感?即隶属感,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也就是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这个意义来讲,人们看重“编制”也无可厚非。

随着中国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加,我们已不是上个世纪的“一朝进厂定终身”,自打“下岗”这个词汇在居民生活中由时髦变得稀松平常,国民的就业竞争压力就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械化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每年剩余的劳动力和新增的劳动力都在逐年增长,而其中高素质劳动者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在招聘旺季,一个岗位每天能收到一大摞简历,经过简历筛选还要初试、复试,一个普通的本科毕业生要想觅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必须拿出过五关斩六将的架势。过去,许多学子盼望着进外企,但是,几次经济危机又让他们蓦然发现可以让自己饱腹的钞票原来说没就没了。而除了不见增长的工资,城市的房价地价无不在飙升,在大家不知不觉成为“房奴”、“车奴”的时候,不得不说:工作,我们丢不起!所以,进了有“编制”的单位才算进了“保险箱”。

“编制”意味着有制度的保护,意味着稳定、意味着安全。趋利避害是人们保护自己的本能。要想改变“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一社会现象,笔者认为,国家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人们有了安全感,择业观才会改变。

“爆竹声声辞旧岁,笑声朗朗迎新春。”贴春联、放鞭炮,除夕守岁、新年团圆,这基本上就是中国春节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风俗。然而,不经意间,一个叫“雾霾”的新名词突兀地闯入了我们的视野,它引发人们对城市环境和大气污染的密切关注,与此同时,烟花销售也遭“冷遇”,年俗与环境的确让我们难以取舍。

其实,笔者发现每年春节前后,关于烟花“禁”与“放”都是一个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得不承认,燃放鞭炮、烟花产生的烟雾或多或少会污染空气,破坏环境。2013蛇年前后,接二连三的“雾霾”天气造成的一桩桩交通事故让我们触目惊心,更甚者,连日来“雾霾”的久积不散,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呼吸道传染疾病,成为大家烦心、忧虑的沉重话题。另外,在燃放过程中,烟花爆炸而造成的意外事故更是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某些地方燃放鞭炮时还存在着很严重的攀比现象,比谁放得多、放得响,这样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失去了燃放烟花本身的意义。

然而,作为一项传承了千年的传统年俗,燃放烟花不仅可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年味更浓,更是作为一种辞旧迎新的象征,表达了人们新年伊始的快乐心情。许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不知不觉就发现“过年”似乎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喜庆。虽然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年味儿却越来越淡了,倘若过年再不让放放鞭炮,千辛万苦的归家之途又有何意义,“春节”岂不成了我们一个美丽的负担?况且,放鞭炮的习俗已持续了不是一天两天,那些叫嚣着“雾霾日益加重”的人们为什么不去关注一下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而在这里紧紧盯着这小小的鞭炮不放呢?

正所谓“众口难调”,一边是传统习俗,一边是环境污染,两边都有强大的支持团队,无论政府出台什么样的政策,都会遭到很多不同声音的强烈反对。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自1993年12月1日施行之日起就遭受到很多民俗专家的抨击和谴责,而在2005年,出台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将北京市城区内烟花爆竹的燃放政策由“禁止”调整为“限制”,却又引来不少环境保护者的愤愤不平。真是“禁”与“不禁”各执一词,“放”与“不放”都有理由。

如何平衡传统年俗和安全、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社会各界头疼的大难题。但随着普通民众素质的提高和安全意识的加强,更多的人已经选择了过年“不放”或“少放”鞭炮,加之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使得大家不再对烟花爆竹“趋之若鹜”。

笔者认为,年味传统不一定非要通过放鞭炮才能体现,团团圆圆才是过年的真谛,喜庆的年、干净的年比之乌烟瘴气、隐患重重的担忧也许更能赢得人们的理解和赞同。另外,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尽快找到烈性、危险性炸药的替代品。希望政府能够促进烟花、爆竹产业的技术革新,加大对科研单位的投资力度,积极扶持生产企业生产环保、安全的电子烟花、礼宾烟花,最终达到“鱼”与“熊掌”俱可兼得的目的。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我在支教社的体会,那就是‘在这个组织中,我一直都在温暖中成长’”。郭强微笑着说。

郭强,个子高高的、瘦瘦的。和他交流时,他总是喜欢笑。那笑容很纯净、很温暖……作为国科大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在繁忙的研一这一年,先后担任了支教社科普组组长,后因表现突出,担任了支教社副社长、社长一职。尽管平时会有论文以及科研的压力,但郭强始终如一地活跃在支教社的活动组织中。他说,“支教社需要一批接着一批的志愿者不断传承下去。”

“好的老师可以影响人生一辈子”

“好的老师可以影响人生一辈子。在小学的时候我遇到两种差别很大的老师。一种是那种不断地激励你、鼓励你、帮助你前进的好老师,回想那些老师带的课都会让我感觉小学的那段时间特别快乐;另外一种老师不会那么真正的爱护你,有时候会用特别严重的体罚还有言语的辱骂等来打击小孩子们的自信心,这样的老师有可能会影响小孩子们健康的心智发展。自己是受过伤害的,然后过了很长时间自己才慢慢地调整好。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良好的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对于孩子们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希望现在的小孩们少一点伤害、多一点快乐,这是我加入支教社的最初想法。”郭强说。然后,他又补充道:“以前在大学,没有这样的社团组织,到了国科大,科苑支教社帮助我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志愿者们的付出,给那些小孩子学习上带来了变化。”郭强的眼睛闪着光,回忆着当时的情景,他很激动也很兴奋。支教社就这样进入了他的研究生生活。

“我们支教社,正是由这样一群怀着单纯的信念,想要帮助别人的同学组成的。”郭强脸上显出了一种自豪。

2012届支教社的纳新工作也是由郭强主要负责的。“你会发现,这些加入支教社的同学,最后融入到这个大家庭的同学都是充满责任心的。比如,那些固定支教类活动,志愿者们带了一门课的话,基本上每个周都要去,很少有请假的。”郭强,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把那些和他一样怀着纯净之心到来的人,融进了支教社。

据郭强介绍,支教社有个传统,第一学期大家都凭着兴趣加入支教社,选出相关负责人,而第二学期时,根据大家上半年的表现,再选出副社长等重点培养,为下一届支教社的发展做好准备。“这样做是为了社团更好地发展骨干,其实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工作。”郭强说道,“有些人适合,有些人可能不适合,需要在真正的实践活动中锻炼。”

“就是特别想帮孩子们一把”

“加入支教社,我感受最多的就是温暖。”郭强感慨道,“在支教社,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也正是因为每一位志愿者的无私和奉献,让我们大家都很爱支教社。”

支教社的志愿者们不仅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中,也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在这里,我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支教想法,还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同时,自己各方面能力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支教社真的让我收获很多……”在支教社里,郭强用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也积极地影响着其他志愿者的行动。在支教社的日子里,除了温暖,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成长。不仅仅是他们让那些小孩子们发生了变化,孩子们有许多地方也促进着他们这些志愿者的成长……“准确的说,应该是共同的成长。”郭强补充道。

当谈及这样的信念是如何支持着他一直坚持下来时,郭强总结道:“在感动中开始,而支教的过程又不断地带给我新的触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学期带志愿者去华奥学校交流时,当时正好学校放学,其他孩子们都坐在妈妈的自行车上回家了,但有个小孩子的妈妈接他的时候骑的是那种环卫垃圾车,看见那个小朋友蹲在那个车里和妈妈交流着一天的收获,我的心情很复杂……就是那种特别想上去帮一把的感觉。”他回忆道,“这个场景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明白了,我们社会经济虽然在飞速发展,可是目前依旧有很多这样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

在和郭强的交流中,他强调支教者给孩子的不仅是教学的成果,更多的是在学习上能够正确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

“现在虽然我的科研任务加重了,可我仍想尽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支教社更好地发展。能继续为支教社做些事我很高兴。”郭强说,这学期面临着支教社新老交替,支教社的发展总需要传承。即便是已经离开的支教社成员甚至第一届的成员——老社长杨辉也仍然在关心这个集体。当然,支教社的成长与马石庄副校长,还有学校一些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也是分不开的。

据郭强透露,目前,往届的支教社成员正在研讨成立一个支教理事会,为帮助贫困地区儿童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许将来,等我们哪位事业成功了,可以有更多的能力来帮助更多的孩子。”郭强表示,对于支教,以及帮助贫困儿童这份“事业”,他不会停止,他会一直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