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日的早晨,一如平常的周末,醒来后我打开电脑登录微博,满屏都在重复一个消息:又发地震了,又是四川!我震惊了。

一切来的如此毫无征兆,让人措手不及。

大自然此时却没有丝毫的怜悯,震后余震不断,伤亡人数不断攀升。

这一切如同08年汶川大地震的再现,只是在如今自媒体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现场”。就在地震之后的几小时,无数的救援队伍自发奔赴受灾地,这里面有80乃至90后的士兵,有年轻的学子,很多很多。

血溶于水,大灾面前,每一个中国人不分彼此,皆为兄弟,有难一起扛!

我现在只是一名很普通的研究生,甚至可以说涉世未深,但我却对中国人的那份情、那份凝聚力深有感触。

08年我还是一名大一学生,在天津的某所大学过着自己无忧的日子。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专业联系学校所属区的红十字会办了一个募捐活动。记得我们当时穿着标有红十字会Logo的红色工作服,在区人流量最大的广场摆放募捐箱,工作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向行人发放我们自己设计的宣传单,再就是举着牌子“游街示众”。没见过大世面的我哪怕现在回想起来,也还是对当时的场景感到不可思议。

我们其实没有太多的宣传,可是不过一会儿,大家自发的排起长龙等待着捐款。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小朋友拉着家长过来,还有就是有些路过的直接拿出钱包把里面的钱全部塞进了箱子里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没有留下名字甚至没让我们看清他们的脸。“游街示众”时我在队伍的最后面,当我们一群人行进到一块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时,当时正在扫地的阿姨跑过来塞了50块钱到我手里,这一举动着实吓到了我,在耐心解释“我们不收钱,捐钱请把钱投到募捐箱”后,她又叫来了几个附近的姐妹走进了排队的长龙。

在接受捐款的同时,红十字也开来了献血车,等待献血的市民同样排起了长龙。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们碰到了一对父子,“五颜六色”的衣裳告诉我们这是干漆匠活的农民工兄弟,记得他们当时怯怯的说“听说你们有这个募捐活动,一下班我就带我儿子就过来了,我们没钱,但我们可以献血”,只是当时献血车早已完成预定的血量开走了。

短短一天半,我们募集到了12余万元,这就是凝聚的力量。

平时生活中或者网络上大家会对周围的人甚至这个社会颇有微词,抱怨这抱怨那,可是在灾难面前,我们原来一直不曾远离。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317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为13亿国人再绘中国梦”。现在我们的中国梦是希望每一个灾区的同胞平安,我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这个梦想。比起未来的长远理想,这个梦想很小,但正是一个个离我们如此近的“梦”,才能串起未来的“大梦”。

地震让大地沉下去,也让中国梦起航!

4月18日,笔者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篇名为《六旬环卫工跪求女子别发小广告》的新闻,新闻所报道的事情发生在西安沙井村,内容大致为:一位年过六旬的环卫工跪在了村南口的街道旁,她下跪的对象是几个正在路边发小广告的年轻人,由于很多路人接过广告后瞅了一眼就随手扔掉,让环卫工不堪重负,最终做出了下跪这一无奈之举。据悉,这并不是该环卫工第一次下跪。类似的新闻还有一则,就发生在本月的16号:北京市一名环卫工或因清理小广告被打闷棍致头部受伤。

两则新闻屡次提到小广告,这一城市“牛皮癣”在政府大规模整顿之下不减反增,大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最近巴黎地铁惊现“上门理发”的中文小广告,照片在微博被疯狂转发,广大网友纷纷调侃“小广告终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反讽味十足。

笔者没有海外生活的经历,不知道外国有没有发小广告的习惯,但能真切感受到中国人对小广告的情有独钟。撇开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如楼道里“开锁”、“疏通下水道”等小广告,再来谈谈学校这又一“重灾区”。

在国科大中关村园区生活学习的兄弟姐妹们上课需经过一座天桥,每到放学高峰期,天桥总会人满为患。如此大的人流量自然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商家,就笔者这大半年过桥的收获来看,辽宁大厦附近的某沙健身房发放广告的力度最大,广告印刷也最精美,很舍得,曾在开学连续一个礼拜驻守天桥。其次就是生活区附近的某某本色和大某某,它们相互竞争,为了招揽更多的客户通常在桥头发放抵价券形式的小广告。再者就是一些形单影只、不成规模的类似“英语包过”形式的小广告。
    对于这些小广告笔者表示理解,毕竟与在电视等媒体投放广告相比,发放小广告花销少、代价小,还能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达到的传播效果也非常令人满意。但希望相关人员在发放小广告时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理解他们的不易和对我们的贡献。
  很庆幸绝大部分的国科大学子素质过硬,接到手里的小广告一般都会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里,但事情没这么简单。来往天桥的同学只要稍微注意就会发现除了发放的小广告外,还有一种性质恶劣的真正的“牛皮癣”,它们手掌般大,方形为主,内容为招租信息,被贴在天桥两边的铁栏上,更有甚者直接被贴在天桥的过道上,任由行人“踩踏”。这种广告粘性十足,笔者发现他们至少能坚持数日以上。经过数日的踩踏,不少原本贴在过道上的广告结束了属于它们的“蜜月期”,在北京肆虐的风中随风而行,散落在它所能到达的各个角落。笔者在某次回生活区的路上就曾看到环卫工阿姨蹲在天桥过道上,手里拿着溶剂和铲子在艰难的去除小广告,如果那是你的母亲,你舍得吗?
  环卫工人很辛苦,他们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出现在生活区门口那块区域,扫除积累了一天的垃圾,所以我们总能在第二天发现昨天路上的垃圾不见了。环卫工们靠力气吃饭,他们的任务很重,一人负责几条街是常有的事,可他们没有丝毫抱怨,依旧准时出现在负责的街道,认真的扫好每一块地。他们并不需要夸奖和荣耀,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人生在世虽然分工有所不同,但人不分贵贱。生活都不容易,相互理解很重要。

4月2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业余党校2012级学生党的知识培训班在玉泉路校区礼堂成功开班。各院系380多名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本次党校培训班。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谭红军老师主持开幕仪式,并作动员报告。中央党校刘东宝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郭海燕教授分别为学员们作专题报告。

培训班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启动。谭红军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业余党校的开办宗旨以及历届开班情况。在业余党校十一届培训班中,已累计培养逾四千名入党积极分子。谭红军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说,中国科学院大学每年迎接1.2万名新生加入国科大研究生队伍,其中每年为国家培养博士人数占全国的9%左右;在研究生队伍中,党员比例已超过50%,激发了非党员研究生对党组织的向往,坚定了加入共产党的决心。接着,谭红军就业余党校的课程设计、培训方式、纪律要求做了详细阐述,并鼓励同学们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把实现自己的梦想融入实实在在的学习与科研实践中,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率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上午,刘宝东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的讲座,从政治力、军事力和领导力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讲座结合丰富的党史素材阐述了共产党对于凝聚民心民力,取得斗争胜利,以及保障全局的驾驭和掌控。刘宝东的讲授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为同学们还原了许多重大历史场景,并结合丰富历史情节,使同学们对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斗争历史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加强了各位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信仰和自信。最后,他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望,希望他们今后能继续学习共产党的历史并总结党的经验与智慧,提高个人思想觉悟,端正入党动机,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贯彻党的思想、实践党的使命。

下午,郭海燕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发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争取早日成为一命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讲座。郭海燕从党的历史出发,阐述党的优良传统,号召大家学习习总书记提出的四种精神,即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鼓励学员坚定理想抱负永不放弃,和消极落后做斗争,保持青春的活力,为党输入新鲜血液。在讲到青年的作用时,郭海燕多次慷慨激昂地引用古典诗词名句表达对青年的殷切期盼。在一个半小时的讲授中,郭海燕全程站立,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热忱与活力,赢得了在场所有学员发自内心的钦佩和热烈的掌声。郭海燕以“青年万岁”结束了本次讲座,表示中国的未来掌握在青年一代的手中,希望各位青年能发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讲座结束后,全体学员观看了大型文献纪录片《小平,您好》,从邓小平同志如沧海般的人生历程中感受他对富国之路、改革之路艰辛探索的伟大情怀,更加深刻地体会老一辈革命家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对于各位学员来说,党校学习仅仅是个开始。通过学习,能更系统地掌握党的理论与知识,进一步坚定自己的信仰。在此基础上,审视自己的人生,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赋予的使命,做出无悔于时代、无悔于民族、无悔于人生的选择。

4月20日,发生在四川雅安地区的7.0级强烈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悲痛,灾后的救援工作也牵动着中国科学院大学万千学子的心。为了表达对灾区同胞的祝愿和鼓励,国科大青年志愿者协会于4月24日中午在综合楼门口组织了一场名为“祈福雅安”的公益活动。活动主要由青协组织部的魏亚强和宣传部的马学喜共同负责,许多科苑学子怀着虔诚的心情参与活动,表达他们对灾区同胞的同情和支持。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防震避震知识科普、横幅签名祈福雅安和为灾区同胞送上祝福。展板详细地为同学介绍地震来临时如何避震和自救。一条长长的横幅醒目地写着“悼亡者、祈新生、雅安挺住”的大字,路过的同学纷纷签名表达他们对雅安人民的支持和鼓励。在送祝福环节,青协制作了心形彩纸,许多同学在上面写下了他们对灾区同胞的祝福话语。
    
马学喜同学表示,灾区同胞的受难情况让同学们感到很同情也很难过,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主要是想为灾区人民带来好的运气,祈求他们能够平安渡过难关。另外,也趁此机会让大家学习和重视防震避震的科学方法,以减少灾难来临时造成的悲剧。许多参与此次祈福活动的同学表示这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活动,他们感谢青协组织了这样的活动来表达他们的心情。同时,国科大所有师生都希望雅安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挺住难关迎接新生。

【新闻网讯 许静静】4月20日下午,中关村园区青年公寓6号楼三楼大厅欢声笑语连连,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6班的同学聚在这里展开棋牌活动,此次活动由6班班委发起,旨在增进班级同学之间的友谊。
    下午两点钟,6班的20余名男生和10余名女生纷纷走出宿舍,聚集在6号楼三楼大厅,身强力壮的男生把教室里的课桌拼在一起,做成临时牌桌。现场布置就绪后,同学们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棋牌种类。牌类是多人游戏,三到八人不等,大家团团围坐,谈论着牌的好坏,这里有得意的笑声,也有惋惜的叹息声。因为同学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同一种牌的规则不尽相同,所以玩牌之前,花了足够的时间统一规则,既照顾到不同水平的牌友,又不失玩牌的乐趣。棋类大多是双人游戏,这边的气氛紧张安静,与牌类区完全迥异,只见棋友们两两相对而坐,手握棋子,眼盯棋盘,时而眉头紧蹙,时而会心浅笑,深思熟虑后落子。1小时过后,逐渐有同学起身换另一种棋牌,而有的同学则现场学会了新的棋类。
    值得一提的是,原定棋牌游戏结束后根据比赛胜负评出一二三等奖来分发奖品,后来改为抽奖。现场比赛活泼生动,大家云游各桌,相互切磋,早已将胜负抛之脑后,只管玩得尽兴。奖品分发方式的改变不仅适应了现场活动形式的变化,抽奖本身的未知性和神秘性还增加了这次活动的乐趣。
    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既放松身心,同时也很好地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平日里大家各自忙于课业,不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的同学课程也不同,鲜有坐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在现有的上课形式下,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如何重塑班级友谊是一个重要命题。班级集体活动恰恰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不失为增加班级凝聚力的一种好方法。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继续开展更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