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庞大的互联网群中,高校新闻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2000年之后,中国高校都在加强新闻网的正规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90%以上的高校设有新闻网或新闻栏目。从高校新闻网的定位上看,新闻网兼有新闻发布、形象展示、舆论引导、思想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职能。但目前的高校新闻网,好像是一个布告板,学校官方把握稿件的发布权,所发布的信息大都是学校工作动态。问题在于,高校师生作为知识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其所属的新闻网为什么鲜见本校学者、学生的声音?要知道,社会需要倾听学者们的声音。笔者认为,高校新闻网有必要通过开通博客等服务,来拓展其功能领域、传播空间和其社会价值。
 
从“布告板”到“研讨会”
 
传播学把世界划分为传者(信源)和受者(信宿)两大阵营,人们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收听者,这是一种“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就网络传播而言,这是Web1.0的传播方式。其实,当前的高校新闻网正是Web1.0的实际应用,这突出表现在高校新闻网注重对外的形象窗口作用,不注重对内的交流学习作用;注重官方新闻的发布和学校形象的塑造,不注重校内师生观点和言论的发掘;注重所发布的新闻稿件点击量的多少和转载率的高低,不注重受众对新闻内容及形式的反馈与评价;注重满足网民(校内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新闻阅读和信息获取需求,而不注重调动网民积极性和加强归属感。
 
2003年以来,Web2.0成为互联网业界的热点,带动了一批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的崛起。英国《经济学人》发表的文章《新媒体研究》将Web2.0时代描述为“参与时代”,并称其创造力如同5.3亿年前催生了物种多样性的“寒武纪爆炸”一般不可小觑。Web2.0最基本的特征是用户创造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网站不只由管理员进行信息发布和管理,用户作为信息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将参与到网站内容的创作之中。Web2.0的最大特点是个人化、去中心化,强调社会化,强调开放、共享、参与、创造。有学者认为,Web1.0时代的新闻网,就像是在作讲座,只是告诉网民今天的新闻是什么;Web2.0时代的新闻网更像一个研讨会,传播者和受众自由对话和交流彼此的见解,获得全方位的事实。总之,由用户创造内容的Web2.0,使传播变成了一种“多对多”的传播。高校新闻网能否充分利用Web2.0的特性,进行重新定位和构思,更好地服务于大学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好地促使大学履行基本职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闻网应成为一个有归属性的平台
 
当前,高校新闻网稿件,其主要来源于学校下属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反映学校整体的工作动态。浏览高校新闻网,人们容易看到各类会议、各类活动、各项进展,但很难看到个体师生的感悟和思考,个体师生的生命状态和所思所想。大学作为“全心全意献身于发展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和培养人才,并尽量努力向高水平看齐”的特殊组织—— 一个学人的乐园,应引导师生们通过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手段向社会传播自己的真知灼见,而本校新闻网则应成为一个最有归属感的平台。传播学者的研究为上述想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新的传播学理论认为,Web2.0条件下由每个用户所创造、传播的信息内容为“微内容”(microcontent),而Web1.0时代传统新闻网站所创造、传播的内容被称为“宏内容”(macrocontent)。Web2.0时代的新闻网,需要“宏内容”与“微内容”的结合。对高校新闻网而言,“宏内容”就是由学校的院系、部门及学生记者队伍采写的工作信息,主要反映学校工作进展;“微内容”则是由师生、校友及社会网民们共同自发创造的“最小独立的内容数据”,如评论、图片、视频等。在这个意义上,高校新闻网的转型,需要坚持走“宏内容”加“微内容”的路径,前者是综合性、全方位反映学校动态和价值观的载体,让人们看到高校作为一种组织的风采,而后者是以个体化、多视角展现师生精神风貌的方式,让人们看到高校作为“学人的乐园”的强大生命力。
 
开通博客、社区服务是大势所趋
 
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方式,是发挥博客、社区和评论的作用,并促进传播和管理方式的变革。Web2.0时代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博客,博客是一种平台,也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潮,是管理个人“微内容”的一种工具。借助于博客,人们就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经验、想法、感受等,并由此形成一种新型的网络虚拟社群和人际交往方式。高校新闻网可以分学术观点、社会时评、校园生活3个类别专门为本校师生开通博客服务,向社会展示本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教育思想和教学科研成果。
 
此外,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部分院系和实验室,甚至课题组都建有BBS。在BBS平台上,网民成分复杂,部分网民言语放纵、善恶不分、心态浮躁。这些纷繁的BBS平台也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新闻网建设新闻社区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可按照学科、学习、生活、考试、就业、文体、校友等类别设立新闻社区,开辟师生网上学习交流的新天地。同时,还可以通过读者信箱、留言栏、网上调查等方式拓宽与受众的沟通渠道。
 
同时,大学在借助新闻网向社会发出声音的同时,也应通过新闻网听取来自社会的声音,大学应有这种自信。大多数高校的新闻网,对单条新闻没有评论功能,形成一种没有反馈的单向传播,读者、网民在阅读本条新闻后的所思所想学校无法得知。从技术角度来看,可通过实名注册、关键词过滤甚至评论条目审核等方式,确保新闻评论的有效应用和安全。
 
传播方式上也需要优化组合。网络被誉为第四媒体,也是传播速度最快、传播面最大、传播方式最多的新型媒体。当前的高校新闻网,大多数是文字和图片的应用,少数高校将本校电视台制作的新闻短片以专栏、专题、链接等方式在页面呈现,也有一部分高校将校广播站制作的音频节目在新闻网展示。高校新闻网完全应该整合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传播方式。
 
当然,开通了师生博客、新闻社区、新闻评论,新闻网的管理就成了一个问题。对此,应该坚持“把关人”和“实名制”两手抓。正如前文所述,Web2.0时代的新闻网不再是单纯的“布告板”,更像一场有组织的“研讨会”,正如一场高效率的“研讨会”需要一个出色的主持人一样,Web2.0时代的高校新闻网也需要卓越的“把关人”。这意味着,对于参差不齐、模式化严重的“宏内容”(新闻稿件),和包罗万象、纷繁多样的“微内容”,高校新闻网仍需注重发挥新闻“把关人”作用,加强新闻的策划,优化新闻的配置和组合,监控、过滤不良及敏感信息,提高新闻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开通师生博客、新闻社区、新闻评论后,新闻网宜采取注册实名制,在保护言论自由的基础上保证有效监管。
 
(作者:贾宝余 牛晓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11-5 )
 

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孙闻)  来自国内外应急管理界的70余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27日会聚北京,参加“第二届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共话城市应急管理技术应用,指出城市应急管理应该更加注重预警。
 
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计雷指出,目前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城市应急管理问题是城市管理过程中非常现实和急迫的问题。一个城市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应急功能,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华中科技大学佘廉教授表示,目前中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上存在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控功能不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专业人员缺乏,重视政府应急、忽视社会应急等问题。佘廉指出,“花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应当成为中国当前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最佳管理模式。
 
美国专家戴维·尚策说,由于灾难的发生往往不是依据线性的、简单的模式,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在应对灾难的时候,同样要构建更加灵活、敏捷的系统,以求对突发事件作出足够快速的反应。他指出网络是构建这样一个系统的基础,必须重视网络在灾难响应中的应用。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专家还将就面向奥运安全的区域风险评价、三峡库区应急管理、银行危机管理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本报讯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奖,阿尔贝·费尔是在研究用分子束外延生长的厚度可达60层的铁/铬磁性多层膜时,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彼得在铁/铬/铁三层膜结构中发现了完全同样的现象。而“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都是建立在分子束外延基础上的。
 
分子束外延发明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卓以和在10月11日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66场主题报告会”上,提醒我国科研人员,如果一心在实验室里搞研究,不了解社会变化,人们生活习惯和需求的变化,反而无法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趋势,预测科学的未来,甚至比不上艺术家或社会学家等。
 
卓以和说,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很难,但非常重要。他在上世纪60年代就发现,电子元器件越来越小,一些薄膜材料只能是几百个纳米厚,于是他发明了分子束外延技术和设备,让原子一层层非常精密地“生长”,并研制出大量新材料和级别激光器。目前,这些新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手机、雷达、光盘、卫星通讯和光纤通讯网络。而仅铜板大小的级别激光器,挂在人们身上能测量人是否有胃溃疡、呼吸系统等疾病,监测是否有炸药和毒气、一氧化碳等。(李禾)

10月9日,2007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这一成果的公布,让我们惊喜地看到,诺贝尔奖离我们原来如此之近,无论是背包中的笔记本电脑,还是口袋中的MP3,有意无意间我们都尽情享用着这一伟大发现带来的成果。
 
获奖原因———惊人地提高硬盘存储密度
 
诺贝尔奖颁奖委员评价,没有这一伟大发现,MP3等数码产品就不可能存在。
 
“巨磁电阻”效应造就了计算机硬盘存储密度提高50倍的奇迹。其研究成果在信息产业中的商业化运用非常成功。
 
上世纪90年代,IBM公司研制成“巨磁电阻”效应的读出磁头,将磁盘记录密度一下子提高了17倍,从而在与光盘的竞争中重新处于领先地位。硬盘的容量从4G提升到了当今的600G或更高,并很快成为标准技术。即使在今天,绝大多数读取技术仍然是“巨磁电阻”的进一步发展。
 
“巨磁电阻”效应的加入使得数控机床、汽车测速仪、非接触开关、位移角度传感器、旋转编码器等多种磁相关的仪器变得小而灵敏。与光电等传感器相比,它具有功耗小、可靠性高、体积小、能在恶劣条件下工作等优点。
 
如在医学领域中,人体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机械运动,对他们的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前用的体积大、功率高和价格贵的超导量子磁强计限制了医学发展。高灵敏度及集成化的“巨磁电阻”磁敏传感器为这些机械运动和病变部位的非接触式探测提供了方便。
 
成果解读———在人造磁性导体中实现飞跃
 
其实早在1857年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磁电阻效应,而“巨磁电阻”的巨大魅力在于,它将研究对象从大块金属转移到人造薄膜磁性导体中,实现了磁电阻效应质的飞跃。
 
1987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尝试将金属制成纳米级的薄膜,将一层铁(或者钴)薄膜铺上一层铜薄膜,如此反复叠加形成Fe/Cu/Fe或Co/Cu/Co多层膜,他们观察到这种金属层膜的磁电阻可达200%这就是“巨磁电阻”效应发现过程。
 
我们使用的硬盘中有若干磁盘片,信息被存在磁盘片表面的小磁点上,当磁头移动到这些点上时,磁信号转换成“0”和“1”的电信号来表达信息。要储存更多信息,磁点的面积就要小,磁性会相应减弱,这就需要更灵敏的读取器。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原理制成的读取器,可以探测磁场细小的变化,从而大幅度改变电阻,进而产生大的电流变化,磁片就可以储存更多信息,硬盘容量就成千上万倍增长。
 
前景展望———未来应用十分广阔
 
在芯片制作方面,目前大规模应用的是半导体材料,它有一个缺点,就是电流一旦消失信息就会随之消失,然而磁性介质则不同,磁信号确定后,其存储的信息不会变化,通俗点说,采用磁性芯片的电脑如果遭遇停电而关机,重新开启后电脑的工作状态还会和断电前一样。
 
“虽然目前这种磁性芯片的容量只有几十兆,”戴道生教授介绍说,“与几个G的半导体芯片相比还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国内现状———我国取得诸多成果
 
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相关企业在过去十几年里也持续开展了有关新型磁电阻材料和器件及其物理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国际上迄今发现的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的20多种金属纳米多层膜中,有三种是我国学者发现的,部分研究结果还被本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收录在其后续发表的综述论文中。
 
此外,我国学者在相关磁电子学和自旋电子学等基础物理研究方面也获得了许多有创新性的成果。
 
专家介绍,随着国家科技不断发展,以及有关部门科研经费投入强度的不断提高,对新型磁电阻材料和器件及其物理的研究和应用,必将对我国高科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专家连线———
 
苏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巨磁电阻”效应获奖众望所归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凝聚态物理学和信息存储领域的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自旋电子学。在自旋电子学器件中,电子的自旋成为信息储存、处理和输运的基本单元。基于电子自旋制造的高密度、高速度、低能耗、多功能、高度集成的新一代微电子器件,可望作为下一代高性能微处理器,在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信息存储能力以及小型化等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极大地造福于人类。
 
由此可见,“巨磁电阻”效应在出乎人们意料的被发现之后,很快为凝聚态物理学界所证实,并被广泛接受,并且迅速导致了新的技术和商业化的产品,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它在推动整个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催生了新的研究领域,其结果将对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巨磁电阻”效应如此重要,在最近几年多次被提名诺贝尔奖,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未能成功,与诺奖擦肩而过。今年终于修成正果,可谓名之所至,众望所归。
 
戴道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诺贝尔奖更青睐从源头创新
 
从今年的诺奖成果中,我们再一次认识到,诺贝尔奖更青睐于认识论的发展,也就是如何从源头创新。无论是医学奖,物理学奖,还是化学奖,这些成果在发现之初并没有怎样宏伟的成绩,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后来十几年技术的提升,甚至是本领域的进一步研究都奠定了完备的理论基础。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人们通过认识世界而后才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此,技术的发展并不是第一位的,认识论的发展应该被看做首位。
 
目前,我国科技界普遍存在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比较注重出成果,走的是别人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绩也没有很强的新颖性。有人预言新的世纪里,中国至少会出现一位诺奖得主,我认为如果要实现这个梦想,我们应该给科研工作者好的环境,鼓励潜心钻研,鼓励研究比较冷门的领域,去认识还没有认识到的问题,允许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成果潜伏期,鼓励在认识的起点上创新。
 
■新闻缘起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7瑞典克朗)的奖金。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奖励“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前途广阔的纳米技术领域的首批实际应用之一”。(新华社)

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卓以和表示:
从事科学研究要学会冒险探索
 
10月11日,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66场主题报告会在京举行。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卓以和教授在报告会上作了题为《分子束外延的发明和造福于人类》的报告。
 
卓以和是分子束外延、人工微结构材料生长和在新型器件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最先研究成功10多种极为重要的、性能优异的新型微波高速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现在又领导AT&T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所的合作者,研制成功量子阱级联式新型激光器,这被认为是半导体激光器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但他的报告并没有就这一令非专业人士略感枯涩的命题开始,反而以怎样进行发明和革新作为开题。“我在贝尔实验室作了37年研究,每当进入贝尔实验室大门时都看到贝尔肖像上的几行字:别每天都在一条路上走,有的时候也应该跳到树林里去,你会发现很多从来没看见过的东西。”他说,“作科研、搞发明创造也要进行冒险探索。”
 
卓以和举例说:“很多成功的革新者就像冰球运动员一样,运动员要把握球的趋向:球往哪儿跑,运动员要往哪儿去;还有从统计学上来讲,如果你不射门的话,球永远不会进。但要预测科技发展趋势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比方说,1943年,IBM总裁Thomas watson预测:这个世界大概需要5台计算机;而现在全球有多少计算机?1949年,还有人预测:计算机到最后可能会减少到1吨半重;现在最轻的计算机重量是多少?1981年,比尔·盖茨预测:个人计算机存储空间640K就足够了;现在家用计算机存储空间有多大?能否预测精确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的预测方向是对的,并能按照这个方向去探索。”
 
卓以和还是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中科院研究生院教务长苏刚在介绍他时说:“卓先生的成功有很多秘密,他最大的爱好是艺术,他把艺术家的敏感和想象力完美地融汇进精确细致的科学研究中。他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同时又在美国得到严格的科学训练。听卓先生说,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把东方人的耐心与西方的技术结合了起来。”在报告结束后,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东西自然成为在场学生提问的热点:“请问艺术对您的科研活动或者在一些科技创新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感觉?”……
 
卓以和说:“艺术其实和科学、工程都有很密切的联系。比方说,土木工程专家在造桥梁时,一定要有很好的艺术观念,这样的桥造出来才漂亮。同样,在我开始作分子束外延研究时,一样离不了艺术的支持。”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时,卓以和说:“我刚到美国的时候,觉得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多数是最用功去学习和考试的,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却很少发问,觉得不好意思。但这种文化在美国常常是会吃亏的。很多美国人说,中国人会做事,可是不用给他升职,因为中国人不会和别人交流。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我在旅馆时,学生们一直拉着我问个不停,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的进步。”
 
在报告的最后,卓以和鼓励在场学生:“有充足的自信心,并坚持向着你的目标努力才能使你的工作成功;要保持乐观精神,多看一下每一件事的正面。另外,还要做你喜欢的事,这样才能在做事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 作者:祝魏玮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