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新京报》报道,4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首场主题报告会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表示,鉴于科学技术奖励太多,使一部分人模糊了科学本质,建议减少科技奖励,奖励那些真正对科学技术有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一般贡献让市场直接给予回报。 实际上,路甬祥院长表示不赞成给科技工作者过多过滥的奖励,这并不是第一次。在去年末的中科院新闻发布会上,路院长就曾表示不赞成给予院士过高物质待遇。 当前,科技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核心,重视科技、重视人才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伴随着这种重视出现的是,对科技人才的各种名目繁多的奖励。仿佛奖励已经成了我们全社会表达对科技、对人才的重视的唯一方式。 而实际上,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积极的一面,更有其消极的一面。奖励的确可以显示出国家、政府、社会对科技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科研资金不足、科技工作者待遇过低等问题,有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科技进步,但我们很难保证所有的奖励都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就盲目的对科技工作者、科技项目进行奖励,首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力、物力的浪费,降低了科技奖励的实际运行效益,破坏了科技奖励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其次,根据一部分人的偏好实施的奖励,非常容易破坏科技项目、科技工作者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利于建立促进科技进步的良好的激励机制;第三,一味的给科技工作者过高奖励,容易引发拜金之风,导致个别科技工作者钻进钱眼,丧失社会责任感,模糊了科学本质。 科技应该重视,科技工作者应该奖励,但不应该把重视科技庸俗化,比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要给科技工作者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环境。科技奖励应该为科技所奖、为科技所用。盲目的奖励不是科技进步的拐杖,并不利于科技事业前行。 (文章来源:红网http://www.rednet.com.cn 2006-4-11 作者:郭振栋)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强调,“对'科研老板’,我们科学院历来都是反对的”,虽然,“我也不能否认在科学院内部或许还存在着这种现象,但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现象在科学院是没有土壤、没有法理依据的”。(4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也许,科学院没有“科研老板”现象的土壤,但“科研老板”在某些领域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科研老板”呢? 所谓“科研老板”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科研人员,却担负着项目公关任务;他们几乎不在一线搞科研,可往往能拿到科研项目。这些人中有国内培养起来的科研工作者,也有一部分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们曾经在科研第一线做出过成绩,可现在不再亲自搞科研。他们获得了各种国家级的头衔和荣誉,被提拔到一些科研部门的领导岗位,逐步脱离了科研第一线,经常“飞来飞去”。这些人通过不同渠道积累了各种关系,荣誉和头衔成了他们进行公关的必要工具。以自己的名义拿到大把的项目资金,自己并不参与研究,而是层层发包,或给同事,或给学生,然后又把承包项目单位的成果集中到自己的头上,成为拿到更多更大项目的资本。 显然,“科研老板”已经把科研变成了经营。某研究所所长透露:“这样的人在单位往往还比较吃香,没有他们,很多项目的确无法拉来,没有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究其原因,“科研老板”现象的出现,与目前的项目审批制有关。主管部门及其相关人员拥有太大的资源分配权及项目审批权,又缺乏公开透明的项目审批程序,留下了较大的寻租空间。那些与掌握科研资源分配权的人关系密切者,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通过“终南捷径”得到科研资源。一言以蔽之,项目批复过程的不透明,催生了科学界的“新职业”——“科研老板”。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在谈到计算机技术时警告说,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确实有了巨大进步,但是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反而比50多年前增大,“这种差距仍有着继续增加的趋势”。(据新华社2005年7月24日报道)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是因为科研缺钱。其实,对于中国的科研事业而言,缺少的不仅仅是金钱,我们还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资源分配政策。因此,要消除“科研老板”现象,就必须革除现行研究资源分配方面的弊病,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公开透明项目审批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科学研究资源分配政策。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2006-04-11 作者谭雄伟)

【本报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9日在北京明确表示,中国科学院不赞成“科研老板”,中科院没有“科研老板”的土壤。对于严重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甚至违背法律与政策的行为,一定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地依法处理。 新华社9日报道,“对于'科研老板’,我们科学院历来都是反对的,不赞成的,不提倡的。”路甬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说。他承认,“科研老板”的现象很可能在某些领域存在个别少数。“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在科学院是没有土壤,没有法理依据的。我们所提倡的是领衔的科学家,要为科技创新项目作出实质性、关键性的贡献。” 路甬祥说,中国学术界应共同培育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倡导高尚的科学道德风范,创造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领衔的科学家和老一辈科学家应指导、帮助、支持青年科学家,不能支持极少数人利用自己的声誉和地位,不合理地占有科技资源,采取分包的办法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而自己并无实际上关键性的科研成果。 他表示,要杜绝“科研老板”的现象,首先要从管理入手,使管理更科学、更民主、更透明。同时要从舆论监督、科研团体内部的民主监督建设入手,让“科研老板”没有市场。 路甬祥说,学者的浮躁有着深刻社会根源,如制度不规范,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过度竞争引发。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术界、政府、舆论都要进行深刻思考。 (文章来源:美国侨报 2006年04月10日)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重视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培育法制化的公平的创新竞争环境,坚决反对“科研老板”。4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作了题为《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的报告,并阐述了以上观点。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大力培育创新人才 路甬祥指出,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教育体制,是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与关键。 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和定位。政府应制定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完善政策体系,注重宏观规划和监督评估。切实尊重大学和研究生院的自主权,尊重各校的办学特色和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法律和政策的引导下,促进其自主完善创新教育的现代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并完善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 二是要在坚持和改善党委领导的基础上,完善民主集中制,推进高校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充分尊重和发展校长和教授群体在教育、科研问题上的主导作用。 三是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评价机制,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作为衡量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 四是从制度上保障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保障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充分发挥,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求、个人爱好和潜质发展特长。 不是竞争过多而是缺少法制化的竞争环境 路甬祥认为,创新不可回避协同和竞争,未来的创新环境应该是一个既和谐又鼓励竞争的环境。中国现在并不是竞争过多,而是缺少法制化的竞争环境,是竞争不够公平、竞争不够透明,甚至还有许多恶性竞争,破坏了和谐发展。 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谁最先发现新现象、新物质、新规律,全世界就承认他对人类的新贡献,这就决定了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必须具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同时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厚积薄发。所以要把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与紧迫感、危机感、竞争意识辩证地统一起来。 坚决反对“科研老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尚廉曾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中国政府的主管部门拥有太大的资源分配权以及项目审批权,科研项目申请的程序不透明,将待遇和科研项目挂钩,这些“科研国情”催生出了一种新事物——“科研老板”,他们把科研变成了经营,任务是“跑部钱进”,奔忙于申请项目。 针对这种现象,路甬祥说,中科院历来反对“科研老板”,这种风气在科学院是没有土壤的。领衔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在重大科技任务中确实肩负了组织领导责任,中科院所提倡的是这些科学家要为科技创新作出实质性的、关键性的贡献。 路甬祥希望中国学术界今后共同培育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倡导高尚的科学道德风范,创造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领衔科学家要指导、提携、帮助、支持青年一代,而不能仅支持极少数人,更不能利用自己的声誉和地位,不合理地占有科技资源,然后采取分包的办法来完成科研任务,而自己在科研上并无实际的、关键性的贡献。 路甬祥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从管理上入手,使得管理更科学、民主、规范、透明;另一方面要从文化建设、舆论监督、科研团体内部的民主监督建设入手,使得这样做的人变得更加没有市场,更加受到科学界内部以及社会舆论的谴责。同时,对严重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甚至是违背政策与法律的行为,一定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地依法处置。 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受到多方关注。主办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透露,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等将于今年适当时候在该论坛发表演讲。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6年4月11日)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记者吕贤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日前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提出,造就创新人才要从四方面着手。论坛发起人之一、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也发表了演讲。 路甬祥说,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创新 人才需要具有独立思考、理性质疑的精神,只有把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优先位置,才有可能根本改变现在流行的知识灌输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中科院是我国高级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在创新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造就创新人才中开拓创新、发挥先导作用,正在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观,需要实现四个转变:从只重视同一性和规范性向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转变;由指导学生被动适应性学习向引导学生主动求索转变;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平等讨论和知识创造转变。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要因材施教,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和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发展学生的潜能、特长。提高学生分析、综合、理解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在德、智、体、美、能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改革教学方法。彻底摒弃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围绕提高学生的自学、创造能力设置课程。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通过开设带有探索研究性的实验课、设计策划等培养合作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前沿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通过实践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一是切实尊重大学和研究生院的自主权、办学特色,在国家发展规划、法律和政策的引导下,促进其自主完善现代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质量保障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二是要在坚持和改善党委领导的基础上,推进高校内部决策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三是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评价机制。四是从制度上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发展特长。 路甬祥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素质教育还任重而道远。比如,由于等级观念的残余、教育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应试教育现象实际上还普遍存在。教育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行政管理与教育管理之间错位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大学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单位存在研究生成为导师打工仔的问题。 (记者吕贤如 发布时间: 2006-04-11 03:47 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