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2005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仪式,共有2704名博士以及2187名硕士获得学位。中科院研究生院培养的第一个外国博士研究生古兰木·拉索尔(左)从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手中接过了学位证书。

    (来源:科学时报2005-09-29 10:56:22 本报记者 王成/摄)

     本报讯(记者王荟)昨天上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了本年度的学位授予仪式,博士生队伍中一名皮肤黝黑的外国学生颇受注目,他就是来自巴基斯坦的古兰木·拉索尔,这是中科院培养的第一个外国博士生。来华之前,拉索尔已经担任巴基斯坦气象局副局长,此番取得学位回国,他将晋升为局长。

    四年前,拉索尔来到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师从中科院院士曾庆存。该所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老师介绍,拉索尔的博士论文题目为“南亚夏季风灾害性天气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并获得了“优秀”成绩。

    对话
   拉索尔博士接受本报采访表示:“我想把中国科学家请到我们那里”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到中国来学习呢?
    拉索尔:首先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非常好。而且,中国的科技水平提高得非常快,中国的大气物理研究水平在世界上非常先进。

    记者:您回国之后有什么打算?
    拉索尔:回国之后我会升为局长,我想把中国科学家请到我们那里,促进两国的科技交流。今天在场的这些都是我的老师和同学,如果将来有缘再见,我会诚心帮助他们。

    记者: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就是中科院院士,作为巴基斯坦气象局局长,你有没有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中科院的院士呢?
    拉索尔:这是我的希望和心愿,中科院是我的母校,我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05年09月29日02:02)

本报北京9月26日讯(记者肖洁) 世界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大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邹至庄日前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发表演讲时称:根据计量经济学的有关预测方法,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美国。 邹至庄当天被中科院研究生院聘为名誉教授。面对数百名学子,邹至庄以一个提问作为自己演讲的开场白: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局面,经济学家是否可以准确预测未来?他要求学生们用举手来选择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在很多学生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后,邹至庄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很多经济问题可以准确预测,前提是要有正确的经济学理论、数据和方法。在后面的演讲中,邹至庄用过去和现在所做的诸多预测案例现身说法,其中就包括了中美两国总产值的增长预测问题。 邹至庄是这样计算这笔账的:中美两国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通过两国的货币购买力进行衡量。根据世界银行相关报告,1998年,用货币购买力衡量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一半。1998年至今,中国经济增长率每年都在8%以上,假设2020年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不低于6%,美国每年增长为2.9%,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美国。 邹至庄是美国经济学会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主席,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已经30年。上个世纪60年代,他创建的“邹测评模型”(CHOW TEST)就已蜚声国际,而普林斯顿大学的计量经济学研究计划更是以邹至庄命名,这些都奠定了他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泰斗地位。 (来源:科学时报2005-09-27 11:08:4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研招第一大户,它是以设在北京的研究生院本部为主体、联系和覆盖科学院各研究生教育基地和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网络。其招生专业涵盖哲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42个一级学科,现有在学研究生3000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4000余名。 报考中科院三大好处 招收人数多,录取比例高。2005年全国有19300人报考中科院硕士学位研究生,10074人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最终录取硕士学位研究生6203人,博士学位研究生5012人。硕士研究生录取率高达32%,平均每三人即可录一人。从报录比上看,中科院系统的报名录取比低于很多普通高校,也就是说更容易考一些。 师资力量强,科研环境好。从师资上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有300多位两院院士、4500余位教授与研究员以及2000余位博士生导师;从学科上看,中科院在理科的数、理、化、天、地、生,工科的力学、材料、能源、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从科研条件上看,中科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良好的培养环境,有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项目和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途径。由于导师数量多,学术影响大,科研水平强,培养环境好,因而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良好的发展机遇。中科院没有本科生,每年在全国招收上万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全部来自各个高校,考生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因而中科院也是考生不错的选择。 学生待遇好,全部为公费。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入学之后就有比较高的奖学金和各种补贴,再加上科研项目多,发展机会多,学生很容易就可获得相关补助。从待遇方面和经济角度考虑,条件是非常好的。另外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招生全部是国家计划内公费研究生,只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如MBA、工程硕士等要适当收取有关费用。另外,毕业之后中科院系统的研究生出路较好,就业相对比较容易。 另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特别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不同学科间交叉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其研究生培养为两段式,即第一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和各教育基地集中上基础课,第二年回到各所进行论文研究和科研实践,在基础课阶段和研究阶段都有相应的奖学金和各种津贴。 明年研招三大变化 2006年招生6000人。2006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有110个培养单位和10个院系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计划招收硕士生6000余名。再加上博士生,招生数量在1万人以上。该院侧重于理工,但是在管理、人文等方面也有一定实力,尤其在心理学、生物学与生命科学、自动化、生态学、电子与通信、计算机、材料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药学等方面都有非常强的实力。 增设三个新专业。除了研究型人才,中科院研究生院还紧盯市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今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开设了环境科学、药剂学、生物化学等三个新兴专业,以应对生物科学和医药领域开始出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短缺。 专业课命题有变化。部分研究所以前使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专业课的命题,今年改为使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己的命题。从命题风格和命题题型上都会有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考生和各具体招生所、院系联系、咨询。由于考试命题会有比较大的调整,专业科目的参考书也相应变化较大。对此,考生要关注该校公布的考试大纲,并及时和所报考院系所联系、获取最新考试信息。 报考建议 围绕大纲复习备考。由于该校公布具体的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因而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应该紧密围绕着考试大纲和参考书来进行复习。其次中科院招生比较注重能力考核,因而要特别注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平时注意积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数学就应多作题,物理等科目对实验技能有一定掌握。 复试采取差额方式。中科院研究生院总体上有一个复试规定,即原则上按1∶1.2的比例确定复试人选,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比如力学所2005年的复试主要是组织专家小组,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进行考查,同时对外语水平、外语的听力和口语水平进行测试。 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要求。已取得多于报考专业大学本科8门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并且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阶段还须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 免试名额不超过30%。由于中科院自己没有推荐免试指标,因此打算申请推荐面试生的同学必须在自己的学校取得推免资格,然后带着指标进入中科院。该院推荐免试的比例要求是不超过30%,但具体到每个所有所差异,申请免试生要和具体招生单位联系。(记者:王兆鹏)  (http://www.sina.com.cn 2005/09/14 14:17 《北京考试报》 )

2005年9月8日,第三期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EMBA高级研修班的学员又相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生活。这是继今年7月北京第一次面授之后的又一次集中授课。来自中国科学院院所、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深圳、青岛两地的企业界人士近40人参加了学习。 本次面授的课程主要有《企业战略管理》和《组织行为学》,授课的专家教授分别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薛旭教授和国经协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卢存岳教授。两位教授深厚的知识功底、诙谐幽默的讲授风格都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广大学员的认可和好评。 在本次面授的过程中,学员们还到全国知名企业——海尔集团进行了参观考察,海尔集团的研发部部长刘振宇先生接待了EMBA班的学员。学员们与刘振宇就海尔模式、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海尔集团未来的发展道路等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本次的教学组织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训中心具体负责。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学员们依据各自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个多层面、多领域互动交流的学习群体,还达成了多项合作或互助的意向。 中国科学院EMBA课程高级研修班自2002年开始举办以来,一直遵从国际前沿的EMBA教育与中科院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理念,针对国家知识创新战略和经济建设的需求,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期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EMBA高级研修班在总结前两期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学员逐步多元化、行业化的特点,设计了四个主题的课程模块,分别在北京、青岛、深圳、上海四地进行集中面授,使学员更好地了解和借鉴各地的产业发展模式、拓展业务领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平台。 (来源:科学时报2005-09-21 张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