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4月24日正式发布了《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份历时一年而成的报告全面盘点了国内企业人力资源和管理的现状,是目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调查成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说,这份报告旨在为政府制定人力资源发展和管理政策提供事实依据,为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专家学者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改进工作的参考。这份报告内容涉及制度建设现状、岗位管理现状、劳动用工招聘现状、人员绩效考核现状、薪酬管理现状、企业员工培训现状、相关社会保障现状、企业高层人员管理现状和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   调查课题组负责人林泽炎博士说,报告是由该所组织专家,历时一年,在对国内2100多家不同背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分类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   报告认为,在企业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工作者配置方面,中国国内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差异明显。大部分企业制定了一系列包括员工手册、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等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大部分企业在干部竞聘上岗、后备干部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员工合理化建议和员工申诉等制度方面不太重视。报告说,中国国内企业管理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劳动用工总体上已初步规范,逐步走向市场化,从社会上招聘人才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新增人员的最主要来源。   报告称,人员绩效考核尚未普遍成为国内企业必须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必备工作亟须制定。报告在对国内企业培训经费投入普遍较低表示担忧的同时指出,中国企业的培训工作更加关注员工岗位技能的提高,但普遍不重视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估。   报告说,虽然大部分中国企业员工对当前薪酬表示满意,但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程度离政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政府要求企业参加的5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中,只有基本养老保险参险率超过90%,其他保险参险率均不足80%。   报告还说,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制度经过20多年的探索、改革后,有了很大改变,总经理的薪酬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员工平均收入差距拉大,平均收入的倍数相对集中在3~15倍之间。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方玄昌   或许是一种巧合--3月,就在全世界科学家的目光被英国《自然》杂志的《中国之声》专刊吸引到“中国”之上时,“中国科学院2004年度工作会议”同时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所作报告的部分内容,似乎成为对《自然》杂志的一种回应。    3月20日,利用会议间隙,路甬祥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独家专访   “中国近现代科学从奠基、积累,到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达到现在的状态,在世界上还是罕见的,非常了不起。”   新闻周刊:您对《自然》杂志出的这本《中国之声》怎么评价?它里面的文章对中国科研现状的描述中肯吗?   路甬祥:《自然》是世界著名的杂志,有很好的声誉。这本CHINA VOICE(中国之声)恐怕在《自然》杂志的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可能还是第一次。这说明中国的科技发展受到《自然》杂志高度的关注,这当然是对中国的肯定。如果中国没有这样快的发展,没有科技方面的明显进步,他们不可能专门出《中国之声》。另外一方面,在《中国之声》中,8位科学家对中国科技发展状况做了一些评论,都是很友善的,有的还提出了积极、中肯的建议,我觉得这对于中国今后的科技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科学,特别是现代科学,其实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太长,最多也就是100多年。而且在这100年中,大部分时间中国就没有安定过。科学走上轨道,得到重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加起来也就30~50年的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近现代科学从奠基、积累,到改革开放以后的迅速发展,能达到现在的状态,我觉得在世界上还是罕见的,非常了不起。   科学文化、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科学理念、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时间。这不像是商业或产业投资,比如要做一个大规模的发电厂,投资下去,两三年它就可以发电。   当年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等科学家提出了自己对宇宙的看法,但这些观点被真正发展成为系统与基础科学,则是200年以后的事了。   中国科技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我觉得主要还是历史造成的。我们希望做得快一点,但它有客观规律,可能要几代人的努力,甚至要十几代人的努力,从上世纪初到今天,现代科学在中国已经过了五六代人了。   “中国传统文化不鼓励学生超过先生,论资排辈,这肯定是束缚科技进步的”   新闻周刊:在《中国之声》中,蒲慕明先生指出:“听从老师的话和接受经典论著的教条是儒家教育的基础。对这种教育模式究竟是帮助了还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可以争论的。”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路甬祥:我们现在还不能低估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是对的,但是不鼓励学生超过先生,论资排辈,这肯定是束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   与西方的教育比较起来,我们的教育灌输知识多,培养能力少;教育学生循规蹈矩强调得比较多,教育学生要勇于探索、勇于创造不够;强调尊师重道比较多,鼓励学生要超过老师、勇于质疑的比较少。   我们的家庭和幼儿园老师都喜欢教人怎么做,而外国则喜欢给人一个环境让他自己去实践。我看到在德国的一个家庭,家长让小孩在地上爬,有一杯茶放在桌子上,有些烫,小孩想去抓它。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赶快把杯茶拿开,他们家长的想法却是让他摸一摸,让他知道烫了,下次就不再去摸了,当然前提是不至于烫伤。   他们的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到野外去野餐,只许带米和盐,还有炊具,水、柴薪都要自己在野外找。小孩还是四五岁的时候,就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只有在本土做出重大贡献,科学才能在中国获得尊重”    新闻周刊:在中国,科学似乎一直没有取得它在西方国家那样的地位,没有得到它本来应该有的尊重?   路甬祥:在中国,我们是靠教育来接受科学的,而在西方,科学的威望是靠与自然和宗教的斗争争取到的。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等,他们一提出新思想和新观念,就遭到宗教打击,甚至被烧死。但后来经过几十年、上百年时间,实践证明他们是正确的,科学取得了胜利,当然也就在社会中为科学树立了前所未有的威信。   先是少数人,后来是多数人都从科学和技术中得到了恩惠,他们当然对科学技术心悦诚服。中国没有经历这个冲突的过程,近代科学是从外部引进的,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就弱一点。   我们国家对科学的正确认识还要经历一个历史性的过程,要让科学技术深入人心,根本的问题还是要我们的科技界做出贡献来,尤其是要在中国的本土上做出重大发现、重大发明,只有这样,全民的科学精神和信心才能有进一步提高。   “从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分析来看,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不够的……但我想说的是,科学人才、科学思想比钱更重要”   新闻周刊:杨向中先生在《中国之声》中指出中国在科研投入方面的不足。您认为这确实是个很大问题吗?   路甬祥:关于科学投入的问题,我觉得这几年已经有很大的增加,但从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来看,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不够的。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到3%,发展中国家是1%左右,我们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算是好的,达到了1.2%。   中国下一步发展还是要加大投入,比如到2005年,达到1.5%,到2010年增加到2%左右,然后到2020年可能增加到2.5%到3%。   发展科技,投入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好资源和人才。如果人才没有培养起来,没有卓越的科学思想、科学目标,钱投下去就是浪费。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科学成就并不是发生在钱最多的地方,爱因斯坦没什么钱,他提出了相对论;提出地球板块理论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也没有什么钱。   我想说的是,科学人才、科学思想比钱更重要。   新闻周刊:在前几十年里,中国有一个矛盾没有很好地解决,就是基础研究投入和应用研究投入的矛盾,在钱本来就不多的情况下,往往忽视基础,更多的是投入了应用方面。   路甬祥: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性。   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的确是太低,大概只占科技总投入的6%左右;一般发达国家是15%到20%,发展中国家是10%左右,有的国家还更高一点,印度超过了10%。   这种现象和传统有关,也和发展中国家社会和政府对科学发展的理解有关。改革开放以后,有些人认为基础研究的投入一定要尽快出效益。其实基础研究应该是发现新知识,积累新知识,培养新人才,应该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发明打好基础,开辟道路,它的效益是综合的、长期的。   对于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不光科学家,科学管理者要有深刻认识,全社会也应有正确认识。那样的话确定一个基础研究投入的合适比例就相对容易了。除了要确定适当的投资比例,另一个关键是要选择适当的重点领域,然后选择人才或团队,充分尊重科学家和创新自主权,稳定地投入并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没有竞争、不进行评价是不对的,但是评价时间太短、太仓促或者不科学也不利基础科学的发展。   “政府的选择不要过于具体和微观,有许多创新思想的确是在规划之外发生的”   新闻周刊: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决策者并不一定能够很快全面掌握各个学科的进展,这样是否对于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有影响呢?   路甬祥:决策者并不能做到样样都懂,我是学机械和控制出身的,我当然不可能去了解生命技术的科学前沿在哪里。这就要走一个民主科学,民主决策的道路,要依靠这个领域的优秀的、在第一线工作的科学家;而且不光要听国内科学家的意见,也要看国外科学家的分析,研究像美国、欧洲、日本等一些走在前沿的国家的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和科技发展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科学发展的态势、国家社会的需求,来考虑一些战略布局。但政府的选择不要过于具体和微观,过于刚性,因为这样会束缚创新思想。有许多创新思想的确是在规划以外发生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绝对在规划以外。   政府层面的工作主要是判断在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基础科学的重点领域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主要是物色和选择有眼光、有潜力的科学家,让他再在这个领域判断和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比如说,现在大家一致认为生命科学正在酝酿重大的科学突破,所以要加强,投资比例要增多,这是全世界的共识。但生命科学领域究竟做哪些,就主要依靠生命科学家来考虑,而且也要允许有独创思想的科学家进行探索。   现在基金会依靠专家做评审,表面上看是不错的。但是全部项目都要从那里评,有一些具有独特思想的就评不上。爱因斯坦的一定评不上,因为他不相信牛顿,向牛顿挑战怎么能评得上?   我觉得大学的科研团体、基金会,都应该有一定的资金来资助那些具有奇思妙想和独特创造思想的人去进行研究。不要忽视科学的多样性。   在科学史上,有些重大发现好像是无意中发现的,但对科学家个人来说,他选择的领域往往是当时已经酝酿着重大突破或者是比较重要的领域。像伦琴,他发现X射线完全是偶然的,但当时放射性的研究已经是一个热点;克里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也看似一个偶然,也是在规划以外,但在他那个年代,DNA已经是一个热点了,英国的科学机构很敏锐,认为克里克的工作是前沿工作,可以试试。他们给克里克的钱虽然不多,但至少是容纳他、鼓励他,而不是排斥他。   “科学本来就是世界性的创新活动,引进已经成名的人固然重要,但是更要着力于年轻、更有发展潜力的人。”   新闻周刊:在《中国之声》中,还提到能否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海外的学者回来,对今后的中国相当重要。    路甬祥:为海外有志于回来的学者搭建好创新平台,让他们有条件有事业做,当然非常重要。但是现在中国用美国的待遇来吸引海外学者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人们回来,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还不能回来,留在国外,我想也可以发挥作用。国内如果有了优秀的团队,我们可以以这些团队为基础,和国外优秀科学家建立起国际合作的关系。   科学本来就是世界性的创新活动,引进已经成名的人固然重要,但是更要着力于年轻、更有发展潜力的人。   新闻周刊:这本《中国之声》杂志,您会看,但是不是中国的其他科研决策者也会看这份杂志?   路甬祥:我想中国的科研决策者大部分是会看它的。这期《中国之声》对中国的科研体制会有影响,但也不要把它看得很重。因为现在对这些问题,国内的科学家也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对很多问题也是有共识的。当然有海外的人参与来讨论会更有帮助。   对中国的情况我们应该很有信心。一是我们的教育水平会不断提高,二是我们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了,我们的人才能够不断和国际上进行交流和合作,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科技,这些对科学的发展都是很有利的。   再一点,中国有非常大的发展需求。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科学家自身的创新愿望,另外一方面是来自于社会需求的推动,我们社会需求的推动力特别大,人口与健康的压力,资源、能源的短缺、全球化竞争的压力,这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推动。 (文章来源:中科院院网)

  教育部9日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认真处理好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   《通知》要求,高校要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水平。   要重视解决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不适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需要的问题。要统筹教师的指导作用,确保指导教师数量的足额到位。要通过建立制度和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责任意识,使其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还要提倡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以校内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论文答辩走“过场”、伪造学历和工作经历、篡改原始实验数据、剽窃他人成果……这种种学术界的不良风气引起了研究生的极大愤怒和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又逢毕业生准备论文时期,今年各种约束条例纷纷出台,最重可给予取消学位和终止学业等惩罚。   上海交大要求每位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封面签署声明,一旦发现论文作假,对已授出的学位,校方予以追回;而未授出的学位则不再授予。在接到对抄袭、剽窃、作假论文的投诉时,校研究生院会请来2—3位校外专家做鉴定,情况属实者按规定处分。投稿科研论文在发表前被发现作假,校方会向出版社追回并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而已发表造成不良影响者给予取消学位或终止学业处分,被终止学业者校方勒令其退学,但允许继续报考交大,对重新考上并不再弄虚作假的学生,其以前选修过的学分仍将被承认。   二医大的研究生们也于日前签下了“科研诚信协议”,同学们表示要做一名严谨治学、恪守诚信的医学工作者,自觉抵制和摒弃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校研究生会还呼吁“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恪守诚信,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将诚信贯穿到科学研究乃至今后人生的每一个细节”,对于作假舞弊者,同样要取消其学位。   交大研究生院有关领导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表示,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来说,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对此,校方既要从严处理,也要给他们重新来过的机会,因此对被终止学业又重新考上的学生,校方还是平等对待的,也希望今后不断有好的教育方法出台,使学生更加踏踏实实学习、实实在在做人。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网)

  本报讯(张雅欣) 新生物制品“基因工程人骨形成蛋白(rhBMP-2)”专家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在京各大医院从事骨科研究的十几位著名专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在听取了深圳泓鑫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蛋白组工程研究所研发专家的介绍后,对“人骨形成蛋白(BMP-2)”研发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仅有美国、日本、中国、德国有机构进行人骨形成蛋白的研究开发。泓鑫生物公司蛋白组工程研究所专家组根据骨形成的诱导学说,经过近五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在人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的大肠杆菌表达及产物的纯化、复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03年4月10日与北京新药检测中心正式签订《人骨形成蛋白临床前研究合同》;2003年9月正式进入了临床前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理想剂型的筛选,完成后将全面铺开基因工程人骨形成蛋白产品临床前的药效、药理、药代和安全性研究,从而为基因工程人骨形成蛋白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因工程人骨形成蛋白主要用于严重的车祸和其他意外事故导致的大面积骨缺损和骨损伤、骨肿瘤术后遗留的骨不连、牙齿的修复、骨折早期的快速愈合、整形美容手术中的骨改形或再造。该项目的顺利研发将为患者提供品质与美国产品一致甚至更好的人骨形成蛋白,价格则低得多,因此它的问世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将填补我国乃至世界对骨缺损和骨损伤的治疗缺乏理想植骨材料的空白,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