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10日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汪筱林和周忠和研究员在6月10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报道了我国著名的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世界上首枚翼龙胚胎化石。这一重要的新发现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翼龙,与其他爬行动物和鸟类一样是卵生的而非胎生的。这对于人们深入了解翼龙这一与恐龙同时绝灭,曾经控制中生代地球天空的空中霸主的发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枚翼龙胚胎化石发现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地区早白垩世中晚期沉积中,距今约1亿2100万年。胚胎化石两翼展开约27厘米,比迄今发现的最小的翼手龙幼年个体还要大。显示这一胚胎长大成年后,将是一类中到大型的翼龙。此外,该胚胎化石保存精美的骨骼以及软组织结构,反映了翼龙出生后不久即可能具备飞行能力,以及类似早熟的鸟类一样具有自主觅食的能力。   翼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爬行动物,具有独特的骨骼构造特征。它是恐龙的近亲,是第一个飞向蓝天的脊椎动物,比鸟类早了约7000万年,也是惟一灭绝的会飞的脊椎动物。翼龙起源于约2.25亿年前的晚三叠世,绝灭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当恐龙占据着陆地时,翼龙却控制着天空。   研究者认为,辽宁翼龙胚胎骨架化石代表了翼龙在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最后阶段,保存有完整的骨架和翼膜,同时具有出生后幼年发育阶段的许多特征,这些特征预示着这一翼龙胚胎可能即将破壳而出!   该翼龙胚胎化石保存在义县组湖相沉积的灰黑色页岩中。一个几乎完整关联的翼龙胚胎化石骨架全部保存在椭圆型蛋中,蛋的最大长度53毫米,最大宽度41毫米。蛋的边界光滑清晰,蛋内呈褐色,颜色较深,与灰黄色围岩区别明显。翼龙胚胎不但骨骼保存完整,而且保存有翼膜纤维和皮肤,蛋壳及其乳突状结构也有很好的保存。   据介绍,胚胎化石骨架保存非常精美完整,骨架的身体部分背压,而头部腹压。由于后期挤压,部分骨骼略有错动位移。胚胎化石的脊柱大致沿着蛋的长轴方向伸展,头部从一侧向后弯曲,与脊柱组成倒“U”型,这种保存状态可能反映了翼龙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原始状态。脊柱两侧不对称,前肢紧紧折叠在一起。有许多特征反映了翼龙处于胚胎发育阶段,如下颌和前肢关节端的弱骨化,肩胛骨和乌喙骨没有愈合,脊柱、腕骨和趾骨也没有完全骨化等。下颌粗壮且保存有两枚细长略为弯曲的牙齿。至少保存5枚背椎。肱骨粗壮。翼掌骨发达。股骨与肱骨长度近等。第1~4跖骨相对细小,第3跖骨长度约为胫骨长度的20%。   尽管数以千计的恐龙蛋化石在全球许多地方都有发现,而且恐龙的胚胎化石在亚洲(中国、蒙古)、欧洲(西班牙)和南美(阿根廷)等大陆也都有报道,但是迄今为止,翼龙蛋化石还没有确切的报道,更不用说胚胎化石了。   两位学者认为,这枚胚胎毫无疑问属于翼龙,因为保存的骨架显示其具有相当加长的第4指和发达的三角脊的肱骨。加长的翼掌骨进一步显示胚胎属于翼手龙类,一些特征还显示胚胎可以初步归于鸟掌龙科。胚胎化石与北票四合屯地点发现的郝氏翼龙比较相似,但是由于翼龙发育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异速生长现象,一些骨骼长度的比率在成年和幼年个体中很难直接进行对比,因此也不能确认其是否属于鸟掌龙科的任何已知的属种。   在胚胎中的许多区域,还有规律地保存大小几乎相等、近于圆形的乳突状纹饰结构,这是蛋壳和胚胎的直接证据。在胚胎化石中,可以观察到一些翼膜纤维与翼指骨一起保存,在身体的后部,保存大面积的皮肤印痕,也可以观察到“毛”状结构的痕迹,类似的结构也发现于来自义县组最底部的热河翼龙。如此精美的软组织与骨架以及蛋壳一起保存,显示胚胎突然死亡,诸如火山爆发等自然灾难导致其死亡以及快速埋藏。   在该胚胎化石研究论文发表的同时,Nature杂志还在其网站主页的“今日新闻”中配发了有关这一重大发现的新闻和相关图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属的中国古动物馆还将于下周开始举办一次有关翼龙胚胎化石及其他翼龙化石的特展。(记者张其瑶)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本报北京6月6日讯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期间,58位院士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问题,在大会驻地和8所大学、研究所举办了多场学术报告。6月5日上午,京西宾馆的大会综述性报告拉开了本次院士大会学术活动的序幕。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徐冠华院士主持报告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升院士,总装备部王永志院士,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热点课题,刘东升从深海沉积、冰心、黄土研究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环境科学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刘东升说,环境问题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黄土研究是认识自然环境形成演化和了解自然灾害发生机制的科学基础。由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类世”概念的提出可能是地质学的又一次飞跃,是研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视角。   王永志的报告《世界载人航天发展走向》,回顾了20世纪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并展望了21世纪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走向。王永志说,航天技术是事关国家发展的战略技术,近地空间将是21世纪人类航天活动的主战场。他强调指出,航天事业的发展应与国家的综合国力相适应,如果脱离国情,片面追求航天技术的发展是不可取的。   朱之鑫深刻分析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指出,从机遇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加速、全球化趋势增强,将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从挑战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将进入高增长期,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动,人口、就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将日益突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在经济、政治、体制、资源、市场等多方面创造条件,更需要科学技术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撑。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已逐渐成为自然科学的主流,生物技术的崛起则为健康、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机。陈竺在其报告《中国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但陈竺也指出,我国生命科学在整体上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协调乏力、研究与产业脱节、法制环境欠佳等问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重大前沿领域的前瞻性部署,瞄准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力求通过学科交叉,在系统生物学、神经和认知科学等方面获得世界级的成果。陈竺呼吁社会科学界和大众对生命科学研究给予支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以及公众教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有利于科学与技术健康发展的生物伦理观。   学术报告活动期间,中科院外籍院士也纷纷登台“献艺”。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部主任傅睿思的《早白垩世植物的演变》的学术报告,通过丰富的资料讲述了早白垩世古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时空分布情况,证实了早白垩世全球气候、生态环境的变迁。傅睿思的报告引起听众极大兴趣,台下的院士也纷纷参与了古植物和全球气候、生态环境的讨论。 (记者郑金武)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中新网6月4日电 昨天上午,经中国科学院全体院士大会投票选举,中国科学院第六批外籍院士产生。北京晨报报道,肖荫堂、姚期智、杰马里·莱恩、盖伊·德泰、托斯基·威塞尔、李查德·N·杰尔6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第六批外籍院士。   据了解,新当选的外籍院士除了在国际科技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影响之外,最重要的是都对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这6位外籍院士中,肖荫堂、姚期智为美籍华人,其他4人分别来自美国、法国。他们的专业包括数学、化学、病毒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至此,中国科学院已拥有52位外籍院士。   据介绍,经美国教授杰尔亲手培养出的中国籍博士就有12人;法国科学家盖伊·德泰教授曾先后帮助我国6位年轻学者到法国进修或参加国际会议。中科院生物学部韩济生院士说:“他们对中国十分友好,有的已经与中国持续合作了25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张永莲院士说:“他们中有的人不惜花费宝贵时间来为中国专家的出访做准备和安排,有的在自己的著作中对中国的科技成果给予客观、高度评价。”(梁娜) (文章来源:新华社)

  本报北京6月6日讯 经过5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圆满完成预定的各项议程,于6月6日下午胜利闭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闭幕式上致词。   路甬祥说,会议期间,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和全体院士认真学习了三位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和报告。院士们普遍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这次院士大会的指导性文件,更是今后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使广大院士明确了当前的形势和科技工作的目标;陈至立国务委员的报告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咨询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此次大会上,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和各专门委员会向全体院士报告了两年来的工作和今后工作的设想,各学部常委会也向本学部院士报告了两年来的工作情况。院士们结合学习讨论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对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并就学部的发展和学部各项工作的开展发表了意见,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院士们一致认为,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我国科技界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更是学部要认真研究、努力多做贡献的一件大事。各位院士站在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的高度,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   院士们认为,能源和资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能源和资源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无法满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院士们建议,必须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加大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工艺和产品的科技水平和含量,真正依靠科技进步,建设节约型社会。   人才问题是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也是这次院士大会研究和讨论的重点。院士们一致认为,只有大批青年科学家不断成长起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攀登科技高峰,我们的科技事业才会生生不息,兴旺发达。院士们从教育改革、科技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等方面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此次院士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院士章程的修改和技术科学部划分为信息技术科学部和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的决议。根据生物学部的报告,大会审议同意生物学部更名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们认为,学部设置和调整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大会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部主席团、各学部常务委员会和学部主任、副主任,组成了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和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名单另发)。大会还选举产生了第六批外籍院士6人。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以“科学与中国”为主题的大型学术活动,40多位院士和专家作了学术报告。   路甬祥院长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挥学部和院士的群体作用,把院士咨询工作提高到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的高度。学部工作任重道远。全体院士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 郑金武)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本报北京6月2日讯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的工作报告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强调,应以新的科技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创新跨越发展。 路甬祥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路甬祥说,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更加迅猛发展的世纪。在此关键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从当今时代特征出发,在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以新的科技发展观指导我国未来的科技工作,实现中国科技事业新的历史性跨越发展。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是我国科技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具体实践。   路甬祥强调,树立和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就是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根本要依靠人才,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形成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的文化氛围,建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始终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路甬祥说,树立和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的科技发展不能再跟在他人之后亦步亦趋,而应选择重点实现跨越发展,进而带动整体发展。   中国的科技发展不能再停留于一般的模仿与跟踪,而必须从认知客观世界的本质出发提出科学问题,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寻求技术突破,开辟新的领域,创造新的方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树立和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就是要深刻认识到科技管理不能再允许条块分割和分散重复。既要鼓励竞争合作,根除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弊端,摒弃资源平均分配、评价自我陶醉、人员“近亲繁殖”、机构“一潭死水”的积弊,也要防止项目和经费导向、无序竞争、不合理配置资源的倾向发生。   树立和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就是要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培养数以亿计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劳动者,建立先进的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与价值实现体系,才能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树立和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就是要深刻认识到科技投入不应再是社会事业性投入,而应是最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将对科技的投入视同于工业经济时代对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对科技的投入作为国家和社会最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   树立和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就是要深刻认识到科技活动不再仅仅是科技团体自身的行为,而是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 (记者王学健)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