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至立   这次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开得很好。昨天上午,大家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胡锦涛主席向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东生同志、王永志同志颁了奖,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其他获奖者颁了奖;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了重要讲话,深刻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我们要认真学习这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精神,并在今后的科技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这次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开得很成功。徐冠华同志做了工作报告,总结了2003年的科技工作,对今年的科技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完全赞成。刚才,几位代表汇报了小组讨论情况,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国科技界锐意创新,奋发有为,科技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科技创新和进步。全国科技界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赢得了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跃上新的高度。全国技术市场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1084.6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2.68%%。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继续迅猛发展,2003年产值达到2.75万亿元,同比增幅达30.8%%。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社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这些变化和成就都表明,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特别是在李岚清同志直接关心、指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处在新中国科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一)科技工作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技工作在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农业领域,按照中央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精神,集中力量突破了节水、规模化养殖、新品种选育等一批关键技术,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通过奶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重大专项的实施,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星火计划为代表的农村发展计划,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工业领域,紧紧围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在一些重大设备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急需的技术和设备研制取得重要进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快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全面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经济效益,2002年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增长18.21%%。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秦岭特长铁路隧道修建技术”等重大科技成果,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和作用。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2003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达到2.75万亿元,同比增长30.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62.7%%,成为拉动出口增长、优化出口结构的主导力量;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超过50%%,聚集了一大批科技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科技人员开展了洁净煤、油气资源勘探开采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开展了湖泊污染控制、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自然灾害监控预报以及西部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的综合技术研究,开展了煤矿瓦斯治理等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展了中药现代化、新药创制、重大疾病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去年防治非典型肺炎科技攻关中,全国科技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抗击非典提供了科技支持。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原始性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近年来,针对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获得今年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为生物进化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持续稳定增长,2003年已跃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02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实施12个重大科技专项,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解决当前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目前,重大科技专项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一大批创新成果,提升了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国家还组织实施了“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使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加强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广泛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使得长期以来科技人才断档的问题得到解决。在专利方面,全社会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明显增强。2003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7万件,超过国外申请量8000余件,扭转了近年来国外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一直高于国内的局面。此外,技术标准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导向,重要技术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三)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   从1999年以来,我国科技体制经历了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社会公益类院所分类改革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据对276个转制科研机构的统计,2002年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经费比转制前的2000年增长了18.4%%;横向科技服务收入比2000年增长23.9%%;科技产业规模比2000年增长31.8%%。   第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得到切实加强。2001年国家正式启动部门所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试点工作。在转变机制、精简人员的基础上,国家财政连续3年为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增加经费投入。一支稳定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精干科研队伍正在形成之中。   第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实质进展。中科院学科结构、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初步建立起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创新团队,科研创新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   第四,高等院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国高校承担了2/3左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2以上的国家“863”计划项目,还实施了“211”、“985”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在高校中的数量占全国总数近2/3。高校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传播、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第五,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逐步确立。目前企业研发投入已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60%%以上。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企业参与的项目已达到90%%以上。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各类技术开发基地6000多个。一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政策措施是成功的,成就是显著的。   二、认清形势,迎接挑战,努力做好科技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党的十六大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有所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技工作者要认清形势,迎接挑战,为我国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应有贡献。   (一)科技工作要抓住机遇,促进跨越式发展。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学科的分化与交叉融合成为趋势,一些领域孕育着重大创新突破,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方兴未艾。这不仅将进一步加快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步伐,同时也为后发国家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综合国力的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并有所作为,就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科技工作者要奋发有为,自主创新,特别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培育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二)科技进步对于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问题至关重要。   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许多瓶颈,要克服这些瓶颈,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虽然得到局部改善,但是整体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缓解。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石油仅为十分之一,目前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已超过30%%。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为3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主要能耗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从我国目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趋势来看,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如果不依靠科技进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难以顺利实现。这是十分现实和十分紧迫的问题。   因此,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量事实说明,科学技术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着关键的作用。根据我国科学家的估计,节水工程、生物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综合应用,能够把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至15%%,如果在全国普遍推广,每年将节水400至6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一年的径流量。由此可见,依靠科技进步,也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我们才有可能缓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科技工作者任务光荣而艰巨。   (三)科技工作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支撑和带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把农村科技工作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瓶颈技术问题,通过制度创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要大力倡导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集中力量在一些重要领域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对国民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带动作用。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组织对重大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要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进一步提高科技界参与这些区域性重大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完成中央的战略部署做出不懈努力。要以保证资源供应安全为主线,优先发展节能、节水、新能源和现代矿产资源勘探等技术,在大幅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开拓新的资源利用空间。要大幅度提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科技能力,围绕生态恢复、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问题开展相关科研,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二,确立“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指导思想,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去年的“非典”疫情以及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警示我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事业的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区域的均衡发展,都是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后,科技工作必须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均衡和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对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开展联合攻关,使科技进步真正造福于亿万人民群众。   第三,切实加强原始创新,增强科技发展的后劲。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近些年来,我国每年形成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投资中,60%%以上用于进口设备。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石油化工装备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瓶颈性因素。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举措,做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尽快扭转这种态势。   要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973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教育部的985工程、国家实验室建设等工作,都要围绕提高原始创新这一目标,不断改进实施方式和管理机制,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集成,更加突出重点,提高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强度,使更多重要成果涌现出来。   第四,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任务。人口众多是我国的最大国情。要坚持不懈地普及教育、普及科学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提高人民群众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化,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同时,我们还要改革现有的科技投入方式和科研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活力和积极性,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四)做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制定工作,明确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促进科学技术繁荣发展。   制定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高度重视规划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国务院有关领导以及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规划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多次主持会议研究规划工作,提出明确指示和具体要求。   制定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使之成为指导2020年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迅速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有力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温家宝总理特别强调:一要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二要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重点任务、重点项目上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三要把战略研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对涉及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规划的制定奠定基础。四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   规划工作从2003年7月开始启动,全国数千名科学家、专家和学者积极参与了规划的战略研究工作,在一些重要领域、重大项目等方面形成了初步意见和建议。目前战略研究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在与经济部门有关行业和企业沟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深化和提高。   通过规划的制定,要明确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形成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提出到2020年科技发展应达到的总体目标,确立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国家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健全科技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构建创新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加强创新文化的宣传普及,形成全社会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总之,这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必须是充分体现国家意志的规划,是充分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是惠及亿万群众的规划。   要加强信息沟通,使地方和部门的同志们及时了解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制定的情况,以便结合地方和部门实际,思考各自的科技工作规划问题。   三、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科技工作最鲜明的特点是创新,而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政策环境,切实解决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障碍,进一步解放科技生产力。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当前,长期以来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仍未解决。科技工作还缺乏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创新要素之间缺乏互动机制,公共科技资源在部门之间分割,科技投入多头分散,科研项目重复立项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第一,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要建立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理顺科技宏观管理体制。要打破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军民之间、产学研之间长期以来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在国家整体目标上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和紧密联系的良性机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科技力量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相互合作,加强集成,减少扯皮和资源的重复、分散、浪费。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能力,努力形成高效、合理、有序的科技管理体制,切实履行起对科技工作统筹协调的政府职能。   第二,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以大幅度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为中心任务,加快建立和完善科研机构管理制度、科技评价制度和科技投入机制,重点加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建设,基本形成科学有效的科技管理体制、合理的科研力量布局、良好的科技基础条件、新型的运行机制和先进的创新文化。努力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科研基地,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优秀人才队伍,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   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意志和决心推动改革,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问题。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承担着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任务,要通过深化改革并逐步增加投入,切实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和科研设施。应用型科研院所要巩固改革成果,注重解决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今年内要出台补充文件,切实解决问题,推动改革。把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作为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高新区的工作要给予充分肯定,对如何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和指导,解决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充分发挥高新区的重要作用,要专门进行研究,提出系统办法和措施。   (二)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公共财政投入,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近年来,中央财政科技投入虽然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较低。一些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更是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总体上没有达到《科技进步法》规定的要求。科学技术是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是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国务院将采取切实措施,保证中央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各地政府也要按照《科技进步法》的规定,切实保证科技投入落实到位。同时,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投入科技的积极性。   加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有利于科技资源全社会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改善科技基础设施、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全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要做到制度先行,保证资产管理、资源共享等各项制度的落实,保证平台内容的不断扩展和积累,避免重复建设。同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要体现社会共建,充分调动地方、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力量协调和凝聚起来。   (三)重视人才对于科技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广大科技人才实现理想、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我们要认真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和服务科技人才作为重要工作,努力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是国家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要通过事业、感情和待遇把他们凝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历史经验表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必然经历重要任务和岗位锻炼。对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应当靠给舞台、压担子。要把握这一基本规律,积极通过重大科研及工程项目构筑人才培养的平台。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和奖励机制,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拘一格大胆起用领军人才,特别是青年领军人才;要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促进知识和技术在全社会的传播和使用;要大力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以各种方式回国创业、为国服务。   (四)加强地方和基层科技工作,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基层科技工作是全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地方科技工作日趋活跃,地方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更加重视,地方科技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区域性创新集群正在形成。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研究和规划本地区的科技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各地科技工作的支持和指导。从全国范围看,基层科技工作还有待加强。科技部把2004年确定为“基层科技工作年”,反映了基层科技工作的需要,对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到基层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要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坚持一把手抓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在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科技工作条件方面要有切实举措。要发挥科技力量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围绕地方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科技攻关,重点抓好技术推广和科学普及工作。科技部要联合有关部门,依据《科学技术进步法》,按照中央、国务院对科技进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对各地科技进步的考核和督检,使“基层科技工作年”真正取得实效。   (五)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质建设,在科技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队伍的素质高低关系到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少数科技人员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比较浮躁;有的对个人利益看得过重,斤斤计较,难与他人合作。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在科技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大力倡导科学精神。要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树立敢于跨越、敢于争先的民族自信心,倡导与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转变相适应的自主创新观和集成创新观;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献身科学,勇于创新、求真务实、严谨治学,造福于祖国和人民。   科技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来自于科技自身日新月异的发展,来自于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来自于人民群众对科技日益迫切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肩负的担子也前所未有的重。科技工作者必须加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面,我主要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几点希望: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水平,扩大视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通过学习把握经济发展脉络,把握科学进步的脉络,把握先进科技管理的脉络。没有这种视野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二,要了解全局,服务全局。我们不能就科技谈科技,不了解全社会需要什么,不了解国家需要什么,不了解当地需要什么,就不能很好地管理科技。我们必须了解全局,才能服务全局。只有主动提供服务,才能得到社会对科技发展的支持。   第三,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求真务实就是要实实在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从而以科技进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不断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同志们,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机遇。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机遇,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有所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继续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奋力开拓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国家繁荣富强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郑千里 摄影 本报记者 周维海   刘东生等发现,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是晚近的事件   刘东生和同事们的研究初步确定:我国的黄土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刘东生以他开展的奠基性研究工作,被世界同行公认为是有关中国黄土序列的古环境研究之父   从老乡的窑洞穿越黄土高原250万年历史   1954年,37岁的刘东生第一次参加了对黄土高原的研究考察。 这年夏天,刘东生和由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等研究人员组成的综合考察小组来到河南省会兴镇。傍晚,考察小组的很多成员都出去散步,刘东生发现不远处有一排排水平而整齐的灯光,静夜里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顺着昨晚看见的方向寻觅而去。   原来,刘东生夜里看见的那一排排灯光是从老乡住的窑洞里发出来的。这些窑洞有上下几层,老乡利用当地黄土里土壤淀积层的坚固性做窑洞的顶端,相当于天然的天花板。这种窑洞的建筑结构引起了原本研究古生物的刘东生的极大兴趣。刘东生去请教土壤学家朱显漠,朱显漠告诉他,以前被他的老师杨钟健先生称为“红色土”的地层就是这部分窑洞的所在地,其实也属于黄土地层。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有个重要研究项目,解决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问题,出自对会兴镇老乡窑洞的启悟,刘东生一头扎进了对黄土高原的研究。   刘东生对我国的黄土高原研究设计了大面积网格状路线调查方案,最终得到了决策者应有的支持,各调查小组坚持步行走完了每条路线,在黄土高原完成了东西与南北向行程上万里的10条大剖面的考察,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我国黄土研究走上世界舞台的第一台阶。刘东生和同事们的研究初步确定:我国的黄土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自然界沧海桑田的环境变化在地球上刻下了三本完整的历史大书:一本是完整保存古环境变化信息的深海沉积,一本是系统反映气候变化的极地冰川,而第三本书则是中国的黄土沉积。这三本书是我们认识地球上自然历史、气候、生物变迁的最佳文献档案。”2003年4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2002年度“泰勒环境奖”的颁奖典礼上,评审委员会成员科恩教授用准确而又不乏诗意的语言,描述了我国黄土沉积这一独特的地质现象,同时也高度评价了以刘东生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在黄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   在过去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古环境变化的信息在深海沉积物中保存最好,极地冰层也能够系统反映气候变化,只是其覆盖的年代跨度不如深海沉积物。而同人类生存空间最为密切的陆相沉积物,因其连续性差、易受风化等特性而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科学家独具慧眼地选取中国特有的黄土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刘东生以他开展的奠基性的研究工作,被世界同行公认为是有关中国黄土序列的古环境研究之父。   从克山病调查昭示环境地质学的出现   197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在距离哈尔滨到齐齐哈尔铁路支线小站不远的克山县委招待所,一起搞克山病研究的同事李士荣出差从北京回来了!李士荣向刘东生报告的好消息是:不久前,周恩来总理请一位日本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做世界环境保护的报告,环境污染带来的如克山病这样的地方疾病问题,已引起周恩来总理及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刘东生和当时他所在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的许多科研人员遭到冲击,后来,中央成立了一个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攻克克山病,必须调查克山病中的水土问题,刘东生和几位学地球化学、土壤的研究人员奉命来到了黑龙江的克山县,居住的县委招待所是个简陋的“大统舱”,许多实验则借助县防疫站的小实验室。   克山病最早发现是在黑龙江省的克山县,故此就称作克山病。“当时医学工作者发现了这种病有地区性,与地质有关系,我们学地球化学的同志也认为这种病很大程度上与当地老百姓生存的土壤有关系,因此我们就有必要调查病区的水土。”刘东生对记者说。   “研究小分队需要有一个研究黄土的专家参与病区水土调查,这样,我从1969年就开始到陕西等地调查。我在调查中发现,在黄土高原一些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基本没有克山病,在沟壑纵横的地区,克山病的病例就很多,就不难得出克山病的成因与水土中的微量元素有关的结论,后来有些同志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因为水里缺少硒元素,硒元素的严重缺乏导致了当地群众克山病的发生。”刘东生说:“据国外有关文献的记载,也有因为土壤里面缺少硒这种元素,牲口吃了当地的草导致肌肉坏死。联系到我国发生克山病的情况,我们研究分析了陕西、黑龙江等省当地的水、土、粮食,人的头发、指甲,发现病区普遍缺硒,而非病区基本不缺硒。”   之后,刘东生就着咸菜馒头,翻阅着   自己几年来看文献资料随手做成的活页卡片笔记,根据长期的科研积累,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论文:《环境地质学的出现》,随即刻成蜡版油印了上百份,邮寄给了有关科研部门和领导。不久,他将这篇论文略加修改,发表在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内部刊物《环境与健康》上,引起当时国内学术界的重视。   这篇油印的《环境地质学的出现》论文在中国环境科学界最早树起了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既宣告了中国环境地质学研究的诞生,也验证了刘东生科学研究就要学会着眼“未来”的观点的正确。   站在洛川黄土坡上洞察世界科学前沿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几千万年以前地球陆地板块猛烈撞击,青藏高原突然隆升,气候环境剧烈演变,强劲的西北风裹挟起大量的黄土和沙粒,在原本是海洋的二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堆成了黄土高原;暴雨过后暴涨的河流又像把无情的大刀,把黄土高原砍得伤痕累累,沧海桑田,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一带塬、梁、峁的独特地形。刘东生等研究地质的中外科学家,无一例外地都把这些黄土的剖面看成是“世纪年轮”。因为,洛川县黑木沟的黄土剖面———古土壤序列连续完整,化石丰富,保存了大量的气候、环境、生命等信息,一个土层断面就是十万年或者二十、三十万年的一个气候时期,是揭示地球第四纪奥秘的极好载体。   早在1955年,刘东生陪同苏联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帕甫林诺夫考察来到洛川,就对洛川独特的黄土地貌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刘东生对记者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个日本地质考察团来到中国,其中一位考察团成员比我的年纪还大,并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这位日本老科学家来到洛川的黑木沟后,无论如何也要下到沟里去查看,人们怎么劝说也不听,他说:‘我在老耄之年能够到这里亲自看过,以后就死无遗憾了。’为何?就是因为洛川的黄土剖面是部世界各国地质学家必看的活生生的教科书,这里的‘历史记录’在世界其它地方是看不到的,是一个天然的大试验室。”   外国科学家像僧侣到麦加朝圣一般向往洛川,实际上也是对以刘东生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地质与环境研究工作成就的一种高度认可。刘东生说:“每次我到洛川实地考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也是对它的实地考察,引发了我对地球环境及其气候变化的许多科学思考。”   我们或许可以说,中国的黄土研究能够从此走向世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东生先生的高瞻远瞩,站在洛川黑木沟那其貌不扬的黄土高坡上,能够清晰地看到世界科学的前沿。   从世界“第三极”感受环球同此冷热   刘东生本身也是一部传奇。今年已经高寿87的刘东生耳朵不聋,视力也很不错,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有一股青春的活力,思维与行动一样敏捷。他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这是因为我搞地质、年轻的时候常年累月在野外跑打下的底子嘛!   人们可能有所不知,刘东生还曾担任过中国科学探险学会主席。   1964年,刘东生参加了我国组织的以冰川学家施雅风为首的一支阵容空前的科学考察队,攀登希夏邦马峰,同时还进行了川藏公路波密段泥石流考察。希夏邦马在藏语中是此地高山气候严酷之意,其峰是当时全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中惟一从未被人类涉足过的处女峰,它的海拔高程在此前的文献和地图上也很不一致。刘东生和同志们一起走进了世界高地希夏邦马的群山之中,开展地质学家对科学空白区所做的一些常规性基础工作。他知道这些工作与黄土高原及环境科学研究并不相悖:这一年恰逢中尼公路正在开通之中,筑路民工劈山开道,存在了亿万年的山岩巨石第一次在世人面前暴露出嵯峨面目,对于地质学家来说真是个事半功倍的天赐良机。   夏季里寻常的一天傍晚,考察队的队员们陆续从野外返回驻地,北京地质学院教师张康富向刘东生出示了一块石头,说这是在海拔5900米冰川旁的岩石里捡到的植物化石。刘东生仔细端详着这块轮廓和叶脉清晰的化石,眼睛为之一亮:这分明是一块阔叶树的树叶化石!   阔叶树在藏东南通常生长在海拔3000米处已是上限,现在,与它同类的化石却出现在高于这个上限一倍的高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当时国际地学界认为青藏高原的高度久已存在,但它隆升的时间并没有作为问题提出。这块化石是否会出现在较为晚近的年代里呢?回到北京,刘东生马上就找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徐仁做了鉴定,结果让人欣喜万分,这块化石属于高山栎,年龄仅有200多万年!这个非同寻常的发现意味着: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是晚近的事件,而且在200多万年中强烈地上升了3000米!   高山栎化石的意外发现,引起了刘东生等我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时间、幅度和阶段”课题的探讨,后来科学家们对青藏高原隆起的研究,也为全球气候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小档案   一九六四年,刘东生参加了我国组织的科学考察队,攀登希夏邦马峰,同时还进行了川藏公路波密段泥石流考察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七十四岁的刘东生,前往南极的南设得兰群岛中的乔治王岛,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考察一九九六年八月,七十九岁高龄的刘东生,赴地处北极北纬七十八度十三分的斯瓦巴德岛考察   ■刘东生小传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系,致力于我国黄土及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对黄土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曾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主席,中国科学院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环境顾问组组长等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荣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和香港岭南大学名誉法学博士,获得过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以及中华绿色科技奖特别奖、泰勒环境科学成就奖等多项奖励。 (文章来源:科教视窗)

                    记者 黄蔚   本报北京2月23日讯(记者 黄蔚)2003年度教育部科技委第五届全体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周济在讲话中强调,要集中力量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发展我国高水平的学科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人才贡献和知识贡献。   周济说,去年12月30日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原则通过了《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这个行动计划中,整个教育的宗旨定位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事业在这10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在这种形势下,教育下一阶段总的方针是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我们的工作当中提了两个战略重点、六项工程、六项举措。两个战略重点,一个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这是我们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奠基工程,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另外一个重中之重就是要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希望通过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主要是通过“985工程”和“211工程”,来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地发展。在制定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工程中,我们要把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社会科学的繁荣、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生的培养创新、高等教育的质量工程,以及国际合作和交流这几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考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创新的基地,形成科技创新的团队。现阶段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次“985工程”二期建设工程,实际上要集中力量把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把高校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周济指出,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不仅要思考每个学校、每个领域的建设规划问题,更需要考虑我国整个高等教育和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今后的事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以及具有世界知名度的高水平大学,国际上具有先进地位的重点学科,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人才队伍、教师队伍要得到一个深层次、本质性和跨越式的发展。   周济说,教育振兴行动要考虑我们的国情和校情,需要我们有一些创新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财政上的投入以外,更多的要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特别是体制、机制上的一些发展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不仅要吸收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认真总结符合中国国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通过“985工程”和“211工程”,再加上科技创新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工程,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计划、国际合作和交流计划和研究生培养创新计划集成在一起,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方面,为发展我国高水平的学科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人才贡献和知识贡献。   赵沁平在会上介绍了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对过去一年高校科技工作的成绩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教育部科技委2004年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继续做好高等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二是加强战略研究和软科学研究;三是建立公正科学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四是对英国、德国和美国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背景,以及与我国现实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五是对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建设与模式,包括内地和港台地区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进行比较研究;六是加强地方高校在高校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求真务实,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高校科技繁荣作出贡献。   第五届科技委主任倪维斗院士作了2003年度科技委工作报告,与会的教育部科技委的代表就如何构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修订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进行了讨论。   据悉,本次会议还将评选出200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记者 刘恕 摄影 本报记者 周维海   2月20日,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万人瞩目。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雷鸣般的掌声持久地响彻会场,似乎发出一个声音: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拿这个奖是众望所归……   1964年,酷夏的戈壁滩,一枚中国火箭准备发射升空。但是由于天气炎热,火箭推进剂温度升高,导致射程不够。既然射程不够,应该增加推进剂,很多人都在沿着这条思路苦思冥想。这时一位高个子年轻人站出来提出:“泄出600公斤燃烧剂,也许可以解决问题。”哪有动力越少,火箭飞得越高的道理?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   后来,年轻人向技术总指挥钱学森反映:箭体的重量直接影响到射程,泄出一些燃料,不就等于减轻了箭体的自重么?这样火箭不就可以飞得更远吗?钱学森认真听取了他的想法后,当即拍板:“我看这个办法行!”   不久,大漠中一声巨响,火箭发射试验圆满成功。   多年以后,这个具有大胆逆向思维的年轻人,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就是王永志。   能有机会近距离采访王永志,缘于他问鼎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个冬日的下午,在北京航天城的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王永志一出现,顿时春风拂面,他笑容可掬、平易近人地与大家一一握手,倍感亲切。王永志才思敏捷、生动风趣的谈吐一下子把人深深地吸引住,大家谈论的话题依然走不出“神五”,“神五”气冲云霄,一步登天。但是随着王永志的讲述,在他身后一条漫长的登天之路逐渐清晰起来,天梯的每一步都留下向上攀登的执着印迹。   少年就做强国梦   “我一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是上高中时下决心走国防建设之路。”1950年,朝鲜战役打响,王永志正读高中。美国战机经常盘旋在我国东北领空,空袭警报刺耳地鸣叫,学生无法上课,学校也准备搬迁,眼瞅着学习的美梦被打破,王永志义愤填膺。不久有件令他特别兴奋的事: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出现在学校附近的机场,美国飞机一来,战斗机就升空迎战,以后美国飞机就再也不露面了。“那劲头儿,真解气。”年逾古稀的王永志回想起来,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笑容。   那时王永志握紧拳头暗想:国防最要紧,有了先进的武器就没人胆敢侵犯。他找到班主任老师说要学飞机制造,班主任鼓励他考清华大学。1952年高中三年门门功课全优的王永志,如愿以偿敲开了清华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的大门。   火箭年成为火箭人   王永志是幸运的,在那个自我选择还是奢望的年代,他最初的选择,就一步踏上了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在清华大学学习一年,正赶上我国派人留苏学习,成绩优异的王永志有幸被选上,1955年他到莫斯科航空学院继续学飞机设计。   对于在这个航天大国学习的时光,王永志说最难忘的是1957年。不必翻看历史的日历,王永志记忆犹新,他一字一顿地说: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向世人展示了先进的洲际导弹,而同年的11月1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   “1957年是火箭年,也就是在这一年我成为火箭人。”王永志说。1957年是他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   他正上大学三年级,恰好赶上苏联政府同意部分中国留学生学习火箭导弹设计,根据国家需要11月他正式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从此,他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航天之路。   如饥似渴地在国外汲取知识的王永志,1961年一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回国,来到刚刚起步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参加“两弹一星”的研制。1964年他第一次参加发射的是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火箭的试射,于是出现文章开头描述的那一幕。王永志初出茅庐,崭露头角。自此,他在多种火箭的研制中解决了大量技术问题,逐渐成为技术骨干。   “纸上谈兵”开启通天大路   人们称王永志为“常胜将军”,因为迄今为止,他参与和主持了6种新型火箭的首次发射从未失败过。可是,他身边的人告诉记者,每次发射前王总都血压升高,但奇怪的是发射成功后,不用治疗就恢复正常了。“干这一行高技术、高风险,老是提心吊胆,已经习惯了。”如同将军凯旋,王永志对战场的厮杀一笑而过,但战前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不言而喻。“有没有至今想起来仍心惊胆战的发射场面?”王永志说“有。”   “研制‘长二捆’是我一生中冒风险最大的时候”,王永志坦言“那段时间,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压力很大。直到最后,发射成功了,心里那块石头才算落地。”   把王永志推向风口浪尖的是,1986年年过半百的他开始挑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的重任,正赶上国家战略方针转向经济建设,航天部宣布中国的航天产品要走向世界。   放眼世界,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冲天火光,给世界航天抹上了浓重的阴影;随后,占世界半数以上卫星发射合同的欧空局的阿里安火箭失利,这一连串的厄运使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出现了运载能力短缺的局面。   “这对于中国航天来说,无疑是一次进入国际市场十分难得的契机。”王永志敏感地捕捉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必须尽快提高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能够承揽大型卫星的发射。”   于是在研究院一间极简朴的办公室里,王永志和同事们悄悄地酝酿一个大胆的方案:以长征二号火箭为芯级,捆绑4个助推器,这样可以把火箭运载能力从2.5吨一下提高到8.8吨,这就是我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的雏形。   这只是停在纸面上的设想方案,在没有产品和成功发射的情况下参与国际竞争,无异于纸上谈兵,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中国航天闯入国际市场的大买卖———用长征二号E发射两颗澳大利亚卫星,就在纸上谈兵中成交了。   1988年11月,中国航天与美国休斯公司正式签署澳星发射服务合同。但美方提出,火箭必须在1990年6月30日前有一次成功的飞行试验,否则,不仅合同要中止还要罚款100万美元。此时,离合同规定的时间还剩短短18个月。按常规需要4到5年才能完成的工作要在18个月里完成,所有人都直摇头。   “一旦完不成合同,刚刚开拓出来的世界航天市场就前功尽弃。中国航天能不能搭上国际商业发射这班车,成败在此一举。”回忆当年的情景,王永志双眉紧蹙,目光深邃。“绝不让研制长二捆的列车在我们这里误点,无论如何,一定要如期完成研制。”   没有资金先贷款,没有技术资料自己攻关。整整18个月,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在他的带领下,科技人员和工人克服了火箭捆绑技术的所有难题,1990年6月30日,昔日仅仅是三张草图的“长二捆”火箭真真切切地屹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美国专家起初都不能相信,中国人创造了18个月研制一枚新型火箭的国际航天新纪录。   紧接着7月,“长二捆”首次进行飞行试验。此时的西昌地区已进入雷雨季节,这是各国选择发射时机都小心翼翼避开的“禁区”。为保险起见,有人提议把火箭拉回去,择机再发。“箭在弦上,时不待我,一定要打。”王永志坚决地说。   7月16日,我国“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直上云霄,一举发射成功,从而为发射澳星铺平了道路。“长二捆”火箭运载能力甚至超过了设计值,达到了9.2吨,从此,中国火箭不仅进入国际市场,火箭技术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实现了巨大突破。   圆梦飞天“领头人”   “航天事业充满挑战和风险,每一步都是攀登高峰,总有更大更艰巨的任务在前面。”这大概就是航天事业的魅力和王永志为此倾心一生的原因。“有了神箭,就要把中国人送上天遨游太空”。花甲之年,王永志没有停歇超越自我的脚步,他又迎来了人生新的挑战———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源于“863”计划,决策于1992年9月21日。工程立项后,王永志就被任命为工程的总设计师。那时,美、俄的宇航员已经自由地游弋于浩瀚的太空。中国的飞天蓝图如何描绘?“中国的飞船一上天,就要和国外搞了40年的飞船比翼齐飞,不相上下。”王永志坚持走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之路。   王永志力主直接采用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飞船方案。但与国外废弃轨道舱的做法不同的是,“神舟”号飞船的轨道舱如同一颗卫星,在飞船完成任务返回地面后,可留在轨道上继续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下一步还可以利用它做太空交会对接试验。“如果同样进行5次交会对接试验,美、俄均需发射10艘飞船,而我们每发射一艘飞船都可以与前一艘飞船的轨道舱对接,所以只需发射6次,可以节省多少钱,缩短多少时间呢!”作为总设计师,王永志考虑得更长远。轨道舱的多功能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任务做了技术准备,这在国际上绝无仅有。   载人航天与卫星发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载人航天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王永志说,我们的飞船是可靠的,但可靠并不等于安全,因此,载人航天工程在千方百计提高可靠性的基础上还采取了许多安全性措施。“最好是备而不用,但一定要有备无患”,王永志始终贯彻   “可靠第一,安全至上”的总体设计理念,许多可能影响航天员生命安全的关键操作都增加了航天员手动控制措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自救,这就好像为航天员的安全上了“保险”。   “我们设计了更先进、更完善的逃逸和救生系统。”王永志自豪地说。有了安全保障这颗“定心丸”,无怪乎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全国人民屏气凝神地注目中,泰然自若地造访天宫。   大思路形成了,并非可以高枕无忧。载人航天工程有工程总体和七大系统,协调面广、项目多、难度大。在研制过程中总是不断冒问题,出现“拦路虎”,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协调各大系统仍离不开王永志。用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宏的话“一线经常闪现着他的身影”。仅从1999年以来,他就主持制定了好几百份总体技术文件,协调了更多的技术问题。“就算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他都要考虑周全,确保载人航天工程万无一失。”杨宏说王总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采访结束后,王永志又匆匆投入到更加艰巨的工作中……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航天人的心态,一点也不过分。从少年立志造飞机,再到70岁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立下汗马功劳,行走于国家高科技前沿的王永志坦言,他这一辈子从不敢懈怠,很紧张,很劳累。但王永志说,幸运的是,几件大的工程都赶上了,特别是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做了一些事,很有价值。正应了载人航天的一句口号:使命因艰巨而光荣,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有人问王永志,如果有机会再做一次选择,还会选择航天吗?王永志坚定地回答是:“我会的。”   ■小档案   火箭技术专家。辽宁省昌图县人。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生。一九六一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一九九四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学校毕业后立即投身于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火箭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先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一九九二年十一月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张景勇、顾瑞珍)“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科技人才断档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一支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中坚力量、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人才队伍基本形成。”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如此断言。在刚刚结束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更多的年轻人崭露头角,50岁以下的获奖人员已占到7成以上。   记者23日从科技部了解到,中青年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三大奖中均占多数,研究领域涉及到各个方面,这对我国的科技创新、科技事业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徐冠华说,科技人才断档问题的解决不仅仅体现在获奖比例上,而是体现在各个方面。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把培养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仅973计划近两年就培养博士、硕士各3000名,有900多名博士后出站;承担863计划的科研人员中,年轻人占到一半以上,信息领域一个课题组的200多名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但他们创造了中国百年电信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中,45岁以下中青年学者占69.8%。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近年来持续增加,年递增率达13%以上,一些留学人员开始以研究团体形式回国服务。   参加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专家们分析认为,以上可喜局面的出现得益于这些年我国出台的各项知识分子政策,以及全社会为中青年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创造的环境条件和宽松氛围。科技部近年来实施的人才战略,在国家科技计划中把发现、培养和稳定青年人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提高科研经费中人员费用的比例,探索在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这些都为我国解决科技人才的断档做出显著贡献。(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