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辅仁大学8月13日在京宣布设立北京招生办公室,并将于明年面向大陆考生推行校长实名制推荐和企业导师制奖学金计划。
 
辅仁大学教务长刘兆明教授在13日召开的首批大陆考生咨询会上说,今年辅仁大学原计划在大陆招生40人,由于报名人数多,学校通过向相关部门申请最终招收99人,成为台湾大学中大陆生源情况最好的学校。为了加大在大陆招生力度,辅仁大学专门在京设立招生办公室,进一步推出优惠政策。
 
据介绍,台湾辅仁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设在清华紫光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大陆地区校长实名制推荐的学校选择、校友奖学金的联络以及辅仁大学的招生政策咨询宣讲。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六省市的优质高中可向台湾大学院校招收大陆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提出申请,经过学校和招生委员会遴选后,学生以第一志愿为基准参加实名推荐,享受优先录取。实名推荐录取名额占各学系获准招生名额的50%。如有特别突出的学生,学校还将考虑增额录取。
 
据了解,大陆学生在台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约需5至6万元人民币。辅仁大学企业导师制奖学金计划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提供50万新台币(约合12.5万人民币)和25万新台币(约合6.25万人民币)的奖学金,由从辅仁大学毕业的、在大陆获得成功的优秀企业家和知名人士捐赠。
 
“这是我们针对大陆考生首创的奖学金模式。”刘兆明说,“它不仅将为学生提供学习全程的全额奖学金,还将邀请捐赠者担任人生导师,提供学习、实习及就业指导。”
 
2011年,根据台湾方面公布的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招生简章,台湾48所公立院校、86所私立院校可面向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六省市招生。
 
辅仁大学是台湾知名私立综合大学,拥有11个学院、47个系。
 
 
 
 

人民网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林露)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资助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秋季学期开学前后,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各地、各高校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拒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等严重违规行为将从严查处。

  主管校领导要亲自抓“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是确保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通知提出,主管校领导要亲自抓,校内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明确,细化工作程序,明确责任人,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区域,保证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都能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各地各高校要开通反映渠道 接受投诉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要开通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反映渠道,接受有关政策咨询和问题投诉,并对投诉的问题及时进行核查处理。今年8月15日至9月15日,教育部将继续开通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

  各地资助专项资金要在开学前及时到位

  根据通知,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当地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足额落实各项资助经费,科学合理地及时逐级分解下达预算,务必保证应分担的资助专项资金在开学前及时到位。各高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按比例足额提取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得提而不支、多提少支或直接列支。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要切实加强对各项资助经费的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挪用资助资金。

  开学后及时向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

  通知提出,秋季学期开学后,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要及时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解决基本生活费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后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由中组部、教育部举办的第三期高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今天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开班。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开班式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和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

  袁贵仁指出,在建党90周年之际,在革命圣地延安举办这次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提高治校水平”为主题的研讨班,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弘扬延安精神,深化创先争优,切实加强中管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袁贵仁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从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性发展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这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根本大计,是服务国家创新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破解高等教育发展难题、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必须在思考方式上转变,要把出名师、育英才作为办学的第一理念,把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办学的第一目标,把高水平、有特色作为教学、科研、服务评价的第一标准,把调动全体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作为高校工作的第一要求。必须在工作方式上转变,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办学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袁贵仁强调,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一是遵循教育基本规律。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二是反映中国特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弘扬优良传统和借鉴国外成功做法的关系。三是体现社会主义根本要求。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袁贵仁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首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要坚持和完善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大力建设先进校园文化。三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四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要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上取得新突破。五是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高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高校人才制度建设。

  中组部副部长王尔乘主持开班式。陕西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侠致词。中管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及中组部、教育部、陕西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开班式。

 

 

 

日前,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宣布,将从今年10月开始推行“汉语能力测试”。该测试旨在遏止国人提笔忘字、满口洋文、淡漠汉语等现象,评估国人的汉语应用能力,复兴母语文化。据报道,该测试从低到高设为6个等级,将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等地试点。

  此消息一度引起诸多质疑:汉语,有没有必要采用考级的方式?全民考级,会不会损害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语词汇的入侵已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那么,国外是如何处理外来语言与本国语言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的语言能力测试,在国外有没有先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在英国、日本和巴西等国进行了采访。

  英国

  有考试但没有考级

  注重学习英语文学

  “英国人也要考英语的。”英国教育部的发言人杰尔斯·曼森在接受采访时说:“不过,这个考核在年轻人上大学前就结束了”。曼森说的“英国人的英语考试”,其实指的是英国人在15岁到18岁就读中学期间需要参加的两次人生重要考试。而在这段时间里,英国人所接受的教育完全是由国家财力负担的。

  据英国专长学校联合会华人项目官员李洁华女士介绍,没有听说过英国有针对公众的全国性英语能力考试,不过16岁以下的学生都要参加全国统一的GCSE英语测试(普通中等教育证书)。

  GCSE大致相当于中国初中毕业证书,课程时间为两年,必修科目包括数学、英语和计算机学。学生年龄为15周岁及以上,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参加这项考试。这是英国中等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课程。学生在完成该课程后,即可选择离开学校寻求就业或进一步升学。

  一个初中生能把英语学成多好?这个可以拿中国人熟悉的雅思英语考试来做个比较。按照英国教育部门的规定,每一门的课程评分可以从A到G由高到低划分为不同得分水平。不少跟随父母移民到英国的华人子女表示,他们在GCSE阶段的英语考试一般只能拿到B,但这已经相当于在雅思英语考试中得了8分,可获得报考牛津剑桥等英国一流名校的资格。但对于多数英国当地的孩子来说,在初中毕业时,他们的英语成绩就能得到A。

  此后三年,英国人需要准备“高级水平”测试,这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只有拿到优异的成绩,才能被英国知名大学接受,继续三到四年的大学教育。在备考“高级水平”考试的三年里,英国人可以从大约15门课程中挑选自己喜欢或是擅长的科目来学习,并把它们作为三年后考试的科目。这其中有数学,物理,化学,商务,会计,法律,也有英语。不过这个阶段的英语不再是识文断字,而是上升到“英语文学”的层次,为那些未来计划致力于文学艺术研究的人提前打基础。

  在英国高中,对于英语文学的学习是分成两个阶段完成的。第一个阶段需要按照秋冬春夏的时节划分,把课程分成三个单元,以阅读为主。而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交作业。在三个授课单元里,学生被要求交出更多的读后感,评论文章作为今后报考大学时供校方参考的重要指标。

  “一个英国人上没上过学,一张嘴就知道了”,曼森说,英国对国人的英语考核虽然在英国的“高考”前就止步了,但在孩童时代对于英语水平的高标准考核和要求,已经足够满足一个英国人日常的听说读写。事实上,英国能上大学的人不到七成,但在车上或在街头,经常能看到英国人在阅读小说或传记,这些书籍对于一个即便是拿到雅思高分的中国硕士级别的留学生来说,读起来都不容易。

  在英国,好学校附近的房价贵得惊人,这是不争的事实。英国家长都想方设法搬到好的学区,因为他们看重好学校对于英语经典文学的传授,希望让孩子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孩子能在小小年纪就说得一口好听的英语,写得一手漂亮的英语文章。

  此外,曼森还介绍说, 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作,比如大学讲师,电台的主持人,或是健康部门的员工,英国对这些行业的工作申请者还有更高的英语语言能力要求。想要找到工作,英国人还需要到当地的“技能发展局”报名参加特殊的英语培训课程才行。不过对于多数行业的从业者来说,之前所学的英语已经让他们有了足够的自信。(驻英国记者 李文云 环球时报特约撰稿人 曹劼)

  巴西

  重视母语纯洁规范

  并无专门考级制度

  葡萄牙语是世界第五大语种。欧洲的葡萄牙、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安哥拉、莫桑比克、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几内亚比绍和亚洲的东帝汶等7个国家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讲葡萄牙语的人口超过了2亿,其中巴西人占到了80%。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外来用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巴西人的日常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巴西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

  巴西的商业广告、产品包装、餐馆菜单以及报刊电视上混杂着大量的英语词汇。巴西人在网上聊天和通信,更是“语言斑斓”,各种外来用语杂陈。在国内国际的研讨会上,英语、法语、德语被演讲者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些现象引起了巴西社会的思考。

  巴西学者罗德里戈曾经撰文指出,外语词汇的入侵不是巴西独特的现象,是当今世界的现实。国会议员阿尔托·里贝洛说:“我们的语言已经因为过分的外来语加入而扭曲,不仅在书写方式上,而且在传统口头表达上,都受到外来语言的扭曲。”他在国会疾呼:“我们要开展一场保护母语的运动。”

  记者就此采访了巴西教育部。有关官员表示,巴西政府对加强葡萄牙语的应用、维护葡萄牙语的纯洁和规范非常重视。虽然没有类似英语考级那样的语言应用能力考试制度,但是巴西采取了其它一些措施来加强国民语言素质和能力。

  据了解,巴西在加强国民语言素质能力、评估国民语言应用能力上有两个重要的评估测试制度。第一个是2007年巴西制定的“基础教育发展指数”,其中一项就是语言的应用能力,测评对象是全国所有城市公立学校四年级到八年级的学生。第二个是“全国中学生统一考试制度”,创建于1998年,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普考,其目标是评估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教学质量。学生可以自愿参加,成绩作为大学入学考试的参考。

  两项制度,不仅促进国民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和规范,且对评估学校教学质量和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近些年,巴西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都开辟了诸如“运用葡萄牙语”的节目和专栏。《巴西利亚邮报》的“葡萄牙语指南”栏目,每周两次,针对当前社会流行的不规范用语进行点评,提醒国民用语的规范和准确。越来越多的巴西企业也在鼓励职工学习葡萄牙语课程,提高职工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巴西日报》“生活语言”专栏记者塞尔济奥每个月都收到数百封读者来信,并且在专栏内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种语言问题。他深有体会地说:“巴西人喜欢葡萄牙语的程度超乎我的想象。”

  对国民应用母语能力的关注,不光是在劳动市场或在研究机构,巴西国会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阿尔托·里贝洛议员提出一项法案,要求保护葡萄牙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反对滥用外国语词。这个法案得到巴西文学院的支持。全球7个葡萄牙语国家也联合起来,共同修改、简化和统一葡萄牙语的语法,以加强各国国民的语言应用能力。

 

 

2011年,教育部选取北京、江西等1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此次监测内容为小学、初中学生英语、体育与健康质量状况,以及影响学生英语、体育与健康质量的主要因素等。

  这是记者从4日在南昌举行的2011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培训会议上获悉的。

  今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样本省份为北京、河北、吉林、江西、广西、福建、重庆、青海、宁夏、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此次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时间安排在今年9月下旬,监测的对象为2011—2012学年度秋季学期的5年级和9年级(初二)学生,以及2010—2011学年度的4年级、8年级英语教师、体育教师和校长。

  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目标是,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需要出发,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以我国学生学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信息数据采集为手段,全面把握国家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科学诊断国家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