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月10日,经统计发现,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还有人身兼几种职务。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
 
数字:20位名师官居“校座”
 
据了解,第五届高校名师经教育部、高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评选和公示,最终确定百名。
 
全国百位高校名师中,“纯”一线教师仅占10%左右;90%左右获奖者都有不同“行政职务”。其中,行政职务为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等 “校座”就多达20位。
 
声音:为官为师能否兼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高校中已有超过90%的教授能够做到为本科生讲课。而在2003年以前,这个比例仅为54%。
 
为官为师能否兼得?一位网友表示:“这份名单中有个别名师候选人在10年内几乎没有上一门本科课程,这样的教师竟然可以是教学名师?”
 
对于带“官”帽摘名师奖,“圈内人”不以为然。武汉某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认为,此师之“名”出自“官威”;“一旦当官,什么都有”。
 
既为官又为师者也不得不承认,比起教师,自己更“像”官。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一名高等教育问题研究者,曾对全国21个省份的36位大学独立学院院长的实名问卷调查,约4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校长的身份是“官员”,认为是“学者”约为21%,认为是“教育家”约占36%。
 
大学生梅高强担心:“作为高校教师的最高荣誉之一,没有官职的名师只在10%左右,是不是校园已经官僚化了?”
 
 
 

昨天,四川大学给2011级研究生6000余名新生上了第一堂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希望以此彰显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对于学术生涯的重要性。据悉,川大在本科生的开学典礼上重点谈了理想和人生规划。
  
    昨天是川大今年新入学研究生开学的第一天。简单的开学典礼仪式结束后,《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这门必修课程正式搬上讲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首席教授高洁,四川大学中美大学战略研究所温松岩老师分别给学生们上了第一课。据悉,这是四川大学首次把“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相关课程搬上开学第一课。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典礼上也致辞学生们,“作为川大的研究生,我更希望你们不为谋求生计而来,不为谋求金钱与官阶而来,只为追求学术、锻造精英之能而来。”在他看来,对名利的淡薄、对学术心怀敬畏,也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基础。
  
    川大强调研究生科研诚信 
  
    据四川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许唯临教授介绍,川大此前就在研究生中开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相关课程,但没有形成系统,也没在开学第一课上呈现过,今年学校尤其重视,不但给新生们印制了《科研诚信》这本书,还首次在开学第一课开讲“学术道德”。后期,还会有老师给研究生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论文写作”等内容。这一课统称为“研究生综合素质课”,计1个学分。
  
    川大中美大学战略研究所温松岩老师介绍,按照《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认定学术不端行为的标准,连续引用他人作品超过200字且未注明出处的;使用他人已发表的数据、图标等内容未经授权或未注明出处的;原文复制或通过改变个别单词、词组及重排句子顺序复制他人作品超过本人所撰写论文总字数15%的都属抄袭行为。
  
    学术规范也需要淡泊名利
  
    在昨日的开学典礼上,年过七旬的高洁院士强调:“学术研究的核心是要有创新精神,你们一定要求新、求真!”而做到这些则需要学子们对学术心怀敬畏、淡泊名利。
  
    高洁告诫学生,在学术的道路上要坚持独立的思想和创新精神,“创新的对立面是模仿,很多研究生在入学后只是在重复别人的脚印,更严重的就是剽窃与抄袭。”他特别强调:“论文观点发表后,就犹如被放在了聚光灯、显微镜下,要接受学者、众人的质疑。”无论你是世界顶尖大师,还是国内学者教授,一旦抄袭或剽窃,不但违背学术道德,更是将名誉毁于一旦。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篡改数据、编造结论是万万不可能的。不经意撒下的一个谎,就需要10个谎言或者更多的来掩盖。”老院士还用了“光纤之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高锟的例子,他因为光纤的发明带来了巨大财富,但他本人一生却十分简朴,对名誉丝毫不看重。他认为,真正的学术规范,一定要把淡泊名利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好好规划自己的理想,一步步从眼前做起。(记者 周波)

 

 

 

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招生质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近日决定,部分院系2012年博士生招生将进行改革,初试环节由评委审核考生递交的硕士毕业论文、专家推荐信等有关申请材料,合格者即可进入复试,考生无需再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笔试。  

    从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到清华北大博士生招生改革,人们不难看出我国高招制度改革的不停探索。然而,很多人担心,在免除笔试后人为评价因素增加的情况下,能不能保持公平,会不会滋生腐败,以及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降低入学门槛?增加评价指标? 
   
    今年在西安一所大学读研三的苏海涛,近期决定报考清华大学博士。不过,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泡”在自习室死记硬背教科书,而是在忙着准备申请材料。“今年清华招博出新政策了,原来初试环节中的笔试取消,改成了递交申请材料。”苏海涛说。 
   
    我国传统的博士招生方式分为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科目为专业课、外语等。然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决定在2012年部分院系博士招生初试环节只审核考生递交的硕士毕业论文、专家推荐信等有关申请材料即可,考生无需再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笔试。 
   
    日前出台的《清华大学2012年博士生招生改革的说明》规定,该校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航天航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将对普通招考博士生的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进行调整。 
   
    据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策理介绍,博士生招生改革试点可概括为“申请+考核”制,即部分院系不再采用学校组织的统一笔试作为初试,而是对递交申请的学生进行审核,通过审核者将再接受复试,进行择优录取。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主任魏志义解释说,北大部分院系将不再通过学校组织的考试录取博士生,而是采用先对递交申请的学生进行审核,合格者再接受能力测试的“申请制”,等于免去了初试的环节。这次博士招生的改革涉及光华管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理系和分子医学研究所5个院系。 
   
    有人认为这种做法降低了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对此,高策理、魏志义解释说,传统招博方式只有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而招博“申请制”则改为初试(材料审核)、复试(笔试、面试)等多个环节,注重增加对学生科研能力考查的同时,并未忽视对考生专业基础方面的考查,将对通过申请的考生在复试阶段增加笔试环节,客观公正地考查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为因素增加,如何保证公平? 
   
    无论哪个层次的招生改革,最难过的是公平这一关。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艺术特长生考试以及自主招生考试方面暴露的舞弊现象,明显增加了人们对自主招生透明度及公正性的担忧。 
   
    此次“招博新政”也引发了同样的担忧。北京师范大学高教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洪成文等多位专家认为,这次改革增加了人为考查的因素,一些有权力、有经济实力的人士如果想读博,肯定会托关系、走后门,那些博士招生把关者能否秉持公平公正? 
   
    专家的担忧不无道理,目前社会上确实存在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博士学位的现象。如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曾撰文质疑,原本是历史专业的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为何能在短短两年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一些领导干部在职期间获取博士学位,容易让人联想到权力或金钱的介入。 
   
    清华、北大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确保公平公正方面,学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规定面试评委必须达5人以上,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必须不少于30分钟;其次,加强博士招生各环节监督,包括院系要将具体的考试选拔过程在学校备案、研究生院和学校纪委都接受投诉和举报;以及要求相关院系做出有关规定,加强监督,防止暗箱操作。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清华、北大此举虽然初衷良好,但要想“好心办好事”,还得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如在博士招生过程中发现不正当行为,学校应对“关系博士”开除学籍,并取消相关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格,情节严重者还应依法进行处罚。 
   
    可借鉴国外“宽进严出”的做法,根据学科特点不同,对博士生毕业时所需学分、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科研实践能力、外语水平等多方面能力做出详细规定,适当提高淘汰率,收紧博士毕业出口,让“关系博士”哪怕进得来,也出不去。 
   
    取消“博导终身制”,对个别教授评上博导后不思进取,脱离学术研究的前沿,对博士生不管不顾,造成博士质量下降的,应当予以解聘;同时,将一些有能力培养博士生的年轻学者,大胆予以聘用。 
   
    实行博士生导师的学生报选制,只要是一个博士点的教师,有博士生选他做导师就是博导,没有人选就不是博导。通过双向选择让博士生导师“能上能下”,进一步提高博士生质量。 
   
    “好苗子”能否成为创新人才? 
   
    高策理认为,传统的招博方式仍由笔试“唱主角”,“重成绩轻科研能力”问题突出,难以有效选拔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博士生。一些学生笔试成绩很好但科研能力并不强,而科研能力强的学生可能由于初试分数低不能进入复试。 
   
    清华、北大此次招博改革,旨在革除旧弊,选出“好苗子”。进一步完善适应高层次优秀人才特点和规律的选拔机制和模式,提高博士生招生质量。 
   
    魏志义表示,试行“申请制”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激发申请者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潜力;特别是将审核权交给学院,则更能够根据每个学科不同的特点更科学地选拔人才。 
   
    北京城市学院院长刘林等专家认为,此次招博改革初衷良好,注重考查考生综合素质,为革除旧弊走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不过,将“好苗子”选进来后,能否培养成为创新人才,还要看学校的人文环境,诸如学术氛围、师资水平等。 
   
    目前,我国高校数量居于世界前列,而创新人才明显不足。有专家指出,我国人才培养和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育过程中的“乖孩子现象”,选才时的“完人现象”,对待人才的“捧杀现象”等,凡此种种说明,科学认识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更新人才观念,创新管理体制,是促使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指出,如果社会中金钱至上的氛围过浓、急功近利而且浮躁,缺乏科学的精神和自主创新的志气,“官本位”思想严重,缺少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用人机制,这种社会环境是很难产生创新人才的。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下工夫,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包括薪酬制度、用人制度、评价制度等。

 

 

 

中新网9月5日电 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4日公布了“2011年世界大学评估”结果,中国大陆7所高校进入世界前200位。其中,北京大学排在世界第46名列中国大学之首,清华以一名之差排名次席。  

    QS自2004年开始进行世界大学评估。QS世界大学评估以研究、教育、毕业生和国际化等四个领域为主要标准。研究领域由“每位教授论文被引用次数”(20%)和“学术声誉”(40%)组成。在今年的学术声誉评估中,向全球33744名学者提出的问题是“您认为在您的学术领域水平最高的30所大学是哪些”。在“毕业生评价”(10%)中,向全球16785名企业家询问了“喜欢雇用哪所大学的毕业生”。另外,对学生教育的投资通过“每位教授的学生数量”(20%)来评估,国际化程度通过“外国学生比率”(5%)和“外国教授比率”(5%)来评估。 
  
    英国剑桥大学继去年之后再次蝉联世界大学排名首位,二至五位依次是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美国耶鲁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 
  
    在中国的大学中,北京大学排名世界第46位,清华大学排名47,复旦排名第91,都进入百强。上海交大排名世界124位,南京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并列排在第186位,浙江大学排名第191位。 
  
    进入前200位的大学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54所,其次是英国(30所)、德国(12所)、荷兰和日本(各11所)、加拿大(9所)。在亚洲地区,日本和中国大陆(7所)进入前200位的大学数量多于韩国(5所)。 
  
    在亚洲,排在北京大学前面的,还有香港大学(22位)、香港中文大学(37位)、香港科技大学(40位)、日本东京大学(25位)和京都大学(32位)、新加坡国立大学(28位)。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对此QS方面表示:“以亚洲为中心新登场的个性化大学对世界大学排名产生了很大影响。” 

 

 

 

北京大学5个院系及清华大学6个院系试行博士生入学“申请制”,由院系对递交入学申请的学生进行筛选,合格者接受能力测试,免去初试环节。北大称,此举旨在选拔科研能力强而不是应试能力强的博士生,已在教育部备案。(《新京报》8月25日)
 
中国的博士生招生和国外有区别,国外很多地方并没有笔试。为此,中国的博士生招生笔试招致很多批评,被指只招录了那些应试能力强的学生,甚至,中国没有杰出的科研人才,板子也时常打在招生笔试上。主张取消笔试并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也早就有了。
 
笔试也许有不少弊端,但中国的博士生招生方式是和博士生培养方式相适应的。国外大学一个导师一般带一个博士生,而在中国,一个导师要带十几个博士生,最牛导师同时带过47名博士生。在国外,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被学校强制退学和中途自己退出的学生大有人在,平均获取博士学位的时间是6年。而在中国,毕不了业的博士生是很少的,推迟毕业的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入学笔试至少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
 
北大、清华取消博士生笔试制度,并没有多大的颠覆性,因为博士生招生笔试在很多学校只不过是走个形式,北大、清华这次只是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而已。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经炮轰,称国内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场。《重庆晚报》也曾报道,西南大学研究生部有人透露,重庆市的区县党政一把手中,大约有一半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另外千龙新闻网也曾报道,河南某县从县委书记、县长、副县长,到乡长、派出所长,递上来的名片大都印有博士、硕士名头。普遍持高学位的不只是官员,很多企业管理者也都如此。
 
官员和企业家读博士的这么多,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考试能力强,而是考试形同虚设。法律学者周大伟曾介绍过他与一名贪腐官员的一面之交,这位头顶民商法高学位的官员,竟然对“民商法”这个专业陌生得毫无反应。真要是正儿八经地考试,那些天天苦读的学生们尚且难过关,那些除了正常工作还有那么多交际应酬那么多娱乐消遣的官员和企业家,又怎能跨过那道高槛?
 
既然考试已形同虚设,那么还保留这一制度,其限制的只是那些没有“捷径”可走的人。还有那些有科研能力而不会考试的人,的确也会因入学考试被排除在科研大门之外。
 
问题是,初试取消了,留下的复试又将起到什么作用呢?真能对“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进行精确鉴定吗?在客观标准完全取消的前提下,那些把关者的自由裁量空间也增大,这对把关者的立场和鉴别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最让人担心的,还是把关者是否坚持学术和公正的立场,因为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时下可谓防不胜防,学术腐败也是屡受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