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日上午10时至12时,来自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王志新院士为2008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学员讲了一堂深入浅出的酶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讲座。
 
酶反应动力学研究是当前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研究生化反应物质及原子运动随时间变化的机制,可用于定向靶点设计药物、系统生物学中的基础理论应用以及解析信号通路不同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及定量研究等方面。王志新院士首先从酶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及方法出发,简单回顾了传统单底物酶反应动力学及双底物酶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推导过程、常用假设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双底物反应动力学中的乒乓机制、顺序机制中的强制顺序机制与随机顺序机制的区别;最后以双底物反应的研究方法为切入点叙述他最新研究出的区分两种顺序反应机制的研究方法。
 
传统研究双底物酶反应的强制有序机制和随机有序机制的方法有添加底物类似物法、同位素交换法、改变抑制剂浓度法等。而王志新院士带领的课题组应用双分子反应速率与反应体系粘度成反比的原理,通过添加溶剂粘度剂改变反应体系粘度方法来测定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从而区分强制有序机制与随机有序机制,并以MAPK信号通路中ERK2激酶作用机制为例,说明该研究方法能够推导出理想的更切合实际的实验模型。
 
王志新院士,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8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获博士学位,然后在生物物理所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自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之后,于1995年至2003年期间任生物物理所所长。于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院士,于1999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8年7月1日下午,应数学科学学院的邀请,来自美国Auburn大学数学系的韩永生教授在中关村园区教学楼N308开设了深受同学们欢迎的《调和分析及其应用》课程。
 
韩永生教授1981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4年于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获得博士学位,师从于国际著名调和分析专家G. Weiss教授。目前,他是美国Auburn大学数学系教授、中山大学访问教授。韩永生教授长期从事调和分析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函数空间理论,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还撰写了四部专著。
 
本次课程韩永生教授主要讲述了近代调和分析中的基本问题,分别是Hardy-Littlewood极大函数,Calderon-Zygmund分解,算子插值,Ap权理论与加权模不等式(包括权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Fourier变换理论,奇异积分理论,Littlewood-Paley理论,伪微分算子,函数空间理论,T1定理,Lipschitz区域的边值问题,小波分析等等。这些都是近代调和分析的入门内容,同时每个专题都可以扩展成为调和分析研究的一个分支,在很多其他数学分支(如偏微分方程和复分析)中,调和分析都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因而,韩永生教授不仅仔细地讲授了基本内容,还随时加入该方向目前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列举了诸多参考文献供同学们阅读。

韩永生教授讲课水平非常高,他对调和分析中的计算和定理证明十分熟练,很多复杂的计算他都能够讲述得清清楚楚。在课余时间韩永生教授很愿意和同学们交流,不仅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他的课程引起了同学们对调和分析的极大兴趣。当韩永生教授历时三周的课程结束时,同学们报以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认为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2008年7月1日至7月4日,瑞士德国籍无机化学专家、苏黎士大学Heinz Berke教授作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夏季学期聘请的外籍专家,在化学学院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术讲座。

     Heinz Berke教授目前就职于苏黎士大学化学系,他在无机化学、尤其是金属催化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有若干重要发现和重要学术价值成果。在这次夏季学期的讲座里,他系统地介绍了金属导向和配体导向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并对对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Heinz Berke教授的报告语言幽默风趣,受到我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同时,同学们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其展开了积极交流,Heinz Berke教授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是Heinz Berke教授第四次来中科院研究生院讲学。他在化学学院讲授的《有机金属催化原理》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今年共有91人选择了这门暑期课程,是四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同学们纷纷表示,Heinz Berke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信息量丰富,对梳理专业知识和启发新思维有极大帮助作用。

6月27日上午9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8届毕业生欢送会在地理所2602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所领导刘毅所长、于贵瑞副所长、导师代表、研究生部王凤仙主任以及其他老师参加了此次欢送会。
 
2008届地理资源所毕业生欢送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地理资源所所长、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席刘毅首先致词。刘所长对本届毕业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表达了自己对诸位学子的殷切期望。他勉励大家继续努力,他相信从地理所走出的学子都会勤奋努力,不辜负所里的培养。同时,地理所又是各位毕业生的坚强后盾,地理所今后将为拥有这些优秀毕业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研究生部主任王凤仙老师宣读了2008年优秀毕业生名单。刘毅所长、于贵瑞副所长为获得优秀毕业生荣誉的同学颁发证书,此时大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由衷的对这些优秀的毕业生表示了敬意和祝贺。
 
作为即将毕业的同学,我所极光乐队为大家献上了饱含深情的两首歌曲,唱出了毕业生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一曲结束,欢送会现场掌声雷动。
 
随后,蔡强国研究员代表导师致词。他的致辞饱含深情,充满了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说出了老师对学生们的完成学业,取得学位的祝福之情,并祝愿毕业生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毕业生代表徐志刚发言,他感谢研究所及全体老师多年来的培养,表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不负老师厚望,报效祖国,用实际回报母校。
 
三位合唱团的同学为大家带来两首歌,伴随着美妙的歌声,毕业欢送会进入了尾声。
 
欢送会场的气氛庄重而热烈,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感慨万千,表示将会在心里深深的怀念恩师,也会常常想起地理所这块并不广阔却承载着无数青春印记的地方。最后毕业生们和所领导、导师们在所广场上合影留念,同学们脸上的甜甜的笑容永远印在了大家的心里。祝愿毕业生们在新的征程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一切顺利、平安!
 
                            
 
 

6月30日上午,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周筠梅研究员为2008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蛋白质错误折叠与疾病》的精彩报告。
 
周筠梅研究员主要从事酶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折叠机制、蛋白质错误折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曾承担攀登计划项目、973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现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分子酶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杂志BBA编委和多种国内学术刊物编委。
 
报告中,周老师首先简要回顾了蛋白质和蛋白质折叠理论的发展历程,然后在DNA复制、翻译中和翻译后三个层面对细胞内保证蛋白质折叠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内质网(ER)中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行了着重描述。由于对ER的刺激信号会导致ER内积累大量未折叠完全的蛋白质,进而引发真核细胞中一系列内质网居民蛋白基因转录的增加,即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从而对未折叠蛋白质进行修复或破坏降解,甚至诱发细胞凋亡。
 
在报告第二部分,周老师简要介绍了一些与蛋白质错误折叠相关的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癌症等,并重点介绍了蛋白传染子,即众所周知的朊病毒导致的疾病(prion diseases)以及prion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后,对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而详尽的解答。整个报告内容充实,讲解生动。同学们感觉获益匪浅,认为这场报告将对今后的科研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最后同学们对周老师的精彩讲演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