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2月17日在日内瓦决定,出于对公众安全的考虑,暂不允许美国、荷兰两个实验室公布对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变异病毒的研究结果。
 
最近美国和荷兰的两个实验室称,借助基因工程技术使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发生突变后产生的变异病毒,能在哺乳动物之间、包括人之间传播。研究人员希望《科学》和《自然》杂志能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
 
世卫组织16日和17日在日内瓦召集两项研究的直接参与人员和全球流感问题权威人士开会,讨论是否应该向公众公布这项研究成果。
 
世卫组织称,与会专家一致同意继续禁止各国实验室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H5N1型病毒发生变异的研究,同时强调对自然界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不能威胁公众健康。
 
世卫组织负责流感问题的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当天在日内瓦说,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死亡率高达60%。最新研究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存在更容易在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全球应该对这种病毒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更为严格的监控,有关研究首先应考虑有可能对公众安全造成的影响,不应该急于公布有关研究的结果。他还说,世卫组织将继续组织有关专家对H5N1变异病毒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
 
世卫组织称,2003年以来,全球15个国家共报告584例人感染H5N1型病毒的病例,其中死亡病例345例。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220~260万立方米/日;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建立较为完善的海水淡化产业链,关键技术、装备、材料研发和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意见》指出,发展海水淡化产业要重点做好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二是提高工程技术水平;三是培育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四是组建海水淡化产业联盟;五是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六是建设海水淡化示范城市;七是推动使用海水淡化水;八是完善海水淡化标准体系。
 
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水淡化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形势的重要措施之一,已解决了全球2亿多人的饮水问题。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开展海水淡化研发,在“十一五”期间进行工程示范,相关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发布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
 
到2011年年底,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达66万立方米/日,是2005年的13倍多。经过多年科技攻关和工程示范,我国在反渗透、低温多效等主流海水淡化技术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掌握万吨级海水淡化装置成套制造技术,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套1.25万立方米/日低温多效和1万立方米/日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在日内瓦说,始于2011年10月的新一轮“拉尼娜”现象目前已接近顶峰,预计将在3月至5月间缓慢减弱。
 
世界气象组织在当天更新的“厄尔尼诺/拉尼娜”情况简报中说,此轮“拉尼娜”现象一直处于弱到中等强度,明显弱于去年同期。根据气象、水文数据分析和模型推测,此轮“拉尼娜”现象将延续至5月,5月之后则存在变数。
 
世界气象组织说,5月之后不确定“拉尼娜”现象是否会延续下去,也不确定是否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抑或保持正常,因此将继续协调相关成员观测机构,对太平洋地区气象、水文变化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大范围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两种现象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密切联系。
 
 
 
 
 
 
 

欧洲空间局(ESA)曾于2010年发布了由“普朗克”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绘制而成的人类首张宇宙全景图,将宇宙全貌呈现于世人面前。两年来,这架太空望远镜的工作并没有停歇,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5日消息称,“普朗克”望远镜最近绘制出了全新的宇宙全景图,一并观测到极其罕见的分子云和一种特殊的微波“雾霾”,由此揭开了大爆炸后银河系的诸多秘密,促使科学家得出宇宙结构的全新见解。
 
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这次大爆炸的“余烬”。“普朗克”望远镜的开发即针对于此。它2009年升空,身负的一系列敏锐度极高的仪器可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深入探测,即通过大爆炸之后遗留热量的蛛丝马迹去考察宇宙的年龄、容量与进化史。
 
本次任务中,“普朗克”望远镜的主要目标是分子云,分子云广泛分布于银河系和其他星系中,是恒星们诞生的“温床”。一氧化碳则是分子云的其中一种,追踪辐射较强的一氧化碳是探秘分子云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但从地球上用地基望远镜观测一氧化碳并不那么容易,天文学家需要借助能扫描到整爿宇宙之貌的在轨望远镜。而“普朗克”不负众望,其探测器传回了一张宇宙的一氧化碳全景图。
 
普朗克团队成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空气推进实验室的专家克日什托夫·哥尔斯基指出,这张全景图最令人兴奋之处有两点:其一,它展示了围绕在银河系中心的一种微波“雾霾”;其二,其呈现出了科学家们此前从未曾见过的冷气体。
 
这些神秘的“雾霾”令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其虽然来自银河系,但同步辐射的某些特性却与此前探测到的银河系同步辐射相当之不同,目前还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何方神圣”;至于冷气体云,通常极难被发现,而此次全景图不啻为天文学家们难能可贵的资料。
 
种种新发现产生了对宇宙结构的崭新认识,促使欧洲空间局决定本周在意大利召开发布会,以便与其他国家的同行进行研讨。
 
 
 
 
 
 
 
 
 

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名单于2月14日正式公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出现自2000年以来第8次空缺,科技界人士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评价标准很高。不仅要在科学上作出重大发现,而且要求在学术上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得到国内外公认。同时,还要获得2/3以上评审委员的投票。”科技部奖励办一位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介绍,最近几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申报项目,有的仅差1票或2票,最终没评上,“但评审结果严格按照预定规则进行,无人能够更改”。
 
他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更重视生活中实际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国家投入往往偏重应用性较强的项目,这是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使然,而人类最基本的科学问题有时无暇顾及。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严纯华解释,中国真正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是从改革开放起步的,到现在不过30年。一项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关键在于科学家能静心工作,并有恒心、有耐心把问题做深做透。目前,能评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成果一般都需要十几年,一等奖成果无疑需要更长期的积累。”他对中国科学作出更好成果充满信心。
 
“我们这代人读研究生期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一般要等文章发表3个月后才能读到国际一流科学文献,科研工作很难与国际同步。而要开创一个新领域,首先选题就要有独到之处,了解什么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别人是否已经开展相关工作。”严纯华认为,“现在不同,信息十分发达,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进展,在国内可以同步接收,科研人员已完全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情况,但获得突破还有待时日。”
 
有人认为,创新性重大成果的出现存在制度性障碍,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导致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急功近利。
 
也有人提出,已获得了国际大奖的研究项目是否达到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水准?如青蒿素,这一项目既有重大发现,也有国际影响力,未能获得国家大奖,是评审机制问题还是评审人员的眼力有限?这类声音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国家科技奖评选机制不够完善。
 
严纯华表示:“最近几年没有一等奖项目出现,政府着急,公众着急。但科研人员不能着急,必须冷静,扎实深入开展工作,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