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个月的试验,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顺利通过在南极的“身体素质”测验,并在内陆冰盖地区完成了30公里的自主行走。这是中国机器人首次在南极冰盖实现自主行走。
 
这个机器人重约半吨,可在极地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作业。橘红色的机器人看上去就像一辆越野吉普车,其车体采用越野车底盘悬挂技术进行设计,4个车轮均换成三角履带,以提高其在极地冰雪地面上的行走能力。它还配有一套自主驾驶系统,可以实现极地冰雪地形地面环境识别及评估、定位导航和自动驾驶等功能。
 
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卜春光和陈成是此次极地机器人实地考察与应用研究项目的现场执行人。从去年12月9日到今年2月5日,他们先后在中山站附近和内陆出发集结地附近的冰盖地区,对机器人进行了移动机构性能测试、探冰雷达搭载试验以及长距离自主行走测试,并达到预期目标。
 
据悉,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对埃默里冰架约6万平方公里区域进行自主科学考察。此次在内陆冰盖地区自主行走30公里只是一个开始。长航程是极地机器人完成无人科考任务所需的一项基本能力,直接关系到机器人可以在多大范围内作业,对通信、能源供应及机器人可靠性等性能提出了综合要求。科研人员回国后将根据此次试验获取的数据,对机器人设计继续进行改进和优化。
 
作为一种智能化装备,机器人可以延伸科学家的眼睛和手脚,实现漫游、观测、采样等功能,对大范围、深层次的极地探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因极地恶劣的气候和自然条件给科考人员带来的风险。中国之前在第24次南极科考时曾首次对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和低空飞行机器人两种智能机器人进行测试,并执行了一些科学考察任务。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一化工企业和福井大学2月8日宣布共同研发了一款可从工厂废水及海水等液体中高效回收稀有金属的纤维制品。据悉,该纤维制品的特点是可选择所需的金属,且回收量为以往的10倍以上。
 
稀有金属在制造高科技产品中必不可少,但其产地多集中在中国,因此日本亟需掌握循环再利用技术。该公司使用“乙烯醇共聚物(EVAL)”纤维制成数毫米厚的无纺布,新开发的技术可让该布接受电子射线照射后,更容易吸收水中的金属离子,从而提高回收利用的效率。
 
为让该产品投入实际应用,该公司力争未来两年与国内外的装置生产商等展开合作。此外公司还考虑将该产品在海外进行生产销售。
 
 
 
 
 
 
 
 
 

 
北京时间2月8日消息,1月,美国一家核废料处理设施的工人在核废料池中发现了好似蜘蛛网的白色怪异物质。目前,科学家正对其进行研究。令人们感到担忧的是,如果这种物质就是蜘蛛网,可能来自于一种变异的蜘蛛。这也就意味着,类似咬伤彼得-帕克那样的变异蜘蛛可能成为现实。
 
在南卡罗来纳州的萨凡纳河核废料处理设施废料池的数千个乏燃料组件中,工人们发现了怪异的丝状物质。在此之前,他们从未发现这种物质。美国萨凡纳河国家实验室的专家采集了少量样本,对这种神秘物质进行测试。核设施安全防护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这种物质类似蜘蛛网,虽然身份尚未得到证实,但可能由大自然中的生物产生。”报告称,最初提取的样本太少,无法证实这种物质的真实身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测。
 
怪异的白色物质引发了人们的恐慌,担心核燃料可能导致弗兰肯斯泰因那样的生物变异。在漫画《蜘蛛侠》中,彼得-帕克在被一家核废料实验室的变异蜘蛛咬伤后变成超级英雄。萨凡纳河核废料处理设施隶属于美国能源部,面积300平方英里(约合776平方公里)。专家们表示废料池(用于保护工人)中的任何生物都暴露在核燃料环境下。一些人认为,在与铀接触后,生物可能变异成一种新的极端生物。
 
天生对辐射具有抵抗能力的生物确实存在,据说也能抗放射。抗辐射奇异球菌是地球上天然产生的抗放射生物之一,经过基因改造后可用于处理放射性核废料。伊斯坦布尔大学前核工程学教授奥斯曼-科马尔-卡迪罗卢表示:“我们都知道生命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中进化。大西洋中部的火山虽然温度低于零度并且压力超过300个标准大气压,但仍有生命在那里繁衍生息。此外,间歇泉周围的高温盐水池同样有生命存在。核废料池中的水PH值和温度恒定,如果微生物进入废料池,它们可能存活下来。废料组件附近的辐射场非常巨大,能够破坏微生物的正常生命周期。不过,这并不会形成类似日本恐怖片中描述的现身日本海的怪物,这一点确信无疑。”
 
发现白色物质的乏燃料储存设施建有3英尺(约合91厘米)厚的混凝土墙,废料池的深度在17到30英尺(约合5到9米)之间。来自美国国内和国外研究用反应堆的核废料贮存架被沉入废料池,其中一些含有高浓缩铀。萨凡纳河国家实验室发言人威尔-卡里克特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官员们希望收集更多样本进行分析。他指出:“不管这种物质是什么,都不可能造成任何破坏。”目前,美国能源部或者核设施安全防护委员会尚没有对此事发表评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环境演变”2月9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启动,这项研究将探究自然条件下所形成的长周期温室气候—环境变化的成因和机制,总结温室气候的自然演变规律,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变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成善介绍,当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20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全球气候是否会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地球状态,这是从社会大众到科学界共同担忧的问题。探索地质历史中,尤其是前第四纪温室地球条件下气候、环境变化的规律、机制及其对生物圈的影响,可为洞悉未来全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王成善说,晚中生代(包括古近纪)是显生宙温度最高时期,是地质历史中最典型的、距离现今最近也是地质记录保存最完整的温室地球时期。因此,全面深刻地理解晚中生代温室气候条件下不同时间尺度的古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据介绍,这一研究已被列为国家“973”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重建晚中生代温室地球古气候和古环境状态及其演化规律,揭示温室地球气候—环境快速变化的过程及机制。该项目下设的课题包括:中国东北晚中生代大型陆相盆地古环境演化、晚中生代东亚地区古气候重建、松辽盆地科学钻探与综合研究等。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报道,有美国媒体报道,俄罗斯科考队日前就沉睡在南极冰层下约4公里处的“东方湖”进行调查的时候,钻探机器到达了湖的表面。湖水被认为是至今都保持着100万年前的状态,因此湖中是否存在远古时代的微生物成为受瞩目的焦点。
 
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但有关人士已经表示,“(科考队的钻探机器)已经到达了水深3768米的湖的表面”。
 
通过雷达探测,可以知道南极冰层下其实存在着为数众多的淡水湖。而俄罗斯南极科考站“东方站”所在地的冰层下方的东方湖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面积约为日本琵琶湖的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