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希武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中国生态学学会学术年会上透露,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工作10月正式启动。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魏辅文在会上介绍,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将在上次大熊猫调查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增加DNA分析。
 
魏辅文课题组建立的DNA调查方法,是从采集到的野生大熊猫粪便中提取其肠道脱落细胞的DNA进行遗传学分析,从而追踪每一只大熊猫,并分析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现状。
 
遗传多样性高低决定大熊猫的进化潜力,该项工作的开展将为保护大熊猫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此外,粪便DNA分析法还可鉴别出大熊猫的性别,有助于大熊猫生态学研究。
 
记者25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在大熊猫和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保护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除首次大范围采用DNA技术识别大熊猫野外种群个体外,还引入了PDA技术、遥感辅助调查等先进的调查手段,采用目前野生动物栖息地评估领域最成熟的模型进行栖息地评估。
 
第三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野生大熊猫数量为1596只。而随着本次调查的正式启动,我国大熊猫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之谜有望被全面揭开。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23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院在今年夏季的探险中,在地球最深海洋发现了一种巨大的变形虫。研究人员表示,新发现为将来研究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可能性和极端环境适应性,开辟了一个新大陆。
 
今年7月,斯柯里普斯研究人员和国家地理工程师航行到太平洋玛丽亚娜海沟,到达目前已知的地球最深海域,在那里的塞利娜深区水下10641米的地方探测到了这种变形虫:一种名为Xenophyophores的单细胞有孔虫。它们一般都超过10厘米,且数量极大,在各种生物中明显居于主导地位。研究人员说,这种变形虫是现存最大的单细胞动物,是一种很适于黑暗、低温和深海高压环境的生命形式,能通过捕获水中粒子积聚高浓度的铅、铀和汞,还能抵抗高剂量的重金属。
 
以前的纪录只是在新赫布里底海沟大约7500米的地方发现过这种变形虫。此次探险携带了可自由升降的登陆车,上面装有数字摄像机和光源,以探测未曾到过的海域。他们用一种名为“Dropcams”的仪器来定位海洋动物。“Dropcams用途多样,携带有水下自动摄像机、HD摄像机和内部光源,能在任何海洋深度捕获高质量的录像。”国家地理协会遥感摄像工程师埃里克·波肯帕斯说,“它采用了一种厚壁玻璃球的形式,每平方英寸能支持8吨重的压力。此外,它还能装上诱饵,吸引海洋生物到来完成拍摄。”
 
“这种变形虫是一种深海中发现的非常稀有的类型,它们的巨大体型非常适合深海极端环境,在那里的多种多细胞生物中扮演主导角色。”斯柯里普斯研究院教授、海洋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中心主任丽莎·莱温说,但人们对这种动物了解很少,它和许多深海动物一样在结构上非常重要。随着人类行为向深海领域扩展,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
 
 
 

早报讯 中国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已全面展开,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地质勘探计划,也被认为是“中国挺进地心第一步”。
  
    “深部探测专项”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说,中国所面临的资源挑战,是启动深部探测工程的最大动因。
  
    打个万米孔需投数亿元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在海拔4400米的喜马拉雅山罗布莎地区,国家深部探测专项——罗布莎科学钻探实验正在紧张进行。除罗布莎之外,山东莱阳、云南腾冲等地的6个钻探项目也在进行中,国家将从这7个钻探点中选择一处进行超越1万米的科学钻探。
  
    科学钻是人类获取地球内部信息最有效、最直观的方法。目前全球仅有苏联的“科拉超级钻”达到过1万米以下的深度。中国曾在2001年于江苏东海县启动了自己的“超级钻”,它在2005年达到了5100多米的深度。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这个深度钻井设备存放在四川宏华集团。它高45米,占地1万平方米,重量超过1000吨。在运输时,这套设备拆分后需要30到50辆大卡车。如果达到1万米的钻井深度要求,制造费用预计超过1亿元。而一个科学钻“打一个1万米深的孔就要数亿元投入”,董树文说。
  
    与此同时,深部探测计划的另一个实验项目——地震反射剖面探测也在西藏阿里进行。这种探测是用地下爆破的方法,通过追踪反射信号,探明数十公里地下的结构,用科学家的话说就是“给地球深层做一个CT”。
  
    据了解,科学钻探和深地震剖面探测只是中国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的两个组成部分,这一计划集合了12位院士、200多名研究员以及上千名科研人员,共实施大地电磁探测、地壳全元素探测等九个实验项目,将在2012年底前完成。该计划预算达到30亿元,希望从深层次了解一系列中国人关心的重大问题:从油气蕴藏、矿产分布,一直到青藏高原的扩展还将在四川产生何种地质变动。
  
    最大动因:资源能源缺口
  
    中国所面临的资源挑战,是启动深部探测工程的最大动因。它也将成为未来实施地壳工程的主要推力。“资源能源缺口是立项的第一出发点。”“深部探测专项”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此前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事实上,早在2004年9月中国就启动了全国重要矿产危机矿山找矿专项,在原有矿山300米至500米的开采深度上,向更深部进行勘探开采。到2008年经过评估,这一工程已为中国带来了价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矿产资源。目前深部探测项目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深度阐述,首次实现了大型矿区三维透明化。
  
    在深部探测计划的基础上,中国科学家正在筹划详细揭示中国地壳结构的“地壳探测工程”,为保障资源供应、防灾减灾和发展地球科学提供全面的深部数据和信息。
  
    地下4000米变“透明”
  
    据悉,国土资源部系统的科研机构2002年即提出启动“地壳探测工程”,但由于预算高达30亿元,项目申报被长时间搁置。此后,资源缺口凸显、地质灾害频发与地球科学相对落后并存的局面,使开展深部探测工程的诉求日益强烈。
  
    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实施地壳探测工程,提高地球认知、资源勘查和灾害预警水平”,堪称中国地壳探测工程的转折点,次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再度开始申报进行地壳探测工程,最终2008年5月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地震给专项带来了转机。2008年“深部技术探测与实验研究”项目启动当年,即得到了7000多万元启动资金。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个基础学科的庞大工程就此启动,中国人也加入了向地心挺进的行列。
  
    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谈到,在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方面,中国已有固体矿产勘探开采的深度大都小于500米,而世界一些矿业大国已经达到2500米到4000米,南非计划开采的深度达到6000米。他当时还举例说,澳大利亚在本世纪初率先提出“玻璃地球”计划,也就是要使地下1000米变得“透明”;加拿大人近期提出的类似计划,要搞到3000米。
  
    据报道,欧美国家已纷纷开展了各自的深部探测计划,其中美国2003年启动的“地球透镜计划”将在15年内投入200亿美元;到2005年,俄罗斯在欧洲部分和盛产能源的西西伯利亚实施了十多处超级钻项目,目前该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资源蕴藏地和出口国;而深部探测还使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最近20年来始终保持着世界资源勘探大国的地位。
  
    2010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曾强调: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科技问题。他说,应使中国主要区域地下4000米变得“透明”,以解决中国资源短缺的瓶颈。

 

 

 

这幅艺术概念图展示的是乌鸦座周围发生的一场“彗星风暴”。
 
近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地球上的水来自彗星。
 
综合国外媒体10月20日报道,大约45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时候,太阳的热量把太阳系里的大部分水分赶到了星系的外围地区,这些水分至今还以冰冻的形式存在于土星环,木星的卫星欧罗巴,海王星、天王星以及数以十亿计的彗星之中。但是地球上也有足够的水分,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很好奇这些水是怎么来的。
 
目前有一种主流理论认为:这些水是地球形成约5亿年之后,一连串呼啸撞向太阳的彗星带来的。上周科学家发现至少部分彗星拥有和地球上的水相同化学特性的物质,这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就在这一研究进展公布后不久,美国天文学家又发现了支持上述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证据。这一证据来自北半球能观测到的一颗明亮恒星——乌鸦座的Eta Corvi,这颗恒星距离地球约400万亿英里远。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首席研究员凯里·利斯说:“在那里我们观测到一场原始彗星‘风暴’,它猛烈地撞击了离它比较近的一个星体。”
 
利斯和他的同事们观测到的实际上是一些宇宙尘埃的红外特征,这些尘埃与乌鸦座的距离大约3个天文单位远,也就是3个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的详细观测表明,它们是巨大岩石星体发生强烈撞击而产生的。利斯说:“我们观测到了纳米钻石和非结晶体的硅,这表明与彗星相撞的天体最小体积相当于小行星谷神星,最大则是地球的几倍。”
 
目前,由这一观测结果还不足以得出宇宙尘埃是由撞击产生的结论。利斯承认除了由小彗星组成的“风暴”外,他也观测到一个大体积星体的残迹。“结果我们还不能确定,现在只知道有大量物质喷射到周围。”利斯及其同事并不能观测到所有的物质,他们所观测到的是只包含冰粒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殊物质,而这些物质只有粉碎的彗星才有。
 
除此之外,这些遥远的尘埃所具有的化学特征和2008年落入苏丹的AlmahataSitta陨星非常吻合。该陨星很可能来自海王星以外的柯伊柏带(Kuiper Belt),那里分布着数十亿颗彗星,冥王星和阋神星等矮行星也分布在那个区域,事实上它们本身就属于巨大的彗星。
 
汇集所有的发现,你就会得到一幅描绘太阳系诞生10亿年之后,水分甚至是形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的画面。因为乌鸦座的星系已经形成10亿年了,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那里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一开始你可能不会这样认为,因为太阳系里与彗星发生过碰撞的行星都比火星还远,在那样的轨道上水永远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的。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在其他年轻的星系里,是否还有其它有利于生命形成的彗星“风暴”的证据。然而当前的答案是:没有。“我们研究了大约1000个星系,满足这个条件的就只有乌鸦座。”但他同时也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区域没有这种证据。如果得到美国国会的批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最早能在2018年投入使用,那么这架更加灵敏的望远镜可以找到更多令人期待的线索。也就是说,目前得出“地球上的生命源于一次宇宙意外相撞事故”的结论还为时过早。
 
 
 
 

借助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的10米口径凯克望远镜,研究人员首次得以直接拍摄到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原始行星图像。这颗原始行星已经被编号为LkCa 15 b。看起来这将是一颗高温气态巨行星,现在它正从周围的环境中不断汲取巨量的尘埃和气体物质。研究人员表示,从凯克望远镜拍摄的图像上,可以明显看到由于这颗行星的存在,从恒星到尘埃盘外侧之间的盘面上出现了一道清晰可辨的空隙。
 
    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夏威夷大学的亚当·卡洛斯(Adam Kraus)说:“LkCa 15 b是我们已经发现的最年轻的行星,比之前我们发现的最年轻的行星还要年轻5倍。我们也因此第一次得以同时对一颗形成中的行星以及它周遭的尘埃物质进行直接的测量。”
 
    寻找一颗新生的行星

    这颗新生中的行星距离地球相对较近,距离仅有大约450光年,位于金牛座中。不过要是你想真的试着从满天繁星中找到它可并不是那么容易。天文学家们的观测利器是凯克望远镜,它采用了先进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可以修正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时产生的扭曲变形,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清晰影像。随后他们再采用一种特殊的干涉技术去除中央恒星发出的耀眼光芒。
 
    借助这一系列的操作,研究人员可以分辨出存在于恒星LkCa 15周遭的原行星盘,并且分辨出这个尘埃盘中由于原行星的存在而出现的那道空隙。
 
    研究合作者米歇尔·爱尔兰(Michael Ireland)来自澳大利亚麦夸里大学,他说:“干涉仪技术其实早在1800年代便已经被开发出来了,但是要说到这种技术在光学自适应系统中的应用,那还是大约最近7年间的事情。自那以后,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希望将这项技术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并将它应用在世界上最大口径的望远镜上,尤其是像凯克望远镜这样的。”
 
    研究人员们当时正在对大约150颗年轻的,周遭似乎存在尘埃带的恒星目标进行观测,随后他们将观测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十多颗重点恒星目标上来。很快他们便发现了原行星LkCa 15 b的存在。这一发现甚至来的快的出乎意料。
 
    卡洛斯说:“LkCa 15只是我们观测的第二个目标。当我们看到它时我们很快就意识到这里有某些新的东西。我们在它的旁边看到一个微弱的点,我们就想这或许是一颗类似木星的行星,随后,我们在一年之后再次对其展开观测,以便收集更多数据。”
 
    卡洛斯于10月19日再此间于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的相关论文则将于今日刊载于《天体物理学报》。
 
    大个子婴儿

    就婴儿的定义而言,LkCa15 b绝对是一个大个子,其质量达到木星的6倍。但是由于这颗行星目前仍然处于形成阶段,因此当它最终形成时,其质量应当会小于这一数值。

    卡洛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从这一个小光点上发出的光芒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其实是正处于高速吸积下落过程中的气体尘埃物质发出的。因此6倍的木星质量或许应当被视作是一个质量上限,实际上从真正的行星本体发出的光线可能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对其最终质量的计算数值将远小于6倍木星质量。”
 
    尽管这颗行星似乎非常巨大,但是整个这一行星系统确实是非常年轻的。其中央母恒星的质量大致和太阳相当,但是其年龄却仅有大约200万年,相比之下,我们的太阳形成至今已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了。
 
    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们一直猜测在围绕恒星的尘埃盘中应当可以观测到由于新生的原始行星作用而形成的明显间隙带。现在这一成果恰恰是证实了我们已经有能力看清这样一种现象的真实存在。有了这一先例,天文学家们将很快找到更多的相似案例。
 
    卡洛斯说:“这真的让人兴奋,因为我们看着那道缝隙,知道那里存在着一颗正在形成中的行星。我们观察这道缝隙的情况并了解其中正在形成的原行星的相关信息,我们只要观察这些缝隙,就能找到一种新的寻找系外行星的方法。”(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