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4日18时,中国志愿者王跃(中)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在莫斯科结束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走出模拟飞船。中新社发 秦宪安
 
 
北京时间4日18时,中国志愿者王跃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在莫斯科结束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走出模拟飞船。
 

11月4日,人类模拟火星之旅的6名志愿者在莫斯科走出实验舱,结束了520天的封闭模拟之旅,中国志愿者王跃在出舱后发表感言:“很高兴和大家见面,520天后我们回来了。” 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莫斯科时间11月4日14时(北京时间4日18时),中国志愿者王跃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结束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走出模拟飞船“返回地球”。至此,由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获得圆满成功。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当天特意为6名志愿者举行了欢迎仪式。“我们欢迎你们重返地球!”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话语过后,徐徐开启的模拟飞船舱门立即成为现场百余名记者手中相机的焦点。几秒钟后,身着蓝色制服的志愿者们在热烈的掌声中依次走出舱门。当中国志愿者第三个出现在舱口时,现场响起了“王跃!王跃!”的欢呼声。王跃环顾四周,用挥手和微笑来向大家致意。尽管长期同外界隔离,王跃看上去依然神采奕奕。从他时而眨动的眼睛中不难看出这位“80后”宇航员教员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极其优异的生理素质。
 
“时隔520天后,我们终于回来了,很高兴同大家再次见面……”王跃在用中文和英文发表简短致辞后和其他志愿者一同离开了活动现场,开始接受医学检查。接下来,他们还将接受为期3天的全面体检和一个月的舱外试验。此外,据介绍,当天稍后举行的亲情见面会上,王跃将同中国国内的同事们会面,并品尝饺子和其他可口的中餐。预计王跃将在12月上旬回到国内。
 
在欢迎仪式前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李莹辉副总设计师和其他项目参与国的代表简短介绍了“火星-500”试验项目的有关情况。她对新华社记者说,参与此次试验的志愿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了多重考验,对积累载人航天医学研究和工程研制经验,提升中国航天国际参与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据悉,王跃和同伴们在模拟飞行中成功开展了100多个试验项目,其中由中方组织开展的长期密闭环境中人体中医辨证研究等3个参试项目均达到了预期目的。
 
“火星-500”项目的试验目的是了解未来前往火星宇航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为未来火星探测积累经验。由于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火星着陆到返回地球的一系列过程需要近500天时间,这项试验共持续520天。6名志愿者用250天“飞往火星”,30天“驻留火星”,240天“返回”地球。期间,志愿者们所处于的环境在最大限度上模拟太空飞行,他们仅能通过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与外界进行延时联系。今年2月18日,身着“奥兰-E”型密闭宇航服的王跃同一名俄罗斯志愿者打开“登陆舱”舱门并“登上火星”,实施了寻找“火星”正负磁场、采集土壤岩石样本并用专门容器将其带回“返回舱”等一系列作业。
 
 

11月3日上午,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神舟八号飞船计划于11月17日晚返回地面。

    会上,武平宣布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她说,3日凌晨1时36分,在轨运行30圈的神舟八号飞船和在轨运行541圈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离地面高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上成功交会,对接机构对接环接触后,经过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四个过程,于1时36分对接机构锁紧完成,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了组合体。组合体由目标飞行器负责飞行控制,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目前,组合体已绕地球飞行近6圈,设备工作正常,各项在轨试验进展顺利。

    武平表示,两个航天器顺利交会、成功对接,标志着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任务的全面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按照计划,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还将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第二次交会对接后,两个航天器再次构成组合体,继续飞行2天后分离,神舟八号飞船计划于11月17日晚返回地面。

 

 


    “科学不是奥运会,诺贝尔奖不像奥运奖牌。”日前,在京参加第17届国际生物物理学大会(IUPAB)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rkrishnan)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

    他与另一位前来参会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A. Steitz)分别接受了本报专访。 

    “不一样”的基础科学

    “高深”几乎是所有基础科学研究的一个特点,往往让人高山仰止、望而却步。基础生物物理学研究也是如此。

    然而,在此次国际生物物理学大会上,施泰茨与拉马克里希南却给听演讲的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两人皆因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于2009年获得诺奖。

    “核糖体就像生命乐章中的指挥者一样:它根据所携带的遗传密码对DNA进行分类,然后生成带有不同任务的蛋白质,完成输送氧气、形成抗体保卫生命等不同的任务。”

    为了让大家听得更明白,71岁的施泰茨还即兴表演了一段舞蹈,来演示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他精彩的演讲与对科学的激情引来台下一片掌声。

    拉马克里希南虽然没有通过舞蹈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但他演讲文稿中的音乐元素同样感染了其他科学家与听众。

    对此,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许瑞明认为:“做科学不光要通过翔实的数据来得到可靠的结论,在科学传播方面,让大家了解你的研究成果也同样重要,这也是一项能力。这次交流中我们也深有感触,应该多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不要时刻为论文数量担心

    “很多人都在问基础学科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应用的问题可能在之后50年或者1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拉马克里希南说。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却花费了20年时间才被作为抗生素临床应用。拉马克里希南指出:“这个应用周期已经很短了。”

    “你从来不会预料到哪一项基础科学会在何时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产业时代。但是一个国家如果不作基础科学研究,它就永远只能做小提升,永远不会发明全新的东西,不会拥有‘明天的科学’。”拉马克里希南说。

    他同时认为,基础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应被予以充分自由探索的机会,不要时刻为要完成的论文数量而担心。“如果科学家是自由的,就可以探索出新的东西;否则,他们的短期论文写得再好,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基础科学领域中的开拓者。”

    拉马克里希南打趣说:“从2002年到2006年,我才发表了一篇论文,如果在中国可能已经被停止研究经费了。” 

    不应问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 

    “通常生物物理学的发展要花费10到20年或者更长时间才会出成绩。如果以过去20年中国生物物理学的进展为参照,未来20年中国将会取得更大成绩。”施泰茨说。

    据施泰茨介绍,他在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作报告的时候,学生们都很活跃,所提问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中国有一批很有希望的青年人。今天,分会场中国学生的报告也很出色。”

    然而,两位诺奖得主都认为,并不应把诺奖作为科学研究的目标。拉马克里希南说:“中国不应问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科学不是奥运会,诺贝尔奖不像奥运奖牌。世界上有很多一流科学家,但只有极少部分人可以得到诺贝尔奖,不获奖对他们的成绩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记者成舸、李浩鸣 通讯员张祁)记者近日获悉,科技部批准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建设“国家内镜微创技术装备与标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在该医学卫生领域的首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心建设工作在中南大学启动。
 
近20年来,内镜下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近乎无疤痕、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势,备受医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专科领域。然而,我国年耗960亿的内镜微创与消毒设备目前有82%依赖进口,急需加快国产化内镜微创装备研制力度,从源头上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应加强与世界各国联合研究制定国际统一的质量标准,以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外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张阳德表示,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将以装备研制与标准制定为重点,积极联络世界各国、地区相关机构和行业专家,逐步组成政、产、学、研一体化联合体,开展内镜微创“临床诊疗技术和装备”及“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研究和实施。这个中心的成立,不仅将有利于提高内镜微创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性,也将有利于降低我国内镜微创装备进口费用,提高相关设备的国产使用量,从源头解决看病贵问题。
 
世界临床医学外科的重大革命,由传统的面对病人切开体表手术,改为面对电视屏,将内镜器械插入人体施行手术,病人家属亦可在手术室外通过电视屏,同步观看体内微创手术全过程。卫生部副部长刘谦认为“外科治疗微创化,内科治疗个性化,这是全世界临床治疗的现代趋势”。
 
到目前为止,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已与日本、瑞典、德国、美国、乌克兰、英国等国开展了先期合作。其中,中国古巴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大肠早癌自体荧光内镜诊断仪”,已向古巴政府提供大肠早癌自体荧光诊断系统一套;与瑞典共同研制生产“智能内镜医师训练考试器”,已投入生产;与乌克兰敖德萨国家医科大学联合进行医学生招生教学,中心与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还共同签署了我国内镜与微创医师在乌克兰行医的协议;与日本合作开展了内镜医师培训考核基地建设和相关器械研制。与此同时,该中心还分别与德国、美国科学家联合进行了“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的研究”、“纳米粒介导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livin靶向治疗大肠癌研究”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研究。
 
“国家内镜微创技术装备与标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后,将努力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和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实现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效集成,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平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郭金超)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消息: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这两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段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按照计划,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将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是首次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的任务规划,2012年内将开展“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