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1982年发现“准晶”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事实上,中国科学家对准晶的研究起步并不晚,并曾对这一诺奖成果的验证作出过重要贡献。只是由于历史原因,与此次诺奖擦身而过。
 
论战:“中国相”的有力佐证
 
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也曾遭受化学界权威的质疑。诺贝尔奖获奖者,美国化学家鲍林就曾措辞强硬地捍卫传统晶体的“纯洁性”。他认为所谓的准晶不过是众人皆知的孪晶。
 
到底是准晶,还是孪晶?在论战中,中国科学家独树一帜,为最终达成准周期晶体概念共识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故事可追溯至1956年。受周恩来总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当时在瑞典工作的著名冶金专家郭可信先生回到祖国。当他正准备施展所学,奉献于祖国科学事业之时,先后赶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文革”结束,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已年近60岁的郭可信敏锐捕捉到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术进行合金相研究的国际热潮。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的郭可信向中科院领导立下“军令状”,申请引进当时最为先进的JEM200CX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并保证拿到设备后,三年内必出成果。
 
1981年秋天,郭可信的申请得到批准。1984年,他带领的团队果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高温合金中分离出来的Laves相、Frank-Kasper相及C相的单晶衍射图中,都发现有五次对称分布的强斑点。
 
随后,郭可信又安排研究生张泽(现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进行钛镍合金实验,另一名研究生蒋维吉开展镍锆合金实验,深入推进这项研究。
 
1984年11月,张泽在中科院金属所的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下得到五次对称的电子衍射图。为进一步弄清情况,郭可信让张泽在1985年春节探亲期间,去上海硅酸盐所进行大角度倾转实验。
 
此时,郭可信看到了谢赫特曼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有关发现铝锰准晶的论文,并把情况告知远在上海的张泽。
 
1985年2月,张泽在钛镍合金中如期发现了五次对称准晶。这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在过渡族金属合金中观察到准晶,扩大了准晶出现的合金范围。随后,郭可信团队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细致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观察。
 
与此同时,蒋维吉也在急冷的镍锆合金中得到了五次对称电子衍射图。经仔细分析,这是由镍锆相的10次旋转孪晶产生的,与准晶的高分辨像点呈非周期性五次旋转对称分布迥然不同。
 
1985年,张泽为第一作者的准晶研究论文《一种具有20面体点群对称的新相》、蒋维吉为第一作者的孪晶研究论文《急冷镍锆合金的十重孪晶》,同时发表在英国《哲学研究A》杂志上。
 
中国科学家为准晶地位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法国晶体学家格雷迪雅斯,也是与谢赫特曼一同发表准晶论文的第三作者,称张泽发现的五次对称钛镍准晶相为“China Phase”(中国相)。
 
蒋维吉得到的孪晶高分辨像,后来在很多地方刊出,作为十次孪晶的“标准照”。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五次对称准晶不是孪晶。
 
“我们的发现是独立的,并且与谢赫特曼的研究属于不同的研究体系。”当年在金属所负责指导准晶研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叶恒强说。
 
郭可信带领的团队,一举将中国的准晶和电子显微研究带入了世界前列,并在随后的20多年中,一直与美国和日本并列“准晶研究三雄”。
 
回顾当年的研究经历,叶恒强动情地跟记者说:“郭先生把下半生都投入在里面。”当年的努力,已成为准晶领域中国科学家一段难以忘怀的情愫。
 
2006年12月,郭可信先生与世长辞。在他身后,是中国科学的宝贵遗产。
 
错过拿奖但未错过前沿
 
“中国科学家真的离这次诺奖很近,但这是历史的遗憾吧。”曾师从郭可信先生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董闯表示,“不能说郭先生没有抓住机遇,而是整个历史造成的。”
 
在叶恒强看来,准晶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发现,亦需要成熟的条件。第一,对于20面体结构在液体和固体中的排布,已经在理论上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第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三,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强度合金的需求,各国都在尝试用不同于传统的快速冷却方式发展合金。
 
“从这三个条件来看,美国在当时是最完备的。”叶恒强说,重大科学发现的机遇往往出现在各方条件都已成熟之时。在叶恒强看来,由于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当时的中国科学家并未受到仪器设备方面的太多制约,而在理论和社会需求方面,确实还有差距。
 
“晚了一步,那就是晚了。历史就是如此。”叶恒强认为中国科学家并不需要为此太过遗憾,“一直以来,我们在准晶的合金学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
 
 
 

图为拍摄到的活动于吉林省汪清县林区的野生东北豹。孙戈 摄
 
近日,一只濒危珍稀的野生东北豹在吉林省汪清县林区活动时,被野外设置的远红外自动相机成功拍到。这是中国首次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东北豹的照片。
 
经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专家确认,照片中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东北豹。被拍到时,这只东北豹正在山梁上活动。照片于9月19日13时30分拍摄,地点为汪清林业局西南岔林场。
 
专家认为,由于汪清至中俄边境的距离远远超过了东北豹个体的活动范围,所以这次拍到的照片进一步证明了汪清地区可能存在定居、独立的野生东北豹繁殖种群,而不是从中俄边境游荡过来的个体。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办事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实施总监朱春全介绍,目前,全球野生东北豹的数量不足东北虎数量的十分之一,其濒危程度已经远超过东北虎。
 
东北豹属金钱豹东北亚种,在俄罗斯称为远东豹。全球野生东北豹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中国长白山地区野生东北豹种群数量估计在10到20只之间。
 
 
 

5岁的黑白双胞胎凯顿-伍德和林顿-伍德

伍德兄弟的婴儿照

凯顿(左)、林顿和母亲科莉的合影,在2006年他们出生后不久拍摄

黑白双胞胎的几率呈增长趋势,一些专家甚至预言拥有一对肤色截然不同的双胞胎将成为平常之事
 
北京时间10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男孩凯顿-伍德和林顿-伍德今年5岁,是一对一黑一白的双胞胎,他们也因此成为当地的名人,父母也深以为傲。他们的穿着一模一样,每次上街,当路人得知他们不仅是兄弟而且还是双胞胎时,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由于一黑一白,这对双胞胎自出生后就成为当地报纸的关注焦点。
 
非常罕见
 
英国每年出生1.2万对双胞胎,其中有385对是黑人或者混血双胞胎。像伍德兄弟这样的黑白双胞胎更为少见,比例只有百万分之二。目前,黑白双胞胎的出现几率呈增高趋势,一些专家甚至预言拥有一对皮肤颜色截然不同的双胞胎将成为平常之事。
 
作为“混血儿季”的一部分,英国广播公司第二台播出了一部纪录片,向公众介绍黑白双胞胎。这部纪录片围绕5个拥有伍德兄弟这样的黑白双胞胎家庭展开,探索这种惊人现象的医学解释。爱丁堡大学的人口遗传学家吉姆-威尔逊博士表示:“两个血统纯正的白种人不可能生出一对黑白双胞胎,两个血统纯正的非洲人也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既有非洲血统,又有欧洲白人血统,准确预测他的孩子将是何种肤色是不可能的。威尔逊说:“由于父母每人贡献50%的基因,混种夫妇的第一代肤色显然介乎白色与黑色之间。第二代的情况则不同。如果他们的后代与白人结合,由于不存在一半对一半的白肤色和黑肤色变异,他们生下白皮肤孩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夫妻双方一个是混血儿,一个是白人,他们不可能生下一个白皮肤宝宝。目前,混血儿的比例达到十分之一,这也就意味着黑白双胞胎现象将越发普遍。”
 
基因说了算
 
伍德兄弟的母亲科莉现年32岁,是威德尼斯当地政府的行政人员,父亲保罗同样32岁,是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的后勤分析师。科莉说:“两个孩子出生后,医生对我说他们有点黄疸,肤色都偏黑。两个小家伙的肤色逐渐发生变化,6周时已经能够看出明显差异,一个是白皮肤,金发蓝眼睛,另一个是黑皮肤,黑卷发。我是一个混血儿,父亲是尼日利亚人,母亲是白人。孩子的父亲也是白人。”
 
威尔逊说:“已知控制皮肤和眼睛颜色的基因共有大约20个。你的每个基因都存在浅肤色变异和暗肤色变异,如果DNA中的暗肤色变异更多,皮肤天生偏暗;如果浅肤色变异更多,皮肤则天生偏浅。”我们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那里继承数量不定的DNA,如果他们四人的皮肤均不同,后代继承的特定基因数量不仅影响肤色,同时也影响其他特征。威尔逊说:“你会同时拥有非洲人的头发和白皙的皮肤,这是一种非常惊人的现象,也非常罕见。当然,你也可能生下一个黑皮肤并且长着欧洲人头发的孩子,生下黑皮肤蓝眼睛宝宝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非一般的困惑
 
导致黑白双胞胎现象的遗传因素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容易,相比之下,生下这样一对双胞胎所要面对的社会反应则要复杂的多。科莉说:“最近,我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到美国游玩,她是金发碧眼的白人。所有人都认为林顿是她的儿子,只有凯顿才是我的儿子。无论走到哪,我都要解释一下,他们真的是双胞胎。他们的母亲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两个孩子的照片曾被登在当地的报纸上。有人写信说,我应该将林顿交给一个白人家庭抚养,这让我感到心烦意乱。”
 
凯顿和林顿关系很好,也注意到他们身上存在的差异。科莉说:“在给自己画像时,林顿将自己画成黄肤色,就像巴特-辛普森,凯顿则选择褐色。他们的堂兄弟都是白人,在和他们一起玩时,林顿会将他们一组称为白队,这对凯顿的心理造成伤害,因为这让他感到自己受到排挤。两个孩子都知道,虽然肤色不同,但他们实际上是一样的,都非常可爱。他们是一对与众不同的双胞胎,我要面对截然不同的问题,家人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有助后代健康
 
从长期来看,混血基因的增多将对英国人的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威尔逊表示:“拥有加勒比海血统的男性中有49%与白人结合。英国当前的混血儿比例超过3%。我认为这将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因为在特定种族中更为普遍的遗传病风险将呈降低趋势。囊肿性纤维化是白种人特有的一种疾病,非洲人并不会患上这种疾病,如果一对夫妇中有一人是非洲血统,他们的孩子便不可能患上囊肿性纤维化。”
 
随着越来越多不同种族的人结合,其他在欧洲人中较为普遍的疾病发病率也会随之降低,例如乳糜泄、肌肉萎缩症和血友病。但威尔逊也指出:“癌症、心脏病等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仍会继续存在。从理论上说,不同种族的人结合有助于后代的健康。随着混血儿数量越来多,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所能产生的影响。”
 
 
 
 

“国家出台办法,帮助分辨豆芽的好坏,食品安全危机到了什么程度了?”昨日(10月10日),第九届广东省科协学术活动周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应邀前来演讲时表示,因土壤、水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全国3亿亩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占全国农田总数的1/6,而广东省未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仅有11%左右。
 
广东重污染土壤占12%
 
“我国有3亿亩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沿海地区最严重。”罗锡文表示,汞、镉和铜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与经济发达程度有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经济越发达,土壤污染越严重,国内的浙江、江苏、广东、辽宁问题比较突出。此外,内陆一些省份的土壤污染也已经开始蔓延,比如湖南的长株潭地区,是该省经济最发达地区,但土壤污染也是最严重的。
 
“我得到的数据是,广东耕地中11%的土壤是好的,但89%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罗锡文进一步解释说,其中轻度污染占总耕地数量的77%,重度污染土壤占总量的12%左右。其中,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在珠三角和粤北地区。他解释说,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工业生产活动频繁,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比较容易理解。而粤北地区,则是因为采矿频繁和密集的原因,“韶关一带,就有3000多个各种类型的矿井,冲洗矿石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流入江河中”。
 
“重金属污染不仅是我国遇到的问题,即便美国也很头疼。”罗锡文说,美国有27万个农场也正受到重金属污染威胁,政府正在想办法治理。
 
贝类内脏应谨慎食用
 
“水污染同样也是触目惊心。”罗锡文说,浙江84%的河段的水是不能食用的,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广东海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海产品不是不能吃,但贝类的内脏最容易积累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应谨慎食用”。
 
而珠江下游虽然在进行积极治理,但上游却已经开始污染了,“有些部门已经在设想,把珠江下游的水调回上游。”罗锡文认为,土壤、水、大气,是农作物生产的最基本条件,一旦受到污染,将无法逆转。此外,农产品种植中使用的化肥、农药过量,也是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而在加工环节中,过量地使用添加剂,以及使用非法添加物,则是食品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物联网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途径之一。”罗锡文表示,物联网可以用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控、农业生产过程监控和农产品的品质检测等领域,土壤是否受到污染,畜禽是否健康,甚至包括水果的品质,都可以从物联网上知道得一清二楚。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7日报道,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在薄膜装置内生产氢气的新方法,可使制成的氢气纯度达到99%以上,省去制氢过程中额外的提纯步骤。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应用物理快报》上。

目前生产氢气的方法很多,例如水电解和天然气的蒸气重整以及氨分解等。但利用上述方法制成的氢气都会混合其他副产品或残余废气,因此,制取之后的氢气提纯步骤一般必不可少。

由服部政志和野田佳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几十微米厚的薄膜上照射紫外线,用于生产氢气。该薄膜由两层组成,一层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A),可充当氢气制造的光催化剂;另一层为钯(Pd)薄膜,可起到氢气提纯的作用。

薄膜和分别位于其上、下的两个隔间以及紫外线等,形成了反应器的基础。研究人员用涡轮分子泵传送甲醇或乙醇等燃料,使之到达上层的隔间,随后打开紫外线。紫外线能引发光催化反应,使燃料在上层隔间内转化成二氧化碳、甲醛和氢气。当制成的氢气穿透薄膜,到达下层隔间时,其纯度可达到99%至100%,无论使用甲醇还是乙醇均能达到这种效果。科研人员称,只有氢气能穿透钯薄膜层,进入下层隔间,其他气体将继续留存在上层隔间中。他们希望由此研发出的新装置能解决此前制氢时遇到的问题,如可在室温下运行的小型薄膜反应器,能够实现燃料电池的最小化和运行的低能化,这有望应用于移动和实地的重整制氢系统等。

野田佳坦言,目前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和钯组合的薄膜表现还不尽如人意,比如所制取的氢气量相对较低,需要用钯合金等金属来代替钯,以抑制氢气的脆化等。从生产成本来说,氢气穿透的金属厚度也有待降低。但研究团队还将不懈努力,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致力提升薄膜装置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