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30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7日报道,科学家对阿波罗17号飞船带回的月球沉积物进行分析发现,月球内部保存的水量,远比我们以前认为的多。这项分析主要着眼于被封锁在微小玻璃珠(结晶物)里的火山材料囊,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里。
  
    该分析在这些珠子里发现比以前的研究结果多10倍的水,这表明月球曾拥有一片加勒比海大小的水体。该发现还促使人们对月球是如何形成的理论产生质疑。近年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只是适当地增加了月球上可能存在的总水量。这方面的主要理论认为,月表存在的大部分水都是通过冰彗星或含水陨石撞击月球产生的。但是这一最新发现着重强调了月球内部到底存在多少水,从而暗示了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是由什么形成的。
  
    2008年,卡内基学会、布朗大学和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一个科研组对“阿波罗”任务带回的月球岩浆样本里发现的水物质进行了分析。他们在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论文里说,这些样本的含水量比他们认为的大约多10倍。然而他们研究的岩浆是在火山活动中的“ 火喷泉”里形成的,在地球上的夏威夷能看到这种景象。现在该科研组又在这些珠子里发现大量地质“时间囊”。
  
    卡内基协会的地球化学家、这项研究的论文作者埃里克·霍里说:“现在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寻找被橄榄石这种固体结晶物禁锢住的 ‘内含物’,即岩浆样本。由于这些岩浆被困在结晶体里面,在火山爆发期间它们的水分不会流失,因此这些融化的内含物的含水量仍同最初的岩浆的含水量一样。”该科研组发现,这些月球岩浆球包含的水分,大约是以前的样本的100倍,这意味着月球内部的含水量曾与地壳下面的含水量一样。
  
    通过2008年的研究,人们对月球是如何形成的观点更加不统一。他们普遍认为,在地球形成过程中,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它,巨大的撞击力导致地球的一部分被撞飞,这些熔融材料最终形成了月球。但是这种假设中由撞击产生的极高温度会把水煮沸,因此月球是从相对较干的环境开始的。虽然有大量证据支持这一理论,例如行星形成的电脑模拟和在地球及月球上发现的大量元素,但是霍里博士称,目前有些方面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说:“这同我们发现的含水量并不相符。我认为(撞击理论)的观点可能没有错,只是有关这个过程的一些物理学基本原理我们还不清楚。”(孝文)

 

 

本报讯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5月26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表示,只需要朝人类的皮肤细胞中添加四种蛋白质,在4至5周内,就能直接变成功能性神经元。最新技术不再需要首先制造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使科学家更容易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制造出用于研究的神经元,或许未来还可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干细胞生物和再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马里厄斯·韦尼领导的研究团队,去年曾成功地将实验室老鼠身上的皮肤细胞直接变成神经元,之后一直试图将同样的技术应用于人类细胞。他们首先证明,通过注入一个病毒能将人类的胚胎干细胞转变为神经元,该病毒能表达Brn2、Ascl1、Myt1l三种转录因子集合而成的蛋白质组合,他们将这种方法简称为“BAM”。BAM法很容易在6天内将胚胎干细胞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元,另外,使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韦尼团队在新实验中使用同样的BAM法研究了胎儿和新生儿的皮肤细胞,结果发现,尽管BAM方法会使皮肤细胞看起来更像神经元,但最终得到的神经元细胞不能产生相互交流的电信号。于是,他们朝其中添加了第四个转录因子NeuroD,结果取得了成功。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约4周到5周内,皮肤细胞直接被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能够表达电活动,甚至能整合入实验室培养出来的老鼠神经元内并同其相互交流。
  
    然而,在目前的培养环境下,只有20%的老鼠皮肤细胞能直接转化为神经元;只有约2%到4%的人体皮肤细胞能直接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元。并且,老鼠细胞完成其打开和关闭功能需要几天;而人类皮肤细胞则需要几周,而且,其产生的电信号比天然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微弱很多。
  
    不久之前,斯坦福大学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雷妮·雷霍·派拉教授使用帕金森氏症患者捐出的细胞,制造出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并将其变为适合专门供该患者使用的神经元。然而,该过程的任务量很大而且只针对特定的细胞。
  
    韦尼和同事正在对这项技术和培养环境进行优化,以增加直接转化的效率和速度。韦尼表示,新研究让我们朝在实验室中模拟大脑或神经疾病这个大目标更近了一步,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也能做这件事情并被实验所证明,我们需要继续研究这两种策略,可能不同的方法能针对不同的疾病。(刘霞)

 

 

 

在欧盟向一项设计研究提供300万欧元的资助后,物理学家日前公布了他们的引力波望远镜研制计划,该项目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研究人员希望耗资10亿欧元的爱因斯坦望远镜(ET)不但能够探测所谓的时空微脉动——在这10年里,许多探测器都希望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而且能够对形成它们的宇宙大灾难作出详细的观测——包括黑洞或中子星融合以及超新星塌陷。

爱因斯坦望远镜的科学协调人、意大利佩鲁贾市国家核子物理研究所的Michele Punturo表示:“它将提供一幅与质量相关的宇宙补充图像。”

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预测,探测引力波的难度之大是出了名的。

现阶段的探测器——包括美国的双子LIGO仪器、欧洲的Virgo和GEO600,以及日本的TAMA——迄今为止在这项研究中都是空白,尽管它们已经限制了来自不同电势源的引力释放。

这些探测器通过让激光束沿着两个数千米长的正交臂反复弹跳而进行工作。

当一个引力波穿越探测器时,它将压缩一条臂并伸展另一条臂,此时这两条臂所遇到的一部干涉仪将尝试测量这一微小的长度差异——甚至不足一个原子核的宽度。

LIGO和Virgo目前正在进行版本升级,从而使它们的敏感度至少比原始水平增加10倍。

研究人员希望这种第二代探测器在2015年联机后,每年能够探测数以万计的电势源。

Punturo指出:“如果一个来源在1年后仍然没有被发现,那么不是理论就是探测器有毛病了。”

爱因斯坦望远镜是第三代探测器的第一个代表,其目标是实现另一个10倍改进计划。

爱因斯坦望远镜的探测臂将有10千米长,它们将被建造于地下100多米深的隧道中。这些隧道实际上将包含以不同频率操作的两部探测器,它们将共同覆盖可在地球上探测到的所有频率——从1赫兹到10千赫。

研究人员希望,爱因斯坦望远镜的作用能够远远超过简单的电势源探测,以及辨别它们的一些属性。如果幸运的话,它将能够穿越宇宙的历史,回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形成之前——当时的宇宙对于电磁辐射而言是不透明的。

为期3年的爱因斯坦望远镜设计研究将有200多位科学家参与其中。研究人员现在的目标是组建自己的团队,并开始开发修建爱因斯坦望远镜所必需的激光、光学和机械技术。

Punturo表示:“我们需要将这种概念的采集转化为一部实实在在的装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将需要更多的资金,并且他们也必须同国家资助机构展开微妙的合作过程,从而为爱因斯坦望远镜的建设筹措资金。

 

 







 
位于德国不伦瑞克的亥姆霍兹联合会传染病研究中心使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图像显示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模样。近日,这种大肠杆菌在德国传播,造成至少4人死亡,约140人受感染。德国卫生机构2011年5月25日警告消费者食用生的蔬菜沙拉、尤其是产自德国北部的蔬菜时需小心。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陈瑜)国家海洋局将建立海啸预警预报中心,在地震发生后约10分钟内即可发出海啸预警,将比目前缩短10分钟以上。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今天在此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透露,这一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面临着发生海啸巨灾的风险。位于我国东南部的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等区域是全球公认的地震活跃区,如果这些区域发生强震,将在我国东南沿海引发海啸灾害。于福江介绍,地震发生后,有关方面会根据地震信息发出第一轮海啸提醒,但要依赖在南太平洋中投放的海啸观测浮标监测数据,非常准确地做出海啸预警预报一般得在地震发生后25—30分钟。
  
    由于历史上的灾害性海啸多发生在太平洋沿岸,目前国际社会建立的海啸预警机构多集中在此区域。南中国海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海啸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但各国的海啸预警系统建设只是局限在本国国内,南中国海区域性的海啸预警系统一直是个空白,这也成了国际社会海啸预警与减灾方面的一个关注点。目前,南中国海地区由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美国西海岸/阿拉斯加海啸警报中心、西北太平洋海啸咨询中心(设于日本气象厅)提供临时性的海啸预警服务,我国目前也已经在南太平洋投放了两个海啸观测浮标。
  
    但海啸预警仅靠一个国家很难做好,只有区域内的国家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做得更好。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与会官员和专家在此次会上也呼吁南中国海沿岸国家密切沟通合作,共同建立南中国海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作为该地区海啸灾害监测与预警信息发布、风险评估、应急减灾的技术支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