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员在5月9日的英国《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指出,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大气中的氮气,可能是40亿年前陨石和彗星等天体多次撞击该卫星后形成的。
土卫六拥有以氮气为主要成分的浓密大气,这一点与地球相似,在太阳系的卫星中独一无二。人们一直猜测,土卫六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这些氮气从何而来,是天文学上的一个谜。此前科学家曾猜测,土卫六的氮气是形成该卫星的气体尘云中本来就有的,或者是大气中的氨受阳光作用分解产生的,但探测器近年来收集到的数据否认了这些假说。
东京大学的行星科学家关根康人率领的研究小组提出,土卫六大气中的氮气可能是在太阳系形成早期遭受撞击形成的。大约40亿年前,太阳系内彗星、陨石和其他大型天体的撞击活动非常剧烈,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可能分解了土卫六冰冻表面里的氨,释放出氮气。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内用微小的金属“炮弹”模拟陨石,用激光加速后撞击氨和冰的混合物。结果显示,如果撞击速度超过每秒5.5公里,就能使氨分解,产生氮气、氢气和水蒸气。
据研究人员估算,按照约40亿年前遭受撞击的力度和频率来看,如果土卫六本来没有大气并且非常寒冷,撞击的能量足够产生现今这么多的氮气。如果早期的土卫六相对温暖并有着原始大气层,撞击可能使原始大气层撕裂消散,由氨分解产生的氮气取代。
本报伦敦5月9日电 (记者李文云)由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行为经济学家扬—伊曼纽尔·德内弗带领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人们的幸福感与人的一种基因直接相关,而且这种基因的长度决定幸福感的程度。由于人们体内的这种基因结构有差异,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才不相同。
伦敦政经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发表报告说,他们的研究主要针对一种名为5—HTT的基因。这种基因能帮助管理脑内血清素的输送,血清素被认为是与人类情绪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2500多名参与实验者的基因数据进行了分析,特别注意了他们携带5—HTT基因的那种变体。因为5—HTT基因存在“长”“短”两个不同结构,而较长的那一组决定人们幸福感的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从父母那里遗传了两个“长”5—HTT基因的人,有35%对生活非常满意,有34%感觉满意,只有20%的人感觉不满意。而遗传了两个“短”5—HTT基因的人,只有19%有幸福感,感觉不满意者达26%。
德内弗表示,5—HTT基因的不同组合方式决定了人的幸福感程度,“当然我们的幸福感不是完全由这一基因决定的,其他基因以及我们在生活中的体验也是个人幸福感不同的重要原因”。
美国斯坦福大学网站5月5日(北京时间)发布消息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该校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两项重要预测,从而为这项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空间项目画上了句号。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网站上。
研究人员是通过对“引力探测器B(GP-B)”卫星数据的分析得出上述结论的。引力探测器B使用了4个超高精度的回转仪来测量地球自身质量以及自转给回转仪所处时空造成的弯曲和扭曲效应。
验证的第一个理论是测地线效应,也称短程线效应。该理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会因为地球等大质量物体的存在而弯曲。通俗的来说,如果把时空结构想象为一张平坦的床单,把地球等大质量的物体看作是一个保龄球的话,当“保龄球”被放在“床单”上时,床单就会发生凹陷。
验证的第二个理论是惯性系拖曳效应,该理论认为,大质量物体的旋转会拖动周围时空结构发生扭曲。这时可以把地球等大质量物体想象为一个橡皮球,把物体周围的时空结构看作是一碗黏稠的蜂蜜,当“橡皮球”在“大碗”中转动时,就会带动碗中的“蜂蜜”跟着“橡皮球”一起运动。
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早在1959年就产生了通过制造引力探测器B验证这两大设想的想法,很多所需的技术当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NASA从1963年开始为该项目筹措资金,并开始对回转仪进行实验。41年后,耗资高达7亿美元的引力探测器B终于被送到了距离地球约640公里的极地轨道上。在探测开始时,4个回转仪自转轴和卫星上的一台望远镜的方向同时对准一颗遥远恒星。按照理论假设,随着时间推移回转仪自转轴会因地球的“短程线效应”和“惯性系拖曳效应”而分别发生偏移。而如果事情并非如爱因斯坦所预测的那样,4个回转仪在轨道上将会永远指向同一个位置。斯坦福大学是该项目的主要承包人,负责科学仪器的设计、总装,任务操作以及数据分析工作。
半个多世纪以来,引力探测器B项目遭遇过不少挫折,还因技术、经费等问题多次面临下马的困境。尽管如此,几十年来由该项目所导致的突破性技术进展在航天器环境扰乱(如气动阻力、磁场和温度变化)控制以及航天器定位上都获得了广泛应用。该任务中所使用的星体跟踪器和回转仪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精度;由该项目所激发的载波相位与差分GPS定位技术将GPS的精度提高到了米级,可以让飞机在无需塔台的情况下自行着陆;此外,引力探测器B的附加技术还在NASA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任务中得到了应用,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撑,美NASA的约翰·马瑟还因此获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围绕“引力探测器B”已产生了上百篇博士论文。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本周宣布,将从3个项目中挑选出1个获胜项目,并提供除发射费用之外的最高4.25亿美元(约27亿人民币)资金。
NASA列出的第一个项目是火星地球物理监测站(GEMS),该项目将有助于研究火星的内部结构。向火星发射的登陆设备将携带3个主要的仪器,可以测试火星的颤动、地震以及地热流。NASA表示,通过该任务科学家可以获得关于岩态行星构造的新信息。
第二个项目叫做“彗星跳蚤”。它的作用就像其名字一样,可以很容易地在彗星上进行数次着陆,并观察当彗星与太阳互相影响时,彗星是如何变化的。先前已经有探测器访问过彗星,并用铜球撞击彗星然后进行了拍照,但“彗星跳蚤”项目将可以研究彗星的自然演化。
最后一个项目是土卫六海洋探测器(TiME),它将漂浮在土卫六巨大的“海洋”上。如果成功发射,它将成为继“惠更斯”探测器后的第二个土卫六着陆器。它将深入研究由甲烷和乙烷构成的“海洋”,也可能会寻找任何以甲烷为食的生物。此外它还能解密土卫六内部是否有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这些任务都是低成本高回报的。
除了上面的3大项目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会在下列3个项目中进行选择,以寻找更多彗星、深空小行星以及近地天体。
按照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说法,NEOCam是一种安装在拉格朗日点的太空望远镜,可以寻找经过地球轨道的小型天体。而“原始材料探测器”可研究彗星成分,探究它们在为地球带来水以及其它成分上的作用。“深入太阳系外系统”则采用了一种新方法寻找遥远的天体。虽然这些都是处在规划中的相对较小任务,但所提出的技术都是非常先进的。
据悉,这3项计划将会分别得到300万美元(约1950万人民币)的资金,以进行初步的设计及测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在2012年对这3个项目进行再次评估,并最终选择一个。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5月4日报道,美国英特尔公司4日表示,该公司已研发出可大规模生产的三栅(Tri-Gate)三维结构晶体管,配备了新晶体管的芯片在能耗大幅降低的同时,性能也得到了改进。分析人士指出,这是集成电路问世后计算机领域最重要的转变。
英特尔当天还展示了名为“常春藤桥”的22纳米微处理器,并计划今年年底开始进行商业化生产。英特尔表示,它将是首款采用新型三维晶体管的量产芯片,安装了这种芯片的电脑将于2012年面世。
英特尔公司22纳米微处理器项目小组的负责人凯扎德·米斯特里表示,英特尔公司的科学家早在2002年就发明了“三栅”结构的三维晶体管,但直到现在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
米斯特里解释说,目前广泛使用的晶体管通常都是二维的,英特尔在其上增加了第三维——“鳍”状的突起物,额外多出的表面会使晶体管的导电能力更强、能耗更低、性能更高;同时也能使芯片中的晶体管被更紧密地封装。
英特尔公司的数据显示,与该公司现有的32纳米芯片中采用的二维晶体管相比,三维晶体管在低电压下性能可提高37%,完成同样工作的能耗可降低一半。
米斯特里表示,这意味着新型晶体管非常适合用于小型手持装置,有望在节省现有装置能耗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智能化程度,并使科学家设计和开发出其他全新装置成为可能。另外,三维晶体管的问世也标志着消费产品将会与现在大不相同,其能效将更高。
半导体产业分析机构VLSI研究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哈奇森表示,新型处理器将确保英特尔公司“龙头老大”的地位。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指出,“常春藤桥”设计将使现有32纳米芯片能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多出一倍。这符合摩尔定律,说明摩尔定律能继续有效。摩尔定律认为,由于硅技术的发展,每两年晶体管密度就会翻倍,其功能和性能更强,成本更低。然而,英特尔公司和其他芯片巨头都在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其前进脚步也逐渐放缓。
长久以来,科学家就认为三维架构可延长摩尔定律时限,最新突破证实了这一点。英特尔估计,接下来会出现的将是14纳米芯片;接着是11纳米芯片(普通原子约为0.5纳米宽)。米斯特里表示,英特尔公司的新革新将让处理器设计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