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吴孟超、李振声和闵恩泽小行星命名仪式3日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向科学家们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图。
“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是对杰出科学家的褒奖。它必将激励科技工作者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万钢说。

吴孟超表示,这既是鼓励,更是鞭策。耄耋之年的我们深知,只有脚踏实地自主创新,才能对得起头顶的那颗星。

据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已评选出18位获奖者。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和谷超豪等八位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已获得小行星命名。

黄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国际小行星中心2010年7月26日发布公报,将第48636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黄昆星”。黄昆院士于2005年逝世。

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脏外科专家,中国肝脏外科主要创始人,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肝脏外科理论和技术体系,推动了国际肝胆外科领域的发展。国际小行星中心2010年7月26日发布公报,将第17606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孟超星”。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创始人,中国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创建者。国际小行星中心2010年9月23日发布公报,将第9082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李振声星”。

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国际小行星中心2010年9月23日发布公报,将第30991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

四位科学家分别获得2001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唯一性和永不可更改性,获得小行星命名是国际公认的殊荣。此次以四位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而获正式命名。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美国宇航局“奋进”号航天飞机将于4月29日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完成最后一次飞行任务。随同“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实验设备--“反物质太空磁谱仪”。这一先进的实验设备将在太空轨道上完成搜寻反物质星系和暗物质迹象等重要任务。
  
    据科学家介绍,反物质太空磁谱仪重约6900多公斤,造价约为20亿美元。该设备将装备于国际空间站,主要用于搜索宇宙射线以及来自外太空的高能带电粒子。反物质太空磁谱仪将采用一个重约1900公斤的磁铁来产生一个强大的均匀磁场,该磁场比地球磁场要强3000多倍。磁场可以折射宇宙射线,从而探测器能够分析出宇宙射线的各种属性,如电荷、速率等。
  
    在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宇航局最初决定反物质太空磁谱仪升空计划取消。后来,在科学家们的大力游说下,反物质太空磁谱仪任务得以恢复。去年,科学家们替换了反物质太空磁谱仪上的磁铁,并重新装上了更大体积的磁铁,从而大大延长了反物质太空磁谱仪的使用寿命,使其可以一直服役至2020年,这也是国际空间站的预期寿命。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宇航局反物质太空磁谱仪项目首席科学家丁肇中介绍说,“这一项目已开展了17年,共有16个国家600多名物理学家参与其中,这已成为一个重要国际合作项目。我们已经反复检测过多次以确保它能够正常工作。现在我们只在等待它的发射升空。”
  
    搜寻宇宙射线和反物质
  
    宇宙射线所携带的能量比任何人工粒子加速器能够产生的能量要高出数百万倍。因此,它们能够揭示出宇宙奥秘的点点滴滴,这是地球上任何实验都无法取得的成果。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分析宇宙射线,反物质太空磁谱仪能够解决大量现有最困惑的科学难题,如反物质星系是否存在,暗物质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等。
  
    在物理学领域中,一个最困惑的谜团就是已知宇宙中的物质与反物质问题。如果反物质太空磁谱仪能够探测到反氦或更重的反物质元素,那么这将是反物质星系存在的强有力证据。反物质星系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反物质恒星组成。
  
    物理学的另一大谜团就是暗物质问题。对于这种看不见、而且至今仍未确认事物的属性,科学家们仍然知之甚少,他们只能通过引力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对于暗物质,一个最主要的候选者就是一种被称为“中性子”的粒子。如果中性子确实存在,当它们相互碰撞时,就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反电子,这种高能反电子就是反物质太空磁谱仪所要探测的对象。
  
    丁肇中表示,“在长期研究宇宙射线的过程中,这将是第一次以极高的精确度去完成探测任务。因此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但我们确实不知道将会发现什么。”
  
    造价20亿美元的设备
  
    反物质太空磁谱仪最初是由丁肇中于1994年提出设计构想。该设备的目标就是在太空中研究宇宙射线,因为地球上的大气层是研究工作的主要障碍。丁肇中介绍说,“在太空中,有两种类型的粒子,一种是没带电荷的,也就是光线和微中子。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我们对太空的理解主要基于太空中和地面上大量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对于宇宙射线之类的带电粒子,由于它们带有电荷,因此它们肯定有质量。因为有质量,所以它们肯定会被地球大气层吸收。因此,必须要到太空中观测它们。”
  
    研究带电粒子上的电荷,需要一个磁铁。根据最初设计方案,反物质太空磁谱仪上安装的是一个超导磁铁,使用寿命为三年,直至冷却用的液态氦耗尽为止。丁肇中解释说,“当我们在一个模拟太空环境的热真空容器中测试这种超导磁铁时,发现它只能维持三年时间,否则就必须重新充液态氦。如果没有航天飞机,根本没法完成这一任务。因此,超导磁铁被取消。”科学家们决定使用永久性磁铁。不过永久性磁铁比超导磁铁要弱,因此敏感度也要降低30%。(彬彬)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26日(北京时间)报道,加拿大、中国、土耳其、德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报告称,他们合成出了一种之前被认为不可能存在的化合物——周期性中孔硅氢化合物,其在高温下能转为光致发光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设备等设备中,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化学学会》会刊上。

当原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必须遵守某些键和价的规则,因此,很多化合物不可能存在。但也有一些遵循键和价规则的化合物,因其结构不稳定也被认为不可能存在。

科学家在一个含水的酸催化模板上合成出了该周期性中孔硅氢化合物(meso-HSiO1.5),其由一个类似蜂巢的晶格结构组成。从理论上讲,这种结构中的中孔(蜂巢内的洞)在高热下会坍塌,其结构会因此变得非常不稳定。但当科学家将模板移除后发现,这种“不可能存在”的化合物在300摄氏度下仍能保持稳定。科学家认为,氢键效应和空间效应(同原子间的距离相关)使中孔足够坚硬,让该材料在模板移除后仍能保持稳定。

该团队的领导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系教授杰弗瑞·厄津解释说,这种特性同模板无关,而同硅氢化合物中O3SiH单元间固有的氢键有关,弥散于孔隙壁的硅烷醇(O3SiOH)也很坚硬,足以给该化合物提供充足的机械强度,让其多孔性“毫发无伤”。

科学家还发现,在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这种中孔材料的形态会发生变化,转变为光致发光材料——光致发光硅纳米晶体,科学家可将其内嵌于硅—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内,使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保持住其周期性的多孔结构。另外,该纳米晶体的光致发光性质能通过改变热处理方法得以控制,可将其用于发光设备、太阳能设备和生物传感设备的研制中。

厄津指出,也可用周期性中孔硅氢化合物当作固体反应“盒子”,在其内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制造出无数新材料。“最新发现是科学界的惊喜,在化学合成领域,我们永远不应该说不可能。”

 

 

 

本报讯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25日报道,美国戴维·格拉斯通研究所的科学家丁盛(音译)报告称,他通过细胞重组技术,对现有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技术进行改进,将成人皮肤细胞直接转化成了神经干细胞,新方法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发表于4月25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多功能细胞,能发育成人体内任何类型的细胞,因此在再生医学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很多科学家认为,未来可以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和根除心脏病、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然而,由于获取人类胚胎干细胞需要使用人类早期胚胎,相关研究一直饱受伦理方面的指责和争议。
  
    格拉斯通研究所的山中伸弥为了克服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面临的挑战,培育出iPS细胞。iPS细胞源于病人自己的皮肤细胞,其作用同胚胎干细胞类似,但却拥有胚胎干细胞不具备的优势,可被用于个性化医疗,免除移植可能会引发的风险,同时还能避免胚胎干细胞面临的伦理问题。
  
    在最新的细胞重组研究中,丁盛对iPS细胞技术进行了些许改进,通过重组将皮肤细胞直接变成了神经干细胞。丁盛的方法是让iPS细胞不进入可发育成任何类型的细胞的多功能状态。避免多功能状态非常重要,因为,它避免了被用来替代或修复受损器官或组织时,有些iPS细胞会发育成肿瘤的潜在风险。
  
    所得到的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裂潜能和自更新能力的母细胞,可以通过不对等的分裂方式产生神经组织的各类细胞。这种细胞重组技术也使科学家能制造出更多的细胞以用于科学研究和再生医学领域。
  
    丁盛表示,这些细胞还无法用于移植,但新技术消除了利用iPS细胞制造可以移植的细胞以治疗多种疾病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障碍。

 

 

 

 

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学拉帕珀特医学院道容·梅兰德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抗肌体老化的新方法。他们通过去除老年实验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迫使肌体产生新的B淋巴细胞取而代之,从而逆转了肌体的老化过程,实验鼠免疫能力明显增强。 
  
    研究显示,人体免疫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弱,对疫苗的反应能力也逐渐下降,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患病的原因之一。B淋巴细胞是存在于免疫系统中的白细胞,有保护抗体的作用,对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当肌体老化时,B淋巴细胞会随之迅速衰减。
  
    研究人员在对老年实验鼠的实验中发现,主动去除B淋巴细胞,可以改变细胞的自动调节能力,导致B淋巴细胞慢性缺乏症。肌体为克服这一问题,会重新激活骨髓以年轻实验鼠的速率产生新的B淋巴细胞,以取代被去除的老细胞,实验鼠对疫苗的反应能力也因此提高了4倍。
  
    梅兰德教授表示,这一结果表明,生理老化是一个受控过程,通过刺激肌体产生新的B淋巴细胞,可以逆转老化过程,同时它也代表了一种恢复肌体免疫能力的新方法,可增强疫苗对老年人的作用。